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从白蛇传开始 >

第179章

从白蛇传开始-第179章

小说: 从白蛇传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真的只是一座普通的佛塔?

一边宁采臣不觉得这会只是一座普通的佛塔,没有道理,费了那么大的功夫,只在皇宫大内建了这么一座普通的佛塔,这也太不正常了。

事有反常便为妖。

可另一方面,又同样有证据证明这极可能真的只是一座普通的佛塔。赵佶是个祟道之人,自他为帝,这皇宫大内便没断过道士的行踪。

如果佛门在这儿动手脚,没理由道门会不出面。

所以单从这点上说,这佛塔有可能真的仅仅是座佛塔。

宁采臣在打这座佛塔的主意,试图找出点好处来,但是他却不知道同样有人在打他的主意。

赵佶身边有个极受宠信的道士,人称徐道士。

此时徐道士没有在宫中,而是回了山上。

他身前坐着一个鹤发童颜的道士,不过这道士却是一脸憔粹,一点儿都不像是有道高真。

“师兄,怎么样了。”徐道士问了。

“不行,我等毕竟只是小门小派,师弟又入了皇城,这么大的因果,蜀山是不会收留我等的。”老道士说。

“那我立即斩断与师门的关系。”徐道士说做就做。

老道士却拦住了他打碎自己神牌的行为。“师弟没用的。我们师门因果深重,大劫来临,难有一线生机,否则当年师弟也无须去皇宫,去寻这一线生机了。蜀山不收我们,也是对的,就是师兄为这蜀山之主,也不会收留我等这因果深重的门派。师弟就是叛出师门,他们该不收,还是不收。”

徐道士自然是知道师兄说的是对的,但是他却很不甘心。“师兄难道就这样算了,看着师父传到我等手上的门派就这么灭亡吗?不甘心,师弟我绝不甘心。”

老道士也动容道:“师弟,真是苦了你了。一旦门派灭亡,为兄还好,大不了重新做人,但是师弟你……唉!恐怕地狱就是你的归属。”

这个世界的一线生机又岂是那么好找的,下山步入皇宫,便已经是做好了死无葬身之地的准备。

截教有圣人气运庇护,大劫来临,与人皇纠缠的都没有好下场,更不必说他们了。

徐道士入皇宫,本身便做了必死的准备。就像大相国寺的老和尚一样。为此他连道号都改了,恢复俗家姓氏,自称姓徐。

可是就是这样做了,还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他又如何能不心急。“师兄,如果把新科状元引渡入门派呢?”他猛然起了个大胆的念头。

“什么?你是说?”

“没错,借运之法。”

“不不,这不行。这是损人利己之术,我等又岂能做下这等事。师父说过,我等习法之人,是不得用法术为恶的。”老道士连连拒绝。

“师兄,没时间了。最多我等还他一场长生。”

“可是……”

佛塔里。咦?那是什么?

没有发现异样,宁采臣也没有放弃。像这样的地方,后世不是说了吗?

佛像双眼,佛像肚子,佛像底下……都有可能藏有宝贝。

还别说,宁采臣还真的有所发现。他连佛像都没有剖开,便看到佛像下有光华闪过。

可是正当他想看仔细时。“来人啊!抓小偷啊!”

回头一看。“不是吧!你这样陷害我?”

不是别人,正是程小蝶,以及她的一帮手下。

这些天,宁采臣躲着不见人,可把她闷坏了。就连她最喜欢干的削王公贵公子们的面子,她也提不起劲来。

是啊!老削那些不会反抗的人有什么意思,宁采臣这个胆敢反抗自己,又害自己出丑的家伙不打倒。她又怎么会舒服得了。

可宁采臣老躲着她,进了翰林院也不出来,她也没有办法。

那群酸儒恨不能把她绑在家中,她去干吗?去挨说吗?

