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从白蛇传开始 >

第254章

从白蛇传开始-第254章

小说: 从白蛇传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江道:“甚么娘娘?亦不曾拜识,如何敢去!”他只是推脱,并不敢去。

没办法,谁让他准备假借的名号也是娘娘。这做了亏心事,可不是不敢前往吗?

青衣童子说:“星主到彼便知,不必询问。”

宋江道:“娘娘在何处?”

宋江本想说出自己的处境,以避免与那个娘娘见面。但是话都到了嘴边,却鬼使神差地缩了回去。也许宋江也不甘于平淡,准备拼上一把了。

只是他以往拼的是人,现在拼的却是神罢了。

青衣道:“只在后面中。”

青衣前引便行,宋江随后跟下,所到之处牢门自开,端的是仙家手段。

出了天牢,就是一个角门。青衣童子说:“宋星主,从此间进来。”

宋江跟入角门来看时,星月满天,香风拂拂,四下里都是茂林修竹。宋江寻思道:这是什么地方,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是了,我不是这汴京开封人氏,不知也是正常。

行不数步,便见一庙,看不清庙名,只是广大无边。在这开封只有大相国寺,宋江知道才能与之相比。

宋江行时,觉得香坞两行,夹种着大松树,都是合抱不交的;中间平坦一条龟背大街。宋江看了,暗暗寻思道:“我到不知道这汴京还有这等好去处,为何不闻其名?”

跟着青衣行不过一里来路,听得潺潺的涧水响;看前面时,一座青石桥,两边都是朱栏;岸上栽种奇花异草,苍松茂竹,翠柳夭桃;桥下翻银滚雪般的水。流从石洞里去。过得桥基,看时,两行奇树,中间一座大朱红棂星门。宋江入得棂星门看时,抬头见一所宫殿。心中惊恐;不敢动。青衣催促,请星主行。

引入门内,有个龙墀,两廊下尽是朱红亭柱,都挂着绣;正中一所大殿,殿上灯烛荧煌。青衣从龙墀内一步步引到月台上,听得殿上阶前又有几个青衣道:“娘娘有请,星主进入。”

宋江到大殿上,不觉肌肤战栗,毛发倒竖。下面都是龙凤砖阶。心想:莫非到了皇宫?

青衣入廉内奏道:“请至宋星主在阶前。””宋江到廉前御阶之下,躬身再拜,俯伏在地,口称:“臣乃下浊庶民,不识圣上,伏望天慈俯赐怜悯!”御内传旨,教请宋星主坐。宋江那里敢抬头。教四个青衣扶上锦墩坐。宋江只得勉强坐下,殿上喝声“卷,”数个青衣早把珠卷起,搭在金钓上。

娘娘问道:“星主别来无恙?”

宋江起身再拜道:“臣乃庶民,不敢面觑圣容。”

娘娘道:“星主,既然如此,不必多礼。”

宋江恰抬头舒眼,看殿上金碧交辉,点着龙凤烛;两边都是青衣女童,持笏捧圭,执旌擎扇侍从;正中七宝九龙上坐着那个娘娘,身穿金缕绛绡之衣,手秉白玉圭璋之器,天然妙目,正大仙容,口中说道:“请星主到此。”命童子献酒。

两下青衣女童执着莲花宝瓶,捧酒过来,斟天杯内。一个为首的女童执杯递酒,来劝宋江。宋江起身,不敢推辞,接过杯,朝娘娘跪饮了一杯。宋江觉得这酒馨香馥郁,如醍醐灌取了一枚,就而食之,怀核在手。青衣又斟过一杯酒来劝宋江,宋江又一饮而尽。娘娘法旨,教再劝一杯。青衣再斟一杯酒过来劝宋江,宋江又饮了。仙女托过仙枣,又食了两枚……法力波动,应天彻地。

正准备出使的宁采臣看向大相国寺的方向,不由奇怪:这大相国寺又在干什么?好大的手笔。

这样的热闹,宁采臣却没有参与,因为只在明天,他就要出使辽国了。反正他知道这段时间汴京没什么大事发生。可是他又怎么能想到这夜梦九天玄女的勾当,此时正在上演。

与此同时,大相国寺内,一众和尚正在施法,只是这次他们不再对人,而是对一些死物施法。

只听一僧问道:“这样做真的能使我佛门大劫减弱吗?”

