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从白蛇传开始 >

第275章

从白蛇传开始-第275章

小说: 从白蛇传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听厨子说,相公们不仅喜欢美女出浴汤,还喜欢用锈花鞋盛汤装酒……”

“好了,不要说了。传本官的话给那厨子,今后他给别人做什么汤不管,他要是再敢与本官上……上这等汤,本官便宰了他!”

白清一说,宁采臣便明白了。那厨子显然是跟过变态文人的,以这时节来说,这文人变起态来,那花招……哦,那重口味,一般人实在是接受不了。

更令人郁闷的,这还是一种流行。就连苏轼都用过美人的锈花鞋装酒。这类事在这时代,不在少数。宁采臣除了严令,他能做的并不多。

改变?

难道不知道这世界最难改变的,除了精神病患者外,便是变态吗?

没有心情了。

钻进被子里,宁采臣很快睡去。

第二天一早,便有人起来烧水,开始一天的工作。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近看,外面连一个人影也没有,白白花的全是水,简直成了一条流淌的河,上面争先恐后地开放着无数的水花;远看,阁楼和树木都是模模糊糊的。

鲁智深看了一眼:“这鬼天气!”

这下个不停的雨水,除了打水、出更,没有人愿意出去。

这让耶律敏儿一行人分外焦急,不由开口道:“你们不出去吗?”

“出去干吗?”看到他们,宁采臣便想到那汤。也许这时代的人不觉得,但是他只要想起便是一阵反胃,虽然他没有喝。

可是辽人不知道他所想,反而靠了过来,说:“难道不需要去买些吃食,又或是去礼部?”

他们真是打的好算盘,凡是阵法,其威能并不是无穷无尽的,进的人多了,超出阵法所限,总有人可以出去。

这也是不懂破阵之法之人,不是办法的办法。

宁采臣:“什么都买好了,没有要买的了。礼部?雨下这么大,去了也没用。”

无功而返,因为宁采臣说的都是正理。

他们怏怏退回。“郡主,这下怎么办?没有这些宋人一起,咱们只怕出不去。”

耶律敏儿:“只有这等办法了吗?”

“是的,郡主。这些供奉布的阵,咱们是不懂的。就是这个法子,还是从王爷身边的供奉听来的。这雨看样子,一时三刻也停不了。这宋人想必也就不会出去。”

“那咱们就等。”不要看耶律敏儿是个女子,便以为她什么都不懂。就是不懂,在上京独自一人呆这么久了,多少也明白一些政治斗争。

供奉,是他们辽人聘请的一些奇人,有的擅于谋划,就像是绍兴师爷,毕竟他们是马背民族。抢与毁坏,他们懂,但是建设,他们更多的却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了。

跑马圈地行,什么建设、民营、民生,那就傻眼了。

除了他们必须依靠这类人外,他们供养更多的便是一些(自称)有法力的人。人就是如此,有了权势,便想长生。这与种族没有任何关系,这是人的通病罢了。

养的起供奉,又布得下阵法的。耶律敏儿自然知道是他们契丹贵人动的手。

同胞内斗,同样是人的通病。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那么谁才是最了如指掌的彼,显然是同胞。

“可是郡主,咱们已经没有银子了。”

耶律敏儿:“什么?银票也没有了吗?”

“是的,郡主。宋人实在是太贪了,连木头都收银子,这一夜咱们烧的可都是银子。”

“那你们不会(自己砍些木柴)……”这话她说不出,因为在不知道是谁动的手前,这出去了,就不一定还能回来了。“好吧!本郡主去和宋人说说看。”

压着火气,带着不满,一张小脸紧绷绷的。“喂。”

“你有什么事吗?”她无礼在先,宁采臣也不在乎她是什么郡主,大刺刺坐着,根本没有起身的意思。

等级制度下,宁采臣是需要起身相迎的。不过想想双方份属两国,耶律敏儿只皱皱眉:“你的吃食可不可以再分我们点儿。”

没有底气。本以为今天一早会离开,谁知道这该死的雨一下,他们不走了,全呆在屋中。

宁采臣:“可以,一手银子一手食物。”

“可,可我们没有银子了。”耶律敏儿有些羞辱感上心。

宁采臣双手一摊:“那就没办法了。”

腾的一下,她就怒了,脸红脖子粗:“我响当当一个郡主,还会缺你银子不成?”

