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三花聚顶 >

第133章

三花聚顶-第133章

小说: 三花聚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得李长安祝愿,木青也很是兴奋,小脸一直微红着。

“今日这个好消息,长安哥哥听后,也很高兴,走,今天长安哥哥请你吃饭,特意奖励你。”

“别,别,别”

看得李长安如此,木青青连忙摆手,说道,“长安哥哥,我能报考袁教授的研究生,其实最大的功劳,还是长安哥哥你呀,哪能让你请,还是我请长安哥哥,谢谢长安哥哥这几天对青青的帮助”

“咦,不对呀,你报考研究生,好像我没出什么力吧。”

“唉,你不知道,走,边走边说吧。”

说着,木青青就拉着李长安的右手,就要去饭店。

“等等,我收拾一下。”

那一些行头,虽然也没人要,但怎么说,也要弄个装饰么,若不然,天天一屁股坐在那里,不被别人骂精神病才怪。

随后,李长安与木青青,来得了一处比较小的饭店,虽然不是很高档,也没有星得,但胜在雅致,别有一翻风味。李长安看了看,点点头。来到这里吃饭,既不贵,也不显得低等,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很快,菜已上齐,“长安哥哥,你不来酒么?”

“这个,读书人不喝酒的。”

木青青见李长安说一句读书人,却是笑了起来。

“怎么,你长安哥哥我,不像读书人么?”

“不会,不会,长安哥哥一表儒邪,谈吐都很好的,若是放在我们学校,别人都会将你当为大才子。只是么”

说到这里,木青青却是心中窍笑了一翻,没有说话。

“只是,你长安哥哥,居然不是读书人,反而是街头给人算命的神棍。”

“啊,长安哥哥,你可误会了,我可没将你当成神棍。”

听得李长安说起,木青青急忙反驳。

“好了,知道你的意思,快吃,快吃。”

随后,二人一边吃菜,一边闲聊。

“对了,长安哥哥,你这么年轻,怎么不去读书呢,出来算命干嘛”

若说李长安在街头给人算命是为了赚钱,好像也不像,若不是为了赚钱,他在街头摆滩做啥。

“这个嘛”

李长安一时之间,不知道找个什么理由才,随后邪邪一笑,说道,“秘密。”

二个小时之后,一餐饭总算吃好,此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

两人出了饭店,李长安看了看月色,现有点暗,想着木青青一会还要回家,便说道,“青青,你家在哪,天色这么黑,我送你吧。”

路边倒还好,就怕走到什么小巷之类,李长安想着一个女孩子家,还真是缺乏安全感,于是便要送其回家。

“嗯。”

木青青小脸红了红,并未拒绝,尔后,李长安便一路送木青青回至家中。

一路上,木青青也未说话,不知在想什么,大概走了十几分钟。

“是这里么?”

“长安哥哥,你怎么知道我家就在这里?”

这是一栋小区,名字叫碧和小区,算不上高等小区,但小区内装饰还好,应该是中等人家住的地方。

“猜得。”

从木青青的目光之中,李长安便大致的清楚,木青青,可能就在这栋小区居住。

“要不,长安哥哥到我家坐坐吧。”

说出这句话后,木青青已然双脸通红,不敢看向李长安。

“这个,不太方便吧,青青,你进去吧”

说完,李长安挥了挥手,转身离开。

木青青见其走后,轻轻跺了下脚,便回至家中。

“青青,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家呀。”

这时,木青青的母亲杜秀英,见得自己女儿回来,便问了一句。

“啊,没什么,学校里有点事,就晚回来。”

“你不是说今天放假么?”

