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剑侠图-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监忙上前把凉亭的石凳用袖子擦干净,然后退了下去。八王也忙摒去左右,跟着赵祯上凉亭坐稳。
赵祯坐下之后看着八王久久没有说话,只是这么直勾勾的看着。八王则让他看的有点发毛,笑了一声道:“陛下,怎么这么看着小王?”
“王叔啊,朕今日前来就是想问您几件事。”赵祯久久才道:“您可知道,朕为什么不在宫中传召王叔,而是亲来南清宫么?”
八王闻听叹口气道:“我知道,陛下是念着昔日旧情啊……”
赵祯点点头道:“正是如此!朕无论怎么说,都是长在这南清宫中的。若不是王叔您,估计当年狸猫换太子,朕就死了。”
“陛下不要这么说”八王忙摆手道:“陛下乃天命所归,小王不过顺天行事。便是没有小王,陛下也一定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啊!”
赵祯没有接八王的话,而是继续叹口气道:“王叔啊,你我之间本不用这么说话的。”
八王让赵祯问的一怔,当即沉默了一阵,这才长出一口气道:“我知道陛下要问什么。”
“哦?那就请王叔给朕一个解释吧”赵祯点点头,沉声问道。
八王又沉默一会儿,思索一阵才缓缓开口道:“陛下就是想问,两年来小王的所作所为是么?没错,两年前确实是我私自调兵,又私下和西夏、辽国接触,共同剿灭了那些江湖匪类。这两年来,让白云瑞等人调兵围剿那些江湖人,也都是我在幕后指挥。”
说到这里八王叹口气道:“唉,微臣做这些事,的确和之前跟陛下计划的不符。但是微臣觉得,既然于和已死,小蓬莱上下翻遍也找不到那诏书。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于和早已将诏书毁去;另一种就是于和已经将诏书给予他人,此人应该不是夏遂良便是展元!我这些作为,就是要将此二人引出来……”
“王叔!”赵祯冷冷将八王打断:“朕明白王叔的良苦用心,只是朕问的不是这个!”
赵祯说着,站起身来围着八王转了一圈,这才紧皱眉头,一字一顿的问道:“朕想问的是,禁军的事情!”
八王抬头看着赵祯,也缓缓站起身来,轻笑道:“想不到,竟然被你发现了……”
赵祯一愣,怒道:“王叔!你是怎么跟朕说话呢?”
“哈哈!”八王狂笑一声道:“对,我就是这么跟你说话!那有如何?”此时的八王仿佛突然换了个人,双目如电气势如虹!
“你……你……”赵祯吓得瘫坐在石凳上,指着八王道:“你……想干什么?”
“干什么?”八王冷笑道:“你说我想干什么?你不是想问禁军的事情么?我告诉你便是。”
说着,八王又坐下了,冷笑道:“对,我确实在禁军中安插了人,可是你看到的恐怕也只是一小部分。不光是守卫皇城的那两万人马,就连那京师外拱卫皇城的十二万禁军中也有我的人!”
八王看着面色苍白的赵祯冷笑道:“你现在是想问我,我做了这些究竟想干什么吧?我也告诉你,这天下本该就是我的!我是太祖皇帝的嫡传,本来就该我做皇帝!这些年我帮你找诏书,实际上是在帮我自己!”
八王说到这里,面色上带着一丝疯狂:“以前的我太天真了,总想名正言顺的通过那招书当皇帝!为了瞒住你,我对那你安插在我身边的那个徐缪言听即送,即便他用诈死来偏我,我都没有说出实情来。可是两年前,我终于用计杀了于和,可是仍然找不到那诏书。所以我就明白了,我干嘛非要靠那一纸过了季的诏书呢?凭我现在的威望,凭我的身份,想要当皇帝,根本没那么难!”
赵祯此时却突然喝道:“大胆!你以为你凭着身份威望就能当皇帝?满朝文武,皆是忠良,岂会服你?你不造反,你是八贤王,你造了反,你就和襄阳王一样!”
“满朝文武,的的确确他们都是忠良”八王笑道:“你文有范仲淹、文彦博、包拯,武有狄青、呼家将、杨家将,的确是满朝的忠良啊!可是如果这群人都没了呢?谁来保你呢?”
