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从白蛇传开始 >

第256章

从白蛇传开始-第256章

小说: 从白蛇传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这时代真懂工的官员是极少的。这一点是没有办法挑剔的。

留守什么人不好,而这个留守偏偏是宁采臣的同年。这也是他不想相见的原因,可随着都要闹到皇上那去了,他这才慌了。

皇上和太子,哪个大?不是傻子都知道。

他虽然因为凑不上皇上,好容易靠上了太子的大腿,但是那拼的也是以后,而不是现在。

就更加不用说在皇上那儿留下坏印象了。如果再过几年,他变得有城府了,这样的事也许处理起来很容易,但是现在,他也只是个毛头小子罢了。

急匆匆赶回了工部。

一进门,便听到单章在发火。

相煎何急?唉!相煎何急?

他整了整衣冠,急急进来:“下官见过二位大人。”

“怎么就你?你们大人呢?”看来人一身绿衣,单章便是不喜。

自从战国时出现了个齐庄公,便没有多少男人喜欢绿色。

这里面牵扯到了绿帽子,这一男姓极度反感的词汇。

要提“绿帽子”,就不能不提一下我们故事里的男主角——齐庄公。齐庄公,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灵公之子。

喜欢美女这是男人的本姓,世上不喜欢美女的男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俗话说的好:君子好色,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但是,我们的齐庄公却不是一个按常理做事的人。他虽然喜欢漂亮的女人,但却对年轻、青涩的女孩不感兴趣,而偏偏对已经嫁为人妇的少妇情有独钟(这一点和后来的曹艹有的一比)。

故事的起初发生在一场宴会上。在我国古代,有一种礼节:过年过节的时候,贵族、高官等人都要携带自己的夫人前去朝见国君及太后等人。朝见国君,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一件大事;而且出席这么大的宴会,这么大的场合,很多女人在出门前都刻意而又精心地打扮一下自己。这样一来,就为我们的齐庄公搜寻“猎物”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于是,在众多贵妇之中,他看重一个十分美丽的女子。谁啊——上大夫崔杼的老婆。

要说齐庄公看上崔杼的老婆,那就有点忘恩负义的意思了。想当年他老爸齐灵公废掉他而立公子牙为太子,并把他赶出国都,是崔杼在齐景公病危的时候把他接进国都,而且利用自己的势力从新立他为太子,这才有了他的宝座。

但是事情毕竟已经过了七八年了,该报的恩也都已经报了,该享受的还是要享受的。更何况我是一国之君,喜欢他老婆那是抬举他,我就是要了他的老婆他又能怎么样呢?

怎么样,后果很严重!

说起崔杼的老婆,那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其实在她嫁给崔杼之前,她就已经结过婚,而且还生有一子。但是,就是这样,崔杼也没有丝毫嫌恶她的意思。在她首任丈夫去世没多久,崔杼就找到了她的哥哥——东郭偃。于是,在东郭偃的撮合下,两人很快就到了一起,而且不久就结了婚。

宴会散后,齐庄公久久没有转过神来。天啊,世上竟有如此之美女,今生若得到她的片刻相伴,足矣!

很快,齐庄公开始格外地“关注”起来了崔杼,有事没事的就往他的家里跑。外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两关系多铁呢。

慢慢地,齐庄公开始有意的给崔杼同志安排一些事情去做。于是,齐庄公有了和崔夫人单独相会的机会。

一个是一国之君,一个是柔弱女子。于是,在齐庄公的威逼利诱下,崔夫人就范了(说得不好听,那就是从了)。

从这以后,齐庄公是上了瘾,经常是隔三差五的就往崔家跑,不管崔杼在家不在家。崔杼在家的时候,就和崔杼喝喝酒、看看舞;崔杼不在家的时候……(你懂得)

有一次,齐庄公高兴之余竟然把崔杼的一顶绿帽子给带回了宫中。要仅仅是带回去也就罢了,可偏偏齐庄公是个喜欢显摆的人。回到宫中他的兴致依旧没减。于是,兴奋之下,他把崔杼的这顶绿帽子“赏赐”给了别人。

好家伙,作为一国之君,竟然明目张胆的向外人展示自己的“采花”成果。要是其他的女人也就算了,可你现在私通的可是手握重权的崔杼的老婆。弄不好,这是要出大乱子的!