(未完待续)

第342章、讲书

当她得知宁采臣离开他的乌龟壳,来了皇宫,她便急匆匆赶来了。

抓宁采臣个现形,她是得意洋洋得很。“哈哈!我就知道,有那种自由进出天牢本事的人,到底是做什么的?原来你竟然还是个神偷。”

“这个,程捕头,我是来给贵妃娘娘讲书的。”

“哈哈!说话吞吞吐吐的,还说不是偷?”程小蝶又抓到个小辫子。

宁采臣以手掩鼻说:“不是的,是你身上的气味太冲了,呛到我了。”

还真是。

众女也闻到了。

大姐什么时候开始化妆了?不过这什么味儿?好冲!大姐还是不化妆好闻。

程小蝶一听,脸色黑了下来,再没有一分得意:“少废话,老实点。走!”

“去哪?我还要给娘娘讲书呢?”

“还讲书?自然是跟我去刑部大牢了!”

“大姐……”

“怎么!”她虎着一张脸,仿佛是说,哪个敢讲情,一起锁拿了。

这一下众女哪儿还敢讲情,押着宁采臣就走。不是半道遇到黄锦,宁采臣这亏是吃定了。

皇宫盗窃,这于情于理都要让官家知晓。只这一句话,便帮了宁采臣的大忙了。

赵佶本来正爽呢。这个时候让人打扰,能有好脸色才怪。

再一看,抓人的是程小蝶,而被抓的是宁采臣。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胡闹!朝廷官员也是你想抓就抓的!”赵佶的脸当场便阴下去了。

没办法,这做老子刚因为吃醋抓过人家,这还没放两天呢。自己女儿又抓了过来。

这算什么事?

而且从周邦彦的诗中,他是听出来的,宁采臣当场是跑了的。单这件事说他还是很自豪的,怎么说这宁采臣也是名声不凡。可是自己一去,他便吓得跳窗逃了。

有意思,真的是很有意思。

可这么一个有意思的人,自己竟然把他打入了天牢,这是什么事儿!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鬼迷了心窍不成?

所以一看宁采臣,赵佶下意识的便气弱。

他这一气弱,自然便把火发泄到了女儿身上。

怎么会这样?

程小蝶有些气苦,大声道:“他明明偷了东西。”

黄锦立即上前,把一切低语说了。

皇帝是需要掌握全局的。这话要递好,递得自己仿佛不存在,真的是皇帝知晓了一切,才是上层。

一听这事前因后果,赵佶更是怒了:“胡闹!那是处荒塔。一无所有的荒塔,就是佛相也早扒了金衣,只是块铜疙瘩。他去哪儿偷什么?偷铜像吗?就是他偷了,又怎么带出这皇宫?侍卫都是瞎子不成?”

这……程小蝶无话可说了。她只是为抓宁采臣而抓宁采臣,还真的没有细想过。

在这件事上,她连一个新入行到衙役都不如。什么捉贼捉赃,什么拥快手则,全都忘得一干二净。

赵佶见她说不出话来,更是怒斥道:“还不快解开手铐,向宁大人赔罪?”

“不!我没错,就不解!”转身哭着跑了。

她好久没有哭过了,自从母亲死,她便几乎忘了哭了。

她知道赵佶是不会像一般父子那样呵护女儿的,甚至他连一个名份都给不了。她也不需要他的名份,他的呵护……她知道,这些她全都知道。她也发誓不会为他动情。

可是她还是哭了。是嫉妒吗?相信那个臭男人,却不相信自己的女儿……她是可以转头就跑,但是她的手下也不敢。

不仅要解开宁采臣的手铐,还要代替程小蝶道歉。

对宁采臣,赵佶是真的不好意思。最近他一直有做梦。

梦中便是那天的事。只是从赵煊口述的救驾者从赵煊换成了宁采臣。

他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太对不起人家了,所以才曰有所思夜有所梦。

而他也不好意思找人解梦。怎么说?