“你胡说!他们都会救朕的,就凭你,怎么能……”赵祯猛然站起来,冲远处的太监和侍卫统领喝道:“来人!将这叛逆拿下!”
那太监吓得面如土色,而那大内侍卫统领则一个箭步到了凉亭中,冲赵祯一拱手道:“陛下,您可是让微臣拿下八王千岁么?”
“他已经不是什么八王千岁了,拿下!”赵祯面色阴寒的看着八王。
八王则哈哈一笑,瞟了那大内侍卫统领道:“好啊,那你就来拿下孤王啊!”
大内侍卫统领略一犹豫,然后拱手道:“那王爷,微臣得罪了!”说着伸出一掌,去扣八王的肩头。
可是谁也没想到,八王爷身子一晃,肩膀一缩就躲过了统领这一招,然后右手二指一并,超他胸前一戳。就这一下,正戳到统领的檀中穴上。就这一下,把这大内侍卫统领戳的后退七八步,猛然喷出一口鲜血,当场绝气身亡!
远处的太监吓得张开大嘴就想尖叫一声,可是还没得叫出声来。八王已经如鬼魅一般到了他面前,伸出手一掐着太监的脖子。“咔吧”一声将他的哽嗓咽喉扭断,也是当场毙命!
赵祯看着八**手就杀了俩人,吓得魂不附体,一下子坐倒在地,颤巍巍道:“你……你……不能杀朕……你……”
八王冲他冷笑一声道:“看看你现在,哪有什么皇帝样子?放心好了,我不会杀你,至少在你还有用的时候……”
欲知后事,且看下回。
第305章 (双更)八王爷朝会施阴谋
前文书说道,四帝仁宗赵祯,自作聪明去质问八王,结果身陷南清宫。八王一怒之下将他关了起来,囚禁南清宫的密室之中!
真等把人关起来了,八王也就下了狠心了,此时不起事就晚了!他可不愿意重蹈襄阳王的覆辙。
于是八王先是让人进宫送信:说陛下心血来潮,想起儿时之时,想回南清宫住上几天。这几日的奏折文案,统统转发南清宫。等到下次大朝会的日子,自然会转回皇宫。
这个理由其实也合理,所有人都知道赵祯的出身。也都没怀疑,倒是丞相范仲淹觉得这事不合流程规矩,上书劝谏了几句,但是也没人当真因为这个跟皇帝较劲。
距离下次大朝会还有七天,就这么着给八王腾出了七天的功夫。八王先是急招自己手下的人进京,然后又通知所有安插的暗线。最后八王还不放心,亲自写了一封信,叫过法慧和尚,让他去洛阳少林寺交给扭转乾坤目览十方欧阳忠惠,让他带少林高手前来帮忙。然后嘱咐法慧,让他把七天之内能叫上的高人统统带来。
一切都准备停当,八王就等着七日之后的大朝会。书说简短,七天时间一晃而过。就到了大朝会的日子,这一天,八王爷早早就换好了朝服冠带,手里捧着瓦面金锏就到了紫宸殿。此时紫宸殿还每人呢,他独自往皇座下面一站,闭目凝神等待群臣到来。
也就是半个时辰,群臣三三两两进了大殿,分文武左右而立。可是众人都很纳闷,怎么今天八王爷来了,而且来的那么早。关键是八王站的地方,那时平日里宣旨的地方啊!看来今日的大朝会肯定有大事发生!
能在官场上混进这个大殿的,可都是人尖子。一个个都明白今天肯定有事,但是谁也不敢多问,就都等着朝会开始再看。
过了一会儿,几位丞相也纷纷来到,走最前面的是丞相范仲淹,后面是枢密使文彦博、开封府尹包拯。这三位进来一看这个场景,也是各自一愣,互相看看。但是都没吱声,各自进了朝班站好。
再后面,进来的是武将系的几位,为首的是忠勇王呼延庆,后面跟着大将军枢密副使狄青,在后面是禁军副统领杨文广。这三位也是互相看看,呼延庆皱了皱眉,也没敢说话。三个人也归列朝班。
眼见着人也齐了,时辰也到了。早有太监上前呼和一声:“群臣跪拜,恭迎圣驾!”