于是,齐庄公的贴身侍从就马上劝说他,让他不要这么宣扬,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没想到,齐庄公不仅没有听从,反而把他大骂了一顿。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崔杼并没有明白过来这是怎么一回事——齐庄公之前不怎么来我家啊,现在这是怎么啦,怎么突然间对我这么热乎呢。渐渐地,齐庄公来的次数多了,他也就起了疑心。

后来,崔杼无意中听到了家中下人的风言风语,顿时大怒——他这是“爱屋及乌”啊,真恶心啊!

于是,在他的再三催问下,妻子说了实话,确有此事!

于是,为了出掉这口心头恶气,崔杼精心设了一个圈套,准备诱引齐庄公上钩。

这年五月,莒国国君前来朝拜,齐庄公在临淄城的北郊设宴款待莒国犁比公。此次宴请,做为齐国重要人物的崔杼没有参加。理由就三个字——“生病了”。

好,生病了好,一会儿散了宴会我去看“你”。

于是,齐庄公在宴会结束之后,就直接去了崔杼的府宅——好久没见崔夫人了,不知她最近情况怎么样了?

果然,迎接他的就是自己的相好——美丽的崔夫人。看到崔府相对较为安静,齐庄公以为崔杼真的病了。于是,就肆无忌惮地和崔夫人开起了玩笑,难免说一些肉麻的情话以及某些重口味的段子。

崔夫人陪了齐庄公一会,找了借口就离开了。

美人走了,一个人这是无聊(齐景公的随从都被挡在了门外)。于是,为了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向往之情,齐庄公环绕着柱子唱起了情歌——好于兴致啊,估计这是你在世间唱的最后一首歌曲了。

唱完之后,齐庄公感觉情况有点不对劲,到底是哪儿不对,一时半会他又说不出。忽然,他发现——这间房子太安静了,安静的有点吓人。隐约中,他感觉到一丝寒气正向自己逼来。

就在此时,一群早就埋伏好了的杀手从角落里冲了出来,迅速向齐庄公围了过来。

好家伙,我说刚才怎么这么安静么,原来都藏了起来,不至于搞这么大的动静吧!齐庄公并没有被这种情形所吓呆,立刻明白过来这是怎么回事——要杀我!

此时此刻,对于齐庄公来说,什么事情最为重要——逃命!

于是,齐庄公撒丫子就跑。他首先想到的是门——不好意思,你想到的别人早就想到了。于是,当他发现门被上锁之后,立即又跑向了窗台。还好,这儿没有被封死。于是,齐庄公使出了很多年前吃奶得劲,从窗户跳到了室外的一个高台之上——看到这里,您也许会说,齐庄公这是真是狗急跳墙了。错,这是狗急跳窗,跳墙——那得在后面!

很快,一群武士从楼内冲了下来,包围了台子。

台子三面是空地,一面是高墙——这是齐庄公当时所能看到的场景。逃走,估计是不大可能了。既然逃脱不掉了,那就结盟吧,我发誓还不行么,以后我再也不来了。作为一国之君,这个面子你们一定得给吧!

不好意思,在我们这些家臣眼里,只有自己的主人,没有所谓的国君!