“啊这个这个是放假呀,只是学校有点事。”

“哦,这样呀,那刚才楼下的那位,是谁呢。”

“什么呀,哪有,哪有,老妈,你变得太八卦了。”

说着,木青青便回得自己房间,一晚上也不出来。尔客厅之中,却不时似来笑声。

随后,又过了几天,李长安仍是一如继往的继续在故宫北边的一处小街摆滩。只是最近,李长安却感觉,故宫的紫气,已然吸收的差不多了。而且,经故宫紫气一润,使得自己体内,也自然而然,生出一股紫气。虽然这股紫气很小,小的不能看见,但李长安却欣喜亦常。以后,他再也不用靠着故宫里的紫气加以修炼。

这个时候的他,便是离开紫禁城,也能将紫气修得。

一日,李长安早早摆好滩位,于是坐于其中,便闭目修炼去了,只是没想到,一位老先生,却是来得他之身旁。

只看得这位老先生,虽然头半黑参白,但双目有神,举止儒雅,随便一走,便是气势非凡。这样的人物,不是一方大佬,便是得高望重的学士。

“这位老先生,是算命么?”

“不错,我正想请小兄弟为我测算一卦。”

老先生初看起来,贵不可言,但又感觉平易近人,说了算卦之后,便也蹲了下来,没有半分讲究,想必是想仔细听听李长安的测算之道。

“老先生年过五十,所谓五十而知天命,便是我不算,老先生也知自己命理。况且,老先生一生儒雅,又明心见性,心中未有疑难之事,又何必找我算命呢。”

“哈哈,小兄弟,不简单呀,不简单。”

这位老先生,便是袁守仁。在木青青对其说了李长安一事之后,袁守仁便在今日,抽出时间,来得故宫拜访一下这位奇人。是以,一大早,便起身来得故宫。也不用寻问,来得故宫北边大街,便看得这一位年青的算命先生。

只看得他两眼微闭,似醒似睡,面容镇定,似微微一笑。不观路人之游过,不闻街边之杂响。再看其身,虽是蹲坐,但一身气度不凡。纵是身着粗衫,亦觉其雅。这翻气度,就算是看惯无数惊才绝艳之才的袁守仁,也是暗暗称赞。

是以,便来得其身旁,没想到,路上行人无数,皆在他身前不断走过,他都一直不问,却没想到,袁守仁只是来得他身边,他便眼开了眼睛,显然是知道自己是来找他。袁守仁略而惊奇,但也知道,江湖之中,奇人异士太多,有点神通,也是应该的。于是,接着李长安的话语,便说是来找其算命。

只是没想到,李长安只看得袁守仁一眼,便说出如此之话。

“过奖,过奖,不知老先生找在下何事?”

“小伙子,你我从未见面,你就这么认定,我来这里,并不是算命,而是为了找你?”

“这个自然,便是不用测算一术,在下自也清楚。你且看得这故宫北大街,数数算命先生,亦有十几位。不说老先生不是来算命,便是来算命,亦不可能寻得于我。”

“不错,说的有道理,我正是寻得于你,特此来向先生请教一翻。”

“先生不敢当,请教更不敢当,若是老先生有兴趣,我们不妨任意言谈。”

一翻说将下来,李长安才知道,原来这位老先生姓袁,名守仁,便是木青青所说的那位教授。没想到,这位教授,居然亲自来得这里。而袁守仁也在这一翻谈话之中,得知李长安是为隐居在山中的奇士。又见他吐谈大方,见识广博。不论是相术一门,便是上下五千年之学问,他都信手捏来,着实让袁守仁吃惊不小。

以这样的学问,若是放在学术研究上,绝对能成为一方大家。

要知道,考古一学,若是没有深厚的国学功底,还真不能考古。譬如参古之时,现了一卷书籍,你若是不知书中所写何意,那就失去了考古的原意。

这考古,考的是古,但时,了解的是为文化。

当然,现在大都玩古玩的,都是为了赚钱。更有无数盗墓之士,挖空无数山头,就是想寻得古物,好卖个大价钱。在他们眼化价值,只要是古董,有几百年或是几千年历史,他便有他的价格。不错,是价格,不是价值。

