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悠哉人生-第6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着等安顿好了再接雅如回来,谁知道返城后,就发现怀了亚辉,加上四处找工作。跟本就无力再带上雅如。而婆婆家和我娘家,孙子、孙女,外孙一大堆。也没那个精力,而每个月我们都给生活费的。谁知道三年后等来雅如病危的消息。”鞠兰沙哑着声音说道。“你们不知道,当我们再乡卫生所看到孩子的时候,我……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我女儿。”说着又嚎啕大哭。
“我来说吧!方医生说的对,孩子被人毒打,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儿,就没有一块儿好的。新伤加旧伤,淤青落淤青的。身上多处骨折,千辛万苦才救了雅如。”
“事后从村民那里才得知,我们寄放雅如亲戚家,是暴力家庭。两口子经常打架,一打架就擀面杖,菜刀齐飞,有时还迁怒孩子,掐孩子。拧孩子,我简直无法想象,我女儿在黑暗和折磨中度过了三年时光。早知道就是不返城,我也不把孩子寄放在那里。”姜浩军说着拼命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双手紧握。骨节泛白,血染红了指甲。
姜浩军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后来身上的是治好了,可是变的非常胆小,刚开始的时候,筷子掉在地上雅如都能吓的躲在桌子下面,声音稍大一些,就凄惨地大叫,晚上睡觉不能关灯,我们跟孩子磨了好久才让她接受我们。”
“那时候我还吃不少的飞醋,爸妈只关心姐姐,不关心我。”姜亚辉说着大男孩儿哭鼻涕一把,泪一把的。“爸,你怎么不早些告诉我,让我误会你们这么久。”
“傻孩子,让你跟着一起伤心啊!”姜浩军难过的说道,“接受我们后,却始终无法接触陌生人,所以雅如没有接受正规教育,都是我请的家庭教师,不知道是不是上天的补偿,雅如的学习成绩很好,几年前,做的高考卷子都能考上北大,清华,现在大学在家已经读完了。”
姜浩军嘴角划过一丝苦涩的笑容,即欣慰又心痛,哽咽道,“到了青春期了个头儿始终不如别人,我们想着也许是晚发育吧!可是一般来说女孩儿的发育早,后来越来越不对劲儿,就去医院检查,可各项生理指标都很正常,可是这都十七八岁,没来月经,身材如此矮小,就像是没有二次发育一样?看过医生只是开些刺激生长激素类的药物,吃上一段时间,不但不行,反而副作用显现,所以就停了。”
“遇见老安,他介绍了方医生你,所以……雅如这病能治吗?”
姜浩军的话音刚落,一家三口齐齐地看着方默南,希冀的目光不忍让人说出残忍且现实的话来。
方默南闭了闭眼,沉痛地说道,“姜先生,姜太太,你们知道姜小姐已经十八岁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她看着他们绝望的样子,赶紧说道,“你们先别急着失望,我只能尽力,至于效果得看姜小姐服药后才能知道,我现在无法给你们任何保证。”
“先吃上六味地黄丸一段时间看看。”方默南直接说道。
“那个,那个不是补肾的。”姜浩军迟疑地说道,男人都知道啊!肾虚嘛!
方默南微微一笑,耐心的说道,“儿童正处于心理、身体发育的时候,幼小的身心在这种恐怖的环境下生长,所以姜小姐的胆子非常小,影响到了肾,没有长个子,没有发育,没有来过月经。
中医认为,人的7种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恐惧最容易伤肾,黄帝内经云: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而肾受伤之后,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这才是令嫒发病的真正原因。”
“这肾不是泌尿系统吗?”姜亚辉说道,“你们看着我干嘛!生物课这样讲的啊!”
“呵呵……你说的对,西医里的肾帮助血液里的废物排出,是排出尿液的器官。而中医所指的肾有主水的作用,可以把浊中之浊排出去。其次肾还主生殖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藏精。精则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的先天之精,结合了食物的精微物质,呼吸的清阳之气,结合成的后天之精,储存肾脏。”
“这越说,越糊涂了。听这话的意思,怎么是中医啊!”姜亚辉嘴里嘟哝道。
鞠兰拍了下姜亚辉的腿,“说什么呢你!”她讪笑着看了看方默南道,“方医生您接着说。”
方默南笑了笑进一步解释道,“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是指肾精及其所化精气的生理作用。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最基本物质。
人的生长发育情况,可从头发、牙齿、骨骼以及生殖功能等方面表现出来。幼年时期,肾中精气逐渐充盛,头发生长快而密,更换乳齿,骨骼生长而身体增高;青年时期,肾中精气比较充盛,逐渐发育成熟,具有生殖功能,并生出智齿,骨骼长成而达到一定高度;壮年至中年时期,肾中精气充盛,身体壮实,精力充沛;老年时期,肾中精气渐少,出现发脱、齿落,形体衰老。总之,在整个生命过程的生、长、壮、老的各个阶段中,其生理状态的不同,决定于肾中精气的盛衰变化。”
“当人体生长发育至青年时期,肾中精气逐渐充盛,生殖器官发育渐趋成熟,此时产生一种‘天癸’物质。‘天癸’具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并维持性机能的作用。此时男性产生精子而能排精,女性产生卵子而有月经来潮,开始具有生殖能力,以后青年向壮年过渡,达到发育完全成熟。”
姜亚辉听的面红耳赤的,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大男孩儿,总是带着好奇且又遮遮掩掩的。
上生理课时,讲到男女二次发育时,老师总是一句话,自己看书,去理解吧!