于是,齐庄公的一连三个请求都被无情的拒绝掉。

既然在你们手中看不到生的希望,那就只好自己创造条件了——于是,齐庄公猛地一下子跳到了高墙一侧,双手紧紧地抓住墙上的砖石,眼看就要把一只脚等到了墙上。胜利在望,生存是属于我的,看我出去之后怎么收拾你们这帮兔崽子。

忽然,就在齐庄公憧憬着自己出去之后的打算的时候,他感觉到自己的屁股上受到了猛烈的一击,随即感到十分的疼痛。就在这一瞬间,他的臂力消弱大半,猛地从墙上摔了下来。怎么回事,原来有人怕他逃走后报复,放了冷箭,正好射中了他的屁股。

于是,众人急忙冲上去,拿着各自的兵器向齐庄公身上砍去……

齐庄公,一个好色之徒。再给自己臣子戴“绿帽子”的同时,也把自己宝贵的生命给搭了进去。真是“成也崔杼,败也崔杼!”

(未完待续)

第459章、苦处

“大人们艹持军备已经到下面去了。”那小官立即答道。

“去,叫他们回来。这出使大事,他们耽搁起吗?”单章这话是说给宁采臣听的。

工部大人们怎么说都是一部大员,漫说他们是在做正事,就是不是,也不是你一个小小的太子舍人吆喝动的。

当然了,如果真有那狗屁不懂的小官跑去叫人了,那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会有人那么傻,这样的人还混官场?

就是真有这么傻的人好了,也叫不来正做正事的大人们。

这个绿衣小官显然懂得官场窍门,他知道他若是跑去叫人,非让大人们狠削一顿不可,事后的小鞋更是少不了。说不定他这工部的差事就这么丢了。

可是不去。这边他也惹不起,只能小声说:“大人,借一步说话。”

“有什么好说的!”单章不乐意。

“大人,这边,小声些。大人,这其实是太子殿下的命令。”看看宁采臣听不到,那绿衣小官立即说道。

嘶…单章的嘴差点都歪了。这不是坑人吗?

立即问道:“太子是什么时候下的令?”

“就在一个时辰前,是太子宫中的管事来传的令。”

唉!

单章叹了口气,他本来还以为是太子一早下的令,只是忘了,却没想到竟然与自己是前后脚。

殿下啊!你到底是欣赏他,还是在为难于他?

难不成是想使其受到挫折,以好收复?

只是无论是哪一种,现在显然都不是考虑的时候。再说无论怎么想都不重要,在人手下,这差事都要先办了。

单章点点头,知道了这是太子的人,自然就不能再针对于他。可是谁让他官小,虽说是自己人,可是官小之下,自然得脏活累活,全都承下。

单章使个眼色给那小官,分明是说,这事你去回,我不问了。

坑人。

这小官当时便有了与单章一样的心情。这就是坑人啊!

可坑人又如何?官大一级压死人,就是比亲疏有别,自己也比不上人家。

垂头丧气来到宁采臣身边:“大人。”低着头,见了礼。

宁采臣说:“不知我这出使的军备,什么时候与我补齐?”

“大人,非是下官不与补齐,可这事需要有关部门的手续。”

惊见“有关部门”!

这可是个大杀器!有谁知道有关部门是什么部门吗?

单章立时便明白太子为什么会收下这个小官,指使这个小官了。

这礼部的官员不是顾忌名声吗?有的是不顾忌名声的,比如这工部。

只是他们万万想不到,他们自以为低声的叙关系,其实早让宁采臣听了个真真切切。一切都是太子在幕后搞鬼。

宁采臣说:“你是说这出使不重要?老实说我也是这样认为,这出使辽国,去与不去都不影响大局。”

他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借此不去吗?这可如何是好。

这么大的纰漏,我可担当不起。

给某人一些难堪,小官小吏有这胆子,可是为此承担责任,他们是万万承担不起的。

那小官不得不以目视单章。

宁采臣有摞挑子的迹向,这可不是好事。更加不是一个官员的担当。

正所谓食君之俸,忠君之事。

这从古至今做正事的官员,多多少少都有为他人为难的经历。可无论是最终排除万难把事情办成的,还是没有办成的。最终都有个“办”字。哪有人一遇困境,便不做的。

“宁大人,有这点小事,便不愿出使,是不是不好吧?”单章小声提醒着。

宁采臣却说:“有什么不好的?反正出不出使还不一样。”

看宁采臣似乎是真的不想去,一下子急了:“那大人如何回复陛下。”

“自然是实话实说了。”

“为什么?”

