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悠哉人生-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有底线的。
芸芸众生,在这物质世界,五光十色,光怪陆离,诱惑多多:显赫的名、丰厚的利、华丽的衣、鲜美的食,还有那妩媚的色,随时可能勾起人的联想,激发人的**,令人智乱心迷。试问普罗大众又那个能经得住。
面对物欲的诱惑,淡泊者自会多一份思考,方寸不乱,泰然处之。保持淡泊的生活,并非易事。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人生理想,没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人生态度,没有同世俗偏见和私欲决裂的勇气,是难以成为淡泊生活的强者的。人生难得是淡泊。淡泊,是摆脱名缰利锁的达观心态,是远离喧嚣争斗的超逸境界,是心灵和精神上的升华。“有容德乃大,无欲志则刚”。做人就是不容易。
道家和儒家、佛家一样是怀着淑世(济世)的精神,只不过道家更坚持顺势而为,功遂身退的真理。这就是道家和光同尘的观念。
说了那么多,不用提醒老爸也知道这里有猫腻,云县的人谁人不知他一不喝酒、二不抽烟,他当下拿起东西就去处理了。
至于老爸怎么处理家里人没在过问,大过年的谁也不会被这点事情打扰了好心情。此后也没什么事情发生,至少在方默南看来是平平静静的,可见老爸已经把它掐死在萌芽中,没有激起一丝的涟漪。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万家转(往家赚)”。
初二小姨他们一家就回来了,回娘家,按照习俗。初二要吃捞面的,图的是条条顺,意喻着一年顺顺当当。初二的捞面,食材要比往日的捞面更丰富。打卤的材料要全,菜码品种要多,色彩要亮丽。有胡萝卜、豆芽、白菜、黄花菜、面筋、虾仁、香干、木耳、黄瓜。力争看着好看,吃着美味。为新的一年里好生活打个好头彩。
吃了几天的大鱼大肉。换点儿清淡的清肠胃。
“哇……这个好吃,我想死面条了。”小姨看着端上来的大海碗面条,激动地说道。
其他人被她夸张的样子给逗笑了。老妈笑道,“在国外还能少了你吃面条。”她把自己碗里的面条拌拌。“再说了,你不会做饭。糖、盐不分,秋实不是会做饭嘛!”她记得齐秋实没去工厂上班时,在村里是有名的大厨,在农村,办红白喜事不像城里人一样去饭店,而是请厨子来帮大厨,在自家院里办酒席。农民办酒席一般自己提供肉菜,都是自家产的,然后请厨子准备菜肴。请年轻人端盘子,事情办完后,主顾送给厨子和端盘子的年轻人一些礼品就行了。
“呵呵……你吃的还少啊!”齐秋实笑道。“我可没少做。”
“那不一样,味道不一样。”小姨鼻头有些发酸,沙哑道。她深吸一口又道,“在国外可不好当真他们的面吃面条。那样会被当成猪的。”说着她吸溜一口面条就进了嘴里,那声音还真有点儿像。
“哈哈……”众人都在吃面条,不免都笑了起来
“笑什么笑,大家都一样。”小姨扫了在座的一眼道,“以前没觉得,南南离开后,日子很难熬。”
“真的,小燕还萎靡不振的好些天,吃啥都不香,后来我做了顿手擀面,端给她。”齐秋实笑嘻嘻地说道,“你们猜怎么着。”
“行了,别卖关子了。”姥姥催促道。其他人都竖起耳朵,洗耳恭听。
齐秋实不紧不慢道,“她刚开始吃,非说味道不对,后来呀!她脱了鞋,蹲在椅子上,吃得那个叫欢快。”
“这个以前都干过。”老爸感慨道,“令人怀念啊!这样的吃饭方式才能咂吧出饭菜的香甜和劳累后的闲适。”其他人都点点头,看来都有过这种情况,尤其是夏天的时候,简直太普遍了,除了韩志谦。