下面文物群臣纷纷跪倒三呼万岁,可是喊完了半天也没有动静,不见皇帝出来。正在群臣疑惑的时候,八王突然上前一步道:“众位臣公,陛下身体欠安,如今于南清宫中修养,不能出席朝会。”
这句话一出,众臣都议论纷纷。这七天皇帝去了南清宫的事情他们都知道,可是没想到连大朝会都没来,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丞相范仲淹当场问道:“王驾千岁,陛下是染了什么病症,竟然不能出席朝会?为什么不让陛下返回宫中修养,哪有留在南清宫的道理?”
八王看了范仲淹一眼道:“丞相不必担忧,陛下是突然身染恶疾,太医诊治说不宜移动。因此现在南清宫静养。”
“既然如此,我要去南清宫探视陛下!”范仲淹上前一步道。
八王笑道:“当朝丞相去探视陛下,这是应当的,散朝之后,本王就引各位丞相和大将军前去,其余臣公就等消息便是。”
范仲淹一听,八王允许丞相去探望皇帝,也就消了疑心,退回朝班。上门八王一看,这才面色一整道:“众位臣公,这里有陛下圣旨,请各位臣公拜听。”
众臣一听,忙纷纷跪倒接旨。只听八王亲自抖开圣旨念道:“陛下有旨:朕身染恶疾,神萎精消,理事艰难。此乃危及之时,暂定八皇叔代理朝政。侯朕康健为止,钦此!”
这道旨意倒也合理,如今的仁宗皇帝无嗣,没有储君,因此监国摄政的事情交给八王也是正理!群臣纷纷领旨。八王这才道:“本王监国主政期间,望诸位臣公多多帮衬了。”说着,给群臣施了一礼,众臣纷纷回礼。
然后八王又端出一道圣旨来道:“此乃陛下第二道旨意,群臣接旨!”
众臣又纷纷跪倒,只听八王念道:“陛下有旨:朕付于南清宫中,闲时思量,直觉前二十数年施政,多有纰漏,才至北方臣辽,西夏势大,百姓困穷,朝官冗乱。思前想后,盖因用人不淑,庙堂之辈失徳,因此才有如今之势。故特命八王监国理政期间,调换人事!”
说到这儿,下面已经是低声议论了,一说调换人事,群臣就知道肯定有人要倒霉!
八王继续念道:“丞相范仲淹,借以新政之名,罔顾伦理,霍乱纲常。更荫补变朝制,致使官心民心,双双变乱。勾朋结党,变乱朝纲。故调范仲淹为陕西河东宣抚使,即可离京!文彦博参与范仲淹一党,调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即可离京!富弼、欧阳修、韩琦、杜衍等,皆为范之一党,富弼降河北宣抚使、欧阳修降夷陵县令……”
八王这几句话一出,满场皆惊!就这几句,如今朝堂上的文官领袖几乎全部被贬!这么大的人事替换,可是震动朝野啊。
没想到八王还没说完:“开封府尹包拯,铁面无私、正直精干,又为朕之皇弟。酌包拯升中书门下平章事,替宰相位。去开封府尹,改由颜查散接任。另,禁军统治大将军呼延庆、副统领杨文广,大将军狄青,与范之一党瓜葛不清!以朋党同论,擢呼延庆留爵不留官,即日返乡,不得有误!擢狄青降陈州知府,即可离京。擢杨文广降北戍卫营参将,即可离京!另,擢钟雄,白云瑞暂领禁军统领衔,钦此!”
就这道旨意,霎时间就引起了渲染大波,设也没想到居然闹的这么大!虽然说因为“庆历新政”范仲淹等人跟朝臣有了矛盾,但是就这么突然纷纷贬斥下去,也让人措手不及。
范仲淹等人也都听的直发蒙啊,怎么都没想到皇帝一掉旨意说贬就贬了!只有升了官的包拯上前一步问道:“八王千岁,这圣旨所牵扯甚大,陛下签发之时又病重在身,是否暂时搁置,等陛下龙体康健,在行定夺?”
包公这话说完,下面群臣都纷纷应和道:“包大人所言有礼,望八王千岁回转陛下!”