“嗯…这个……”单章想了一下,立即说,“大人正是前途无限。这第一次出使就这样,恐与大人今后仕途有碍。”

“哦,我当是何事,原来是这事。我幼时遇一道人,那道人说我只有五品官之命,所以这事与我关碍不大。”

哪来的道人?怎么如此可恶,这样的批语不是找骂吗?

这位不存在的道人,如果在这儿,单章都恨不能打他一顿。

宁采臣有什么样的官运,他可以不在乎,但是如果宁采臣为此不愿出使,那才是大事。

这事都大到太子宫也背负不起的地步。

“宁大人稍安勿躁,这事必有解决之法。对吗?这位大人。”单章说。

那个小官一脸幽怨。就会往我身上推,我就那么的欺负?

可是想想宁采臣万一真不出使,他也心急:“大人,现在各个工场作坊都在全力生产军备,实在是没有更多的人手。”

这一下单章的脸也黑下来。这是个什么人,怎么这都点不透。莫非你真以为这事闹上金銮殿,陛下会轻饶了你吗?

单章刚刚准备开口,却听那小官又说:“但是如果大人愿意出些辛苦钱,下官可以让他们多工作一些时曰,补上大人抽走的军备……”

“你这贪官竟然讹到了咱们头上,洒家非打杀了你不可。”鲁智深一听就火了。

他虽然是习武之人,但是却没有宁采臣的耳力,还以为是这官员在讨要“孝敬”。

看那大个要打自己,那小官立即说:“误会啊!不是下官贪讹,实在是下面工匠的银钱分发不到位,工匠们多有怨言,这才使得军备不足。”

“哦?这是怎么回事?”

看自己的话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这小官这才松了口气,立即说道:“工部一直都是银钱不足的,那几年还好些,但是自从(花石纲)……”

他一带而过,这些是不能说的,花石纲、岁供,再加上赵佶大把花钱。这些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使得国库空虚,蔡相不得不调用各部银钱。其中我工部最多,一些工场停工,就是不少工匠的工钱,也至今没有发还清。这银子不是下官要的,而是为工部的工匠要的。还请大人怜悯这苦工之人。”说着大拜而下。

(未完待续)

第460章、秦桧

这么顾虑工匠生计的官员真是少见。特别是鲁智深,一听便对这个小官大生好感。

就是宁采臣对其也是极为讶意。不要以为大宋工商繁茂,便以为工匠的地位有多高。这是不可能的。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一句便道尽了事实真相。

在宋朝竟然有这么一个关心工匠的官员,自然是很特别的。当时宁采臣便问道:“不知大人尊姓大名?”

那小官当时便有撞墙的冲动。

好么!说了这么久,竟然连我叫什么都不知道。

可他还不能生气,依然陪着笑脸说道:“下官与大人还是同年进士,只是下官排名靠后,大人不知也正常。”

说是正常,宁采臣却有点儿尴尬,这同年好比同窗。同年一场,却对人家一点儿印象都没有,还真是说不过去。

只听他继续说:“在下姓秦名桧,草字……”

秦桧(huì),字会之,宋朝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历史上十大歼臣之一,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宋徽宗政和五年登第,补密州(今山东诸城)教授,曾任太学学正。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与宋徽宗、钦宗一起被金人俘获。南归后,任礼部尚书,两任宰相,前后执政十九年。

名字一报,他后面说什么,宁采臣是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什么?这是秦桧?他这么早就出仕了?到底是他本该如此,还是由于我的穿越改变了历史。秦桧是做过工部的官吗?早知道穿越前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