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经-第5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百七十六章谎言
聂增送信之后的第五天,确切消息终于传来,小阏氏还没与中原主力大军汇合,但是已经派出使者洽谈投降事宜,据说她提出不少条件。
小阏氏选择了一个极为敏感的时期向中原投降,萧王与大将军庞宁两派政敌正就北庭、西域问题争得不可开交,前者希望以纵横策略稳定西域,迫使北庭人远遁,后者则力主与北庭展开一次决战,挟余威顺势将西域纳入中原的直接统治之下。
不管哪一派,军功都具有极大的助益,萧王与西域龙王“联合击败”北庭重兵,充分证明合纵连横的有效,小阏氏却能轻而易举破坏这一切。
她当时就在战场,知道所谓的“中原与西域联合”是怎么回事,作为萧王最大的政敌,庞宁肯定很愿意了解真相。
萧王发现这次冒险过头了,自己虽是皇帝的亲叔叔,冒领军功也是不可宽赦的重罪,他走得太匆忙,甚至没来得及问龙王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小阏氏为什么要向远在东方的大将军庞宁而不是西域的中原军队投降?
顾慎为也是第二天才想起这个问题,再派信使已经来不及了,璧玉城往东的道路基本被中原控制,任何信件都不安全,他只能企盼萧王是个聪明人。
小阏氏投降的消息比千骑关之战对西域的震动还要大。
舒利图与罗罗无论谁胜谁负都证明北庭的实力,即使这场战争是萧王与龙王“联手”挑拨起来的内战,战场上的将士大都仍然是草原骑兵。
小阏氏在北庭与西域都拥有极大的名气,如今的她,像是老汗王的象征,草原巅峰时期的见证人,她的投降明确无误地预示着北庭的衰落,中原的形象在西域一下子变得巨大无比。
方闻是派人接二连三送来几封秘信,详细解释了小阏氏投降的过程。
舒利图率军前往乃杭族。一路上缓慢前行,进展顺利,沿途部落都愿意接受新汗王,就连此前选择逃走的乃杭族将军也有悔意,频繁派遣信使与汗王联系。
就在这个时候,小阏氏提出要改变路线前往龙庭废墟,理由很简单:她杀死了者速将军和王子朵尔查。虽是出于自卫,也会在乃杭族引发愤怒,非常不利于汗王的笼络大计。
舒利图与方闻是同意了,于是小阏氏以守护汗王陵墓的名义带兵离去。
小阏氏没有去龙庭,离开汗王大军七天之后,她召集本部将领与诸多军官。表示要向中原投降。
她说了许多,流传最广的一番话是:“新汗王继位,大家不要再存有幻想,我会失去小阏氏的名号与地位,被遗忘,甚至遭到乃杭族的追杀。你们是我的骑兵,走到哪都一样。我是什么命运,你们就是什么命运。我要向中原投降,为你们每个人都争取到利益,牲畜、牧场、财富,应有尽有,按照早年间的惯例,中原肯定会同意我的每一项条件。大家说吧,想要什么。”
将官们大都跟随小阏氏多年。亲眼见到她的起起伏伏,也感受到了乃杭族的敌意,因此愿意继续追随旧主。
少部分军官当场退出会议,快马加鞭向新汗王报信。
方闻是立刻让聂增给龙王送信,与此同时,派遣大量使者追赶小阏氏,可是小阏氏去意已决。甚至不肯接见使者。
军中一度义愤填膺,想要不惜代价追回小阏氏,甚至建议动用龙庭废墟上的五万近侍军,舒利图与主要将领商讨良久。还是放弃了追剿计划。
两道难题摆在眼前,草原上刚下了两场大雪,非常不利于大军行动,罗罗纠集残部,又在北方建立了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此时大费周章围剿小阏氏的一万人,很不值得。
方闻是深感羞愧,每封信里都要检讨自己为何没能看透小阏氏的阴谋,她选择离去的时机、提出的理由里其实都有蛛丝马迹可寻。
顾慎为不能责备军师,小阏氏刚刚杀死乃杭族两位领袖,与新汗王舒利图之间几乎没有利益冲突,谁也想不到她这么快就会选择背叛。
顾慎为直到这时才明白,小阏氏杀人之举与舒利图根本无关,也不是为了一雪此前的羞辱,她是为多敦报仇。
乃杭族临阵让路,是多敦整个计划惨败的直接原因。
而小阏氏向更远的大将军庞宁投降,显然是要报复西域的龙王。
龙王是多敦身死名败的另一个原因。
龙王与萧王的联手战略随时都可能一败涂地,在中断两个多月之后,顾慎为不得不再次准备战争。
