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从白蛇传开始 >

第109章

从白蛇传开始-第109章

小说: 从白蛇传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件事,妖精可以等上一年两年,可是凡人不行。就说这桔子,几天不解决,便可能全烂在了树上。

而且把桔梗留下,不一定就是坏事。死了那么多的人,那么大的怨气,总是需要有人去化解的。

宁采臣向前走去。

蜘蛛精停留了一下,婉惜地看看身后的树林。看看宁采臣的背影,“谁说我没有人等待!”她幸福地笑着,追上宁采臣直接变化,进入了剑鞘之中。

“咦?你不去修炼吗?”

“公子这儿仙气很足,修炼更好。”她幸福地说道。

“这样啊!”仙气要比灵气高一层,不过对现在的宁采臣却没有多大的用处,既然蜘蛛精需要,他也不是一个吝啬的人。

天地元气,仙灵之气,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这些东西无时无刻不是在减少。

一处天地元气充足的地方,便可以作为修真之地;一处拥有灵气的地方,便足以让人争夺;而一处仙气所在……目前只有天庭才有。

天庭以先天灵根蟠桃树聚集仙气。其他人只能自我修炼炼化,从天地元气一点点转化为仙气。

公子直接便给仙气,公子对我最好了。努力修炼,一定要尽快炼去一身的毛囊。

二元,也是三元宴的第二天。

这一天才是考核真功夫。家中的老人可不像小姐们那么好骗。即使自己是不懂诗文的,但他们有钱,可以聘请懂的人来。

“蛛儿,帮我闻闻哪一个身上有海味。”宁采臣说。

“公子,为什么要有海味?”

“有海味说明他们自己出海,而自己出海的,其规模必然不大,也好说话些。”

蜘蛛精点点头:“公子,你看那一个怎么样?”

那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人,幽黑的面孔,一看便知道是常年走船的人。

宁采臣取出生死簿,以心神(也就是精神力)打开,生死簿呼呼翻转,自动找到了他。

生死簿分身上虽然没有多么详细的资料,但是拥有他的籍贯,姓名,寿命、善恶阴功,这便足够了。

姓名:李大;寿命:七十有二;善功大于恶功。

这样的人可以合作,若是恶功太大,他这小小的秀才恐怕难以镇住他。寿命太短也不行,太短了,刚谈好,人便死了,那是瞎费功夫。

“李员外。”宁采臣先见了礼。

李大一愣。“相公认识我李大?”

“听说过。”生死簿上不详细,他只好这么应付。“其实是我打听过员外。”

“哦?有什么事吗?”

“在下有一笔生意想和员外谈谈。”

宋朝的读书人是可以谈生意的,实在考不上了,去做生意的也不在少数。

但是宁采臣怎么看,都非常年轻,这样年轻的秀才不去读书科考,反而谈什么生意,李大自然是很好奇的。

“不知相公要谈什么生意?”

宁采臣说:“在下有一些自产的桔子树,谈的便是这桔子生意。”

李大有些失望,其实他是有心和读书人做生意的,但是却不是这种生意,他想做的是吕不韦那样的生意。

当然,他不是吕不韦,但是读书人也不是王子。

不过与读书人联合,投资读书人的好处,商人们是享受到了。不然,大宋哪来的这么繁荣的商茂。

投资一个穷苦的书生,一旦中了举,做了官,其回报绝非金银可以衡量的。

“桔子啊!这水果极占船舱,利润不高,走船不是太合适。”不是他想像的那种投资,本就有些失望,又听说只是桔子,便不想做。这水果压不得,挤不得,一个不过一两文钱,他一个海商,怎么看得上这样的生意。

宁采臣一听便知道他不想做,立即说道:“员外,这桔生淮南为桔,生北为枳。这过了江北总不会也只有一二文吧!”

“北边……”李大拿不定主意。这丝绸、瓷器还好,向往文明的蛮人极其认可,可以说是一点儿也不愁卖。可是这果子……北方是少有桔子,但是这些刚从山野之中,随手便能采摘到野果的野人们会认可吗?