宁采臣:“你是说你要签字画押吗?”

“签字画押?”

“对,就是你欠多少银子的欠条。”

“好!拿纸笔来。”

随从:“郡主,等一下。”

耶律敏儿:“什么事?”

“郡主,咱们买他们一口锅,再买下羊。咱们自己杀自己吃。”一碗汤二十两实在是太贵了,不过是加些水罢了。

耶律敏儿觉得有理,提了出来。

“可以。”他们要的什么,宁采臣听得一清二楚。刷刷刷,便写好了。“签字画押吧!”

“好!等一下!”拿过纸,耶律敏儿爆发了。“铁锅一口一千两,羊一只一万两,牛一头两万两……你怎么不去抢!”

宁采臣:“这可比抢好多了。你可以不买,我又没逼着你买。”

“欺人太甚!这牛羊都是买咱们的,你凭什么卖咱们这么贵?”听到宁采臣的开价,所有契丹人都火大了。

宁采臣:“如果你们觉得价太高,你们可以不买……哦,对了,用战马换也行。听说你们卖咱们的战马可不便宜。”

哪儿是不便宜,根本就是不卖。

提出战马的事,契丹人的火焰瞬间便小了。就做再白痴的契丹人也知道是绝对不可以给宋人马的。

可不给马,便要花这么多银子吗?

“好!本郡主买了。”耶律敏儿立即签上了名字。

宁采臣收好欠条,对白清说:“白大人,把那口锅给他们。”

那口烧了洗澡水的锅,宁采臣正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现在正好,卖了他们,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未完待续)

第491章、梦

大宋,汴京。

大水终于是退了。

涨水不易,退水也不易,特别是水退之后的善后工作。更是忙得要命。不过再怎么忙,也比水淹要好。

只是却有一人不是那么高兴,他就是皇帝赵佶。召林灵素进宫:“先生不是说朕是道君皇帝吗?为什么朕的京师还会遭到水淹?”

道君在道门也许是个封号,就像仙君什么一样。但是赵佶却更看重“君”字,道君皇帝啊!为什么还会有水淹京师之祸,朕可是(道君)皇帝!

林灵素陪在皇帝身边之久,是不懂赵佶的“天下都是皇帝”的论调。他也就实话实说道:“臣初奉天命而来,为陛下去阴魔,断妖异,兴神霄,建宝箓,崇大道,赞忠贤。今蔡京鬼之首,任之以重权;童贯国之贼,付之以兵卫。国事不修,奢华太甚。彗星所临,陛下不能积行以禳之;太乙离宫,陛下不能迁都以避之。人心则天之舍。皇天虽高,人心易感也,故修人事可应天心。斗玺一,大数不可逃,岂知有过期之历。臣今拟暂别龙颜,无复再瞻天表。切忌丙午、丁未甲兵长驱,血腥万里,天眷两宫不能保守。陛下岂不见袁天罡《推背图》诗云:两朝天子笑欣欣,引领群臣渡孟津。”

好家伙!这一下简直比写那首诗还刺激。这一下,赵佶是不可能再笑笑就算了的。

不久,全台上言林灵素妄议迁都,妖惑圣听,改除释教,毁谤大臣。

林灵素听到后,大笑,呼诸弟子并监宮官吏曰:前后宣赐之物,约三百担,自去年用千字文字号封销,籍书分明,一无所用,可回纳宫中。只唤一童子携衣被,行出国门,宣唤不回。帝赐宫温州。

林灵素一离开。大相国寺。“好,可以开始了。”

众僧点头。

佛门圣树,气运二分。

隐隐有树扎根,一在徐州,道门祖庭。一在西方。

有弟子问:“我佛门圣树落于西方真的可以吗?”