所有准备都是暗中进行的,丞相钟衡在逍遥海招募士兵,将军队扩充到四万,驻扎在石国北境,随时都能穿越狭窄的沙漠,由双泉村进入璧玉城地界,在半个月之内即可攻下千骑关,堵死东边的出入口。
得知小阏氏投降消息的当天,顾慎为带领五百名卫兵从南面绕过璧玉城,直奔西边三十里以外的疏勒国军营,接管了统帅权,将疏勒太子留下,尚辽则以太子的名义去疏勒国继续征兵。
逍遥海安国的武宗恒奉命守卫通天关,另有一批大雪山将领前往小宛国,严格控制都城的军队与粮草,监视上官云的一举一动。
布置这一切花了十几天时间,刚刚稳定下来,顾慎为就接到更坏的消息:西域都护官卫嵩陪同中原使节不日即至。
璧玉城里中原人后裔不少,因此当年的除夕夜过得热热闹闹,卫嵩一行是在正月初三到的,随行一万士兵,璧玉城外的中原军队由此增加到两万人。
初四这天,在中原军营里,顾慎为与卫嵩会面,谈论的是公事,最重要的一项是统帅的问题。
萧王临走前亲自任命西域人独孤羡为中原军队统帅,卫嵩希望得到帅印,独孤羡死守萧王的命令,发生了一些争执,不是特别激烈,最终也没有得出结果,两支中原军队还是归各自统帅指挥。
正常的洗尘宴还是有的,卫嵩向龙王介绍中原使节,双方客客气气,没有谈及千骑关之战。
宴会之后,卫嵩邀请龙王私下交谈,抛去公事公办的态度,以世交长辈的亲切态度说:“龙王北庭之行果然不负重望,我已经替龙王请功,用不了多久,龙王就会得到朝廷的承认。”
与卫嵩的交易是近一年前达成的,顾慎为要以老汗王之死换取中原的支持,他从来没将这项交易当真,相信卫嵩也是如此,没想到兜了一个大大的圈子,竟然真的实现了。
“北庭之行偶然居多,我实在没什么功劳。”
“哎,龙王无需自谦,没有你的促成,这些‘偶然’也不会发生,老汗王死得恰到好处,否则中原区区两万军队也不会取得如此重大的战果,哈哈。”
顾慎为以为卫嵩要试探千骑关之战的真相,结果他只提了一句,很快转移话题,“龙王是不是对我……有不满啊?”
“卫大人何出此言?”顾慎为的冷面是最好的掩饰,他用不着过度显示情绪,自然也不会露出破绽,谁也不能说他的惊讶是装出来的。
“这么长时间,龙王就只派过一名信使——叫方闻是吧——与我联系,过后音信全无……”
“方闻是身为龙军军师,是我最信任的人。”
“哦。”卫嵩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错全在我,我还以为他是普通的说客,因此没有特别礼遇,没想到……呵呵,我就说嘛,龙王何以突然变得冷淡了。”
“卫大人误解了,你我的交往与军师无关,全是因为萧王殿下亲临璧玉城,我觉得这个时候与卫大人频繁接触会引起不必要的猜疑,没想到别人的猜疑没了,卫大人却有了。”
中原官员等级分明,卫嵩是中原派驻西域的最高长官,与萧王相比,却低了好几级,顾慎为的解释倒也说得过去。
卫嵩拈须大笑,小小芥蒂立时烟消云散,“哪来的猜疑?白天时我与独孤将军有些争执,希望龙王谅解,职责所在,不得不敷衍一下。统帅一职自然还由独孤将军担任,我会跟使节大人商量一下,将新来的一万士兵也归到独孤将军麾下,军令由此一统。”
“卫大人想得多了,独孤将军是萧王任命的,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他是龙军统帅,我还舍不得交出来的呢。”
两人的谎言一句接一句,热情却随之高涨,卫嵩偶尔会称龙王“世侄”,顾慎为的冷面也有所缓解,但他绝口不叫“伯父”。
这场戏进行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双方都没有露出厌倦的意思,最后还是卫嵩提起最重要的事情,“龙王此行不仅除掉老汗王,还报了灭门之仇,可喜可贺。”
顾慎为在这次交谈中第一次说出实话,“不,我没有报仇。”
“什么?日逐王不是死了吗?”卫嵩显得很惊讶。
“日逐王曾经与金鹏堡有过来往,但他与暗杀顾氏全家的事情无关。”
“龙王确定,我得到的情报……”
“卫大人的情报没有错,日逐王的确与家父有过仇隙,但他没有请金鹏堡杀人,这一点我非常确认。”
“原来如此。”卫嵩没有追问详细原因就接受了龙王的说辞,“关于幕后凶手,龙王可还有线索?”