这个险太大了,他不能冒。

“爹爹。”突然一个小白脸直扑入他的怀中。

宁采臣一看,这不就是昨天女扮男装的女子吗?今天还是这副装扮。

“好了,好了,别闹!爹爹正与这位相公谈生意呢?”李大溺爱地笑着,连一句重话都没有。

要知道她可是女子,就是一个大男人,这样扑上来,也是不合礼的。虽说那是她父亲,但是咱中国就不兴拥抱的。

“生意?什么生意?”她大张着一双圆圆的大眼,仿佛是不相信这么个书生竟然会跑来做生意的。

李大说:“没什么,我们已经谈完了。”

“谈成了吗?”她问道。

“哈哈!做生意哪儿这么简单的,这位相公卖的可不是那么好做的生意。”李大笑着说道。

他这样说,李宝也知道没有谈成,她跑到自己父亲耳边一阵耳语。

李大听了从新打量着宁采臣,说:“想不到相公竟然是宁相公,李大真是失礼了。”

“哪的话,在下忘了自我介绍,才是真的失礼了。”宁采臣立即回礼道。买卖不成仁义在。

知道是宁采臣,他仔细考虑了一番道:“竟然是宁相公,这桔子我李大收了。”

“真的?这太好了!”不管是什么原因,他收了,这对南山村总是个好消息,“好!我这就通知他们采收。”

“什么?现在采收?”李大不得不留下宁采臣,这桔子一般是在阴历七八月份成熟,哪有春季采收的道理。“宁相公,这桔子现在才挂花吧!”

宁采臣笑了。“别人的桔子才挂花,我的却已经熟了。”

“什么?这不可能!”虽然不是农民,但是这什么地方,什么成熟,他还是知道的,否则做什么海商。

“员外要不随我去看看。”这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面对宁采臣的邀请,他自然不会不去。

嘶…真是看了才知道,这世上竟然真有早熟的桔子。虽然还没有全部成熟,但是毕竟开始熟了。

“宁相公,这桔子一定要卖给我!”李大很激动,就是他女儿也没有见他这么激动过。

“爹爹,你怎么?”

“祥瑞啊!”太激动了,甚至喊了出来。

宁采臣立即明白他为什么这么激动。

贩卖祥瑞与贩卖其他的商品不同。一个祥瑞卖得好了,其政治上的得分,是其他都比不了的。

这不比现代,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吃。是什么季节,就是什么季节,是没有反季水果上市的。

要不然也不会有唐明皇的“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了。

可就是因为后世太常见了,反倒是忘了这反季水果的珍贵。

这一趟双方是皆大欢喜。

宁采臣以五文的价格卖出了桔子,李大得到了他最想要的政治投资。

桔子为南山村带来了这么大的收入,宁采臣都想不到他这个文曲星开始向财神转变了。

只是宁采臣很快便发愁了。因为不知怎么感谢宁采臣的南山人送来了桔子。

一家一户还好,可这家家户户送的都是桔子,这就让人发愁了。

这再是好东西,也不能一直这么吃下去啊!

更何况这桔子吃多了,可是会上火的。

宁采臣立即便想到给邻居们分上一些,可是分了之后,还有半个庭院的桔子。

“公子,还有这么多的桔子。”聂姑娘已经不想吃了,吃得牙都酸了。

“是啊!”宁采臣也知道她们不能吃了,可这么好的果子总不能就这么扔了,那也太可惜了。

看到宁采臣皱眉发愁,聂姑娘说:“如果能再甜一些,我还是可以再吃的。”

甜!对了,还可以做罐头啊!罐头工艺没有多少难的,主要便是杀菌排出空气罢了。

说干就干,宁采臣立即从工匠那买来大量的瓷罐。只要掌握好温度与时间,很快便制出了第一锅。

“酸的!”桔瓣刚放入口中,便吐了出来,不仅仅是酸,还有着果子的苦味,不好吃。

理论转化为实践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啊!

