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世嫁 >

第220章

世嫁-第220章

小说: 世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瑾淑县主就恢复长公主的身份了。

再然后,她就搬出宫,回公主府了。

再然后,她不在太后跟前了,宁太妃就钻空子,坏事了。

这些天,瑾淑县主为了和宁太妃抬杠,宁太妃赞同的事,她就反对,宁太妃反对的事,她就赞同。

没少给宁太妃的添堵,宁太妃忍无可忍,也都忍了,现在她出宫了,也该是她给她添堵了。

而且还是一个绝好的添堵机会。

为了撮合安郡王和陈欣儿,瑾淑县主没少夸陈欣儿。

既然瑾淑县主如此赞赏陈欣儿,那就让她儿子娶陈欣儿吧。

而且,她还把太后说动了。

第三百七十八章坏事(三更)

现在兴国公府和安郡王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将来要是安郡王夺嫡失败了,兴国公府不会有好下场。

她现在都有些怕了,觉得应该给兴国公府留些后路。

长公主是皇上最亲的皇姐,陈欣儿嫁给长公主的儿子,将来就算兴国公府出了什么事,也能留下一条血脉。

若是陈欣儿能得长公主的欢心,还能争取长公主帮安郡王,那样胜算就更大了。

尤其长公主还很喜欢陈欣儿,世子如今还没有定亲,他是太后的外孙儿,太后一直顾着安郡王,冷落了他,这会儿帮忙赐婚,挑个好孙媳妇,正好可以笼络他们啊。

太后觉得这主意极好,就打算给赵世子赐婚,陈欣儿瑾淑县主赞不绝口,两人家世相配,容貌才华都不必说,倒是天作之合了。

太后就打算给他们两个赐婚了。

万幸,赐婚懿旨送出去的时候,清韵正好去给太后请安。

因为好奇,她就多问了丫鬟一句。

丫鬟笑道,“那是太后给长公主府世子和兴国公府三姑娘赐婚的圣旨。”

当时,清韵就傻眼了。

两个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居然被赐婚了?

这懿旨一旦下了,且不说她的如意算盘飞了,这不是坑赵世子吗?

长公主肯定不赞同啊,到时候她和太后的关系岂不是又要遭了,没准儿会被再贬……

清韵赶紧转身,拦下了要去宣读懿旨的公公。

动静闹得有些大了,惊动了太后。

太后有些不悦,“拦下哀家的懿旨,你想做什么?”

清韵手里拿着懿旨,有些忐忑道,“太后,你不能给长公主府世子赐婚。”

太后眉头更皱,还不等她说话。清韵赶紧道,“赵世子有婚约在身。”

天可怜见,除了这个理由,她再想不到其他了。

只有赵世子有婚约在身。太后才没有理由给他赐婚。

太后望着她,敛眉道,“哀家怎么都不知道赵世子有婚约在身的事?”

要是知道,她就不给赵世子赐婚了。

清韵嗓子有些冒烟了,她道。“我无意中听长公主说起过,虽然还没有定下来,但是两家已经通气了,太后贸然赐婚……”

好吧,莫须有的事,就应该点到为止,说的多错的多。

太后眉头皱的紧紧的,打破砂锅问到底,“长公主给赵世子挑的是谁府上的姑娘?”

清韵,“……”

别问我啊。我不知道啊!

清韵紧紧的握着手中懿旨,额头都冒冷汗了,她这是公然欺骗太后啊!

“说!”太后喝道。

清韵就焉了,但是脑袋转的飞快,看她认识的人中,谁的家世、容貌、性情配得上赵世子的。

没办法,要是挑的人不比陈欣儿好,太后不会改主意啊。

终于,在太后问第三遍的时候,她道。“是东王府琳琅郡主。”

太后眉头松了,嘴角带了笑道,“是琳琅啊,哀家还以为是谁呢。”

清韵。“……”

见太后没生气,清韵望着她,举了举手中懿旨,“太后?”