而袁守仁做为考古一脉的泰山北斗,他的造诣水平,也是非常高的。可没想到,如今碰到这个小伙子,居然令他产生了甘拜下风的感觉。当然,李长安一直也很含蓄,并未有什么抢着辩论。但是,只要袁守仁问及论,他都能够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就是如此一个谦谦之君子,却让人袁守仁不得不服。

第一百八八章:紫微斗数全书

随后转念一想,心中却暗自可惜。这样的奇人,放在民间,真是浪费了。于是暗自思量,便想出了个主意。

“长安,你说,你若是一直漂泊全国各地,虽然也能赏天下之美景,体万物之自然,但如此一来,你之所学,恐怕就白白浪费。如今国人,已经鲜少学习国学,集大成者,更是少之又少。国内正需要向你这样的人才,不说恢复古时之风貌,但将国学传承下去,却也是我们作为中华子民,应尽的义务。”

国内当中,虽然有很多人考古,但只是想赚钱。对于袁守仁来说,他之考古,便是挖掘出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这种文化太过于宝贵,若是我们能吸取得一些经验,定可使得民族越走越远,一时传承千百,经历不断。

只是在考古当中,袁守仁也碰到过许多问题,那就是,纵算是将无数老祖宗之文化挖掘出来,但是,却还是少了传承之人。好在如今国力正强。俗话说,盛世古董,整个中国,收藏一片大热。不管是不喜国学的,喜国学的,或者是为了发财的,或多或少,还是将这些文化,传承了下去。

只是,这始终不美。诸多之人,为了赚钱,便会不假词句,对一些事物进行特别的包装,使其失去了原来的意味。如今袁守仁见着李长安,便想令李长安将毕生所学,用在学术研究之上。如此,也为国人尽了一些责任。

“这个”

说实话,李长安从五岁开始修道,除了每日修道之外,便要遍读天下群书,特别是自古传下来的国学知识。如此,书读的越多,一通而百通。修道之中的许多问题,便是迎难而解。是以,李长安修炼之速度,除了他天资聪慧之外,还跟博览天下群书有关。

如今听得袁守仁说及此事,心中从未考虑过的事情,却是一闪而来。

“如今北大图书馆,正好有一个位置空缺,不知长安愿不愿意暂时入得北大,到时一年过后,你便可报我的研究生,当然,以长安之能,也不用报什么研究生,只不过是拿一个身份而已。”

做学术这一块,很讲究资历。袁守仁倒很想助得李长安一把,倒不是为了将李长安收为弟子之类的思想。

“这个,多谢袁先生,只是我自幼皆在山中,甚少下山,容我考虑考虑。”

“也好。”

袁守仁不想过于追问,只好暂且打住。

待袁守仁走后,李长安才细细的思考起这件事来。

此时李长安体内已修出紫气,到哪皆可以修炼,再呆在故宫之旁,也没什么必要。而且,自己年纪轻轻,便在此处摆滩,更有好事者,还用DV将自己拍下发至网上。好在李长安暗运功法,旁人拍之,皆是模糊不清,看不出什么。

但呆在这里,始终惹人眼球。

若说北大,李长安虽然一直在武当山中修道,没有接收过正规教育,但也知道,这个北大,着实了不得。而且,袁守仁所说的图书馆,也让李长安有些心动。要知道,武当一脉,藏书固然纵多,但哪比得了这个国人之最高学府。恐怕馆中,便有无数的道家孤本,若是有幸阅之,恐怕对自己的修真非常有益。

譬如《黄帝内经》一书,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不知经历了多少版本。往往若是错了一字一词,对于修炼来说,便是不得而语。若是能在北大图书馆中找到这些资料,纵算没有孤本,参众异常,倒也对自己帮助甚大。

“这倒是个好去处。”

