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修真小农民 >

第7章

修真小农民-第7章

小说: 修真小农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几人终于到了镇上,因为一路上都在说话吹牛,所以走的比较慢,在到街上的时候,陶潜大伯都已经把东西给摆好开始卖了。

不过现在时间还比较早,农村的人本来就起得早,一般最迟六点就起来了,现在就算走了一个小时也才七点多。

胡进先回家去了,陶潜只是回家打了声招呼,就跑到街上帮大伯的忙了,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父亲教书去了,所以陶潜没有在家里多呆一会儿,加上几个兄弟也在街上,想快点到街上陪他们。

简单的买了几个馒头包子,几人就在街上分着吃了。张大山和吴松卖的东西不多,只是一些简单的农产品,一会儿就被买早菜的人买完了。至于核桃,因为还早,所以得慢慢的卖。

这些小地方的核桃都是按个个子卖,一个多少钱,那样算起来方便,不像成都这些大城市,按斤称。

不过毕竟他们不是专门种核桃卖的,这些树都是小时候无意间种下,现在有了丰收,所以是想着能卖多少就卖多少的心态来的。

但这段时间是卖核桃的高峰期,这些天的行情也就是一个核桃一毛五到两毛,最贵的也超不过二毛五,可以说是很便宜了。

张大山他们卖完了东西就按照陶潜的安排去买除草剂去了,而陶潜便和他的大伯一起卖核桃,有的时候一个人确实忙不过来,像有几个人来买的时候,又要收钱,又要数核桃给别人,有时候真是忙的晕头转向。就算有陶潜的帮忙,两人也是手忙脚乱的。

大约十点多的时候就是人们赶场的高峰期,这个镇子叫大堡镇,镇子一般是双号赶场,也就是赶集,单号都没有开市的。

这个时候很多农村来的男男女女都开始吆喝,有的喊着:“核桃,两毛钱一个,不香不要钱。”有的也喊着:“卖洋芋了,五角钱一斤,粉嘟嘟的。”

卖东西的人们都是站在或蹲在街道的两旁,地上垫了些东西就把自己的产品放到了上面。

这时走过来两个人,一个中年女人和一个和陶潜差不多大的年轻女子,这两人老远就和陶潜打招呼了,陶潜也回应着。

近了,陶潜才叫道:“陈阿姨,买菜啊!”

来人正是陶潜父亲的同事,镇上的一个小学教师,跟着她的是她女儿张雯雯,比陶潜大两三岁,现在也在成都,传言工作已经找到。两人比较熟悉,陶潜搬到镇上过后就几乎是一起长大的。

听了陶潜的问话,陈阿姨回答道:“就是,上街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核桃,想给雯雯买点带出去。咦,你在这干什么啊?”

陶潜笑了笑,说道:“我大伯来卖核桃,不怎么忙的过来,我正来帮忙呢。”

“这是你大伯的核桃啊?看样子还不错,怎么卖的呀。”

陶潜说道:“陈阿姨,你先尝尝吧,我感觉这核桃还不错。”陶潜没有先说价钱,而是捡了一颗用手捏开,递给陈阿姨。

这些核桃是相亲们常说的泡核,就是壳比较容易弄开,有的用手轻轻一捏就捏开了,都不用用锤子锤。不像陶潜他们上山摘的野核桃,用砖头都敲不开。

陈阿姨接过核桃,掰了一瓣递给张雯雯,自己也掰了一瓣,尝了尝,说道:“恩,感觉还不错,多少钱一个,我要买一些。”

陶潜大伯的核桃,陶潜也是能做主的,陶潜说道:“本来是卖两角的,陈阿姨要的话一毛八吧,这核桃确实不错,又大,壳又薄,籽又香。”

陈阿姨笑道:“就你会说,你不去做生意真是浪费了。”

陶潜也哈哈一笑,说道:“我做生意还要陈阿姨来照顾啊。”

张雯雯在一旁说道:“你这个大医生,哪里会跑去做生意啊,每天在医院里呆着就有钱赚。”

“你想的吧,现在工作都还没呢!”陶潜有些无奈的说道,接着又问道:“听说你在成都找到工作了?”