林老爷子笑道,“其实,蹲着吃饭,尤其是北方农村,是再普遍不过的了。很多时候,就是有小板凳,农民也不喜欢坐着吃饭,偏偏喜欢蹲着。农民累了一天,蹲成了最舒服的姿势。农村吃饭时,家家的炊烟蒙在日暮的柔光里,星星点点的灯光缀在起伏的山峦间。人们三五成群,蹲在门槛上、矮墙上、谷堆上、狗窝牛圈前,边吃边拉家常,清新的晚风送来田野中弥漫的草料味和泥土的清香,这样吃饭一扫一天的劳累。”
“我小时候最喜欢端着饭碗,在村子里晃悠,经常能吃上好几家的饭菜。”方默南放下筷子笑道。
老妈揉揉方默南的脑袋,“咦!南南还记得这事!”她感性地又道,“没有精致的餐具,没有华屋美舍,仅仅是粗茶淡饭,土屋低墙,但蹲着吃饭的人们,满把手捧着的大海碗里盛的是全家人的生计,是倾洒汗水后对手中这碗饭最起码的敬慕。”
“是滴是滴!这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是手抓饭一样。”老爸说道。
“手抓饭!改天可以试试!”方默南玩笑着又道,“蹲着吃有好处的,蹲着吃全饱站起来七分饱,现在人吃饭全都是吃全饱的其实对胃不好。”
“噗嗤……”众人想想有道理,就笑了。“你还真是歪理一大堆!这都给你掰直了。”老爸笑着点点她的头道。
蹲着吃饭令人怀念,怀念小时候无忧无虑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而在现代人的眼光里,蹲被认作是一种不雅观的姿势。虽然仅仅是一种吃饭的姿势,但和从事苦、脏、累活的民工联系到一起,含义就复杂了,就有了不文明的嫌疑,甚至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蹲着吃饭,也就成了区别他们和城里人的标志之一。往上数三代都是泥腿子出身,谁不是这样过来的。
“行了,赶紧吃吧!”姥姥说道,餐厅里又响起吸溜、吸溜的声音,这下谁也别笑谁。
吃完午饭,小辈儿们收拾餐厅,胖子去食品公司,齐秋实则去了中腾实业,过年这俩厂子都没有停歇,忙着赶订单。老爸也出去了,过个年他们忙得很!
方默南他们回到书房,两个小家伙儿自动的磨墨,描红。
小姨瞥了一眼孩子们,拉着方默南的手道,“南南可真是得谢谢你了,这俩小家伙儿多亏了你了。”不比不知道,和同龄的孩子们相比,她这对儿女懂事听话多了。当然这个不能和方默南小时候这个伪儿童相比。
大年初一一早俩孩子都没有忘记晨练,扎马步,练功夫。她好像看到几年前,在老宅,他们早起时的样子。一眨眼儿女也像她一样,重复着原来的生活。
两个小家伙儿显摆了他们这半年学的招式,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两个小家伙儿,一招一式那么的严肃而认真,一丝不苟的,严格的要求着自己,即使没有林老爷子和方默南盯着。
练完功,小姨才有时间问问他们这半年都怎么过的,除了学习,说的最多的是怎么玩儿,抓鸟、钓鱼、爬树、抓虫,扑流萤,跟野猴子似的满山遍野的跑。
“他们两个从婴儿时就是我照顾的,有他们在家里才热闹啊!用他们的话说,他们也是替你们尽孝啊!”方默南笑着,弹出一个苹果籽,正正打在,大宝的手腕上。
大宝放下毛笔,不满道,“我都躲了怎么还被你打着了。”
“嘿嘿……”方默南奸诈地笑道,“那当然是早有判断了,一心不可二用,想听的话,就过来,等会儿再写。”她顿了一下说道,“有事情商量。”
“哦!”大宝、二丫放下毛笔,走了过来坐到沙发上,“和我们有啥事商量。”
“大宝、二丫,今年五月的话就五岁了,明年就该上学了,小姨想好他们在哪上学了吗?”方默南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的边沿。
“当然是在这儿……”姥姥听闻随即便道,又及时刹车道,“当然得跟着你们了,长期这样会淡薄你们之间的母子之情的。”姥姥尽管心中万般不舍,不能耽误了孩子的教育。
方默南挑眉,“你们呢?”