太后就给季嬷嬷使眼色了,季嬷嬷过来接过懿旨。

懿旨算是收回了,这一关算是过了。

一会儿出宫。得赶紧跟长公主通个气,好歹别真的让太后给赵世子赐婚啊。

正想着呢,就听太后笑道,“琳琅不错,瑾淑的眼光,哀家一直很信任,只是这么大的事,她在哀家这里住这么久,也不跟哀家通个气,你若是来的不及时,哀家险些好心办坏事了,既然她中意琳琅,哀家就把琳琅赐婚给赵世子了。”

清韵,“……”

事出突然,清韵有些手忙脚乱了,赶紧劝阻太后。

可是太后听不进去,正巧这时候皇上也来了。

清韵就找皇上求助,结果皇上帮太后,“朕也觉得这桩亲事不错,太后不赐婚,朕给他们赐婚。”

清韵,“……”

皇上,你知道我说的是假话,是权宜之计,你都看见我使眼色了,你怎么能帮太后欺负我呢?!

可是太后和皇上都赞同的事,根本就没有她反对的余地。

清韵没辄,只能匆匆忙出宫,去东王府找琳琅郡主了。

她到东王府,瞧见琳琅郡主时,她正在外院凉亭啃水果。

看到清韵来找她,她有些惊讶,“清韵姐姐怎么来了,还跑的这么急,都满头大汗了。”

看到她,清韵嘴巴像是被黏住了一般,有些难以启齿。

她望着她,道,“我今天好心办坏事了,但是我是逼不得已的,你一定要相信我啊啊啊。”

琳琅郡主有些蒙,清韵说什么,她完全听不懂啊,她除了点头只能点头了。

她以为清韵是犯了错,找人说话,然后劝她想开些的,她经常干这事,有经验,她连忙道,“我相信你,你别急啊,有话慢慢说。”

清韵望着她,问道,“琳琅,你觉得长公主府赵世子人怎么样?”

琳琅郡主脸一红,眼神有些飘闪了,想往后望,但是清韵没许,她问道,“你说啊。”

琳琅郡主嗡了声音道,“赵大哥才华洋溢,沉稳正直,人也很好。”

清韵稍稍放心,然后问道,“那将来嫁给赵世子的大家闺秀,你觉得她如何?”

琳琅郡主眨眼了,她想问清韵为什么这么问她,可是清韵根本不给她开口的机会,她着急想得到结果。

琳琅郡主只能回道,“嫁给赵大哥的大家闺秀,必定才貌双全,家世也好,能嫁给赵大哥,肯定是个人人羡慕的有福之人啊。”

清韵彻底放松了,只是心还没落回到肚子里。

那边传来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还带着戏谑,“宸王妃怎么这么关心我的亲事?”

清韵猛然一怔,瞥头望去,就见那边赵修宜手里拿着鱼竿站起来,他身边站着的正好是东王世子。

清韵嘴巴张大的,机会都能塞进去一个鸭蛋了。

她呐呐声道,“我犯的错,导致太后和皇上给赵世子你和琳琅赐婚了。”

她话音刚落,然后哗的两声传来。

赵世子脚下一滑,摔水里去了。

可怜东王世子受了牵连,被他拖着一起下了水。

琳琅郡主脸红的能媲美西红柿了,她跺着脚,直接跑了。

清韵越是喊她,她跑的越快,一溜烟就不见人影了。

清韵,“……”

清韵都快哭了。

一个个的能不能别这么大反应啊,她是来求原谅的,现在只是赐婚,又不是成亲了,就算不愿意,也还是有挽回的余地的,虽然可能性是小了点,但不是没有啊,你们这样子,还怎么好好坐下来商量对策?

清韵没有乱点鸳鸯谱的毛病,之前在永宁宫,那实在是情况万分紧急时的权宜之计,就是现在,她虽然有些后悔,但是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她还是会抢下太后赐婚的懿旨的。

那边,东王世子爬上岸,然后抓着赵世子起来。

两人全身湿透了,东王世子笑道,“方才我还想湖里会很凉爽,结果就掉下湖了,这是得偿所愿了啊。”

最后四个字,东王世子的音调是七拐八绕的。

清韵先是愣了下,随即她也笑了。

第三百七十九章急智

也是她急糊涂了,没看见东王世子、赵世子还有琳琅郡主在这里玩的高兴。

如果琳琅郡主反感赵世子,怎么会这么大热的天来外院看他们钓鱼?