还是第一次听到人家如此直白的说出来。
“所以我女儿要补肾。”姜浩军理解地点点头,“由于雅如受到恐惧,导致肾受伤,所以停止或者发育缓慢。”
“嗯嗯!”方默南点点头道。“所以肾虚要及早治疗,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如果肾阴虚,就要及时补肾,以促进发育。现在的人都认为六味地黄丸是成人补肾用的,很难想象在孩子身上会有那么神奇的作用。其实六味地黄丸创立之初就是为了给孩子治病。”
“这个没错,六味地黄丸始于宋代,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夫钱乙所创立的。”安叔附和道。“小孩发育不良有五迟:牙齿长得迟,头发出的迟,囟门闭合迟;走路迟、说话迟,用六味地黄丸,补小孩肾气,帮助小孩发育。当然这得在医生的监管下,药可不能乱吃。”
“那我去中药店买六味地黄丸去。”姜浩军是个行动派,关乎女儿,立马起身道。
“姜先生等等!针对令嫒的病,还是喝汤药的好!”方默南打开药箱,拿出纸和笔写下了药方,当然主药还是六味地黄丸配合着效果更好。
药方写好后递给了姜浩军,方默南说道,“姜先生,姜太太,我有几句话要说,这个治疗过程也许会很漫长,因为发育不是一夜之间就蹿高了;也许不会有什么效果,希望你们二位认真考虑清楚了。”
姜浩军抓着药方的手,抖了抖,“我明白,是我们耽误了孩子。”他瞪着大眼看着药方道,“怎么都得试一试。”
ps:
月末,打滚儿求票!!
第1118章
接过药方后,姜浩军二话不说,起身离开去买药,早喝上药,就有早一天痊愈的希望。
“那我们也告辞离开了。”安叔起身说道。
“老安,你们别走啊!怎么也得吃了饭在走吧!”姜浩军拦着安叔道。然后又对鞠兰道,“让小阿姨拿出拿手绝活,好好的招待老安,对了把我收藏的那瓶茅台拿出来,我和老安好好的喝两杯。”他拍了下脑袋又道,“对了把我那瓶帕图斯拿出来招待方医生。”
“等等!老姜,老姜,不用了。等孩子有起色了,吃大户,我不会跟你的客气的。赶紧先去抓药吧!”安叔笑道,“到那时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他做出一副磨刀霍霍向猪羊的样子,逗笑了大家。
姜家夫妻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总算有着一线希望。
姜浩军也不矫情,“那好!到时候咱们不醉不归。”
一番话别后,方默南他们驱车离开,姜浩军则开着车去同仁堂抓药。
车厢内,方默南他们三人是不胜唏嘘。
“小小年纪,你叹什么气啊!”安叔弹了方默南一个爆栗道。
方默南颇有些沮丧道,“我只是叹气,人力有时也难为!”
安叔是深有体会,理解地拍了拍方默南的肩膀。作为医生,见惯了生死,尤其每每看着却无能为力,却是令人沮丧。
安叔问道,“南丫头,你给我透个实底儿,雅如的病有几成把握。”
方默南为难道,“如果早几年那是百分之百,现在嘛……虽然晚,但成为一个女人还是有可能的,而这个头,我把脉的情况。姜小姐的的骨骼处于半闭合和休眠状态……要是到了26岁就是神仙也难救了。”
“什么?”安叔一下子激动了。“那南南的意思,是不是可以用中药刺激或者激活啊!”
“理论上应该可以的。”方默南认真地点点头道。
“那你……”
“放心吧!药方里有。”方默南笑道,“至于为什么不告诉他们,只是不想姜先生他们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也许真的能像老话说的:二十三,蹿一蹿呢!”
传统医学认为人体骨骼男性在16…18岁。女性在16…20岁就会闭合。其实这是一个误解。现代医学已证明:人的骨骼及脑垂体在20…26岁之间是处于半闭合半休眠状态。26岁以后就处于全休眠状态(即完全芥化),当脑垂体处于半休眠状态时就可以通过中医理疗被激活。
所以这个年龄段正好在处在中间,不过至于能蹿多高。就得看个人体质了。
“那太好了,借你吉言了。”安叔激动地搓着手,好像是自家闺女似的。
“安叔和姜先生很熟稔吗?”方默南笑道。
“那当然,我们俩可以说打小在一个家属院长大的。”安叔说道。“后来我参军,他下乡,联系就少了,再后来,各自搬走,又成家立业。忙于事业,没时间联系。他带着大侄女来看病,才重逢的。”
想起大侄女的病,没想到中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又是重重一叹,“唉!”
