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从白蛇传开始 >

第197章

从白蛇传开始-第197章

小说: 从白蛇传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裳说:“得意什么!出身寒微,不过是得了官家的宠幸,才刚刚由才人连升7级而至的新贵妃。她哪儿比得上娘娘。”

郑贵妃听着,眼中露出了寒芒。她不喜欢这个女人,一点儿都不喜欢。舔了舔唇。也许可以吃了她。

刘贵妃转身离去不久,突然后背一阵发麻,好像被什么野兽盯上了似的。

宫中哪儿来的什么野兽?自己吓自己。

摇摇头,并没有放在心上。

云裳在帮郑贵妃打了不平之后,问道:“娘娘,就不再加点?”

看了看手篮,再想想这儿自己还要住下去。“走,回去!”

妖也是要脸面的。转身便先回了椒园。

寿宴是不会等人的。

不过这出主意玩整齐划一的创意很好,但是却没有真的放得开。祝词依然是“万寿无疆”什么的。

但是仅仅是这千人的整齐划一的施礼,当场便镇住了许多人。特别是外国使节们。

其中有一拨使节,身披野猪皮,头上一根老鼠尾巴似的短辫,脑门剃得油光发亮,正以一种没有人听得懂的语言在那议论着。

“大人你看?”

“嗯。如果大宋的军队也像这些书生一样训练有素,那倒是真的有联合得必要了。”

“是的,大人。以往咱们只是听说宋多么无能,实在是没有想到这宋也是有可看之处的。”

吉时一到,执事太监一声吆喝,鞭炮齐鸣,各种乐器高昂奏起,祝寿正式开始了。

是再也没有人能听见野猪皮们(据说现在文化业归他们管,不知是真是假)交谈。

前面的千人方阵不过是个引子,训练这么多天,一句话也就结束了。大家全都归列站好。

这第一个祝寿的,自然是赵佶,这个位置是别的什么人抢不走的,也没人能抢他这个位子。

赵佶一身明黄龙袍,走上前双膝下跪祝寿,高声说道:“儿臣祝母后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说着,由太监呈上寿礼,由太后宫中人接过礼单唱念一遍。

上面的寿礼,竟然真的就和聂府尹说的一模一样,一字不差。

向太后对赵佶现在还愿意跪在自己面前,是说不出的满意。

自己又不是赵佶的生母,而且现在也是坐稳了皇位,可他依然愿意在自己面前跪下。还有什么好奢求的呢?

长长的寿礼在宫人手中大声唱和。传遍整个贺寿礼厅,不少外国使节在听了之后都露出羡慕的神色,但是也有不少人在羡慕之余,却也掺杂了一丝强盗的神色。

话音刚落,众人全都高呼万岁万万岁。太后也很高兴,含笑接过礼单看了看。

不过虽然她对赵佶极为满意,但是一些话,她还是要说的:“皇帝如此厚礼母后心领了,只是老身已经年迈,呆在这皇宫后园中下下棋、听听曲、看看戏就满足了,要这么多东西做什么?何况平时皇帝一得到好物件也总往哀家这送,母后那的东西就是三年五载也赏不完。这些东西母后就不要了,皇帝留着自己用吧。哀家要是觉着宫里闷了,还能带着柔儿和构儿他们去御花园溜溜,也可以出去散散心、养养神。”

赵佶略带尴尬地跪在那里,一时猜不透向太后的心思。只见太后又笑道:“皇帝快快起来吧,别累坏了龙体。”

赵佶站起身来坐在向太后身边,疑惑地问:“母后不愿接受皇儿的寿礼,一定是皇儿的所作所为有些不周全,或者这礼物不够重,不合母后的心意。母后喜欢什么尽管开口,皇儿一定答应。”

更是对下面众官说:“各位卿家有什么礼物,快快献上来,只要是合了太后的心意,朕不吝赏赐!”

这话一出却招来了刘贵妃的娇嗔:“陛下,这可不成,咱们的寿礼还没有给呢?”

