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从白蛇传开始 >

第137章

从白蛇传开始-第137章

小说: 从白蛇传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一直以来,宋徵宗都属于可利用,却不可以投靠的类型。

为这么个皇帝谋长生,谁会愿意。再说,既然是佛门修士,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让一个皇帝修真,对整个天下的影响有多大。

可是他们还是这样做了。

他们想干什么?把自己当一个一次消耗物吗?

教宋徵宗修真,自己早晚会倒霉。不教,那么便会是把柄,一个可以把自己变成个骗人妖道的把柄。

真真是好算计。

不怨宁采臣会这样想。因为历史上便有这么个人,林灵素。他一生致力为化佛为道,可就是不教宋徵宗长生之术,从而成了妖道的典型。

现在林灵素还没有出来,但是林灵素的前车之鉴在那儿。

如果说他们没有这个想法,那么只要传诗就好了。干吗还传出神仙之事,这分明是他们想抓住一个把柄。一个今后可以控制宁采臣的把柄。

听话,他便是“真”仙,不听便是“妖”人。

文人方面,他们施加不了多大的力,但是一旦进入了神仙的范畴,谁还比得过他们。

“不行。来人。你们立即出去散播消息,就说这儿只有个穷书生,根没有什么仙人。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绝对不能要压下我是仙人这件事。”宁采臣叫来了王木他们,让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消除仙人称号对自己的影响。

三人领了命,正准备出发,外面却打来了皇伞礼驾,大汉将军随护,百官随行,个个手持檀香。

“大宋皇帝赵佶特来拜访桃花真人!”

宋徵宗在没有辨以明宁采臣身份前竟然倒头便拜。

坏了。受皇帝一拜,宁采臣身上的宋国龙气立即怒吟翻腾,宁采臣只乩死死压制。这边好容易压制下龙气的翻腾,那边天下名士印又出状况。仿佛是终于找到了这么个好机会,想要完全吞噬了这大宋龙气似的。

“大宋皇帝携文武百官特来拜访桃花真人!”

这宋徵宗还真是认真。一声没有回应,紧跟着便来了第二声,才给人喘口气的功夫也不给。

“小公主,快,赶快出去,千万别让你父王再拜了。”只拜了一下,龙气便造反了,再拜下去,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事。

小公主自然很高兴这么个露脸的机会。虽说赵佶对她还不错,但这也只是相对的,毕竟赵佶有几十个孩子,就是一天见一个,这见上一面也要花上一两个月的时间。更何况这赵佶还爱微服私访,常常流连于记寨之中。

这汴京城中的红牌,就没有和他没有瓜葛的。

小公主高高兴兴去了。正好看到自己父皇低头拜见,赶快跑过去。“父皇。”

“你?柔儿?你怎么在这?”双手捧着香,看到女儿出现在自己面前,他真的很惊愕。

知道这儿有神仙,赵佶也不是立刻就来的,而是派了不少人,进行明察暗访,待确定是神仙,他这才大张旗鼓的来拜访。

别地的神仙,由于他是皇帝,是很去拜见的。可这一个,离城不过五十里,他怎么会放过?

别说他本身就是一个爱玩的皇帝,就是不是,他也会想见一见这么个神仙。更何况他身边还有人推动。

佛门虽不待见于官家,但是佛门历来与天下文人的关系极好。几乎每一位名士都有那么一两位的高僧朋友。

所以说赵佶还不如不派人查,这越查,宁采臣的身份越神奇。什么降福除妖,这不过是小意思。就是起死回生的证人,想找到也不难。

这样一个大仙,赵佶当然就很庄重。

可是现在,神没有拜出来,却把自己女儿拜出来了。

当时赵佶便有一种羞恼,他觉得自己被骗了。这儿根本没有神仙,他让手下的人骗了。

这时赵柔儿又说:“父皇,你快进去吧!宁大哥在等你呢。”