顾慎为点点头,“请卫大人跟我详细说说这位中原使节吧。”
第八百七十七章使节
中原使节姓马,名叫马廉,四十几岁,在中原担任光禄大夫一类的闲职,让他来西域调查军功,有些不合常理,卫嵩对此的解释是:“萧王与大将军稍有不合,因此朝廷派文官来劳军,正是对萧王的信任。”
卫嵩的介绍很简略,与萧王此前的说法没有多少区别,然后他疑惑不解地问:“龙王怀疑马廉,这不太可能吧?在我的印象中,他与顾大人并无恩怨,连交往都很少。”
“我有一个猜想。”顾慎为注意观察卫嵩的每一个表情,却一无所得,老狐狸掩饰得极为适当,没有露出丝毫破绽,“雇用金鹏杀手杀我全家的人必是中原权贵,我假称杨峥之子替顾家报仇,消息也该传到中原了,这位幕后主使不会无动于衷,想必会派人前来查看。还有什么人比使节更适合担负这个任务?卫大人也说了,马廉获得任命有些不合常理,就算朝廷信任萧王,也该派一名位高权重的文官来西域。”
卫嵩微微皱眉,沉思权衡,“龙王所言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全是猜测,缺少佐证,我建议龙王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眼下形势大好,朝廷很快会正式册封龙王,到时龙王挟军功表明身份,向皇帝鸣冤,我愿以身家性命替龙王担保,天威一降,查出幕后真凶易如反掌。”
“想来也只有这个办法了,毕竟我的手伸不到中原。”
“哈哈,龙王凭一己之力将北庭搅得天翻地覆,那位幕后真凶就算位居极品,大概也要胆战心惊了。”
两人分手的时候气氛颇为融洽,卫嵩甚至流出两滴眼泪,“福祸相倚,龙王能有今日成就,足可告慰顾大人在天之灵。”
回到龙军营地,独自坐在帐篷里。顾慎为的复仇念头喷涌而出,不得不努力控制暗杀卫嵩的欲望。
外面卫兵通报:“丞相到了。”
顾慎为立刻起身,神态恢复平静,丞相来得正好,他迫切需要一名参谋与军师。
钟衡知道龙王的真实身份,与卫嵩也是仇敌,当然无条件支持龙王的复仇。
“璧玉城、逍遥海。卫嵩两度逃生,我不能再让他从我手里溜走。”两人没寒暄几句,顾慎为立刻说道。
钟衡风尘仆仆赶来,脸上疲态未除,在路上就已想出计划,“眼下就有一个好机会。”
“嗯。”
“中原使节马廉。我对这个人不太熟悉,但是凭我对中原朝堂的了解,光禄大夫虽是闲散之职,却直接听从皇帝的旨意,由此得受实官的人不在少数,按照惯例,授官之前都要先让这个人立点功劳。马廉此行,想必就是加官晋爵的前兆。”
顾慎为开始明白钟衡的意图,“马廉在西域的功劳越大,回中原之后当的官也越大。”
“正是。”
“可他只是劳军,顺便查证一下军功,实在算不上大功劳。”
“嗯,使节出访,只要一切顺利即算功劳。不过龙王说得对,这不算大功,如果马廉有野心的话,肯定不满足于此。”
“只要机会在眼前,人人都有野心。查证萧王假冒军功,是一件大功吧?”