张雯雯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怎么大家都知道了呀,就是个一般的工作。”

其实张雯雯是因为交了个家里比较好的男朋友,男的那边给安排的工作。现在只要是有些条件的女的都不怎么愁的,到时候找个有钱的男朋友就什么都有了。男的就惨了,没有钱连老婆都讨不上。

陈阿姨简单选了一下,觉得都差不多,就对着陶潜说道:“小陶啊,给我数五百颗吧。”

陶潜一口答应,便埋下头开始数核桃了。

“你数好了先给我放这里,我去买些东西,一会儿过来拿,到时候再付钱给你。”

陶潜也‘诶’的回答了一声,继续数核桃去了。

直到忙了大半天,到中午的时候八千多的核桃除了给陶潜家里留了五百颗,其余全卖完了,而且价钱都在一毛八以上,一共卖了一千五百多块钱。

这时候去买东西的张大山和吴松已经回来了,陶潜打电话叫上胡进和朱德福,大家一起往陶潜家走去,陶潜的母亲早就做好午饭等他们了。

—://。。

【正文】第十三章开荒宴

陶潜没有选择在家里多呆一下,而是跟着张大山他们再次回到乡下的祖屋,因为他想开始他的计划了。

在走之前,给家里人说了一下自己的计划,意料之中,遭来了母亲的强烈反对,不过父亲并没有说什么。陶潜苦于不能说服母亲,最后只得给母亲保证,如果一年内不能赚钱,就回家接受安排,这样才勉强得到母亲的同意。

不过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最终母亲还是拿出了一万块钱给陶潜,让他别乱花,用到该用的地方,这一万块钱本来是打算给陶潜找工作跑关系用的,不过现在陶潜需要启动资金,反正是给他准备的,陶潜母亲也就一并给他了。

回到火花村,陶潜、张大山、吴松他们三人就着手开始策划了,首先当然是把那片荒地开发出来,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几人就去开始忙活了。

赶场的时候,大山他们就把除草剂都买了回来,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把那些杂草给除去。

三人戴着口罩,背着打农药用的喷雾器就上山了,不过因为荒地占地面积太大,陶潜他们忙了一整天也没有把那片荒草给洒遍。

粗略的估计了一下,那片地至少有四十亩以上,陶潜他们现在只是打了不到一半的除草剂,而且买的药已经没有了,不过这么大的地已经够陶潜他们用了,所以剩下的陶潜他们决定先荒在那里,等以后有了时间在弄。

打了除草剂,草不会马上枯萎,一般要等上三两天,不过现在已是深秋季节,本来杂草就接近枯黄,又被这样强力的除草剂一毒,很快便枯萎死亡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把那些杂草除去的时候,他们要等,等一场雨,等雨水把那些杂草软化,**,那样再用牛去耕地,耕地的同时把那些杂草连根拔去。

之前陶潜没有告诉奶奶他的计划,直到后来在家等待大雨的时候,他才告诉了奶奶,这个最疼爱他的奶奶当然不会反对,反而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给陶潜,陶潜当然不会接受,以现在资金充裕为由拒绝了,说等以后需要了会向奶奶要的。

秋天的天气很复杂,时而秋高气爽,艳阳高照,时而又是秋雨绵绵,温度骤降,在下了一场秋雨过后,温度明显下降了好几度,几人早上都开始穿着长袖的外套了。

今天是繁忙的一天,以为他们决定今天就耕地把那些杂草除去。

耕地当然要牛,这山地不像平原地带,用个拖拉机什么的,一会儿就耕完一大块地,这山地上只能用牛拉着犁头慢慢的耕,还要一个人掌着犁头,一般人还不会做,陶潜刚好就是这种一般的人。

今天耕地的一共有五头牛,张大山家,陶潜大伯家和吴松家各有一头,陶潜又到乡亲邻里去借了两头,今天去耕地的当然不会只有他们三个,陶潜大伯大娘,张大山的父母,吴松的父母都来帮忙了,而陶潜的奶奶就在家里做饭。

