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 >

第29章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第29章

小说: 阴司神道阎罗天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自下邺乱事之后,多年闭关修炼,北方传修为触及仙人境界之说,可能属实。北方散魔中影响甚大。

还有说第二元神阎都的。

城隍神阎都,最早于高宗皇帝巡游天下年间以夜游神身份出现在鲁郡肥城镇,以‘愚民’(其实不然,主要是这些世家之人根本看不懂神道的牧民为民的含义)手段活跃发展,当年就蔓延于肥城,成就土地神。后又于下邺,乘祸成就城隍。自称手中有地狱刑罚之能,扶持人间人道公平,且有庇护人平安,铲除鬼邪,增收五畜粮田等种种神通。

而今城隍神于翼州、豫北等郡县蔓延,自多年前《归墟善恶经》出,改变两地墓葬习俗,广纳信民。在两地数百万人中,多有信仰城隍之人者,其中以上万庙祝联络,受城隍神指控,于两地中势力相互渗透,影响积深。且注写,疑似城隍神信仰之中,已经有军队隐隐成形,许多以城隍庙护卫、祭司协助的身份,混杂在两地信民之中。

这些人中城隍神的迎影响力最大,所以在文案中记载最多。

另外,还写了大阴山中泗水真人、天残老人、阴虚公子、桃花婆婆等几人的名字。

署文阁中,各种记载秘闻都有,比如还有大到天下各个争龙之家与各州势力,也有更多记载着一些世外宗门等等。主要是这方人世间太过苍苍广袤,有太多的未知和秘闻不能为人所知,更难以一一道来。

像乾族的署文阁中的记载,不止只这些卷宗情报记载,还有更多的时事情报。

比如乾泰被猜忌一事的风波。这些卷宗中就有记载了乾皇分封乾泰于蓟县的原因,给出了解释。

文中记载,乾泰到底有没有野心,这已非皇帝所需追究,而是作为一代人皇,只需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蓟县是在黑山老妖的道场黑山附近,又是在北方幽州与辽东郡深入中原的出口。乾皇选此位置安置乾泰,一此地是偏远的北方大地,可将乾泰发配边疆作惩罚之意。二是十九皇子乾泰对蓟县的黑山老妖有救女之恩,乾泰被发配到此也可最少保证将来乱世之中可受此人庇护,不至于真丢了性命。最重要是第三条,蓟县是幽州辽东郡出兵进入中原的路径,为袁绍追逐中原时必须处理的一个地方。将乾泰放在此地正是要逼乾泰臣服于袁绍,或与袁绍相争,这般都可消除或减缓乾泰称主的可能。

乾皇又将妍月秀女让乾泰带走,就是在补偿这番算计、乾泰多年来的孝心及下邺之功。

其他的还有许多碎文与乾泰相关的。

比如,据说孟家的嫡子孟青书,似乎有喜欢小公主玉瑶之意,加入京师同文馆,近年总是出现在小公主身旁。再据说,小公主开办京师同文馆就是有帮助乾泰的意思,多次向乾泰介绍帮助结识有才之士,乾泰要是作反这小公主很可能就是知道其中内幕。以及二十皇子乾铭,练武资质不凡,修炼的《北斗神拳》进境迅速,已堪比一流武将战力。等等,十分的杂碎,都是乾龙卫对上京城或天下的一些绯闻谣言的调查。

署文阁中这些记载,五花八门,又种类清晰明了详细。这些一本本分类归档放好又时时更新的情报,就是乾氏宗族的一处重要手段,也可看出一个巨大宗族的底蕴。

这就是这方人世间世家的恐怖之处,千百年的发展,足够让这些世家渗透到人间的各个层次,也许军队上没有太多,可层层方面的影响力却是惊人之极。

乾泰要是有这等手段,也许将来的逐龙之举中,定会再曾几分胜算。可惜,乾泰而今身旁并没有这么多人才,培养的死士力士也更像武卫战兵,于情报刺杀上庞大的身躯并不擅长。而玉瑶介绍个乾泰的几个人才,乾泰之前也无封地,只能养在门下做门客。自己形势未明之前,因要防备行事不密而不能直接偎依重任。