“是是,朕怎么忘了,这还有家里人。你们先等等啊!”让自己大臣们等着,家里人先来。

“嗯?哀家还以为是哪个在大呼小叫,叽叽喳喳的,原来是刘丫头啊!”向太后对赵佶可谓好的没话说,这等场合,哪儿有一个新近贵妃说话的份,皇后还在这边坐着呢。

不过既然是赵佶喜欢的人,她就没有多加责怪。献礼继续开始。

王皇后知道自己不为赵佶所宠爱,自然也就不会是开口讨人嫌。直接让人献上了一块好砚。

“皇后身子还好吗?”

“谢太后,臣妾这身子这几曰已经爽利多了。”皇后轻轻起身,柔柔地道了一个万福,眉眼间带着浓浓的笑意。

王皇后相貌平平,生姓俭约,不会取悦徽宗,虽为正宫,但并不得宠。

向太后虽然喜欢她节俭的姓子,但是官家不喜,她能做的也就不多。最近她的身体又常常生病。向太后与她拉拉家常,也就是了。

“好了,好了,轮到我了。彩云,把本宫的礼物呈给太后!”

仿佛是怕了得不到表现似的,也不按个秩序,直接就往前挤。

这一下向太后不高兴了:“怎么?你这么赶时间?是不是是嫌弃哀家老了,都不愿意来陪哀家聊聊家常!哀家可真是有点难过啊!”

任谁都听出太后颇有责怪的意思。如果不是不寿之中,这么多人在,向太后绝对会说得更重。

刘贵妃一点儿都不在意太后的不满,娇笑说道:“太后多虑了,臣妾这几天身体有恙,还望太后见谅!”这话说的根本就不打算今后再到太后宫中请安了似的。

这一下向太后更是生气:“原来如此啊!那可要找太医好好调养下,这身子骨可是女人最大的本钱,刘贵妃从民间长大,应该比哀家懂这个道理吧?”

就差没明说你出身寒微了。

出身寒微又如何?只要官家喜欢,其他人她少不放在心上,跪在地上把手里的锦盒递给了向太后身边的宫女。

向太后看了一眼锦盒,双眸中带着不屑,伸手拿出里面的黑色玉石佛珠,细细把玩着,嘴角突然浮起一抹笑意。“黑玉数百年方才能得到一块,没想到哀家的寿宴,居然就送给了哀家一串黑玉佛珠,不错,不错!”

刘贵妃立即接口说:“太后喜欢就好!臣妾见到太后素喜礼佛,就特意使人寻来了这黑玉佛珠,以表臣妾的一片心意!”

得意洋洋地为这串佛珠安上了自己的身份。

向太后没有理她,而是对赵佶说:“皇上,哀家说过老身已经年迈,呆在这皇宫后园中下下棋、听听曲、看看戏就满足了,要这么多东西做什么?这样的宝物就是咱皇室,恐怕都不好找吧!”

打脸,绝对是赤果果地打脸,皇家都没有的东西,你一个出身寒微的丫头,哪儿来的?

既然我先说你听不明白,那我就挑明了说。这东西其实就是官家的。

赵佶喜欢刘贵妃对自己撒娇使姓子,向太后可不喜欢。赵佶看到了太后眼中的不悦,向太后一直秉承节俭,刚才刘贵妃送的一串黑玉佛珠,可谓是有价无物啊!所以他不得不担下来:“太后喜欢就好!”

“既然是皇上的心意,哀家自是喜欢,难为皇上有心了!星元,收起来吧!”说到这,根本就提都不再提刘贵妃了。

向太后接下来更是直接招呼道:“郑丫头,你的礼物呢?你可是哀家手下出去的,你的礼物不好,老身可是不依。”

她都点了名了,其她人自然不会自己出来讨这个没趣。本来吗?这皇后完了,接下来是郑贵妃,这本就是宫里的规矩。你一个新来的贵妃却来争抢,真是自讨没趣。你看,太后干脆不收你的礼物,而是说白了,收的只是官家的。

咱们这些女人,虽说一切都是官家给的,但是让人指出来,这脸面上可就挂不住了。

郑贵妃莲步轻移,看得赵佶心里直痒痒,不得不暗说:这郑贵人儿,怎么越发美丽了。

“太后,臣妾也给太后准备了一份礼物,就是不知道是否合您的心意。”

刘贵妃小声说:“真会演戏,太后宫中出去的人,只看太后的笑脸,即使没有礼物,恐怕也会说好。你看,是吧!”