难道告诉别人,这宁采臣救连驾,但是有人说他是个有才华的人,不是幸进之人,所以还是不赏的好。而自己不仅真的听了,不赏了不说,事后还把人家弄进大牢了。

好吧!这可以说的通。因为他不愿娶朕的女儿,所以朕要教训教训他。

可是,说的通归说的归。我是皇上,是万民之主。这样打击报复,实在不像是一个皇上应该做的。

所以赵佶用极慈善的语气说:“仙芝啊!你是来为爱妃讲什么书啊?”

这大宋的官员都知道,这赵佶只有在面对自己极喜爱的大臣时,才会与你讨论文学。其他人,他才不会理会。

“陛下,臣为娘娘讲的是一本新书。”宁采臣本来是有一本做表面功夫的书,但是他临时之间又改变了主意。

这儿没有别人,只有赵佶、郑贵妃、黄锦,以及他在。这样的机会很难找,所以他便有了推销《女神战士》一书的想法与机会。

“哦?什么新书?”赵佶果然来了精神。

赵佶一生都在收集天下的书籍,就是金兵来犯他也没有断过。

金兵围城,抢掠无数,赵佶从来没有在意过。只有在听说书让夺了,他才动容,露出痛苦的神色。

假使宋哲宗能多活此年,或诞下一个皇储,赵佶绝对是会成为一个大画家或是一代书圣。然而,哲宗终是过早地归了宗庙,并且没能在三宫六院的如蚁后妃中播下一粒龙种。

元代脱脱撰《宋史》的《徽宗记》,不由掷笔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看到听说是新书便兴奋不已的赵佶,宁采臣发了会愣。然后才说:“其实这也不能说是新书。”

“哦?为什么?”

“臣这书是臣在翰林院中查考上古资料,整理出来的。”宁采臣暗暗叹了口气,可能的话,他真的不想用这招。

但是这是赵佶,想尽快得达到目的,也是迫不得已。

赵佶崇奉道教,他多次下诏搜访道书,设立经局,整理校勘道籍,政和年间编成的《政和万寿道藏》是我国第一部全部刊行的《道藏》,对研究道教历史和经典,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他下令编写的“道史”和“仙史”,也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道教史和道教神化人物传记。宋徽宗还亲自作《御注道德经》、《御注冲虚至德真经》和《南华真经逍遥游指归》等书,使我国道籍研究有了完备的资料。

“什么资料?快快道来?”赵佶催促道。

赵佶禁武,但是他更祟道。直面对抗,不是个好办法。而作为一个穿越者,作为了解未来之事的人。不动用这种先天优势,为自己谋利,还称什么穿越者!

宁采臣劝说了自己,然后深深吐出一口气。“陛下,这说的是盘古开辟地,元神化为三清,精血化了十二祖巫。其中有一祖巫,名为后土,天姓善良……”

洪荒小说,这时代是没有的。有,也只是只言片语的传奇。所以宁采臣一开说,便吸引了他们。

当然,宁采臣可不是为他们普及神话故事来的,他是要引到战士上,引到自强上。

“后土娘娘身化轮回后,以承转天下灵魂的轮转……但是地府功德极其宠大,天下神佛无不想分一杯羹……这时一群受娘娘神念感召的战士们,为了护卫六道的秩序,投入了娘娘摩下,开启了神战……”

“等一下,爱卿不是说后土娘娘身化轮回已经死了吗?怎么又会以神念感召战士?”赵佶就像那些什么都讲证据的考据者,什么都讲证据。什么都想问个为什么?

“是,陛下。娘娘是死了,身化轮回,但是娘娘的意志还在……”

“什么意志?”

“嗯。简单说,就是有些战士战死沙场,人死了,身体却不倒下。”

“陛下,你不要捣乱,以故事。”郑贵妃娇媚的不让赵佶再问。“陛下再这样,就不要来臣妾这儿听故事了。”

“好好,朕不问还不行吗?”

……一直讲到他们都困了,赵佶才不得不让宁采臣停下。“爱卿这故事,朕从未听过。不知出自哪本古籍。”

呃?洪荒小说有出处吗?

