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武侠世界大拯救 >

第314章

武侠世界大拯救-第314章

小说: 武侠世界大拯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殿下,得罪了。”秦梦瑶飞翼剑横挥,李世民的人头,瞬间易位,被柳随风拿在手里。

“秦仙子果然武功高强。”柳随风道。

秦梦瑶苦笑,不知柳随风是讥讽还是真心赞叹自己。

“师容姐,走吧,我们去太极宫。”柳随风对赵师容道。

赵师容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她没有看柳随风手中李世民的人头,也没有看李沉舟消失的方向,反而有些担心的看向宫外。

“随风,你说他们能拦住那二人吗?”赵师容担忧道。

柳随风淡淡一笑,道:“师容姐,不用担心。那两人的确是佛道两脉出类拔萃的人物,但是不要忘了,诸子百家,儒家第一。”

这个第一,指的是绝对是实力。

不仅仅是文。

第七百二十七章儒家的底蕴(为帝国神兽盟主加更)

长安城,东大寺。

这是一座很平常的寺庙,香火不旺,在长安城内偏安一隅。

很难说清楚东大寺的具体来历了,但是它一直在这里,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它的存在,也不是所有人都忘记了它的存在。

常来东大寺上香的宾客,都知道东大寺的方丈,博古通今,佛法横溢。

而且还是一个送子观音。

如果香客诚心祈求的话,往往就会感动方丈,过不了多长时间,香客家里的妻子往往就会怀~孕。

按说有这门神通,这个方丈应该在长安城声名远扬才是,但是这名方丈异常低调,往往事先与香客约定,让他们坚决不外传。

所以很长时间过去了,东大寺依然还是如往常一般,不温不火。

这一日,东大寺内异常的宁静。

几个知客僧,不知何故都已经不在了。

清幽的东大寺内,只有两个人,在大殿内盘膝而坐。

一佛一道。

左侧之人和尚妆扮,脖颈之间,有一串巨大的念珠,每一个念珠都有一个小孩的拳头大小。

但是戴在这个和尚身上,却丝毫不显别扭。

此人坦胸露乳,膀大腰圆,却丝毫不惹人讨厌,反而因他的笑口常开,心生好感。

如果用佛家的话来形容的话,此人便如同“弥勒佛”一般。

而右侧的人,一身道袍。仙风道骨,手中一柄拂尘,一看就是方外有道之人。

两人沉默良久。忽然同时叹了一口气。

和尚突然做歌道:“大风卷兮,林木为摧,意苦若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往,苦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歌声疲惫嘶哑、情深悲慨。好像毕生飘荡,孤独卖艺于街头的歌者,又好似浪迹天捱没有善终的浪子,历经千山万水。心疲力累的回到最后归宿之地。唱出忏悔的悲歌,而岁月洗涤殆尽他曾一度拥有的辉煌。

一个没有辉煌过去的人,是不能唱出如此感情的歌曲的。

不知道这个和尚,曾经有过怎样的过去。

但是单从此歌中,听者就能感受到,昔日~他一定是名动天下、宇内独尊的人物。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道人幽幽道。

比起和尚来。道人显得更为洒脱,但是语气中也难掩颓唐。

“诸位既然来了,何不现身一见。”道人忽然朗声道。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一道清扬的声音在东大寺内响起,一名青衫文人,潇洒出尘,突兀的出现在了大殿之外。

“长歌门李白,见过两位前辈。”李白拱手道。

和尚和道人的瞳孔同时收缩。

以他们的眼光,自然是察觉到了李白是如何进入东大寺的。

正是因为明了,所以才更加的震惊。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居然真的让你们练成了传说中的‘浩然正气’,董仲舒都没有做成的事情,居然在这一代成功了,你们很了不起。”和尚连说了三个了不起。

道人的语气也难掩震惊,却没有看向李白,反而目光转向另一处,道:“既然来了,何不一起出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道悲天悯人的声音响起,李白的身边,出现了一位早生华发的文士。