在这殿中多出一个光头和尚。只是虽然没了三千青丝,却也依稀分辨得出这和尚分明就是那个道士,丁隐的徒弟。

只听他说:“这劫与水似,宜疏不宜堵。既然大劫将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引发它。能泄多少便泄多少。”

老实说,他也够郁闷得了。这大宋皇帝信道信得分外痴迷的时代,偏偏他的大臣们不信。

幸好他是丁隐的徒弟,丁隐是修真魔界的双料博士,使得他也多少知道些秘闻。

除了知道这次大劫是魔劫外,更是知道由于佛门扎根于东土,使得他们有了开启大劫的权力。

气运相联之下,就是东方道门也无权再指摘他们。像封神大战,以西方非东方的挤兑言,这时候已然无用。

当燃也或许是知道就是挤兑他们出去,他们也会参与进来,所以也就不费这唇舌了。

无尤子见以道士身份引发不了大劫,没奈何也只能转向佛门,让佛门引发了。

如果大相国寺的佛门罗汉还在,借他个胆子,他也不敢。可谁让这唯一一尊罗汉就那样死了呢?那就怪不得他了。

讲完道理,他又说道:“你们与其担心成不成,不如担心这借用天庭的罪名?”

不要看西游把玉皇大帝形容得那么不堪,实际上天庭在道门中的地位永远不低,近似与凡人对朝庭。

如果天庭真那么不堪,修道者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努力一心飞升。

“哈哈!”众僧哈哈大笑起来:“大师勿忧,虽说这天庭是东方天庭,但是与我佛门天庭无异。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可不是说假的。单我佛门外来者的身份,天庭便要卖上三分薄面,更何况我佛门与天庭还是儿女亲家。”

“儿女亲家?”

“不错,大师忘了我佛门韦陀禅师可是迎娶了龙吉公主为妻。”

原来是那档子事。封神一战,佛门可不地道。想不到他们竟然不以为耻,反而得意洋洋。

不过也正是不地道,使得道门三教损失惨重,佛门倒是落了好大的便宜。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佛要是不要脸呢?

无尤子有些担心了,虽然利用佛门引发大劫的法子可行,但是佛门一下子不要脸起来,哪个能敌?

这佛门的高手,身为魔的一员,他可是知道佛门的底蕴,就是道门三教联手也比不了。我魔门行吗?

作为佛的对立面,他却是没有这样的自信。

“大师,你怎么了?”见他默不作声,僧人问道。

“哦?没什么。”他心中有事,随口答复。

僧人问道:“那接下来怎么办?”

“接下来和封神一样,全力助他逃走就是了。”无尤子已经没有心情帮他们出谋划策。人家本就厉害,再帮忙,岂不是自家胜算更小。

他已经后悔让佛门开启了。思虑不周,应该是多找几个人的。

大劫开启虽是劫,但同样也是机遇。

巫妖劫、封神劫、西游,西方一直利用得很好,人家都有了套路了,自己竟然还帮他们开启魔劫,真是大劫来临,昏了头了。

不知他心中所想的众僧却说:“不错。这汴京有我佛门弟子把守,助他逃生应是不难。”

“师兄是说他会是文王吗?”突然一个不起眼的声音却惊功了众人,就是无忧子也抬起头来。

“不!不可能!”

“大师为何如此说?”众僧问道。

无尤子哪儿知道为什么,他只是吃惊罢了。开启魔劫是师命,他可没有帮助佛门找到文王的打算,这无关正邪,而是立场问题。

只是有人提出,他才猛然惊呼失声,并不是他真的知道了什么。

(未完待续)

第455章、算计

“文王乃是一方诸侯,身具王命,这宋江是何人?一介刑囚也妄图称王?”是不是文王,他是真的不知道,正如他打入佛门,开启魔劫一样。

如果真的知道,他又不是傻子,会犯下这等傻事?