响应了**的号召,团结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在这么多人密切分工合作下,这耕地的速度也十分的快。

张大山和他的父亲、吴松和他的父亲,还有陶潜的大伯,每人一头牛在不同的区域耕作着,而剩下的人就负责清理耕起来的那些土块里的草根子,避免那些杂草第二年春风一吹再长起来了。

中午的时候大家随便吃了些东西,下午又投入到耕作清理的劳动中去了,虽然有些累,但大家都盼着能早些把这荒地给打理出来,就算陶潜的计划不成,这些地也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

直到傍晚的时候,这将近二十亩的地终于被这一大群人给征服了,那些清理好的草堆子都在不同的区域给堆了起来,陶潜他们一点火,那些草堆子便熊熊的燃烧了起来,一群人围到一堆火的旁边,脸上照的红扑扑的,煞是好看。

终于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现在便要好好的利用这些打理好的土地了,在回家的路上陶潜便想着计划。

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不过奶奶早已经做好饭菜等着大家回来了,因为劳作了一天,大家身上都很脏,所以各自先回自己家洗漱干净才来陶潜家吃饭。

虽然大家在山上劳作,感觉很累,可陶潜知道,奶奶在家里做了这么多人的饭,而且那么的丰盛,肯定也不轻松,看着对自己这么好的奶奶,陶潜眼中也不觉湿湿的,心想等以后赚钱了一定要让老人家过上好日子。

晚饭十分的丰盛,今天奶奶特地给大家做了豆花饭、老腊肉、绵绵饭,还有前几天陶潜他们抓回来的野鸡也给宰来一只炖了一只烧了。

看着这一大桌子的菜,大家都不客气的动气筷子来。

农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找别人帮忙一定要请客吃饭,而且桌上一定要有豆花。

村里可不像城里,豆花都是那些机器打出来的,村里几乎每家人都有一个石磨子,自己要吃豆花自家磨。不过这石磨豆花虽然没有机器打的方便,但石磨磨出来的豆花却是十分的香,看着白白嫩嫩的豆花,还有奶奶调好的蘸水,陶潜只觉得嘴里的唾液不断地在涌出来。

村里还有个习惯,就是吃豆花的时候蒸上一锅绵绵饭,所谓的绵绵饭其实就是包谷饭,把玉米打成碎末,然后像米饭一样给蒸好。虽然是碎末,但也不能太碎了,那样就没那种味道,不然就只能用来蒸馒头了。这绵绵饭,吃在嘴里,软绵绵的,所以叫做绵绵饭。带着玉米的香气,感觉特别舒服。

夹上一块豆花,沾上点蘸水,和着绵绵饭刨到口里,那感觉,没的说,棒极了,加上再夹一块腊肉一起嚼,感觉真是神仙过的逍遥日子。

陶潜静静的吃着,不断的回味着,想着城里和这乡下真是没得比,哪里有这么逍遥自在的生活啊。

—://。。

【正文】第十四章进县城(收藏,推荐!)

陶潜祖屋家外面的院子里,一个身着白色运动装的青年正在那缓慢潇洒的打着一套很似太极的拳法,不过在关键处却赫赫生风,完全不像是那么柔和的太极了,那时感觉刚猛异常,倒是像极了少林的金刚拳这类拳法。

白衣青年在打过几遍之后,双手轻轻的在身旁的一片芋头叶上划过,只见芋头叶在青年双手还没到来的时候就已经偏开,但在青年双手划过之后却飞速的靠向了青年的双手,青年一把抓住那片芋头叶,不过随即便放开了。

青年淡淡一笑,拍了拍身上的晨露,往祖屋走去。

经过这段时间的修炼,陶潜只感觉身体里的灵气浑厚很多了,已经可以用在一些简单的武功招式中了,不过还是达不到那种生生不息的效果,心想可能只能到了筑基期才会达到吧。

站在坝子旁的那丛玫瑰花旁,看着里面一株已经盛开的玫瑰,陶潜脸上的笑意越加浓厚,他终于看到了阵法的效果,在这丛玫瑰中,除了那株盛开的玫瑰花,其余的几乎都开始出现花骨朵了,这让周围经过的乡亲们惊叹不已,都觉得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在深秋季节玫瑰竟然盛开,他们还前所未见,只有在电视里看着那些大棚种出来的东西才会出现反季节的现象。