“什么?里面真有神仙?”赵佶立即便熄了火气,一脸希冀,兴奋得脸膛都有些涨红。

赵柔儿有些为难,交叉着手指。“这个……我也说不好。宁大哥的意思,他是人。”

赵佶听了有些失望。不过他是赵佶,是一位极擅于发现美的文艺皇帝。

在当他把自己女儿的话听成了暗示,立即更加兴奋,撩起衣摆便向前走去。

经过修整的一线天,已经足以允许一辆马车通行。不过赵佶为了体现他的虔诚是步行而来,根本没有乘坐他的龙撵。

进入一线天,首先是一个适应的过程,从光明到黑暗,眼睛先要一暗。

“柔儿这是什么?”一时没有看清撞在了一堵毛绒绒的黑色肉墙上。

赵柔儿回头一看,生气道:“去去去,你个懒狗,别在这睡了,到一边睡去。”

“柔儿,你在和谁说话?”

“父皇没什么,只是只大狗罢了。”

“大狗?你是说我们刚才撞上的是狗?”

“是啊!自从这儿来了许多人拜拜,粉衣姐姐便把狗儿派到这里来了,说是免得他们进来。”

嘶这是狗?不是牛?

撞上这么大只的狗,他们不仅怕,更是忍不住的想,这人养的狗都这么大,即使不是真仙,也必然是一位奇人。

这样一想,众官员自然都想进去。

可惜犬兽道兵让开一条路,只让赵佶父女过去,其他人还想跟上来,狗儿又把路堵上了。

“公主,陛下,我们呢?”他们过不去,只能大呼。

赵柔儿想了想说:“大哥只说父皇,没说你们,所以你们就呆在这吧!”

“对,你们就呆在这。”赵佶本身便不是个乐意分享的皇帝,他们不来正好,自己先得了这仙缘再说。

“陛下,我怎么办?”还有一个出声。

赵佶找了找,却发现他人直接让狗儿挤进了墙壁里。这一位只比其他人的脚步快了一点,却又比赵佶他们慢了一点儿。

看得赵佶大是可乐,哈哈大笑道:“你呀!你就先这么挤着吧,反正也不冷。”

是不冷,可他热啊!夏季里,身上再多这么一块真皮披盖,能不热吗?

但是在赵佶看来,却是真的很得意。赵佶本身就是一个连臣下的篦子好看,都会讨要的人。

这位大臣竟敢抢他的步,抢他的仙缘,如果不是赵佶从来都不喜欢杀人,爱好和谐,早砍了他的脑袋。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恶作剧一下,赵佶还是很喜欢的。

(未完待续)

第276章、平衡

踢掉了竞争者,赵佶很高兴。虽然他知道他们是不敢与自己争的,但是这种凭着本身实力淘汰掉他们,他也是极为高兴的。

不是说运气与缘也是实力的一种吗?

神清气爽地出了一线天,入目便是水潭吊桥,一片翠绿,他的心情豁然开朗,也就更好了。

过了吊桥,便是一片桃林,桃林处是水榭宅院,好一幅天然山水画。

“好,好,好一个桃花坞里桃花庵。映景映景得很。本以为是诗美,却没想到景更美!”宋徵宗不是没走过诗词名景,但是他觉得从来没有一处是这么真的。

迈步跨过了吊桥,急急赶往桃花庵而去。

到了庵堂,赵佶依足规矩拜下。

宁采臣不得不开口说:“陛下且莫拜,陛下乃是天子命,拜不得。”

这皇帝竟然会引动龙气,这也是常理,不过这么个皇帝也能引动,实在让人不甘心得很。

赵佶说:“此处没有帝王,只有一心向道的赵佶。”

这样的话,从英主们口中说出,是那么得让人感动,但是从他口中说出,却会让人觉得难受,真是白瞎了这皇位。可是却是万万不能让他拜下去的,压制龙气实在不是那么舒服的事。就像是胃中翻开了花,不住向外顶。龙气的翻腾是这的十倍有余。

“陛下十七岁那年,开封大相国寺有位叫韩彦的穷相士,他断陛下为天子命,那时陛下便是陛下了。”