“安叔。你叹什么气啊!”方默南诧异地看着他道。
安叔苦涩地说道,“我没想到病因居然是这样的,那禽兽怎么下的了手啊!那么小的孩子。”真是令他意外,唏嘘不已!
对知青方默南很陌生,多是从文学电视中看到的。
方爸本身农村出来的。根本无所谓的下乡,本身就在下乡;而方妈的知青生活就在县城周边,离家里近的很,也没有受多少苦。
所以方默南就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那种,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吗?所以无法体会。
熊报春也无法体会,所以车厢里三个人,只有年纪最大的安叔亲身体验过了。
安叔拍着方默南的肩膀道,“你们生在福窝里了。”
“安叔也上山下乡了,看起来感慨颇多嘛!”方默南挑眉道。
“没有,我当兵来着,军训完后,分配到了医疗队,后来上的军医大。”安叔靠在车座靠背上。
“哦!原来咱们都没有发言权啊!”方默南笑道。
“谁说的,我弟弟就是知青。”安叔摇头失笑道,“我没亲身经历过,却见过,看过许多。”
“知青从五十年代就开始了,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只不过没有后来的轰轰烈烈,波及面非常的广。”安叔不紧不慢地说道,“其实说白了就是城里人多,农村人已经养活不了那么多吃商品粮的城里人了;另外,城里的剩余劳动力过多,当时的社会背景没有能够、或即将不能够提供足够的工作来让所有的毕业生们有一个位置,因此社会闲散人等过多;同时,农村的整体知识水平过低,农民仍然处于一个文盲和半文盲的状态。因此*定了这么一个政策:知识青年到广阔的天地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当时的政策导向也非常好:下乡光荣,下乡是锻炼,下乡是学习,向贫下中农学习。因此,大批热血青年怀着对祖国的美好愿望下去了,大批的家庭成份不好的狗崽子主动要求下去了,大批的闲杂人等不情不愿的下去了。于是,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有抱负的青年们下去了,到了边疆、到了农村、到了农场或林场。”
“我记得我们全家送弟弟去插队,火车站在那一段时间内挤满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送行的亲朋好友,锣鼓喧天,口号不断,慷慨激昂,气势如海闹潮,绝没有后来一些文艺作品所描写的悲悲切切,惨不忍睹。”安叔想起往事,也许是在姜家刺激的,所以这话就滔滔不绝,“当时啊!凡是家中有学生青年的,绝少不被波及,就是高级领导干部也无不按主席的指示,将子女送到农村去。至于部长、将军们的公子、千金更是在许多插队点出现,不足为奇。特权在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中丧失殆尽,何况这些人当时也没有特权。”
“当然下乡绝对无法和城里的生活相比,条件艰苦是肯定,开荒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半个小时对于这些没有摸过土坷垃年轻人,这腰估计就受不了了。有些年轻人带着理想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下乡的。”安叔无奈地笑了笑道,“他们发现理想和现实是两回事!”
“这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方默南说道。
“形容的不错,可不就是这样!”安叔道。“所以啊!一听到能返城可不就想方设法的托关系返城。”
“当时条件返城很苛刻的,知青们有的自己之间结婚了,有的与当地人结婚了,有的,没有结婚但生下了私生子。结婚的不许返城,而且,只能独自返城。于是,结了婚的人离了,有孩子的,孩子被抛弃了。于是,妻离子散、于是,天各一方,于是,当地多了好多知青遗孤。一部分遗孤很幸运,有人收养,一部分遗孤,直接进了孤儿院,一部分,也许就自生自来了吧!
那可真如歌词说的是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一个,好像是多余的。”
安叔感慨道,“其实回来了,回来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也是苦闷的,回城的欣喜很快又被现实的严峻所淹没了。我弟弟回来的那一年,40万的就业大军涌回了京城,一个新的名词‘待业青年’悄然诞生。工厂根本安置不了这么多人,当时没有实行合同制,工人都是终身制,父亲退休了,子女可以自动顶上去,一个工厂根本腾不出指标来安置这些待业青年。我记得每次蹬着自行车上班的时候,路过街道办就看见申请工作安置的人,站满了整个院子,队伍排到了外面。”
安叔叹息一声接着道,“许多知青把美好的青春都交给了各地的农场,千方百计回到城市以后,发现其他同龄人工作、住房什么都有了,而自己是一无所有,心理很难平衡,给当时的社会治安也带来了隐患。我弟弟当时喝醉酒了居然这样说:说如果再找不到工作,他要么自杀要么就去犯法了。可把我们给吓坏了。”
“后来呢!”熊报春好奇地问道。
方默南也好奇地看着安叔。
“后来呀!从摆茶水摊开始的……”
“令弟肯干,当时的社会风气可不是人人都下海经商的。”方默南说道。
一个大小伙子摆茶水摊,是很掉份儿的事,很被人看不起的。
“是啊!我爹找到街道办,托关系争取到的机会,我爹以死相逼。”安说想起往事会心一笑道,“当时茶水摊就在公厕旁开张,当天赚了60元,虽然是他们俩均分的,一人三十。那小子一天挣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