较之李白,他少了几分洒脱,多了几分稳重。额头上的皱纹,显示他已经不再年轻,但是眼中的坚毅,则表明了他的坚持。

他的出场方式,和李白如出一辙,虽然没有李白飘渺,但是却多出了一份坚定。

显然,他也是一个丝毫不逊色于李白的强者。

“长歌门杜甫,见过两位前辈。”杜甫恭谨的行礼道。

“儒家出人才啊。”和尚叹气道。

“剩下的两位朋友,也一起出来吧。”道人的脸色回复如常,但是仔细看的话,依然可以看出,他的右手在微微颤抖。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长歌门王维,见过两位前辈。”

同样的出场方式,不同的风姿神采。

和李白杜甫比起来,王维更加的淡然,更加的飘渺。真正说起来,他身上的某种气质,和和尚倒是有几分相近。

果然,看到王维,和尚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异芒,道:“想不到,儒门之中,也有阁下这等与我佛有缘之人。”

“儒门经典,兼收并蓄。诸子百家,教义各不相同。我儒家能够成为诸子百家中毫无争议的第一,自然懂得吸取别人的长处。”王维淡然道。

和尚听闻此言,脸上闪过一丝阴霾。

“说的不错,儒家想要发展,自然要吸取其他百家的长处。百家昏庸,故步自封,一心认为自己的学说才是正道。我儒家却兼收并蓄,扬长避短。每朝每代,我儒家都在进步,而百家都在没落。此间种种,便是如此了。”一道粗豪的声音响起,从东大寺门口,走进一个身着戎装的中年人。

和李白、杜甫、王维不同,此人一副兵家打扮,但是说话之间,显然还是露出了儒门的来历。

“长歌门,张巡,见过两位前辈。两位前辈今日安分的呆在这里,我们大家就相安无事。若是想要出东大寺,就需要从我四人的尸体上踩过去了。”张巡道。

显然,他行~事习惯直来直往,不擅长绕圈子。

或者,不屑于绕圈子。

“儒家什么时候,连兵家都兼并了?”道士讥讽道。

张巡不以为意,道:“儒家一直以来的追求,就是出将入相。出将甚至还在入相之前,而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锋,儒家的人,向来都是文武双全的,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才子。”

“长歌门,这便是儒门如今的底蕴吗?”和尚问道。

“前辈有所不知,自古以来,民风尚武,文人也爱吟咏剑仙侠客、向往仗剑游侠之举,因而书生也多为习武之人。多有文武双全之士聚于相知山庄,平日里以诗词歌赋、吟诗作对等风雅之事为乐,却也在闲时比武切磋,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渐渐的,诸位前辈合力创出了一套套路数独特的武功,便自成一派,我们自称长歌门。长歌门虽然在江湖上名声不显,但是如今唐朝的满朝文武,大半都出自于此。李建成早已经是我们长歌门选定的真命天子,绝对不许任何人破坏。”李白肃然道。

“四个大宗师拦路,你们的确是有自傲的本钱。不过,你们以为这样就能拦住本座吗?”和尚的脸上,泛起一丝桀骜的笑容。

他纵横天下的时候,这些人都还没有出生。

ps:长歌门,取材自剑侠3

第七百二十八章此生不再入长安(为帝国神兽盟主加更)

“我们自然不是前辈的对手,不过只要今日前辈不插手李唐皇室之争,大家便可相安无事。”杜甫道。

和尚依然在冷笑,但是仅仅片刻之后,脸色就变得凝重起来。

“李建成还真看得起我们,居然派来了六个大宗师。”和尚的脸色彻底阴沉了下来。

他虽然对自己有信心,对道士也有信心,但是也不会无视数量的差距。

六个大宗师联手,所发挥出来的效果,足以当世无敌。

就算自己能保持不败,但是又能改变什么?