这是宋元符二年的事。赵佶记得很清楚,那可是他人生的转点。

元符三年正月,年仅25岁的哲宗驾崩,没留下子嗣。显然,皇帝只能从哲宗的兄弟中选择。神宗共有14子,当时在世的有包括端王赵佶在内的五人。赵佶虽为神宗之子,却非嫡出,按照宗法制度,他并无资格继承皇位。

哲宗去世当天,向太后垂帘,哭着对执政大臣们说:“国家不幸,哲宗皇帝无子,天下事须早定。”宰相章惇当即提出,按照嫡庶礼法,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不料向太后不同意。章惇只好改口说,若论长幼,那么当立年长的申王赵佖(bì)为帝。这两个建议都排除了端王赵佶。

可是最后偏偏却是这赵佶当了皇帝。大概也是从那时起,赵佶才会十二万分的笃信道士的吧!

你看,你们说他们都是神棍骗子,那么谁来告诉我,为什么当年这道士批得那么准。

要知道元符皇帝叫赵煦,是赵佶的第八个哥哥。此人十岁登大统,享国十三年才二十三岁。前三年,他封赵佶为端王,前一年,又加授司空,改授昭德、彰信军节度使。

亲王们往往不过问政事。赵佶也乐得清闲,与当时的一些文人搔客们一起吟诗作画,挥毫艹琴,成了一名道地的风流王子。那时米芾、米友仁、李公麟、李唐、苏轼、苏辙、扬无咎、周邦彦、黄庭坚、秦观、程颐、程颢等名士还都在。

就是赵佶自己本人也不相信自己这个非嫡非长非贤的端王可以成为皇帝。

当时赵佶的人品可不怎么样,素有轻佻之称,章惇直接反对端王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就是这样,他还是做了皇帝。可以说宁采臣算是搔到了他的痒处。

赵佶听了不仅回忆起了他的秘密。

如果说非嫡非长非贤,都不足以成为他登基障碍,那么当年和尚的话,差一点便成了致他死命的依据。

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十月十曰,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姓格。据说在他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

当时便有僧人说,赵佶是李后主托世,是为了报复宋庭而来。当时神宗是不信的。

认为这种李煜托生的传说固然不足为信,但在赵佶身上,的确有李煜的影子。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这一下,便是神宗也不得不怀疑了。从而疏远了他,更是从根子上断了他与皇位的缘份。

不要忘了,古人是极信鬼神的。

赵佶不是傻子,这一切他自然都是知道的,所以他开始放纵,也不认为自己有坐皇位的一天。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佶迷恋声色犬马,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赵佶身边有一名叫春兰的侍女,花容月貌,又精通文墨,是向太后特意送给他的,后来逐渐变成了他的玩物。但赵佶并不满足,他以亲王之尊,经常微服游幸青楼歌馆,寻花问柳,凡是京城中有名的记女,几乎都与他有染,有时他还将喜欢的记女乔装打扮带入王府中,长期据为己有。

做到了这一步,别说是神宗,就是他自己也不会相信会做皇帝了。谁告诉他会做皇帝,他也只以为对方是来自己这儿骗些财物的骗子。

当年的韩彦,他没有接回府上,当他做了皇帝,再想找这个人,却是再也找不到了。

莫非他便是上天补偿给朕的第二个韩彦?

这样的想法,赵佶一下子激动起来。因为当年的韩彦使得自己坐上了帝王之位,一直以来,赵佶都相信自己会成为皇帝,就是韩彦的一卦。现在在所有人都不相信自己可以成仙时,这么个仙人来了,这说明什么?这能不让他激动吗?

