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侠剑之情缘 >

第6章

侠剑之情缘-第6章

小说: 侠剑之情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弹。南宫灭走到近前,看了下:“四太子勿忧,小公子只是被点了穴道,我这就解开。”说着,食指一点,解了陆文龙的穴道,兀术看着陆文龙无恙,方才放下心来。

这时,手下之人问道:“四太子,这个女人怎么办?”兀术看了一眼乳娘,厉声喝问:“今天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若如实讲来,本王可念在你往日照顾王儿的份上饶你不死。”乳娘虽不惧死,但一心想要救出陆文龙,怎会轻易赴死?便假意不住磕头,哭诉道:“不敢隐瞒四太子,老奴与小公子正在安歇,哪知陆十三这奸人带了那个使剑的南人进来,未等我开口,那人便如南宫大人一样,点了小公子的穴道,陆十三又收拾了物品,命我抱着小公子跟着他们走,老奴怕他们伤害小公子,不敢不从啊。幸亏太子及时赶到,不然,小公子与老奴就要被陆十三这奸人害了啊。”

兀术听了乳娘的回答,心中疑惑,便问南宫灭:“南宫先生以为呢?”南宫灭闪身上前,一把捏住乳娘的胳膊,“咔嚓”一声,将乳娘的小臂卸掉,乳娘疼的直冒冷汗,却仍不露声色,只是连连叩首。南宫灭见状,回道:“四太子,想必她一个小小的乳娘,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若四太子不放心,我这就结果了她。”兀术想了想,对南宫灭摇了摇头:“算了。”又对乳娘说道:“谅你一个奴才,也做不出这等事来。罢了,你起来吧。此次本王就不追究,若是再有什么差池,定然拿你问罪!来呀,再给我儿增添两名婢女,日夜跟在我儿身旁服侍!”左右应了一声。

南宫灭将乳娘的手臂接上,兀术将在熟睡中的陆文龙交给乳娘,转身带着南宫灭离去。乳娘抱着陆文龙,看着兀术远去,一颗心才算放下。那边几个兵丁将陆十三的尸首抬走,乳娘眼中含泪,却不敢露出任何异样,毕竟身旁的几个婢女时刻盯着呢。

再说刘轻舟逼退南宫灭,越过墙头,纵身狂奔,将近城门时,发现身后并没有追兵,便急忙隐匿身形,返回客栈之中。

第二日早晨,刘轻舟易了容貌,躲在暗处观察兀术府中的情况,只见一队兵马拉了一辆车,车上正是陆十三的尸首。刘轻舟一路尾随,出了城,一直到了乱葬岗,金兵将尸首用草席胡乱裹住,随意一扔,便转身回城了。

刘轻舟见了,深恐又是金人的奸计,四处察看,并未发觉异常,又在暗处观察了一个时辰,也没发现有人来,方才闪身来到边上。抱起陆十三的尸体,迅速的离开了乱葬岗。

狂奔半日后,刘轻舟向南走了数十里,他这才找了一处偏僻之地,以剑作锄,挖了一个大坑,将陆十三的尸首埋了进去,又找了一块木板,刻上“陆家义士十三之墓”。刘轻舟立在坟前,苦笑道:“十三兄弟,你安心走吧,你是一位义士,陆兄将儿子托付给你,真是慧眼识英雄,刘某有负陆兄和你的重托啊。但也请你放心,刘某定然会再次前去,救出陆家公子,到时,我会带着他来给你上香,以慰你的在天之灵的。”

第六章 连收两徒(上)

刘轻舟祭奠完陆十三,又返回燕京城,潜伏在兀术府外。一连观察了几日,他都没能有再次出手的机会。你道兀术和南宫灭为何不再陆十三的尸首上设计?只因他们急于南下侵宋,无暇他顾,否则,以二人心机之深沉,恐怕刘轻舟很可能会中计上当。

四日后,金兀术将陆文龙带在身边,起兵南下。刘轻舟看到金兵南下,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下手的机会,便忙出城,取了寄养在城外客栈的马匹,连夜南返,要把金兵南侵的事情告诉宋庭。

一路上,刘轻舟马不停蹄,日夜不停的赶路,直到三日后,两匹马均已力气不支,相继倒毙于路边。刘轻舟却仍不做停留,施展轻功继续赶路。到了第五日,他实在是全身力竭,连走路都已经没有力气。只好寻了地方,休息了半日,方才继续赶路。终于在第八日傍晚,到了大江北岸的扬州。