东王一直是皇上的人,对于长公主,皇上素来敬重有加,不像当初兴国公府大少爷那样,东王府是一心想退亲,只是苦于说不出口。

而且,琳琅郡主退掉的是兴国公府大少爷的亲事,整个京都又有几个世家少爷能不顾及兴国公府大少爷,有胆量上门来求娶琳琅郡主?

若果她是东王,皇上和太后给琳琅郡主和赵世子赐婚,估计做梦都会笑醒的。

想通了,清韵一颗不安的心就算是放下了。

东王世子和赵世子从湖里爬起来,赵世子要回府换衣裳,东王世子笑道,“你在东王府落水,却一身湿的骑马穿街过市,不用半个时辰,整个京都就会流言四起了。”

再加上皇上和太后要赐婚,他这一走,这桩亲事只怕会再起波澜。

他对这桩亲事是满意的不能更满意了,他就是拼着得罪赵世子,将他打晕了也得把人留下啊。

好在赵世子听得住劝,这不就随他去换衣裳了。

临走前,东王世子还朝清韵作揖,笑道,“宸王妃,先失陪了。”

然后吩咐丫鬟好生招呼清韵,就是不想清韵走的这么快,这桩亲事虽然正中东王府下怀,但他记得清楚呢,清韵来之前和琳琅郡主说的话,是她好心办了坏事才有这门亲事的。

万一这其中还有什么为难之处,得问清楚了,才好避免啊。

凉亭有冰炉,这里又是风口,很凉爽。

丫鬟端了茶过来,她才喝了一口,那边东王和东王妃就风风火火的迎了上来。

看到清韵。两人的脸上都带着笑,笑的都有些合不拢嘴了。

尤其是东王妃,一近前,就握着清韵的手。笑道,“方才听丫鬟说,你火急火燎的来王府,我还担心是出了什么坏事呢,却是没想到给我东王府带来这么大一好消息。琳琅年纪不小了,我正为她婚事头疼着呢,赵世子是长公主爱子,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哪有不满意的?你不是好心办坏事,只是好事,是错有错着了。”

她这么说,清韵就放心了,她看了东王妃一眼,又望向东王。“那琳琅呢,她不会怪我吧?”

她最怕的就是琳琅有心上人,而她无意中乱了鸳鸯谱,这不是好事,而是遭人恨的坏事啊。

东王妃听得一笑,握着清韵的手往前走,笑道,“你帮琳琅牵线保媒,也是为了她,为了我东王府好。我东王府感激还来不及呢,至于琳琅,她只是有些娇羞,哪个大家闺秀听到亲事不害臊的。等过些日子就好了,况且自古亲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太后和皇上都要给她赐婚,是她的福气。”

清韵听得直点头笑,哪怕她心底并不是很认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女亲事父母做主。女儿的意见不重要这样的看法。

可这是大家根深蒂固的想法,她不想去抨击。

东王妃只顾着高兴了,倒是东王还记得询问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就给琳琅郡主和赵世子赐婚了?

清韵看着东王,有些惭愧,因为她不是存心给琳琅郡主找亲事,而是给赵世子找嫡妻才挑中琳琅的,差别大了呢,她倒也不隐瞒,因为她知道隐瞒不住,便如实相告了,“先前我进宫给太后请安,正好碰到太后给赵世子和兴国公府三姑娘赐婚,碰巧我知道兴国公府大太太有心将三姑娘嫁给安郡王,三姑娘她也……这桩亲事并不合适,而且长公主也不知情,现在长公主和太后关系刚刚融洽,赐婚的懿旨一旦宣布,长公主和太后的关系可能会再次破裂,我不知道也就罢了,偏偏让我遇上了,我必须要想办法阻止,我抢了懿旨,太后有些生气,我不得已只能说长公主已经在给赵世子挑了,而且有了中意人选,太后一再追问,我不得已这才说是琳琅郡主……”

清韵说这话,那边赵世子刚巧换了衣裳和东王世子走过来。

听到他和琳琅郡主被赐婚的原委,赵世子心有余悸,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他不敢想象太后真的给他和陈三姑娘赐婚了,他该怎么办。