赵佶立即以更加虔诚的心态说:“赵佶是帝王,赵佶也是赵佶,是真的有向道之心。”

如果有向道之心,便可以成仙,那这世界,满天下都会是神仙了。

宁采臣知道不能总是让一位帝王呆在外面,不得不让粉衣请他进来。不是他自己端架子,不亲自去迎,而是他现在动不得。

刚刚才翻江倒海一番,他怕自己一动,真的就吐了。

谁见过神仙也会吐?现在传不传都是次要的,主要是千万别弄成了欺君之罪。

和尚的宣传,赵佶的到来是真的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宁采臣知道,当赵佶亲自登门拜访时,他便已骑虎难下了。他必须在仙人和欺君之罪间维系好平衡。既不能做仙人,因为做了,就免不了帝王长生,这个禁忌。可也不能不是,因为不是了;便是欺君,即使赵佶不追究,他这一生也完了,是别想出仕。

现在要说最恨的便是那群和尚了。这不是把人架火堆上烤吗?上一世,被代表了一辈子,是一世竟然又让和高代表了。说不气,就是别人相信,他自己也不信。

粉衣莲步轻移,来到外间。“赵宋皇帝,公子请你进去。”

对皇帝,粉衣没什么感觉,甚至在看到赵佶急色的目光后,还闪过一道厌恶。

赵佶心中一惊,先是惊喜粉衣的美色,恨不能揽入怀中,玩弄一番。人放纵久了,是很难改过来的,更何况赵佶还是一个从来没有改过来想法的人。

粉衣闪过厌恶,他是惊醒了。心说:赵佶啊赵佶,这是什么地方,你不知道吗?也是你能胡思乱想的。

立即低头顺眼,跟在粉衣的后面。就连他最喜欢的美女扭动身姿,他也不敢多看一眼。

自己父皇还有不急色的一面?

赵柔儿是大开眼界。

进了屋,他便看向宁采臣。他是皇帝,习惯了发号施令,所以不等宁采臣开口,他便抬头了。

只这一眼,他便认定了,宁采臣绝对是位神仙。什么唇红齿白,面目神俊……这些都不是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他是一位画家,一位善于抓住美,抓住神韵的画家。

宁采臣的神韵,只一眼,他便知道这天下间,只有一人能比得了,吕祖,吕洞宾。

吕洞宾是神仙中人,所以眼前的这人绝为是神仙。

头上束一块文士帕,披一领白衫,腰挂宝剑在侧,这几乎便是年轻时的坐相吕祖了。

赵佶哪敢不敬,当时便欲下拜。

宁采臣哪儿敢让他再拜,离那么远拜了,自己都难受得不得了,这近了还了得。立即开口说:“陛下,你就不要再拜了。你再怎么拜,你也是当今官家,在下也只是你辖下的子民。”

赵佶听了,兴奋涌上脸颊。

前面说过,赵佶是那种“天下都是自己”的皇帝,一草一木,赵宋子民,甚至包括了子民家中的一块石头。只是他还从来没有想过这仙人也有一天会是他的子民。

他收留的道士方士们,无一不说他们是方外之人,不归他管辖。

现在的赵佶还没有道君皇帝的封号,很难说他后来加封道君皇帝是为了让自己的子民信道,虽然这是历史书上说的,但是以赵佶的一惯作风来看,恐怕他是真的想做全天下道君的皇帝。

宁采臣才不管他会不会因为自己这么一句话,从而真的有了更高的目标,向做天下道君的皇帝目标进发。他只想赶快打发了他,然后大家维系着一个平衡。那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未完待续)

第277章、解围之道

当然宁采臣承认是他治下的子民,虽然极大的满足了他“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帝王瘾,但是他现在毕竟还不是那个做了天下道君的皇帝。现在他只是有这心,却还缺一个帮他上这尊号的人。

而现在,尊号什么的都是浮云,哪儿有成为仙长来的心切。“朕听说此处有真仙在此开辟洞府,特来寻访。”

不过他也够会顺竿爬的了,宁采臣不过说是他的治下子民,他便“朕”的自称上了。看来这皇帝做久了,实在是有些放不下。

不过赵佶的形象真的不那么适合做皇帝。没见他之前,宁采臣总是担心皇帝一怒,伏尸百万。没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