佛门多才智。外来宗教的帽子更是让他们居安思危,勤于了解华夏之事,一声刑囚立即引发他们的热议,只听有人说道:“这彭越为盗,龙且为囚,不也为王为将?”

无尤子立即说:“他们也只是为王为将,却无帝王之命。”

历史无尤子也知道不少。

那僧人又道:“他们无人辅佐,难有气运。焉知宋江也是如此?你我在此施法,不就是看好于他吗?再说贫僧也见过他,命中隐有龙气,想也是气运深厚之辈。”

什么?无尤子是真的惊了。不会是这么刚好吧!

魔与佛最大的区别,便是一个信气运,一个不信。如果魔也信气运,那么便不是魔了,更加不会挑衅气运深厚之辈。

老实说,如果魔真的不再挑衅气运深厚之辈,以他们的手段,做什么也没有人知道,还何谈为正道所弃。

不过他们不信天地气运,不等于他们就不知道天地气运。相反,对佛道二门能看出龙气国运的本事,他们是深信不疑。

不会是弄巧成拙了吧!

他暗暗,这时却有执法僧说:“不要使用善辩之术。都是同门,此术一施,还如何知道分明。”

佛门有理越辩越明之说,为此他们也总结了一门善辩之术。

理越辩越明,乍听之下,似乎如此。但其实也就相当于律师的口才,律师就是借着口才大杀四方。所以佛门之人在门内是很少用此术的。

“是,首座。”那僧人立即低头认错。

不过现在无尤子才不关心他用了什么善辩之术,他只想知道刚刚他说的是真是假。

“这宋江身上真有龙气?”

“是,他曾经来过我大相国寺,贫僧曾经以望气之术观望过宋施主的气运,隐隐中有一道龙气。大师没有看过吗?”

“没有。本座与他素未谋面。”无尤子寻思:如果知道,我又怎么会选他。

那僧人说:“大师何以一脸愁容?”

无尤子解释说:“本座是担心我佛门一身气运也经与宋室牵连在一起,此次大劫一起,怕是要走截教后尘。”

这不是虚言。截教当时也是与商朝气运相联,可最终也没有逃过一劫,不仅商朝没了。截教损失也是惨重。

当然三位圣人这一战使得他们全都脱离了人道气运的束缚,从这一点上说倒也不算是没有收获。

然而这等事是能做不能说,一旦说了,可就只能讨骂了。庄子便大骂过“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正因为如此,三圣人的得几乎无人知,门下之失,却是人人尽知。这也使得大劫来临,众生变色。

其实当年那事也怪不得三清圣人。天地初开便有大劫,当年的龙凤三族何在?巫妖三族又如何?

是,三清圣人是超脱了,但这是人家的本事,你不能因为人家本事大,在大劫中得了机遇,便眼红大骂吧?

至于当时圣人有没有能力保护更多的人,又为什么不保?不到那个层次,永远无法理解他们的算计。

听了无尤子的担忧,众僧反倒大笑起来。只听他们说道:“大师难道忘了我佛门的气运转嫁之术。到时只要使得官家招安,自然便可得了他的气运。我大宋与佛门必然安然无羔。”

得,他们什么都考虑好了。真真是算无遗策。

而玄女庙那边,却仍然在演着戏。

宋江已觉有些微醺;又怕酒后,醉失体面。再拜道:“臣不胜酒量,望乞娘娘免赐。”

殿上法旨道:“既是星主不能饮酒,可止。”教:“取那三卷‘天书’赐与星主。”

青衣去屏风背后,青盘中托出黄罗袱子,包着三卷天书,递与宋江。宋江看时,可长五寸,三寸;不敢开看,再拜受,藏于袖中。

娘娘法旨道:“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星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勿忘勿泄。”又说,“玉帝因为星主魔心未断,道行未完,暂罚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懈怠。若是他曰罪下都,吾亦不能救汝。此三卷之书可以善观熟视。只可与天机星同观,其他皆不可见。功成之后,便可焚之,勿留于世。所嘱之言,汝当记取。目今天凡相隔,难以久留,汝当速回。”

到这儿,主要剧目已经演完。

什么魔心未断,道行未完……一下子便为今后的招安埋下了伏笔。

只是他们显然不知道宋江本就是个时刻准备招安的姓子。

也不对。随着宁采臣插了一手,无尤子也参与进来。与历史不同,这一次他是注意到了宋江。

魔心?是不是可以导入我魔门?

