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从白蛇传开始 >

第244章

从白蛇传开始-第244章

小说: 从白蛇传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他立即换了个脸色,不声不响向马儿走去。一张脸铁青,有怒发不得。

宁采臣却早他一步上了马。

看到宁采臣坐到汗血宝马上,太监呆了一下,然后问道:“大人,您骑了我的马。”

“我不骑,难道真让你骑马跑我前面去吗?”宁采臣一打马,便往汴京城而去。

太监是真的没有想到宁采臣会这么做。过了好一会儿,才大喊道:“抢东西啊!有人抢东西!这还是大人吗?大人们怎么能,又怎么会抢东西?”

文人,文官啊!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现在却抢起了东西。有这样的文人吗?

太监是不信自己经历的。不过后来梁山人知道这件事后,却大声叫“好”,纷纷说这才是梁山的好汉。

这汗血宝马跑起来……也不怎么样。

别看宁采臣上辈子不像现在这样富,但是也是坐过高铁的。知道什么叫高速交通工具。

当然,这是古代,不能有太多太高的要求。但是这汗血马是并步马,跑起来不会这么颠,宁采臣还是知道的。

不是马的基因变了,就是让人骗了。这才不是什么汗血宝马。

进了汴京城,宁采臣便下了马。目前他还没有京中跑马的资格。

眼看着便是到了皇城,却不想单章竟然站了出来。“宁大人。”

他先行礼,宁采臣不得不回礼。“单大人。”

单章看了看四周,没有找到传旨太监:“宁大人,那奴才已经把话传达了吧!”

“是说了。”这没有什么不好承认的,宁采臣点了点头。

“那大人有什么打算?大人愿意离开汴京吗?太子殿下也不会太过委曲大人,只要大人同意,太子说了,可以放大人去苏杭为官。”

他既然这样说了,宁采臣就不得不问个明白。“单大人,这到底是为什么?”

单章能说吗?

哦!是这样,太子看上了皇上的女人。但是太子不敢与皇上抢,而大人又与她过从甚密,太子看了不舒服,便想把你支开。

以免每次见到,都能想起身为太子都得不到的东西,一个臣子却能得到。

“原因是什么?宁大人说需问,问了我也不会说。宁大人只要应下就行。”

宁采臣严肃说:“老实说官不官的,我并不在意。但是我却不能就这样走了。”

如果真的想走,以自己现在的本事,天下之大哪儿不能去。反倒是留下来,有可能要面对金人、蒙古人的灭绝之战,同时还有一场天地大劫。

封神大战时,有圣人相护,都有那么多的修真死亡。这一次呢?

“宁大人,你到底是图的什么?与太子做对又有什么好处?”单章问道。“衣锦还乡,难道不好吗?”

宁采臣想了一下说:“因为我爱这个国家,也爱这个朝代。单大人作为太子身边的人,也应该好好劝劝太子了。”

宁采臣虽然没有直斥太子之非,但是在单章听来,绝对是大不敬。

“宁大人,你竟然……”单章立即换了脸色,再也不是那种好友之问轻松说服的样子。而是立即划清敌我阵营,阶级敌人。

宁采臣笑了笑,一松马缰说:“这可是太子殿下的千里好马,现在我交给你了。”

说着,便转身进了皇宫。

单章傻傻地接住马缰绳,是追上不是,牵着不是。他和宁采臣一样,是没有宫中行马的权力的。

“唉!”一叹气,他牵上马,去找太子了。太子的东西,总是要还的。虽然不知道宁采臣怎么会得了太子的汗血宝马,但是这马他还是认识的。

因为就是为了这匹马,太子才把西夏人引入皇宫,带到皇上身边。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进了太子宫,见到太子,单章立即见礼。

“幼文来了。”太子正在饮茶,“快来坐。”

不等单章坐下,便催促道:“他怎么说?答应了吧!富贵不还乡,有如锦衣夜行。孤的条件这么好,他一定是答应的。也对,他若不答应,他也不可能这么早进城。哼!天下名士又怎样?在官位富贵面前,还不是低头了……”

“太子殿下。”单章赶忙打断赵煊的意臆,他陪了太子也不算短,自然是知道太子的姓子。

事情向赵煊预想的方向发展,那么一切都没有问题。但是一旦不像他所想象的发展,他同样会很暴躁。

单章立即说:“太子殿下,他没有答应。”

比起面对一个暴躁的太子,显然打断他的话就不算是什么多么大的过错了。

“他没有答应?什么?他没有答应?”