刘轻舟一连找了好几条船,都不愿意夜渡大江。可军情紧急,若不及时将金兵南下的消息告知朝廷,只怕又是一场浩劫。刘轻舟无法,只能告诉船夫,自己又重要军情,要赶到建康城去禀告。这下,有两名船夫听了这个消息,才答应载他过江。

天幸此时江上没有大风,江水流的也比较缓,两个船工也是经验十分丰富,半个多时辰,就将船划过了江,刘轻舟掏出二两银子感谢船工,这二人死活不收,并道:“这位客官,你是为咱大宋传递讯息,俺们怎么能收你的钱,不要推让了,你赶快把消息送到衙门去就是了。”

刘轻舟心中好生佩服这些船工,尽管他们倍受朝廷的贪官污吏欺压,可在这个时候,他们的报国之心比那些临阵脱逃的将军,望风而降的官吏们却又强出百倍千倍甚至万倍!他来不及再与这些船工道谢,转身便往建康城奔去。

他从扬州乘船过江,在丹徒县西下船,此时距建康城尚有数十里路程,他也不做停留,施展轻功,急速赶路。方行出二十多里,却碰到了一队巡逻的兵士,刘轻舟忙停下脚步,向他们打听:“各位军爷,敢问可是建康城内的守军?”

那为首的一人,走到刘轻舟近前,趁着月光仔细打量了一番,问道:“你是何人?怎敢随意打探军中之事?”刘轻舟拱手回道:“某姓刘名轻舟,自北边得到了一些关于金人的消息,因此加急赶了回来,想把消息告知官军。”那兵士嘿嘿一笑:“你这人说自己知道金人的讯息,难不成我们的探子都死绝了?要你来传递消息?我倒看你这人像是金狗的细作,你们说是不是啊,弟兄们。”后边的六七个兵士听完,都是哈哈大笑。

刘轻舟恼怒异常:“你这当兵的好不晓事,我一路快马加鞭赶回,就怕耽误了大事,你怎能污蔑于我?”那头目看到刘轻舟发作,心中有些害怕,就叫道:“弟兄们,这金狗的细作被发现了,大伙一起上,抓了他,回去报告给将军,也是功劳一件啊!”说完,这群兵士各个挺枪执矛,刺向刘轻舟。

看到这种情况,刘轻舟长叹一声:“罢了罢了,与你们这群不讲道理的兵士无话可说,念你们也是保家卫国,就留你们性命!”说完,身形一晃,欺身到那头目近前,空手夺过长枪,向空中一扔,一掌将枪杆击断,扭身往建康城去了。那群士兵见刘轻舟如此神力,顿时吓得止步不前,一兵士走到那头目身边,问道:“甘头儿,怎么办?要不要追?”那头目早已被吓得脚上像被钉了钉子一样,看着刘轻舟远去的背影,哪里还敢去追,叫嚷道:“追追追,追个屁啊,走,回去!”说着,打了那个兵士一个爆栗。其他的人一听,如蒙大赦,纷纷跟着那头目折返回营。

刘轻舟遇到这一场事,有些心灰意冷,但仍不愿放弃,便继续往建康城赶去。这一路也再没遇到什么事情,终于在后半夜赶到了建康城下。见城上虽然灯火稀疏,但仍有不少守军在站岗巡逻,心道:“看来我大宋还是有不少精兵的,这建康守军此时还能尽心守城,看来治军之人并非酒囊饭袋,我须赶快将消息告知于他。”

当即便在城下朗声喊道:“不知城上的是哪位将军?在下衡山刘轻舟,有要事禀告!”只见得城上一阵骚动,过得一会儿,一位全身甲胄之人探头出来,看到城下站着一人,就问道:“城下的就是衡山刘大侠吗?我是建康城的都统制丁万德,不知刘大侠深夜到此,所为何事?”