陶潜也没有解释什么,自己也装着很不可思议的样子,现在陶潜每天都在研究着铜镜提供的一些阵法,感觉对阵法的理解深多了。

阵法其实不能用科学的眼光来解释,如果硬是要解释的话那便是各种物质之间形成了一个磁场,这个磁场带着不同的功效。

陶潜知道,各处的名山大川都是因为有天然阵法的原因才会灵气充裕,才会诞生出种类繁多的植被。

如果有机会,陶潜真想到全国那些著名的自然风景区去逛逛,看看那些天然阵法到底是什么样子。

阵法,分为阵器和阵眼,阵器就是布置阵法的那些东西,可以是同类的任何东西,也可以是类似的东西,不过同类最好,只有同类,它们之间的联系才会紧密。阵眼就是用来控制阵法变化的关键地方,如果阵眼被破坏掉,那么这个阵法就失去了它的功效了。

这些天,陶潜没事的时候就跑到开垦出来的那片地去看看,把那片地已经规划好,一块一块的分工,这块是用来种植还是用来养殖,是种什么或者养什么,陶潜心里都有了一个计划。

而且陶潜在即将要用的那几块地旁边用一些大的石块已经布下了一些阵法,到时候只要一开始运作,就会产生不错的功效。

今天陶潜起了一大早,练过气,打过拳之后便到屋里收拾了一下,准备出门了。

在前几天,陶潜已经把需要的一些种子告诉了胡进,这些都是不怎么容易买到的种子,有花的种子,还有一些比较贵重的药材种子,至于农作物的种子,陶潜就没有麻烦胡进了,村里到处都有,他相信只要有阵法的帮助,那些农作物一定会长的很好了。

昨天胡进打电话告诉陶潜,他要的那批种子已经到了,不过因为数量比较大,需要他亲自到县城跑一趟,办一些手续,所以陶潜今天便要去县城一趟,把那批种子给拿回来。

陶潜特地穿了一身干净的白色运动装,别看以前陶潜身体一般,但他可是个篮球高手,虽然没有入选校队,但却也不屑和平常的一些人较量。他主要是身体太弱了,那些校队的都是牛高马大,身材魁梧的大个子,陶潜可没法和那些人比。虽然身体比不上,但陶潜自认为自己的技术可是不逊色于那些校队的主力。

到县城,只需要到上面的公路搭车就可以直接去了,车程大约是两个小时。陶潜是一个人去的,他相信这些简单的事他会办的妥妥当当的。

到了公路,没有多久就有车来,陶潜招了招手,车子便停了下来,售票员问道:“去哪里?短途不搭。”

陶潜用鄙视的眼光看了一下这个势利的售票员,也无奈的说道:“去县上。”

那女人也无视陶潜鄙视的眼光,这种眼光她见惯了,面无表情的说了声:“上来吧。”然后就走到里面的一个位置坐下了。

陶潜走上车,把车票买了,找了个位置坐下,也没有搭理那售票员,自己在那玩着手机,和成都的老同学聊聊天。

时间过得很快,车子在途中也只是停了几次,但都是要坐短途的,那售票员硬是没有让别人上车,不过这导致了整趟车一直都比较空,陶潜心里也愈加鄙视这个女售票员,不过心中也想到这个售票员一点不会做生意,短途就短途呗,能收多少钱就收多少钱,不能贪的太多。

下车后陶潜头也不回的向着胡进说的那个地址赶去了。

陶潜所在的县叫峨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不过整个县就找不到个比较平整的地方,连县城都是修在几座山包围的低洼地带,属于大渡河沿岸的小城市,旁边就是大渡河。县城已经翻修过几次了,不过每次都是只见房子变新了,但就是不见县城的面积有所扩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