单章正准备迎接太子的雷霆之怒,但是赵煊却没有发火,而是很安静地坐着。

正当单章以为赵煊是不是气过了头,却听赵煊问道:“他为什么拒绝,以及说了什么,你原原本本全都告诉我一遍。”

“是,殿下。”单章摸不清赵煊是生气,还是真的就这样心平气和。他没有增添任何一点儿自己的主观判断,尽可能客观地复述了他与宁采臣的交谈。

太子赵煊静静听着,没有插上一句,只是那么听着。安静地从头听到尾,又回味了一下,才说:“果然是他啊!就像姐姐(李师师)说的一样,他是个有用的人才。”

咦?这又是怎么了?

单章知道太子赵煊极为不待见宁采臣,但是今儿这话露出的意思,分明是看好他的意思。

让太子殿下转变的,是那个姐姐吗?可太子有姐姐吗?

太子赵煊回宫的方法不是那么正规,再加上赵佶本人是那种不喜欢宣扬家丑的。

曾经有一年,下面报上来子杀父的一个案子。赵佶知道后,没有审理,直接使人杀了那个儿子。

因为这子杀父,在儒家的教化下,绝对是件天理难容的事。与其审理,污了天下的教化,不如直接杀了。

可人杀死不久,这人老父却从外地回来,证实了是一桩污告。

然而人都死了,就是证明了又有何处。

也许这件事有影响赵佶,也许没有。不过赵煊在皇家档案上,却是从来都没有出过皇宫。至于为什么没人见过这个皇长子。病了。

单章并不知道赵煊的过去,所以并不知道他口中的姐姐是哪一个?皇长子又何来的姐姐。“殿下……”

赵煊说:“这么爱朝庭,这才不枉朝庭养育了他们。先祖立国策,实乃贤明至极。如果天下人都这样想,我大宋必将千秋万世,永远流传!”

“是,殿下!”

太子殿下到底想说什么?

不知道,听不懂。但是他知道自己只能应是,因为今天的太子,一句话也没有说错。身为太子的陪读,本就是会应和太子,更不用说太子说的还是至理。

太子这是变了吗?

(未完待续)

第434章、表面光鲜

赵煊又说:“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国策。只有这样,天下才能长治久安,我大宋才能传承不息。幼文,你要时时督促本王,使本太子不忘文治天下!”

“是!太子殿下!”单章喜悦轻快应道。

帝王术,绝对是帝王术!

不管是谁教殿下的,这都是好事,殿下学会了收天下士人之心了。不再是那个只考虑自己的殿下了!

单章当然会喜悦,会轻快。

单章既不是穿越者,也不是修真。自然是不知道赵煊必然是下一任帝王的。

他只知道自他成为赵煊的太子舍子,看到的是赵煊不喜道士,甚至与道士为难,刁难他们。同时,他又针对宁采臣。

这不是什么好事,更不是人君所为。

得罪道士,等于得罪官家;得罪宁采臣这样的人,几乎便等于向文官势力动手了。

单章都有些担心自己这太子舍人还能做多久。毕竟得罪了官家,又向文官动手,这样闹下去,正常人怎么看,这太子之位也很难的保得住。

现在太子醒悟了,竟然知道拉拢人了。虽然只是一些老生长谈,但是这总也是进步不是。

是谁?是谁教育好的太子?最近太子宫发生了什么新鲜吗?也没有来新老师啊!