二丫哭丧着脸,“哇……南姐姐不要我们了。”
老妈赶紧哄到,“没有,没有,你听她瞎说。”她然后瞪了方默南一眼又道,“你说你大过年的说这些干什么?”
方默南无辜地眨眨眼睛,“再不忍心也要说啊!好在考虑的时间够长。”
“南南!”小姨感激地看着她。
谁都知道这样很残忍,但有些话还是要说,就由方默南来做这个坏人好喽!
“南姐姐说的上学,是不是像铁蛋儿哥哥一样上学啊!”大宝居然能如此理智的问道。
方默南诧异地看着他,点点头。
大宝眨着眼睛又道,“可是我们跟你和林爷爷学的也不差啊!”
“这不一样,可是在学校可以更多的结交朋友,过过集体生活啊!”方默南说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44章
二丫这时也回过心神,认真思索了一会儿,“大宝说的太对了,我们也可以homeschool,就像是你当年一样啊!”二丫拍了拍手,为自己机智而感到高兴。
“嘎!”方默南张大嘴,不大不小的吃了瘪。那哪有可比性啊!不是她臭美,谁能跟她相提并论。
方默南被两个小家伙儿给挤兑的,姥姥她们作壁上观,抿嘴偷笑,似乎看见她‘倒霉’就特高兴,她们似乎非常乐意看到方默南吃瘪,她们自己就会开心。
“对……二丫说的对!”大宝附和道,“我们完全可以像你当年一样吗?”
“你们怎么知道的,哦!我明白了,小姨说的。”方默南恍然道。“你们记性这么好!”
“对啊!他们记性好的,我都吃惊。”小姨说道。
方默南心有所悟,也许是小时候跟着她进空间缘故,方默南也有所感,只是不知他们记性这么的好!
“可是我希望你们能去学校上学。”方默南认真而严肃地说道,毕竟谁也不能跟她比,她不希望剥夺孩子们的应有的童年。
“那好,如果你希望我们去美国上学,那么我们就去。”大宝和二丫相视一眼道。
“嘎!这么简单!”方默南傻傻的,她以为她得好好的哄哄他们才行,说不定还得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我们还有条件的。”他们两个小家伙儿齐声说道。
“果然,我就说没那么容易。”方默南嘀咕道。
老妈和姥姥、小姨为他们几人斗法嗤嗤地笑了。
大宝道,“我们明年才上学,所以要明年才会美国。”
“我们寒、暑假都要回来。”二丫钻到姥姥怀里,仰着天真的小脸道,“回来陪姥姥你们。”
“还有,还有,好吃的好玩儿的都要给我们留着。”大宝、二丫齐齐说道。
“嗯嗯!”方默南只有点头的份儿,不许有任何疑议。
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宝、二丫又重新站在凳子上描红写大字。默北跟着小灰和大叶子转悠了一圈农场,“嗯!这里真好!”默北端着洗好的草莓走了进来,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姥姥、妈、小姨、姐,吃草莓。”
“这里到了夏天肯定是个避暑的好地方!”默北咽下一颗草莓道。
“那当然!”方默南笑着道。“可惜你来的不是时候。”说完她扭了一颗放进嘴里,酸酸甜甜的真好吃!
默北耸耸肩,不可置否,“以后会有机会的。”她看向方默南道,“我的歌词你可别忘了啊!”