(未完待续)

第232章、十金

一次不行,立即开始第二次、第三次……“公子,会不会是这白色的桔衣苦的。”

真是想不到,还真是这白色的桔子苦的。直接剥取又慢又麻烦,不过知道一点儿加工工艺后,却不再是个难题。把桔子放入90~95℃的热水中,热烫45~60秒钟,然后迅速捞出,趁热剥皮。剥时先在果顶处将皮撕破,而后成两半。把果肉从皮中剥出,剥开后的桔瓣,一片一片分开,要小心不要剥破,可以先去除桔瓣上显而易见的白色的经络。

宁采臣记得这下面还有用盐酸溶液浸泡的工艺,但这是古代,不好搞到盐酸溶液,也只能这样了,不过即使这样也与后世的桔子罐头极其相似了。

再配上煮沸喜欢的糖液,装入瓶子封好,这罐头便成了。

有了方法,剩下的罐头显然不再是什么难题,家中这么与心灵手巧的女子,这难不了她们。

“哈哈!宁相公,我给你送钱来了,一块一万七千五百只果子,五文一个,一共是八万七千五百文。也不知你是怎么打算的,竟然只收铜钱,为了换到这么多的铜钱可是费了不少的功夫。”

两个独轮车,车上箱子中全是铜钱。

华夏一直缺铜,几万枚铜钱听上去不多,可是看上去实在是惊人。也就是他们海商,换了一般人还真凑不出。

天朝的海商除了正当生意外,也同时与海外做着货币生意。只要有路子就没有人不运大宋铜钱去曰本换金银的。

虽然宋朝的铜产量达到很高水平,但是从曰本到非洲的很多国家,由于经济的发展,需要货币;而因冶铜铸钱技术等项困难,又暂时不能大量生产铜钱。在这种条件下,中国铜钱就成为这些国家的“镇国之宝”,成为国际上一种很昂贵的、极受欢迎的硬通货。以有“得中国钱,分库藏贮,以为镇国之宝。故入蕃者非铜钱不往,而蕃货亦非铜钱不售。”

李大拿来这么多的铜钱实在是帮了大忙了。

“多谢李员外,山野村民只认铜钱。”宁采臣是在替他们打掩饰,哪是什么只认铜钱,而是他们是卖一只桔子就要五枚铜钱。

五个还能数的过来,多了,他们就不行了。

五枚铜钱,一只桔子,正好,清帐。多少多少加一起,多少乘以五是多少,然后又能换成多少银子。

这……太麻烦了!还是直接给我们铜钱好了。他们都这么说了,宁采臣还能多说什么吗?

“天气真热,相公有没有冰水吃?”李大要道。上次下山要不是宁采臣的冰水,他非中暑不可。

“有有,当然有。”与妖精做朋友,有一个极大的好处,那就是不论什么时候,都能吃得到的冰水。“对了,还是我去。正好有点新东西要让员外尝尝。”

“哦?什么好东西?”李大等着,这么多的铜钱交易,今天一天能结束就不错了。

宁采臣说的好东西自然是罐头。

古代没有冰箱,宁采臣干脆让蜘蛛精挖了个冰窖出来。制好的糖水桔子罐头,一个个全叠放在里面。

李大来了,一方面是请他尝尝这罐头,另一方面也是看看这罐头坏了没有,毕竟是少了那么两道工序。

看着宁采臣抱着一个坛子出来,李大很奇怪:“相公请我吃酒不成?”

“哈哈!员外这次可是猜错了,这坛子装的可不是酒。”

“那是什么?”

宁采臣不答,小心剥掉封口的石蜡,用勺子舀出一勺子的糖水桔瓣,盛到面前的瓷碗内。

宁采臣家境好了之后,这家里的用器也上了档次。特别是这招待贵宾的,可是雪白的钧瓷。

不是他爱慕虚荣,而是完成大好男儿的,买豆浆买两碗,吃一碗倒一碗的梦。

我挑!看后世几百万、几千万、上亿的淘钧瓷,我这儿是天天用。

雪白的瓷壁映衬着黄澄澄的桔子瓣,别说是吃了,就是看着,也是一种享受。

“这,这是?”桔子,李大不是没有吃过,可这么美,这么惹人怜爱的桔子瓣,他还是第一次见。

“员外,你尝尝味道如何?”宁采臣放下一个汤匙。

吸…一口入嘴,他猛得张大眼:“好!好吃!不仅没皮衣,连籽都没有。我决定了今后桔子就让她们这样剥给我吃。他奶奶的,以前只去皮,原来是还有一层皮没去干净啊!”