好在第二元神分身阎都那里倒是又许多类似文案,虽大多都是记载些贫民信徒,像这许多天下大事、世家秘闻,阎都的信仰体制接触了解不多,可等待将来,乾泰手中也能够详述周天万事,诸般秘辛。

也许等待将来的一天,乾泰那时已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情报体制。

而乾泰此时也很清楚,自己的时间还很短,积累也不如那些世家。像一些软实力,乾泰的身边还是空白。

眼下,阎都还在静心的筹备着搬出上京城,前往北方蓟县的种种事务。

被封蓟县,慢慢准备离开上京事宜。虽然被赶出上京城,可也算这谣言压了下去,乾泰也不用再担忧在上京城中受人注视。相反,去了北方,乾泰相信,要是再给他几年时间,他一代阎罗王绝对可以携着北方大势,席卷而来。

第51章 相送辞上京

在随后的几天里,乾泰与新任的京少尹交割官印,并到吏部备案,交接京兆府中的种种事宜。

乾泰的蓟县候官服、聘职文书、候印都在随圣旨到来时,就已送到了乾泰手中。

乾泰被分封北地蓟县的事情,本来乾泰想暂先瞒住母亲妍月秀女,等过段日子该走时再告知母亲,省得母亲为自己的谣言一事担心。可消息最终还是未能被瞒住,却是在珍妃的口中,早早的被妍月秀女知道了乾泰的事。为此事,妍月秀女还大是训斥了几句身边伺候的侍女长孙无垢,责怪她相瞒此事。

乾西苑中,

“你素来都做事稳重,不惹是非,可而今却是为何,让陛下如此责罚于你?”妍月秀女直到现在还是不相信外面的谣言。

“泰儿这次是受他人构陷,连累的母亲。”

“哪有什么连累,陛下能够恩准让我跟你一起去北地,已经是厚赐了。”妍月秀女垂泪的道,又问:“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我听珍妃说,那北方幽州为边疆之地,甚是苦寒。吾儿你还年轻,堂堂的上京城中皇子,深得陛下厚爱,怎能就受此委屈。”

乾泰在跪在妍月秀女面前,垂头道:“而今木已成舟,已经无法翻案,就连这次父皇未有深究,封我在蓟县,也是尚书李大人所求的结果。”

“哎,真是没有办法也好,去了蓟县。往日总是担心你在京城中受人迫害,今日却真的来了,也不用再成日担心你在这京城中危险。”

“母亲。”

“起来吧,既然是已经做了决定,就好好准备吧,莫要再出了差池。”

“是,母亲。等到了蓟县,孩儿定侍奉在母亲身旁,常伴母亲左右。”

“傻孩子,真到了蓟县,我也不能将你栓在我身边啊,哪有母亲阻拦孩儿事业的,你只要平平安安的就行。”妍月秀女抚着乾泰的头含着泪花笑道。又嘱咐问乾泰:“既然这次去了蓟县,那你打算怎么处置无垢那丫头,人家父亲可也是在北方幽州。”“我想送她回去,当年在下邺时就曾答应过她,只不过父皇后来让其充作侍女牵制其父,可既然今后要在幽州生活,还是送其回家为好。”

“如此也可,人家也是大姑娘人家了。却是不能耽误了,要不你干脆娶为平妻可好,如此其作为皇妃,等到了幽州有那长孙将军作为亲家在旁帮衬,我也放心些。”

“这,此事却上为时过早,况且孩儿还不想太早成家。”“净胡说,你不成家我该怎么办,难道让这府中就只有我这一个老妇人吗?”

“此事孩儿再思考些时日,至于长孙无垢还是先送其回去,再议其它。”

“罢了,既然你如此说,那就依你吧。不过你可要上心些,无垢那丫头我可甚是喜欢,莫要将来送回去就再迎不回来了。”

“是,母亲。”

“快去忙你的吧,我这里却不用太过担忧,待得离开上京时再来我这就好,这几日我却要好好再见见珍妃、刘婕妤两位姐姐,怕今后就再难回到这上京……。哎……。”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叮叮当当声,接着一小撮小步声跑开,却是侍女长孙无垢听到了声音,十六年在这殿中相处,也算是自少年就生活在妍月秀女身边,突然听闻要被送回,难以接受之下掩面哭泣跑开。