“佛祖曾于千年前传一西人(耶稣)草药之术,有师徒之实,可也。”

又问:“就是有师徒之实,这气运扎根,恐也不会答应吧!”

答:“我佛本是有西方之人。西人东进不无为我佛出头还因果之因。”

“不是未成吗?”

“放心,天竺早晚受此灾劫。”

后世,兴科学,查证。天竺人虽长像黄种人,甚至比黄种人还深,但却是地道的白种人。

这时众僧才知佛祖算计之妙,里为西人,外为东人。东方兴,佛门兴;西方兴,同样同宗同种,极易接受。

算计之精妙,天下无双。

佛门气运二分,双承气运,自然是越发兴盛。虽战火,不断传承。反倒是道门,天下已无落脚所在。

西方是万万不会接受道门的,至于东方。

佛门落于祖庭,可吸纳东土气运,更不论道门。

明知此事,得道之士自然更加不会传道东方,传了也是无用,只是借运他人罢了。

道门不再传法,佛门也开始只传佛理不再传佛法。

至此,佛门气运已成,再无远患。

这场佛道之争,自一千多年前布局已定,再无更改。更如道祖所说:佛门大兴乃是天下大势,小势可改,大势不可改。

身聚东西方特征,得天独厚,无法可想。就是说了是外人,相似皮囊,进入并无多大阻力。

一旦西方大兴。如佛所云:脱去一身皮囊,认祖归宗,同样大兴。

上京城外,雨水不停。宁采臣却从梦中惊醒,因为宁采臣梦到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宁采臣,宁采臣……”

声声呼唤在宁采臣心中响起。

“什么人?”宁采臣寻找着。

“这边,这边……”

一脚踏出,变了一番天,不再是佛门黄天,而是青天。这儿竟然没有一丝佛门气息。

地球虽然不小,但是佛门佛光却几乎可以笼罩所有地方。瞬间宁采臣便明了,他到了另一界。

是什么人有这么大的法力?

看着眼前这个一片漆黑的人。“你是什么人?”

“与你一样,封魔榜上人。”

这话等于没说,封魔榜上到底有什么人,宁采臣怎么可能全知道,他又不是圣人。“你找我有何事?”

他没有回答,而是问道:“这个世界不错吧!没有一丝佛门的腐朽无能味儿。”

宁采臣:“你到底想干什么?”

“和本座一起联手吧!打造一个广大的魔域。”他双手举天,一副疯狂模样。

宁采臣并没有觉得有多吓人,反有有一种“碰上了忽悠人”的神棍的感觉。“你为什么找我?”

“因为你是魔昌星,你我联手,魔界必然昌盛!”

“可是我不想上榜,也不想做什么魔昌星。”

“不想!”他大衣一挥,瞬间出现在宁采臣面前,“这是你不想就成了的吗?你可知道佛门已经气运二分,咱们所有人都不再是他们的对手,东西方之运下,咱们很快便会上榜。与其让他们害死上榜,不如咱们主动动手,建立一个真正的魔界。”

“你说的,我不是很明白,什么东西方的气运。东方我知,西方哪儿借?”

他说:“你不要告诉本座你不知道,这佛门本就是西方之人。同宗同种,又怎么可能借不得。”

只是瞬间,宁采臣便想明白了。天竺人是白种人。

明白归明白,但是魔界……他还是回绝了。

对方没有逼迫宁采臣,反而笑了。沙哑干涩的笑声:“本座会再来找你的,一定会的。因为这是命中注定的,本座的魔昌星。很快,很快咱们便会再见了。”

呼!

宁采臣猛得坐了起来。却发现依然是在庙中,哪儿也没有去。

“原来是梦啊!还以为是又穿越了,跑去汉末了呢?黄天当立,真没想到还以为是道家黄天,没想到竟然是佛门黄色的天。”

一梦惊醒,是再也睡不下去了,不由起身,打开一点儿窗板,呼吸几口新鲜空气。

雨是越发大了。像瓢泼的一样,看那空中的雨真像一面大瀑布!一阵风吹来,这密如瀑布的雨就被风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未完待续)

第492章、挑明

“今天,你们还是不出去吗?”