历史上,无天毁灭小千世界毁灭得很顺利,自然也就看不上那些本应上榜的魔们。

这一次不同,宁采臣三番两次的搅局,就是他也不得不注意到一些可以借助的力量。所以这一次宋江还会不会招安。不好说。

单是他们刚刚弄的手段,便足以让宋江自信心爆棚,要知道历史上这可是他自己耍的小手段。根本就没有什么玄女赐书,这才使得宋江在面对大宋时心虚得很。

君不见这玄女赐书最大的破绽吗?

九天玄女是什么人?她可是三皇人皇之妻,就是圣人面前,也有半礼。

一个星主,就算他是星主好了。也不过是封神榜下的奴隶罢了,有什么资格要九天玄女下凡。就是替玉帝捎口信……比较一下他们的身份,这可能吗?玉帝就真的比人皇之妻还高贵?这可不见得。

现在好了,有大相国寺演的这出戏,宋江绝对是底气十足。傻子都知道玉帝比人间皇帝的官大。现在只是时间问题,以及宋江什么时候能反应过来罢了。

不要忘了,一直到现在宋江都不知道他见的是什么娘娘,只是知道是娘娘。

(未完待续)

第456章、出使前

却说宋江出了庙宇,这才心安细看庙名,一看竟然真是玄女娘娘庙。不由思索,这到底是真是假?

宋江本就是个擅于计算的人。这本是他准备的把戏,可是还没有实施,自己却撞上了。又是牢中,这怎么看,怎么不可思议。

这时那两青衣童子突然猛然一推宋江,宋江大叫一声,有如从堕入云雾,从天上直往凡尘掉。

这一下还不摔死?恐怕连个囫囵都不可得。

心中又急又惊,这一惊急,人却也醒了。

宋江只看见自己双手乱抓乱挠,一把的稻草,身上头上全都是。

这稻草是牢房铺就吸湿防潮的稻草,那味儿自然不会多好。

宋江麻溜地爬将起来,上下打量自己,没有缺少什么零件。

松了一口气,反而叹气道:“原来只是黄粱一梦啊!”

这人从天上掉下来,不摔死也是重伤。可是他浑身上下一点儿伤痕也没有,这不由不让宋江灰心丧气。想他一生,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好容易发达了,却只是一场黄梁美梦。

看外面,月影正午,才是三更时分。

然而一场美梦,哪儿还睡得着。

咦?

这时节已是夜晚寒凉,宋江刚刚又抓起大把的稻草,使得地气上升,最是寒冷不过。不由把手伸入衣袖,以寻求一点儿温暖。然而这一伸,却摸出了三千枣核。袖子里帕子包着的三卷书。

取出一看,正是三卷天书。这时他也不觉得冷了,只觉口中仙酿酒香,暖洋洋。“噫!这是酒劲发了。那么适才不是梦,而是真实。若把做梦来,如何有这天书在袖子里,口中又酒香,枣核在手里,说与我的言语都记得,不曾忘了一句?”

想罢,宋江手舞足蹈,不胜欢喜。

高兴一番,又想:“这娘娘呼我做星主,想我前生非等闲人也。且住!娘娘,还是九天玄女娘娘,那不是……”想到有的可能,宋江直接兴奋得浑身发抖了。

也难怪他会这么快想到这无穷的好处,因为在选拔神人上,他之所以选中九天玄女娘娘,便在于她的身份。人皇之妻,这个无比光鲜的招牌。

甚至吴用都帮他分析了其中种种说之不尽的好处。可谓是个既可更进一步,又可以后退一步的所在。

这些宋江全然知晓,只是一开始有些做贼心虚,全然忘记,现在才真正想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