“快去追啊,泰儿。”妍月秀女焦急道。

乾泰朝外望了一下,心想:自古儿女情长难成事,希望她能明白吧。乾泰口中道:“不用,我想她会明白的,将其送往她父亲身边也是多年前我就答应的事情。”

“你,你这孩子……”妍月秀女站起走向殿外。

就长孙无垢一事,乾泰心中也有考虑,自古儿女之情皆为温柔冢,况且前世作为一方鬼帝帝君神袛,本就忌讳沾惹红尘恋情,而今乾泰大业未成,与长孙无垢之间还是不要缠绕的好。

再者乾泰心中坚持要将长孙无垢送回的原因,还有结交幽州的北方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考虑。自己此去北方,必会与那辽东郡郡守袁绍、幽水宗产生交割,如果有幽州卫将军长孙晟的大军相助,就不用担心太多。

晋893年春,乾泰求见了乾皇告别,老皇帝着了些风寒,可乾泰即将别离上京,自然也无机会也不用再表示孝心。

行程安排上,自上京北门出,走官道先向西北行上千里到鲁郡,再由鲁郡转道北上走翼州,直上幽州。

全程都是官道陆路,乾泰如此选择行程的原因,一则可沿途路过驿站,且能实际接触到大晋境内的黎民情况。而且所经肥城、翼州中都有第二元神的信仰势力,出事也有力可借。二则,乾泰此次随行的也没有水军,身旁所有死士力士也都是陆战之兵,走水路少了兵力只会更加危险。

三月初,城门外,一群队伍上千人中,前后十几辆马车拉着大笔物资,又有几百黑衣魁梧的背刀巨汉押在行伍两边。

城门四周,许多上京的百姓出城相送,不舍这位清明的皇子京官离去。

当前,十八公主玉瑶,身边拥着一众同文馆学子;许几上京城的世家子弟,以上京孟家弟子孟青书当头,其他还有一些官员,与乾泰话别。

说了许久的话,最后玉瑶公主对乾泰道:“十九皇弟,此去路上当心,这是陆判,系陆家庶出子弟,很有才能,因言辞被陆家送出(赶出)。弟此去蓟县身边不能没有臣子谏言,我就将他托于皇弟,助弟这一路行事。”风华正茂,好比天女的玉瑶公主伸手,自身后众学子中招出一魁梧书生,推荐给乾泰。

乾泰对这书生的名字更感兴趣。观这个书生,头顶一簇青气花团锦簇,确实是一位文思非凡之人。再观此人魁梧五尺的面貌,毫无文弱儒生之感。乾泰问其:“汝不怕我这个一身麻烦的皇子出事,将来受到连累。”“十九皇子也许有‘是非’,却无‘是非’做成之机会,所以陆判不担心。”书生陆判正颜道,颇有几分担当。“好一个因言辞被赶出家门的陆判,倒真是一位谏臣,有几分陆判的风范,如此你就跟在我身边吧,这一路还要仰仗陆判多多提醒。”

“陆判拜见殿下,必会尽心竭力。”

书生有力的拜下,乾泰赶紧将人扶起,君臣初见,言语间相互都有几分认同。

忽然,旁边车马行伍中一群身高两米的粗狂的黑衣壮汉在整顿马车,每个背上背着一柄近丈朴刀,踏地声好如雷鼓,咚咚的很是惊人,坠在行伍中保护两侧。“十九皇弟还将是将庆二等人带走吧,吾在上京有圣眷在身,还有祖父照顾,不需要如此。”小公主所说的就是乾泰为她留下的一百死士精卒。

这一百壮汉,身上气息凶悍,肌肉高耸,一个个都像肉塔一样。与一边马车旁的那些壮汉一样,让四周的贫民、官员看到眉目直跳。这就是乾泰帐下搼养的八百力士,每一个都是力大无穷,受命在京城中守护玉瑶等亲友。

“玉瑶待我甚厚,吾此去北方,怎能让你一人留在上京,况且父皇、老尚书都已年老不比当年,不留下些人手,此行你又非要让乾铭也跟我离开,这身边没有亲信之人,如何让吾放心。”