上一世,宁采臣只是看,还真没有去查过。

不过宁采臣也有办法,穿越者常用的。“回陛下,那书太旧,没有名号。待臣看完,已经化为了腐朽,难以保存了,所以臣才会收集著书。”

这便是穿越者常用的。没别的,我就给你来个死无对症。

要么,你就相信我说的;要么,就不信。

而以赵佶对神话故事的痴迷程度。让他不信,那怎么可能。

“可惜,实在是太可惜了!”赵佶抚掌神往,恨不能当时看书的是他自己,而不是宁采臣。“爱卿这书可整理好?”

他自然不会觉得宁采臣在骗他。一个是他本身便信这个,第二个自然是宁采臣现在的身份了。

翰林院编撰,老实说便是写书给皇帝看的官。

当然,你写的书皇帝看不看是一方面,但这就是你的工作。

怎么?你还真以为这皇上给你开工资,这写下来的书,全天下都可以随意看不成?

恐怕没人这样想吧?

(未完待续)

第343章、酒疯

这写好的书,刊印便是一个大问题。

宁采臣他们这样的人写的书是不能随便拿到外面刊印的。

首先得官家审阅批准,也就是官家先要看过,然后才由皇家刊印局决定印刷多少本。自己是绝对不能随便印的。

这是一路上黄锦对他的教导。

一开始宁采臣还不明白,不过换一个角度想,也就明白了。

他只要想成他让人包养了。

包养干什么呢?

不是三陪,是买断。

即,我给你开工资,但是你写的书啊全都是我的。我说印才能印,我说卖才能卖。

这样就简单明了多了。

明白后,宁采臣自然是要对黄锦道谢的。

是啊!今时不同往曰,自己可是已经把自己卖了……呸!怎么说出来,这么难听。

“黄大哥……”

“不敢不敢。”黄锦连连摆手。“你还是叫我黄公公,黄太监都成。这大哥可叫不得。”

宁采臣没有逼他,他知道这个时代就这样,等级森严。

“好吧!黄公公,你看来了这么久了,他没顾得上拜访你。”

黄锦又是连连摆手,“哪儿的话,是我拜访您才对。只是我是宫中的公公,你现在……”

他摇了摇头。

不同的身份,使得他们想正常交流都难。

宫里的公公,朝堂的官员。走得那么近想干什么?

不得不避一下众人的口舌。

过了一会儿,黄锦才说:“有件事不知当说不当说。”

“黄公公客气了,有话您直说。”

这交通的不便,至少还是有好处的。

交通不便,认识的人少了。熟人的再次相见,那热情劲,实在不是现在人可以想象的。

“那好,我就充一回大,交浅言深一番了。”黄锦说,“其实这程小蝶是个好孩子,也是个苦命的孩子。但是她真的很心地善良。如果……你还是考虑考虑吧!”

黄锦没有逼他,只是让他考虑。

但是这也足以让宁采臣吃惊了。这是什么情况?他在保媒吗?他和程小蝶又是什么关系?

黄锦见宁采臣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不由惭愧道:“大人是要入相的,是我太自私了。”

是啊!自己是什么人?一个公公罢了,又怎么可能让人家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只是为了娶一个女子呢?

“等一下,黄公公,你与她是……”

“你看出来了?”

看不出来的才是傻子。不过宁采臣真的只是以为他们也许是有个什么师徒关系在里面,但是几杯水酒下肚,黄锦一番话把他吓了一跳。

一家酒铺雅间一坐,几杯水酒下肚,黄锦仿佛是找到了知心人似的。“这可是宫中御酒!这么好的酒都舍得请我喝。啧啧……”

宁采臣也喝了一杯:“在下是家中独子,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到了过汴京人生地不熟的,这朋友就更少了。但是黄大哥绝对算一个。”

“好!就凭这句,我就要和你好好唠唠。”又是一杯入肚。“黄大哥当年傻啊!为了学尽天下武学,自宫进了皇宫。但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一直在等我!一直等……等到知道我的消息后,她来找我……后来她临死前拉着我的手,托我照顾小蝶。这些年,我把我会的全都交给了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