“忘不了!”方默南点点头。
“哎!默北,有啥事非得让你们这么快就走。”老妈问道,以往看不见孩子。不想,看见孩子回来,就希望多住几天,哪怕一天。
默北舔舔手指,笑着道,“西方人又不过春节,小姨这是硬挤出来的时间,而我从这里直接飞意大利和安德烈斯会合。那里二月下旬有小提琴比赛。”
“正事要紧,能团聚几天,我们已经很满足了。”老妈拍着默北的手道。不舍也的舍得。
方默南做好晚饭。老爸把老妈接走晚饭就在外面吃了,而齐秋实在中腾实业,胖子也没回来。过个年,他们都很忙,吃饭的人员反倒少了许多。
饭后,方默南跟小姨两个在书房里嘀咕互联网为来的发展方向,积极地抢占制高点。
两人唠唠叨叨的说了将近四个小时的话,直到在外的老爸、老妈、齐秋实陆陆续续地回来,才结束了这个谈话。期间小姨还用笔记录下方默南的所指出的思路,这些可都是财路。还有就是让小姨准备好现金。等待月底的盛宴。
而远在鹏城的程世喜也接到美国的消息,他时刻注意着小姨资金的动向,尤其是股市里的动向,也在积极的套现。他现在是搭顺风车,搭上瘾了。
深夜里万籁俱静,夜是如此的寂静。方默南的房间里播放出的优美的音乐,而她躲在空间里倾听,为作词准备。悠扬地音乐使方默南柔软的内心滋生出更多甜蜜幻想与缠绵的思念,这种甜蜜的想念是那样的如诗如画,如痴如醉,让自己沉醉于其中不能自抑。化作一连串朴实无华,而意味深切的歌词。
方默南这些天都在空间中作词,作词也是煞费脑筋的,词就是音乐的浓缩版,灵感最重要。其实艺术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给默北的音乐填词,方默南依她对默北的了解,还有自己两世为人的感悟和积累。针对具体的音乐风格,然后对症下药就好!
一般作曲人在作曲时心里有主题的只是语言表达不出,反而需要作词者;艺术这东西没有边界,时刻可以有时刻可无,一旦有了源源不断,没有逼也逼不出来。艺术相信灵感相信天赋,方默南由于默北,对乐理知识不能说熟的不能再熟了,起码也知道个七七八八。根据默北的主题思想,把握住了思想就是把握住魂了,方默南写的词质朴,越品越有味道,似乎只适合做音乐,不适合所谓的诗歌集的,不华丽,很简洁,精炼优美、只是思想境界高。,有点疯狂。
为了配合曲子,做到尽善尽美,方默南这些天在空间里没有打坐修行,全副身心投入到作词里面去了。
大年初三,姥姥的亲戚就来的更多了,她得接待来了一拨又一拨亲戚,所以早饭吃的很早。
初三合子万家转(往家赚),合子是面食中的一种,它是一种薄皮的小馅饼,由两层面皮或多层面皮夹馅而成。模样有的与包子、饺子、馅饼相近,其馅料与饺子、馅饼几乎相同。合子的面皮一般不用发酵的面,而是用冷水和面。面里少放些盐,面的颜色洁白,面皮有韧性和弹性。
馅料儿用的猪肉韭菜馅儿的。煎制儿成的圆形合子就像穿了件“黄金甲”,又像是带着一身的“冰花”,金黄脆软、色味俱佳!
吃完早饭还没收拾停当,急刹车声在农场院内响起,“这一大早是谁来了啊!”方默南微蹙着眉头,“闹出真大的动静。”
老爸和老妈一起出去看看,只见黑色的车里走出三个人来,三人中唯一的男人看见老爸眼神微微眯了起来。
老爸也很诧异他怎么来了,他是蓉城市委秘书长,兼着常委的,不容小觑。在这个场合见面,虽然不知他为何而来,还是称官衔的好。“骆秘书长,新年好!”
“方主任,新年好!”骆鹏飞伸出手来道,老爸不疾不徐地上前握住他的手,两人又寒暄的几句才松开。
“老爸,谁来了。”方默南探出头来道。“咦!是你们啊!”她接着走了出来,“骆先生,黎女士,新年好啊!”她下意识得看了一眼第三人,包裹的真严实。
骆鹏飞一听方默南对他的称呼,再想想两人的姓氏,就不言而喻了。
“方医生,新年好!”黎美熙说道。她说完这句话,第三人诧异地看过来,方默南能感觉到她的吃惊,她扯扯黎美熙的衣角。
黎美熙反手抓着她的手,安抚的拍拍她的手。
老爸回头看向方默南,眼神示意怎么回事。
方默南解释道,“黎女士曾经是我的病人。”她看向黎美熙道,“身体还好吧!”
“好!这心病果然心药医,心结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