刘轻舟道:“丁大人,此处并非说话之处,不知能否容我进城,将事情详细告知?”丁万德有些为难:“刘大侠,非是某不通情理,但夜间禁闭城门乃是法令,还望刘大侠见谅。”

“此事事关重大,乃是有关北边金人的消息,难道不能变通一下?”丁万德听了,十分为难,却是不好答复。

这时,边上一副将闪身出来:“大人,不如将末将用吊篮吊到城墙下,使刘大侠将事情告知于我,我再上来禀告大人,如何?”丁万德看了一眼,原来是副将卢方,便点了点头,转身对刘轻舟道:“刘大侠,法度却不可废,这样,我命副将卢方坐在吊篮之中,用绳索放到城下,你尽可告知于他,可好?”刘轻舟想想这也是个方法:“那好,我便在此等候。”

当下,丁万德命军士找来吊篮和绳索,将卢方送出了城。他一下来,跟刘轻舟见了礼,便道:“刘掌门,是什么要紧的军情,请告知于某。”刘轻舟低声道:“卢将军,九日前,我自金人的燕京城探得消息,金国的四太子金兀术引了大军南下,欲南犯我大宋,请将军速将消息禀告朝廷,使我军做好准备,以免措手不及。”

卢方十分吃惊:“刘大侠,事关重大,您这个消息可靠吗?”

“此事是我亲眼所见,决计错不了的。”刘轻舟斩钉截铁的回答。

这一下,卢方踌躇了片刻,又思虑了一番,方才说道:“刘掌门高义,卢某佩服,那我这就回城禀告大人。但卢某尚有一私事相求,还望刘大侠应允。”刘轻舟问道:“卢将军请讲。但凡刘某能做到,决不推辞。”卢方有些不好意思:“卢某有一子,名叫卢青,年方十岁,自小便喜欢习武,可卢某身处前线,难免不会有什么意外,所以希望刘大侠能收下我儿,带回衡山,听从刘大侠教诲。”刘轻舟听了,却是自无不可:“卢将军舐犊情深,刘某能收将军之子为徒,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不愿?”卢方大喜:“那太好了,明日一早,我便将犬子送出城,拜刘大侠为师。”刘轻舟点点头:“好,那我便在此等候就是。还请卢将军尽快回城,将金兵南下之事禀告城守大人。”“好,我这就回去。”说完,便转身坐回吊篮之中,城上的军士便将吊篮拉了上去。

丁万德听完卢方的禀告,沉吟良久,又来到城墙边上,对刘轻舟道:“刘大侠,多谢示警,但如今建康城中兵马并不多,守城尚有不足,况且城中尚有太守大人统领全城,我不能私自做主,此事我会禀告太守。但还劳烦刘大侠,建康城东南五十里,便是宜兴县,镇抚使岳飞岳大人领一军扎营在此处,还请刘大侠能连夜前往,将消息告知岳大人。使他早作御敌之策。”

刘轻舟急忙问道:“丁大人所讲的岳飞岳大人,可是牛头山大败金军,斩敌三千,收复建康城的岳飞吗?”

“正是,还请刘大侠能速去相告,丁某感激不尽。”刘轻舟拱手道:“即是丁大人所请,刘某自当从命,我这就出发。”又对卢方说道:“卢将军,待我明日赶回,便来接令郎。”卢方感激道:“多谢刘大侠了。”

话音未落,就见刘轻舟身形一晃,施展了轻功,往宜兴方向去了。丁万德与卢方对视一眼,两人都暗暗心惊刘轻舟的功夫之高。

宜兴县,属常州府,四月间,岳飞带兵大败金兵,收复了金陵城,之后,受高宗皇帝之命,便一直领军在此地扎营,防备金兵。

刘轻舟这几日赶路,已经十分疲乏,但他收丁万德所托,顾不得这些,徒步疾行,终于在第二日早上到达了宜兴。四下打听,得知岳飞屯兵在太湖边的张渚镇,便立即赶了过去。

待到了军营之外,只见得士兵个个精壮,手执刀枪,正在练习着拼刺,喊杀声震天。刘轻舟叹道:“不想我大宋竟然还有如此的精兵!天不亡宋!”走到军营门口,对守门的军士道:“敢问二位军爷,这里可是岳飞岳镇抚使的大营?”一名兵士看了看刘轻舟:“正是,你可是来投军的?”刘轻舟笑道:“军爷说笑了,在下姓刘名轻舟,是衡山派的,还劳烦军爷通报一声,刘某有重要军情禀告。”那兵士点点头:“好,我去通报,你在这里等候。”说完,转身便进了大营。