“哈哈!”宁采臣笑了,“这可不是皮没去干净。这是我以秘法秘制的甘桔。”

桔子去皮衣,只留下果肉,这可是后世八十年代都没掌握的技术。

虽然说穿了,也就是那么回事,但是不说穿的话,人们知道的只是桔子煮熟,会变酸变苦,一点儿都不好吃。

宁采臣也不会傻傻地揭穿这层窗户纸,这可是他好容易记起的未来工艺。如果不是这样,刚穿的那会儿,他就拿去吃肉了,也不会三月不吃肉味。

不过他显然忘了,以他那会儿的家资,几文钱的桔子还可以,但是这几贯钱的霜糖,就不是他买得起的了。

宁采臣强调是秘法,李大作为商人又怎么会不知道他的意思。“相公是否有意贩卖这等珍品。”

只是桔子,只能炒作一下祥瑞,可是这再加工过的晶莹剔透的桔肉就不同了,他相信他是能借此打入那些大臣们的家中,就是送进宫去,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这毕竟是桔子,吃多了会倒牙,自然是要出售。”宁采臣眉毛一挑,粗茶淡饭是一生,锦衣玉食也是一生。既然有这机会了,他又岂能放弃。

真实情况是他被鄙视了。

原来三元宴之后,他便去了鱼市,为的便是买些鲍鱼,也给宁母补一补。

要不是这三元宴上的鲍鱼太少,他甚至会打包回去。

可是问了才知道,那东西价格之贵,根本就不是他吃的起的。他算了一下,就是再写两本热卖的小说,也勉强能买个半斤,就是这样,也是有价无市。就更不用说鱼翅、灵鱼了。那价格……唉!伤心啊!

李大才不管宁采臣的伤心事,只要商品出售就好。“做价几何?”

宁采臣两根手指比了比。

“十文?”

宁采臣张大了眼,直接把那一碗桔子端回来。

李大赶快去追没吃完的桔子。“唉唉!别啊!你说,多少?”

“十金。”

噗…李大一下子吓吐了,吐出的桔肉也不嫌脏,又吃了回去。看得旁人直皱眉。“宁,宁相公,这,这也太高了!”

是高,白送的桔子,免费的人工,大瓷坛一个三十文,霜糖贵些,一坛便用了半贯银钱的霜糖。不过这不能怪他高啊!

因为宁采臣知道,他这类学文的,想想出个技术来有多难。要不是以前同宿舍有个喜欢自制罐头的室友在,就是这,他还想不出呢?

一个技术只能用一次,而且他还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撞上这么美的事。不把他要成天价,宁采臣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十金还多吗?在下可是知道当今官家是最不在乎财货的了。上次为了运块石头,听说把城门都拆了吧!”

“可那与这不同。”

“有什么不同?一骑绝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咱这可比荔枝便宜多了吧!”

“是这样吗?”李大做生意行,但是对上面,他就两眼一抹黑了。为了这么个小东西,大人物们会花那么多钱买吗?他是真的不知道。不过唐明皇的例子在那摆着,本朝官家又是那样。他还真不好说。

看他动摇了,宁采臣继续忽悠,没办法,这么好的点子,这么好的技术,这可是后世八十年代后才开始使用的技术啊!更关键的是这技术还没有实施的难度。

这样的技术,也许是那些技术宅们看不上,但是对宁采臣这个学文的来说,那可真是一辈子也撞不上的技术。不好好利用一番,那真是对不起这灵光一现。

现在就是忽悠住李大了。“其实这秘制甘桔一点儿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