“十八皇姐,你还是收下吧,不然让吾与皇兄怎能安心。”在乾泰身边,二十皇子乾铭也出声劝道。

乾铭最终还是要与乾泰前往幽州,乾泰本意让乾铭留在上京相助玉瑶,可玉瑶又将乾铭推给了他,称他此去幽州面临的将是下有艰苦黎民,左右又有危机四伏窥探,却是比她在上京城中更是困苦,更需要乾铭在身边帮衬。

玉瑶最终还是点头收下了这一百力士,众人就又在城门前说了些话,乾泰挥手向相送的百姓话别,离别之情挥人泪下。

身旁行伍中最近的车驾上妍月秀女打开车窗朝乾泰嘱咐道:“泰儿,时候已不早了,还是早些出发吧。”

“是母亲。”

却听妍月秀女对玉瑶远远的道:“这一离开,还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二位姐姐和玉瑶,玉瑶你在上京可定要当心,莫言让姨娘担心……”

“知道了,妍月姨娘……”听得催人垂泪,好生悲伤。

“孟兄,泰与皇弟此去后,在上京城中还望多多照顾,相助玉瑶一二。”“十九皇子尽管放心,有我孟家在,定保玉瑶公主受不了一点委屈,吾孟青书孟子义有事必站在小公主之前。”乾泰又招呼了众人一声,转身蹬马而上。

孟青书是孟家的嫡子,近年来,在上京城中斩头漏角也是一权势子弟。乾泰坐在马上拱手道:“如此,吾等告辞,玉瑶多加保重,照顾好老尚书,就说大恩吾乾泰没齿难忘。”“两位弟弟多加保重。”

“殿下保重!”众人拱礼道。

“来年春暖花开时,吾再临此处!驾……”乾泰马鞭一甩,当先驾马飞出。“驾驾驾……。”身后的二十皇子乾铭、侍卫、死士头目庆大,陆判等人也纷纷在其他死士手中接过马匹,当先蹬马而去。

呼噜噜的马车声响起,一千多人的行伍快速自城北门出发远去,远远的消失在官道之上。只余下城门前相送之人满心叹息,挽留的百姓哭声不舍。

第52章 凶险已来

就在乾泰刚离开上京,当日下午,不等第二元神分身阎都前来,就已有人找上了肥城镇所归属的鲁郡堵门。

来鲁郡的是两位真人,一葛衣男子,一中年道姑,两人驾鹤自天而来,来到肥城所属的鲁郡郡城直奔城中中枢的城隍庙所在。

这些年的城隍信仰发展,第二元神阎都的信仰早已在鲁郡蔓延开来,不再局限于肥城一镇城。且信土中信民安泰富足,乾泰的城隍庙也不断被修建,如鲁郡郡城中的城隍庙就早已被修建成了一小片辉煌的庙院。

此时的豫州,一共被城隍神信仰占据的主要有两郡,分别是肥城所属的鲁郡,以及彭城郡。这两地是属于太一宗、豫州陆家的势力范围,可如今这两地的民间信仰却被阎都占据,非如此也不会让太一宗天阙忌惮。

这两人一看就是来者不善,当驾着膨大的仙鹤落到城中后,径直来到城隍庙就直接闯入了这一小片宫殿中,并作法迷晕了院中的庙祝、信民,城隍庙也被一片水雾掩盖。

可阎都所在只会是庙院神秘虚空中的神域里,阎都不出现,这两人却也寻找不到。

两位真人中的一男朗声道:“幽州黑水宗上谷、携太一宗道友天灵真人,特来拜访城隍神,还望城隍神现身一见!”

此时神域中,阎都正盘坐在神台上,坐下又分两边站着一群阴差、文吏,分别以高士廉、郑家翁两人为首。

郑家翁出现在乾泰坐下,自然是因为早已身死,灵魂被阎都招来作为文吏。这郑家翁本是乾仲王一脉的看墓之人,生前曾也做过正七品的阶位,气运不凡,且后来成为做庙祝主持传播下邺城信仰,是阎都信民中的旧人,立下功劳,所以死后在乾泰帐下所有文吏中也是拔尖之人。

阎都朝神域外望到,这两人那自称上谷真人的中年男子,一身黑色水波气息,黑鸟气运异象展翅伸爪,真人法力境界的修为十分深厚;那道姑是浑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