就像李白杜甫所言,只要将他们俩留在这里,李世民就已经输了。

连他的所在都查探的这么清楚,李世民今天的谋划,又怎么能逃脱李建成的视线。

如今,李世民只怕已经是待宰的羔羊了。

道士暗叹一声,知道这一局依然是儒家赢了。

好在,自己这一方,还不算全军覆没。

自己的徒弟,从一开始就和自己的选择截然不同。

“淳风,能够做到什么地步,就看你自己了。”道士心中暗道。

他已经没有任何机会。

儒家不可能接受他这个道家的大宗师成为李唐的座上宾。

赌输了,便是赌输了,连后悔的资格都没有。

袁天罡遗憾,但是并不后悔。

大争之世,天机混乱,他争取过了,但是终究是棋差一招。

“李唐还在一日,贫道便终身不入长安城。”袁天罡萧索道。

和尚语气微寒,道:“你就这么放弃了?”

“不然还能如何?”袁天罡反问道。

和尚语塞。

他和袁天罡联手,有很大的可能性能够杀出重围。

长歌门四人虽然是大宗师,但是真正的战斗力,比起二人是天差地远。

暗中潜伏的两人,没有意外的话应该出自隐藏家族,他们隐藏的的确够深,但是相应的,缺乏战斗经验,所谓的大宗师,比起在外界杀戮争斗中突破的大宗师,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但是,这又能如何?

就算杀了李建成,又能如何?

输了,便是输了。

说到底,李世民输给了李建成,他和袁天罡,输给了一直以逸待劳的儒家。

这已经不是和尚第一次输了。

但是他依然不喜欢这个感觉。

他喜欢成功,想要成为天地的主角。

可惜,这片天地,好像一直不钟情于他。

“罢了,本座也回山清修,从此不问世事。”和尚双眸闪烁,最后也化为无奈。

片刻之后,王维看着空荡荡的东大寺,微微皱眉。

“你们真的相信他们二人会遵守承诺,不履长安?”王维道。

“那不重要。”张巡道。

“恩?”王维不解。

这时候,从东大寺两侧的墙角深处,走出了一男一女。

“李世民已经死了。”男子道。

他的双手,比起常人要宽大很多。显然双手上的功夫造诣极深。

“大局已定,他们都是聪明人,不会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女人的声音很有诱~惑力,但是她的周身却笼罩着一层肉~眼可见的圆形气罩。

面对那一佛一道,没有人敢放松警惕。

不过现在,大局已定。

是的,大局已定。

ps:这章字数略少,袁天罡和和尚的剧情暂时到此结束。有谁猜到这和尚的真正身份吗?

第七百二十九章哀莫大于心死(为帝国神兽盟主加更)

当柳随风和赵师容看到李沉舟的时候,李沉舟的手上,依然在不断的滴答着鲜血。

嘀嗒。

嘀嗒。

不过这并不是李沉舟的血,而是连城璧的鲜血。

李沉舟的脚下,有一个红衣人,缓缓的闭上了双眼。

然而,化为了一滩血迹。

“可惜,你若是按步就班的修炼,就算最终的成就及不上叶孤城,成为一个出色的大宗师也没有问题。急功近利毁了你,逍遥侯的功夫,终究是逍遥侯的功夫。更何况,就连逍遥侯,到最后都废了。”李沉舟摇了摇头,有些感慨。

“大哥,连城璧败的有点快啊。”柳随风有些奇怪。

虽然他对李沉舟有信心,但是大宗师之间的战斗,还是嫌少有这么快就结束的。

“不是自己的终究不是自己的,连城璧虽然突破了大宗师,但是靠的却是逍遥侯的功夫。从他杀死逍遥侯,夺取逍遥侯的一身修为到现在,一共也没有多长时间,远没有融汇贯通。所以他比我想象的还要弱一点。”李沉舟道。

柳随风点点头,道:“李世民已经伏诛,接下来,就是去见李渊了。大哥,你准备好了吗?”