“当然,不过我怀疑马廉不敢这么做。萧王颇得皇帝信任,想扳倒萧王不易,还可能惹动圣怒,所以可以鼓动他拿另一个地位低些的人立功。”
钟衡是中原人。提起皇帝时仍然充满敬意。
顾慎为觉得自己找对了人,“马廉、马廉,他到底属于哪一派?”
“萧王没说过什么吗?”
“萧王说马廉一直超然于党争之上,与各方势力都很少交往,可我怀疑事情没这么简单,而且——我还怀疑他知道我的真实身份。”
钟衡明白龙王的担心,想了一会,说:“这恐怕得需要龙王试探一下了,如果能确定马廉的立场,离间他与卫嵩的关系就会容易得多。”
顾慎为深以为然,发现钟衡莫名地面露微笑,稍感诧异,“怎么?”
“跟龙王的谈话让我想起了那个铁瘸子。”钟衡知道铁寒锋死于龙王刀下,所以对他没有表现出敬意。
“杀人之前先要斩断对方的关系。”顾慎为一直记得这句话,甚至将其融入到争霸的策略中去。
“卫嵩的最大靠山是中原,直接的关系是大将军庞宁,只要斩除这两条,其它细枝末节都不重要。”钟衡顿了顿,,“先假设马廉的确是超然人物,很愿意抓出勾结外敌的奸臣。龙王可以让军师以汗王名义给卫嵩写几封信,有了这些信当证据,事情就简单多了。”
事情说起来简单,其实却很复杂,卫嵩为何要与分裂的北庭勾结?为什么只有汗王写的信,而没有卫嵩的回信?许多细节都需要合理的解释,如果马廉与卫嵩都是当年屠灭顾氏的知情者与参与者,就会变得更麻烦,但计划毕竟有了雏形,顾慎为点头说:“就这么办,明天我要与中原使节慰劳千骑关之战的将士,我会尽量摸清他的立场,丞相跟我一块去。”
“是。还有一个问题,咱们想杀卫嵩,卫嵩也必然想报杀子之仇……”
回想与卫嵩交谈时的场景与每一句话,顾慎为说:“没错,卫嵩也有计划,而且胸有成竹。”
“如果能提前识破卫嵩的计划,可能就用不到汗王的书信了。”
顾慎为像是自言自语般说:“卫嵩不会动用中原军队,就像我不会动用龙军,如果他参与过当年的阴谋,肯定会再次向独步王求助。”
钟衡觉得龙王的推测很合理,“金鹏堡已经很长时间没再试图暗杀龙王了吧?”
“嗯,我担心这是缓兵之计,想让我放松警惕。”
钟衡也开始担心了,龙军创建不过一年多,远远没有中原、北庭那样的深厚根基,甚至比不上西域小国稳固,龙王一死,没人能接管这支来源复杂的军队,他这个丞相也就失去了意义,“还好,龙王熟悉金鹏杀手的手段,知彼知己。”
顾慎为没有点破一个事实,金鹏堡里还有他了解甚少的精锐力量。
马廉时时刻刻都记得自己的中原使节身份,次日一早,在帐篷里面对龙王表现得不卑不亢,一到外面,当着将士们的面,就显得极为高傲了,亲自捧着节杖,好像与它融为一体。
行程第一站是龙军营地,龙王直属军是千骑关之战的参与者,伤亡巨大,刚刚补充完整,马廉宣告中原皇帝的劳军圣旨,极尽文采,连顾慎为都听不太懂,更不用说普通将士,相比之下,随后的金银布匹倒还显得实在些。
马廉亲点十余名将士询问战场详情,由簿吏一一记录,沉默寡言的大雪山剑客没给他留下多少印象。
接下来,在直属军和另外一千名中原士兵的护送下,马廉与龙王横穿北城,东门入,西门出,前往疏勒国军营。
总共两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