他都没见过陈三姑娘,而且长公主府一直都是站在宸王和镇南侯府这边的,和兴国公府是对立的啊,他娶谁也不会娶兴国公府的姑娘啊……

他实在想不通太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忽然要给他赐婚呢,幸好宸王妃阻止了。

他正要上前,跟清韵作揖道谢。

那边,一小厮飞奔过来,老远就喊道,“王爷、王妃,孙公公来宣旨了,让郡主赶紧去接旨。”

东王妃赶紧让丫鬟去找琳琅郡主来。

清韵有些唏嘘,有些无力,赐婚而已,有这么着急的吗,简直都不给人喘息的机会,好在东王府对这桩亲事很满意,不然她就该找个角落为自己多管闲事忏悔了。

她笑道,“府上忙着,我就先告辞了。”

东王妃送清韵出府,顺带表示择日会亲自登门道谢。

清韵出东王府大门时,孙公公正好下马车,看到清韵,他福身请安。

清韵看都没看他一眼,还哼了声鼻子,就下台阶走了。

东王和东王妃都睁大了眼睛,要知道孙公公可是皇上信任的人,一般人想巴结都巴结不来呢,哪敢怠慢啊。

孙公公也不生气,他知道自己是被迁怒了,在永宁宫,宸王妃给皇上使眼色,皇上当没看见,惹怒了宸王妃了,尤其他跟在一旁,不厚道的笑了一声。

宸王妃连皇上的气都照生不误,他哪敢奢望例外啊?

不过,敢给皇上使眼色,要皇上帮她撒谎骗人,骗的那个人。还是太后,他跟在皇上身边伺候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回见……

再说清韵,坐上马车后。就回王府了。

只是走了没一会儿,马车就停了下来。

清韵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正要问呢,结果车帘掀开,楚北钻了进来。

他手里拿着一个半大锦盒。进来就递给清韵。

清韵下意识的以为是给她的礼物,伸手接了。

打开,里面是一套珍珠头饰,美轮美奂。

“怎么想起来给我送礼物了?”清韵拿着珍珠簪子欣赏着。

楚北笑道,“太后给赵世子赐婚的事,你立了大功,父皇特地赏你的。”

清韵斜视着他,语气带了三分不满,“我立了那么大一功劳,还吓得不轻。皇上就赏我一套头饰就完了?”

看着清韵一脸皇上也忒小气的表情,楚北眸底带笑,伸手捏着她的鼻子道,“阻拦太后把兴国公府三姑娘赐婚给赵世子功劳不小,但为了阻拦太后,就撒谎欺骗太后,若是被太后知道了,连父皇都护不住你,你胆子太大,父皇都怕了。”

明知道清韵欺骗了太后。还大加赞赏,这不是在怂恿她,给她壮胆吗,现在就如此大胆了。有了皇上认同,以后还真保不准她会胆子大成什么样。

皇上只赏她一套头饰,也算是个警醒。

清韵抿唇,不高兴道,“你以为我想骗太后啊,还不是因为当时情况太紧急。我是豁出去了!”

说着,清韵把锦盒盖上,直接塞楚北怀里了。

她不接受皇上的赏赐。

楚北把锦盒放下,笑道,“父皇说你不但胆大,而且还有急智,能得父皇如此赞赏,大锦朝还找不出来两个人呢。”

别以为说好话,她就不生气了。

“赞赏能当饭吃吗?”清韵没好气道。

她说完,楚北就笑了,“别人的赞赏或许不能当饭吃,但是父皇的绝对可以。”

清韵,“……”

她这是一巴掌拍马蹄子上了啊,皇上赞赏,文武百官都看在眼里呢,然后巴结送礼……

这个话题没法继续了,清韵就换了话题道,“皇上不是知道宁太妃有问题吗,他就没派人盯着永宁宫?”

要不是她凑巧拦下了懿旨,还不知道会掀起多大的麻烦事来呢。

楚北点头道,“太后懿旨赐婚的事,父皇知道,但是当时御书房正商议祭天求雨的事,父皇脱不开身,他也没料到太后赐婚那么急,所以等祭天的事商议完,就赶紧去永宁宫了。”

“祭天求雨?”清韵额头有黑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