李沉舟的脸色有些复杂,他看着柳随风手中李世民的人头,道:“算了,还是我自己去见他吧。他的年纪也不小了,就不要刺激他了。李世民的后事你看着处理吧,将皇宫的防卫全部接管下来。明日。我们正式入主太极宫。”

赵师容有些担心的来到李沉舟的身旁,道:“还是我陪你去吧。”

李沉舟摇摇头,道:“不用。有些事情,终究是只能我自己去解决的。放心,没问题的。这么多年,大风大浪我们都走过来了,现在只差临门一脚,我不会让自己出差错的。”

交代完柳随风和赵师容,李沉舟便大踏步向太极宫走去。

“随风。我突然觉得,我们很对不起李渊。”赵师容道。

“师容姐,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李渊既然选择了争雄天下的道路。就应该承受一切有可能的结果。我们也是一样,若是有一天,权力帮真的分崩离析,我们的下场。不会比李渊好上半分。”柳随风道。

赵师容点点头。道:“你说的这些我都懂,但是我们欠李渊的,李渊却不欠我们的。”

柳随风轻声叹了一口气。

他是天性凉薄之人,不像赵师容那样多愁善感。但是即便是柳随风也必须要承认,权力帮能有今天,李沉舟能有今天,的确是欠了李渊太多。

太极宫。

一如既往的沉默压抑。

虽然是白天,但是太极宫内的光线。却暗的让人发闷、发寒。

当外面的喊杀声响起的时候,李渊就明白发生了什么。

他终究是一国之主。

但是他却没有做出任何的动作。

兄弟相残。是做父亲做不愿意面对的事情。

李渊当然也不例外。

他无法选择偏向哪一方,也无法以绝对的实力压制住叛乱。

李渊很清楚,自己的两个儿子,真正的爆发起来,拥有什么样的能量。

而皇宫深处的那一位,是他这一生都不想动用的人。

李渊就像一个等待宣判的囚徒一样,等着别人告诉自己最终的结果。

太极宫的门口出现了一道身影。

高大、挺拔、卓尔不群。

李渊的眼中闪过一抹希望之色,但是最终归于失望,甚至是死寂。

他看到了李建成。

也只看到了李建成。

李渊闭上了眼睛,不想让自己的儿子,看到自己眼中的悲伤和无助。

这是他仅存的骄傲。

韦怜香如同一个不存在的人,安静的呆在阴影身处,不发一言。

虽然他的心中已经翻江倒海。

“儿臣,拜见父皇。”李建成跪下,认真的磕了一个响头。

他就这么跪在地上,一直没有起来。

只是他的头已经抬了起来,直视李渊。

反而是李渊,不敢睁开眼看自己的儿子。

“世民怎么样了?”李渊有些颤抖的问道。

李建成沉默。

死寂一般的沉默。

“世民怎么样了?”李渊终于睁开了双眼,两手不自觉的握紧龙椅,死死的盯着李建成,眼中残存着一抹希冀。

他终究还是有一份侥幸的。

可惜。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

“世民在玄武门设下埋伏,一箭射杀了元吉,随后想杀儿臣,被儿臣反杀了。”李建成一字一句道。

每说一句,李渊的神情便灰败一分,等李建成说完,李渊突然喷出一口鲜血。

“陛下?”韦怜香急忙上前,右手按住李渊的背部,将自己的内力小心的输送到李渊的体内,保护李渊的心脉,不因悲伤过度,而怒极攻心。

“世民杀了元吉?”李渊的眼中闪过前所未有的凌厉。

李建成的眼中满是坚定,没有一丝一毫的后悔之色,昂首道:“是,世民一箭杀了元吉,玄武门两千甲士、还有张公公皆能作证。儿臣若是不奋起反抗,现在只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