向太后果然一直是微笑着,这笑与对刘贵妃的不同,是发自内心的真笑。

郑贵妃本就是向太后的人,所以她干脆亲手把一个四方的锦盒送到太后面前,小脸微微红着。

在外人看来这是娇羞,甚至赵佶恨不能直接揽了她,好好亲热一番。但是她自己却知道,她不过是在忍着怒气罢了。

她是轩辕三妖之一,出身高贵,哪儿会愿意向一凡人老太太屈膝。可是她又怕,怕死。

死了两次了,又怎么会不怕。

打开锦盒,一股幽香顿时在慈寿宫中蔓延,看到里面的礼物,向太后面上露出了欣赏的笑意。

“还是咱自己人想的周到!”

捧着一叠宣纸,阵阵幽香让人闻着神清气爽。

“太后,这是臣妾手抄的《法华经》,又用凝神香熏了半个月,这样您看得时候就不会再犯头疼的毛病了!”

这本是郑贵妃精心准备的寿礼,此时拿出来,却是便宜了这玉石琵琶精,她只需要按着郑贵妃的想法说了,便成了。

至于《法华经》是什么?知尚与西方教又有什么关系?

不好意思,这时代还没人整理过,她自然也就不是那么了解。反正是这宫中的女人多数是信佛的,官家是信道的。

她知道这个也就够了。有一个道家弟子的皇帝,她又怎么敢不小心谨慎一些。

向太后听着她的解释,不觉点了点头,暗赞这郑贵妃行事周到。“郑丫头不愧是在哀家身边呆过,这礼物真合哀家的心意,哀家这两天正想看看《法华经》呢!你这手抄的工整俊秀,又比那些个佛经字体大,哀家看的也舒服!”

“皇上,你看!”这是刘贵妃在不满使小姓子,觉得自己太亏了,那么值钱的黑玉佛珠送上去,不仅没有半句夸奖,还落了一身的冷嘲热讽。可是这郑贵妃只不过送了几张纸片,便得了这么多的夸奖,她实在是不甘心得很。

赵佶小声劝着她,对他来说,只要太后高兴就好,至于自己女人受的这点儿委屈,实在是只算什么。

只要寿宴能顺利进行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这么些年过去了,就连赵佶都忘了向太后不喜铺张的姓子了。

自己挨训都没说什么,更何况你。

只要是顺利就好。

妃子王孙公主,这一个个礼物送上,向太后总是要说两句。

人老了,多说这么两三句,她自己是不觉得,可宁采臣这帮人却麻烦了。

本来在献完礼,他们便可以随意了,但是这是在寿宴开始的正常情况。

然而这赵官家突然加的这么一句,是排练时没有的。

怎么办?坐下是站着?

别人都站着,哪一个敢坐?

八零后、九零后,都接受过准军事训练,也都知道这站队形时,最怕的就是顾虑自己站得好不好,齐不齐之类。

这是极耗精力的。

接受过训练得还好。但是这宋朝的文官们哪一个接受过,一色的宅男出身。这越想站好,可他偏偏就是站不好。

有些家伙更是摇晃了起来。

(未完待续)

第371章、讥讽

不知道向太后是不是在立威,反正她在上面喋喋不休不说,这一会儿搞得大家没了精力了,再好的礼物也没有了看头。

聂府尹只考虑了好礼物的重要,却忘了以他的官职不会是排在前面献礼的。

果然只是接受了自家人的献礼,向太后就很疲惫了。

很快,上面的宦者便传出了新的命令,一应礼物全都交到宫里,这儿就不一一呈献了。

这一下,很多人的精心准备都用不上了。

因为就像向太后说的那样,平时皇帝一得到好物件也总往向太后那送,她那的东西就是三年五载也赏不完,是绝对真实可信的。

这礼物一交上去,三五年后太后还能不能看到都是个问题。

这对那些一心出彩的人绝对是惊天噩耗。

聂府尹同样为宁采臣不值,准备那么好的宝贝,实在是浪费了啊!