李长安暗暗点头,心中有些意动。

这次下得山中,来得故宫之地,也算是天赐奇缘。居然让他引得了故宫紫气,如此,便是一直停止不前的境界,也让他冲上了一层。

只是,这紫气虽好,但没有相应的功法,凭着以前自己的修道经验,只能发挥紫气十分之一不到的功效。李长安知道,这股气流,一定得用特殊的修道法门,才能有所成就。要不然,便是再炼下去,顶多借着这股紫气,将自己带到金丹大成,能不能冲破金丹,化为元神,也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再呆在这里,已经没有用处。

三日过后,袁守仁再度来到。

也未说前几日之事,袁守仁便与李长安闲聊起来。

两人好像一别许久的老友,从南到北,天文地理,人物异志,神话传说,无所不谈,无所不聊。而且两人皆是大家,所说之话语,无一不精。真是句句皆是经典,声声让人侧耳。不时之间,却是将那一些来故宫旅游的游客吸引住了。

每每谈到兴高采烈之时,旁人皆是大誓称好,一时称颂连连。好像两人这一翻对聊,就是一场电影一般,让游人看得是如痴如醉。再仔细一看,原来这位老先生,便是国家大名鼎鼎的袁守仁袁教授。

这一听可不得了,众游客大是兴奋,没想到,便在街头,还能品味到一方大家的经典名言。只是与袁守仁对谈的那位年轻小伙子,倒不知道是谁。看他吐谈不俗,隐隐间又散发着一股出尘之气。便是面对着一方大家袁守仁,也未有任何惧色。只见他侃侃而谈,或喜或笑,或怒,皆是锦秀文章。

众人皆是惊讶,想不到,除了一方大家袁守仁之外,世上还有如此一个人物。只是两人谈的高兴,倒未管游人细看。你一言我一语,不觉之间,几个小时也便过去。

“痛快。”

自袁守仁功成名就之后,便很少有这一翻痛聊。这倒不是他不想聊,而是切实没有对手。而且往往是这几年,待做完学问之后,自己发出的观点,居然没人反驳。袁守仁一边感慨之时,一边也很无奈。只是没想到今日,聊的却是酣快淋漓,大是过瘾。

两人相似一眼,大笑起来。

游人看到两人结束,一时皆是感叹,好像看到了两位江湖高手经过一场大战之后,产生的心心相惜之感觉。也不再打扰二人兴致,这时,游人便慢慢散去。但两人所谈之观点,无不是让他们印像深刻。便是游玩结束,这一些游客,仍时不时向他们的朋友谈及今日所见所闻。

“长安,不知有无兴趣去得北大。”

“欣然愿往。”

三日的时间,李长安已然决定下来。更不用说,这一翻言谈。在李长安心中,袁守仁教授能有如此之高的学问,除了自己每日钻研之外,还得遍览群书。其中有一点,最是让李长安心动。便是当袁守仁谈到周天星辰之时,却是让李长安大开眼界。

如他谈到的紫微星,袁守仁便对这颗紫微星,在学术理论上,有过很高的认识。当然,这种认识,是建立在中国道家学术之上,而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北极星。

袁守仁提到,紫微星属己土,乃南北斗中天之帝王星,为官禄主,有解厄、延寿、制化之功。喜左辅、右弼为其辅佐,天相、文昌、文曲为之部从,天魁、天钺为之传令,日月为之分司,更喜会合禄存、天府,其威能制火铃为善,能降七杀为权。

只是最后,袁守仁也暗叹了几声可惜。说是周天星斗当中,他只了解十几颗星斗的属性,仍有万千星斗,袁守仁便是不知真确。也感叹着道,传闻宋朝陈希夷,写出一部“紫微斗数全书”,只是千年以来,一直无缘以见,甚是遗憾。

这些内容,便是李长安修道多年,也未曾了解。

譬如给人测命,最为常用之测算之术,是为四柱八字。

一个人出生时候的年时,对应着传统黄历的八个天干地支,年对一天干一地支,为一柱两字,加上月合共四柱八字。

所以,生辰八字,很多人以为很神秘,其实就只有八个字,这八个字,便是以天干地支为代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