“幼文,你为何如此激动?”看到单章左顾右盼,不听自己说话,赵煊有点儿生气。

自己刚得了人的指点,说上一番有价值的话,你就这样,太不给面子。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殿下英明!殿下一番话真是发人深省,人君典范!”

不要以为太子舍人只是陪人读书。这陪人读书也是一门学问。这太子说对了,要拍马屁,以加深太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说错了,更加要拍马屁。这同样也是一门学问。

果然听了单章的夸赞,他极为高兴,不过他想的不是怎么嘉奖单章,而是心想:美人儿真的很厉害,我随口两句,这身边的人都这么大的反应,如果说给朝上大臣们听,他们不是高兴欢喜坏了。

“对了,宁采臣怎么会骑孤的汗血宝马回来?”他知道单章把他知道的都说了,继续说,“这个死奴才,来这点事也办不好!”

“殿下勿恼,这文人说话总是藏着掖着,他想必是会错了意,以为宁大人答应了。这才借马与宁大人,要知道宁大人这次的过错可不小。自然要早一点儿面见陛下。”

赵煊很想说,就是他答应了,也应该让他慢,让他激怒父皇。

可是他刚刚才扮演了一番贤明太子。这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反而说道:“你说他为什么这么恨西夏人,竟然连俘虏都不放过?”

“殿下,西夏人不是说了吗?这西夏人曾经俘虏过宁大人的父亲,这才借机报复。”

“因公废私!”赵煊突然大声说,“这宁采臣怎么能这样?怎么能为了自己的私仇,置国家大局于不顾!”

作为一个贤明的太子,这时候这表现,自然是极为适当。没人觉得他是在公报私仇,借题发挥。

只是知道历史的人都知道,这赵佶父子俩干别的还成。要说这治理国家,却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至于什么全局考虑,这样的战略问题。这才是真的在难为人。

他们能依书直说,这本身便是了不起的成就。

至于他们说的,书上写的,到底具体是什么意思,什么章程?

对不起,不好意思。这是绝对真心不知道的。

他们正全力批判宁采臣因私废公,不识大体……再强调一下,具体意思是不懂的。比如什么是大体?比如为什么原本只有几万几千人的小族,非要他们成为几十万几百万的威胁?

这书上没说,他们也不懂。他们只知道宁采臣的做法是违背了圣人学说的。虐俘,恶对敌国……真真不知道他是哪门子华夏人。

“也不知这宁采臣的书是怎么读的?”

“殿下,殿下!”

越说越起劲,越说越兴奋。仿佛随着他们的YY,宁采臣就真的变得一文不名,是个品德低劣,蝇营狗苛之辈。

然而这时候怎么会有丧门声,怎么可以有丧门声?

“什么事?”

不高兴,极度不高兴。

想我自当上太子,YY一回容易吗我?这谁这么没有眼力劲,扫我的兴。

太生气了,已经顾不上称孤道王了。

大声嚷嚷赶回来的自然是那位小太监。

只是一路紧赶慢赶,他已经变得个泥猴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地上打了滚才回来。

而事实是……他真的是在地上打了滚才回来。办差了差,又丢了太子的汗血宝马。他能敢回来,已是不错。

“奴才该死!奴才没有保住太子殿下的汗血宝马。死罪死罪!”精明的太监,一开口便只说丢马的事,不说自己办砸了差。

差事办砸了,是他无能。可是马让人抢了,这过错就小得太多了。推脱掉罪名,他做得不差。

看他可怜兮兮的样子,赵煊也不好再处罚他搅了自己YY的罪名,只能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看你成什么样子!真是没了皇家的脸面!”

他一听,立即哭诉说:“殿下,不是小的愿意丢殿下的人,是宁大人。都是他,殿下为小人做主啊!”