浪费吗?宁采臣撇撇嘴。

好吧!一张音乐生曰贺卡在这时代也勉强算得上是浪费了。

正当众人以为就这样时,变故突生。

宁采臣他们官职低微,凑不上去,不过还是很快便传来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礼物一事上,大宋的官是不听不行。可那些外邦使节就不愿意了。

他们来大宋,咱们自家是说什么万邦来朝,上国气象。但是对他们来说,他们就是来骗傻子钱的。

不让咱们献礼了,这“回礼”怎么办?给多给少的哪个知道。

还有咱们这次献的礼,谁献得多,谁献得少,都需要一点儿比较不是。这样大家下次再来,自然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现在这一取消,他们的小算盘也就打不起来了,他们自然是不乐意的。

这些外宾一闹,这可是大事。就是太后身子再乏,也不得不硬撑着。

这样的上国……唉!

无论他们送的是什么,他们都能带回去十倍以上的利润。这才是他们乐此不疲的主因。

“哈哈!兽皮?人参?”轮到金人献礼时,立即惹来了阵阵嘲笑。

别的朝代也就罢了,但是这是个商业发达的朝代,没有人不知道这野物皮草是个什么价格。

大自然几乎没有遭受损害的时代,这野物可是到处都是,根本就不稀罕,更加不会有什么动物保护组织,否则也不会有武松打死了老虎成了英雄了。

赵佶也忍不住笑道:“既然来了也就是客人。礼部不要亏了我们的客人就是。”

“是,陛下。”

礼部人应了,却也不忘说笑:“这样也能称为一国,实在是……”下面不说也明白。

金人一下子脸都涨红了。这是愤怒,想他们刚刚击败耶律延禧派去镇压的全部军队,正是心气高傲的时候,哪儿会忍受宋人的嘲笑。

一个会说汉话女真站了出来,大声道:“不要看它只是一个野物,但是它却绝对神奇,是你中原都没有的。”

“哦!你说说看,是什么样的东西,是我们中原所没有的。”赵佶是不信天下有什么是他所没有的,他顺口一问,也只是客气一下罢了。

不想那女真,却艹着一口怪味的汉话说:“白面猿猴,虽是畜类,却善知三千小曲,八百大曲,能讴筵前之歌,善为掌上之舞,真如呖呖莺篁,翩翩弱柳,实在是人见人爱的灵姓十足的玩物。”

“哦?世上还有这等灵物?”赵佶起了好奇心。

“那是自然。”他得意得很。

“那快快演来看看。”赵佶是最喜欢这些玩物,见了就不愿意放过。

那金人刚想演示,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拦住了他,在他耳边说了一番话,那会汉语的金人问道:“若是真有这样的灵物,陛下愿意回赠我国什么?”

不表演先谈条件。

赵佶哈哈大笑,大方道:“你说你们想要什么,只要是我们大宋有的,朕都可以给你们。”

赵佶的大方让金人惊喜不已。立即放出了他们带来的猴子。

不错,猴儿玲俐,轻敲檀板以有乐,舞姿不凡,其技艺之精湛,已完全可与高水平艺人相媲美了。

赵佶看果有这样的灵物,立即便是看得心花怒放,恨不能立即讨了来,为他所有。

只不过这金人送什么不好偏偏送猴子,当场便惹怒了玉石琵琶精。开口说:“哼!不过是个耍猴的,没什么了不起的。”

“咦?爱妃知道这白面猿猴?”赵佶好奇道。

知道,太知道了。

玉石琵琶精眼中寒芒一闪即收,娇笑说:“官家,这有什么?臣妾还知道,黄山多猿,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芳香袭人。”

“世上真有如此灵异之猴?”

玉石琵琶精说:“自然是真,猴儿本就是聪明,聪明的猿猴在接受人类的教化或驯化方面,比较其他动物来说,也很突出。耍把戏娱人,爬高树收果,一些简单宜行的技艺,猿猴往往一学就会。那只白面猿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主攻方向,在臣妾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