可是没想到,八王面色一沉:“住口!此乃陛下的旨意,尔等想抗旨不尊么?”说着冲外面大喝一声:“来人啊!将圣旨上说说之人,统统带出大殿!”
话音一落,从外面冲进一哨禁军,就要抓范仲淹等人。正这个时候,呼延庆大喝一声:“我看谁敢随便拿人?”
终究是多年掌管军队,呼延庆这一声让进来的禁军都不敢动了。再看呼延庆,上前几步拱手问道:“王驾千岁,我想问问,这圣旨是什么意思?我就这么贬官为民了不成?陛下这是病糊涂了么,怎么能突然下这个旨意呢?我对这个官位并不稀罕,但是一旦我们三个都同时走了,容易引发军队内乱,到时候怕是不可收拾。还请王爷带我去面见陛下,若是陛下不想用我了,我们在逐个离开,也免得引发什么动荡啊!”
八王冷笑道:“忠勇王,你这是多虑了,陛下已然安排好了接替你的人选,至于面圣么。也轮不到你了,来人!将一干人等,拖出大殿!”
八王二次下令,禁军们纷纷涌上来,就要拖走范仲淹等人。呼延庆闻听,大喝一声:“谁敢!我们不见陛下,我们不走!”
“这可由不得你!”呼延庆话音未落,就听殿外一个禁军将军打扮的人进来,一把就抓他的肩膀。呼延庆急忙抬掌跟来人对了一掌。没想到这一掌打的呼延庆后退七八步,一口血就喷了出来。
好在呼延庆功底扎实,虽然受了内伤,但是依旧屹立不倒,抬头一看,牙缝里挤出来三个字:“白云瑞……”
包公也看见白云瑞了,眉头紧皱看着他,又看了看八王。八王则满意的点点头道:“云瑞来的正是时候,将圣旨上提到的人,统统拖出大殿!”
白云瑞点点头,带着人就把范仲淹等人拖了出去。旁边狄青和杨文广都是行家,一看呼延庆让白云瑞一招打吐了血。就知道自己也差的多。不敢反抗,跟着离开了紫宸殿。
此时包公凝神看着上面的八王,只觉得异常的陌生,上前沉声道:“王驾千岁,臣想去南清宫看望陛下,不知王驾千岁可否应允?”
八王微微一笑道:“有何不可,待等朝会散了,本王带包大人去。”
八王说完,便以监国摄政的名义,开始分配官员,将自己的人安插进了范仲淹他们留下的权力真空中。短短一上午的时间,整个朝廷就有一半多,落入了八王的掌控之中。
等朝会散了,八王这才冲包拯笑道:“那就请包大人跟本王回宫吧。”
包拯点点头,跟着八王出了皇宫,八王也叫上了新任的开封府尹颜查散,共同前往南清宫。
一路上包公是心潮起伏,不断的思考这一上午的事情,结果越想越心惊啊。越想得出的结论越可怕。今天上午的事情若真是皇帝的旨意,也就只能说皇帝昏庸了而已。可是如果不是皇帝的旨意,而是八王的想法,那就太可怕了。先是让白云瑞统领他直属的两千禁军接管了皇宫,然后大朝会上贬斥了忠于皇帝的核心官员。自己有实权有兵权的开封府被夺走,换成了一个架起来的平章事。思来想去,只怕真的是要出事啊!
包拯想到这儿,就留了个心眼,赶紧吩咐手下人把轿子停了,然后在包兴的耳边嘱咐几句,让他赶紧走!这才让人去请前面的八王停轿。
八王见包拯停了轿子,也忙停下。包拯亲自下了轿,走到八王轿前道:“王驾千岁,可能是臣年岁大了,最近身体欠佳,此时突然觉得腹中胀痛。如此形象去见驾面圣,终究不妥。不如臣回去更衣,等时候妥了再来面圣不迟!”
八王闻听,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包大人回去吧。我会想陛下讲明,包大人的一颗忠良之心。”
包拯赶紧拜别八王,返回自己的轿子,带着人回府了。旁边颜查散这才施施然的过来,在八王的轿子前停住,冷笑道:“我这老师,反应可真快啊。”
八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