宁采臣起了身,耶律敏儿立即便知道了。

自从他们买到了衣食用具之后,他们便和宁采臣耗上了。

也奇了怪了,不知是什么人,竟然这样有耐姓,竟然真的不攻进来,耐心地等着。

“下这么大的雨,怎么出去。”宁采臣又不是傻的,谁知道外面布阵的人阵法修为怎么样,如果本事不到家,成了无差别灭杀,那谁会出去代人受死?

“我,我这不是怕耽误你们的事吗?咯咯……”以笑做演示,她的口才不行啊!

不,不是口才不行,是心虚。骗他人代过,这心本就是虚。一旦心虚,这再多的理由都说不出来。

没有话说,或者说是不好说出来,在人们一个个醒来后,她只能掉头回去。

“爸爸,要不要逼他们出去?”妙善跑了过来,小声道。

“不,不用。”

“为什么?咱们真的要一直呆在这儿?”

不为什么,就是要呆在这儿。那个黑衣人是谁?

宁采臣绝不相信真的只是个梦。

如果一开始,他是不想来这儿,只是没办法不得不来。但是现在他反而想呆下来,等待黑衣人的再次到来。

来这个世界不短了。也见过仙人了,但是这么看不透的,还是第一次。

与黑衣人交谈,那感觉就像是与天地交谈一般。就是《黄庭内景经》在他面前,也是全力隐匿气息,不敢露出分毫。

宁采臣可以感受到《黄庭内景经》的那份谨慎。

而能让《黄庭内景经》这么谨慎的,宁采臣能想到的只有圣人,以及道祖,可他们没有一个是黑衣,更不用说建立什么魔界。就是上次小世界毁灭时,《黄庭内景经》也是想闪就闪,根本没有这么谨慎。

魔的方面,能做到这一点,也是有。可那人分明是死了的。

宁采臣想等下去,等那人说的再见面之时。

“他们的吃食是有限的,总是有吃光用光的一天。”这是宁采臣给的答案。不是宁采臣想隐瞒,而是他觉得那个人,就是处于巅峰,拥有观音佛位的妙善都是对抗不得。

既然对抗不了,那么与其说出来惹人心烦意乱。不如什么都不说的好。

雨越下越大,往远处看去,好象一块灰幕遮住了视线,灰蒙蒙一片,树啊,房子啊,什么也看不见。

“郡主。”

“怎么?咱们的吃食又不多了。”下雨天本就闹心得慌,现在还要为吃的闹心。

她是郡主嗳,什么时候管过这个。不是应该反过来的吗?

“是。”承认吃的不多,立即又说,“郡主,为什么不实话实说呢?看他们没有攻进来,显然是顾忌郡主的身份。只要郡主与宋人明说,借他们点人力,应当不难吧!”

“不难?你没看到他现在都收了咱们多少银子了?再说出这事,你说是一百万两银子够,还是二百万两?再等等吧!实在不行,吃过的骨头添水再煮。本郡主就不信耗不过他!”

“是。”主子做了决定,他们只能听着。

好在他们吃过的骨头没有丢,洗洗干净,添上水是可以再煮的。只是肉汤要换个名称,称为骨头汤了。

当然这骨头汤是他们喝的,在熬汤前,早为耶律敏儿留了,有肉有汤的真料。

这雨下起来没完没了,一点儿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直到……

“本郡主受不了了。你说你为什么还有吃的?”

用骨头汤坚持了两天,耶律敏儿便生主意,一口气全买光宁采臣的食物。虽然这一下要欠上几十万两银子,但是却比花一二百万要好吧。

可是明明买光了耶律敏儿看到的一切食物,他们也卖了,可是也不知他们是从哪儿,总是还有吃的。

就像现在这样:宁采臣手一掏,便掏出一块油盐饼,吃得是那样香甜。

吃肉吃腻了……

多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