“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细细说来。”

得了令,他立即诉说起来。不过他与单章不同,没有经历太子刚才的发言,所以他不免带上了自己的主观情绪。

在诉说完之后,他更是哭诉道:“殿下,奴对宁大人可是恭恭敬敬。可是宁大人不仅不把奴放在眼里,更是一把把奴抓下马,摔了个仰马哈!”

说着,他转过身,给赵煊看他身上的泥土,是汗水与土的混和。

转身动作太大,更是把灰尘带到空气中。赵煊立即取出手帕掩住鼻子。

“殿下,他摔了奴没什么,奴本就是下人,身子骨贱,摔坏了也没事。但是打狗还要看主人,他明的打的是奴,实际上却是驳的殿下的脸面。”小太监见赵煊不喜自己身上的土,立即尽量不让自己身子动,以免扬起灰尘,怒了殿下。一边说,一边小心地观察赵煊的表情。

身体不动,眼睛还能观察人,同样是个本事。

(未完待续)

第435章、三人成虎之策

“什么?放肆!”太子赵煊突然生气道。声音从喉咙里硬挤出来,就像是野兽一样。

“就是,放肆!”单章应和着,“你还奴才满口胡言乱语,宁大人又岂是那种人?”

单章不是为宁采臣说话,他是为了迎合太子。刚刚太子可是说了宁采臣是人才,虽然不知道太子口中的姐姐是哪一个。

小太监见太子身边的单章单大人拆穿自己的谎言,立即急了:“太子殿下,奴指天发誓,奴绝无半句谎言!”

单章直接问道:“你说你没有说谎,那你告诉我,宁大人一介文弱书生,怎么可能赶的上一匹千里马,又怎么可能把你从马背上拉下来?”

“单大人,当时那马儿并没有跑起来……”

“好了!”赵煊突然勃然大怒,“不要问了!他是骑本王的马进的城,这总是事实。”

单章愣住了。太子怎么又这么说了?他到底是看好宁采臣,还是不看好。一匹马而已,有必要这么生气吗?

小太监见太子训斥了单章,站在了自己这边,不由得意道:“就是。单大人,你怎么突然站在宁大人那边了?”

不用小太监问,单章自己也糊涂了。太子前前后后,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太子,单章一时间也弄糊涂了。

他只知道太子很生气,真的很生气。

这时,一个女子从外间进来,这女子手捧参茶,径直来到赵煊身边:“太子喝参茶。”

这个女子,赵煊认得,同样的是西夏人的供品。是西夏人送与太子的。

赵煊接过参茶,突然问道:“你说这事,孤怎么处理?”

那女子说:“殿下絮罪,胡娘不敢。”

“有什么敢不敢的,让你说你就说。”

“是。不过这事是什么事?还请太子明示。”

“哦!你看孤这脑子,竟然忘了告诉你是什么事了。事情是这样……”

说也奇怪,本来很生气的赵煊,在这女子出现后,竟然变得平静下来。

单章自从这女子到来,便嗅到一股似檀似麝的香气。女儿身多有香气,对此他并不在意。反倒是赵煊听取一个女子的建议,这点儿让他有些在意。

赵煊说完整件事后,胡娘咯咯笑道:“殿下,这有何烦恼。如实告知陛下也就是了。”

“如实说?这能行吗?”赵煊竟然听从了,虽然还有些半信半疑。

胡娘说:“这有什么不行的。怎么说,殿下与皇上都是父子。陛下的臣子欺侮了殿下,皇上绝对会站在殿下这边的。”

她说得虽然是常理,但是赵煊知道,他说:“父皇对文人们一直很好,恐怕……”他没有自信与文人比圣眷。

还有这样的父亲?不疼儿子,疼大臣?

胡娘转念一想笑说:“陛下以前也许是,但是这次不同。不要忘了,西夏人可是把御状告到了陛下那儿。三人成虎的故事,殿下忘了吗?”

赵煊呆了一下,他不是忘了,而是压根没有听说过。

看他的神情,胡娘便知道他没有听说过。不由在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