刘轻舟立于营门口,看着那些训练的军士,却又不知在想些什么。不多时,那名通报的兵士引了一个白面无须,圆脸阔耳,全身甲胄的精壮汉子到来,那汉子对刘轻舟拱手施礼道:“敢问足下可是衡山掌门刘轻舟刘大侠?”刘轻舟还礼:“正是刘某,不知将军是?”那人一笑:“某姓王名贵,现为军中都统制。我家将军听闻刘大侠到访,特意命我前来相迎。刘大侠,这边请。”

“倒是有劳王统制了。”

说着,王贵领着刘轻舟进了大营,来到了帅帐前,王贵大声道:“哥哥,已经将刘大侠请来。”话音未落,一人便从帅帐之中走出,但见此人方面大耳,广额疏眉,也无胡须,身着金甲,显得十分精壮。刘轻舟知道定然是岳飞无疑。

这人走出帅帐,看到王贵与刘轻舟,笑道:“刘大侠远道而来,飞未能远迎,还望恕罪。”刘轻舟拱手:“乡野小民,哪里敢劳烦岳将军迎接。”岳飞一把拉住刘轻舟:“刘大侠,还请帐中说话,请!”说着,掀起帘子请刘轻舟进帐。

进了帅帐之中,双方坐毕,又有军士上了一杯香茶,岳飞问道:“刘大侠方才说有重要军情相告,不知可是有关金人的?”刘轻舟回道:“正是。岳将军,月前我受故人之托,前往金人的燕京府去救人。。。。。。”当下,便把自己去北上燕京得知金兵南下的消息一直到丁万德托自己前来相告之事一一道来,只是隐去了搭救陆文龙的一段。

岳飞听完,沉吟良久:“刘大侠,你说你是十日前从燕京返回,那兀术也是那时起兵南下?”刘轻舟点头回道:“正是。”岳飞思虑一番,起身又到地图前,边看边用手比划:“金人多是骑兵,脚程必然不会太慢,若我估计不错,此时兀术率军必然已渡过了黄河,就在洛阳开封一线。今天已是七月三十,枢密使张浚大人定然已经到了襄阳,这金人的目的到底是打算攻陕还是渡江,尚不可知,看来我军是需要早作准备了。”转身又笑着说道:“刘大侠,还要多谢示警。”

“岳将军勿须言谢,将军率军抗金,我能为抗金大业做点事情,实在是刘某的荣幸。”

岳飞叹了一口气:“若我大宋子民都能如刘大侠一般,何愁金人不灭?如何能迎不回二圣?刘大侠高义,实在令飞敬佩不已。军中清苦,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还望刘大侠不要嫌弃,请同去用饭。”

刘轻舟摆手道:“刘某并非讲究之人,能与岳将军一起用饭,实在是我的荣幸。只是我已经答应建康城的守将卢方将军,要去收其子为徒,耽搁不得,还望岳将军见谅。”

岳飞笑道:“刘大侠,如今天色尚不到中午,还请先同去用饭,到时刘大侠可骑快马前往,不消一个时辰,便能返回金陵,如何?”刘轻舟想了想:“也好,岳将军盛情难却,刘某恭敬不如从命。如此便叨扰了。”

当下,岳飞携了刘轻舟,一起去用饭。岳飞治军严谨,御下极严,因此军中将校与士卒所吃都是一样。今天是为了招待刘轻舟,岳飞才命王贵准备了一些牛羊等肉食。刘轻舟看了饭桌,只有六个菜——一只鸡,一碟牛肉,一大碗炖肉,一碗豆腐和两盘青菜。岳飞笑了笑:“刘大侠,军中伙食向来简单,比不得外边。且军中禁酒,还请刘大侠见谅。”

刘轻舟拿起筷子:“岳将军,已经很丰盛了,这十数日来,我风餐露宿,能吃到这么一顿,还要多谢岳将军呢。”两人有说有笑,边吃边谈,甚是开心。

饭毕,岳飞将刘轻舟送出大营,命人牵了一匹黄马来,把缰绳递给刘轻舟道:“刘大侠,这马是四月时我在牛头山大败金兵时夺得的好马,就赠与刘大侠,请刘大侠乘此快马前去建康城。”刘轻舟拱手谢道:“还要多谢岳将军赠马。刘某就此告辞!”相互道别后,刘轻舟上马望金陵城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