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锦-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朝中的文武百官也是一脸错愕,唰地看向站姿挺拔一脸肃穆的皇太孙,还有一脸惊讶无辜的燕王。
在众人的注目下,皇太孙神色镇定从容,拱手说道:“皇祖父没听错,孙儿刚才所说的话,都是安王投降之后亲口交代的。”
“从前年开始,燕王就暗中和安王联系,怂恿安王争夺储君之位。”
“安王不甘心偏安一隅,被燕王说动了心思,便和李淑妃定下了刺杀之计。燕王负责的就是将皇祖父带到行宫去。”
“动手刺杀皇祖父和父王的,确实是李淑妃和安王的人。可在暗中谋划此事的真正主谋,是燕王!”
一句比一句犀利,尤其是最后一句,更是掷地有声。
众官员再也按捺不住,一阵哗然。
行宫刺杀一事,难道真如皇太孙所说,燕王才是真正的主谋?
燕王早已楞住了,闻言惨然一笑,上前一步跪下:“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儿臣不想辩解什么,儿臣相信,父皇一定会给儿臣一个公道。”
皇上的脸上涌起愤怒的红晕,沉声道:“朕不会偏听偏信,你放心,朕不会让任何人冤枉了你。”
太子显然也被皇太孙这番石破天惊的话惊到了,怒而斥责皇太孙:“这种大事,岂能听信安王一面之词。焉知不是安王故意推脱责任?燕王怎么可能是幕后主使?当日若不是有燕王挡下了那一剑,你皇祖父怕是已经中了剑。”
“如果燕王真的有意行刺杀一事,大可以装模作样袖手旁观。何必要冒死挡剑?”
皇上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太子将他要说的话全都说了出来。
从感情上来说,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孝顺的燕王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皇太孙也上前一步跪下了,声音依旧不疾不徐,沉稳有力:“安王一开始说这些的时候,我也是半个字都不信的。燕王对皇祖父的一片孝心,众人皆有目睹。我自愧不如,更不相信燕王会是那等毒辣阴狠之人。”
“只是,安王后来拿出了一摞信。信上确实是燕王的笔迹。我一一看了之后,也不得不生出了疑心。”
信?
跪在一旁的燕王目光一闪,心中冷笑不已。
当日和安王暗中联系的时候,他从未写过信。每次都是暗中派暗卫潜至安王的藩地,送的全是口信。
事成之后,那几个专门负责送口信的暗卫也都被他灭了口。
这世上,再无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他和安王暗中有过联系。
皇太孙口口声声说有这样的信,纯粹是胡扯!
“父皇请明鉴,儿臣从未和安王有过书信来往。”燕王抬起头来,一脸的冤枉和委屈:“想来一定是安王让人模仿了儿臣的笔迹,写了书信意图栽赃嫁祸于儿臣。”
皇上的心很明显偏到了燕王这一边,闻言神色一凛,淡淡说道:“那些信现在何处?让人呈上来,朕要亲自过目。”
皇太孙沉声应道:“这些信事关重大,孙儿将信分成了几份,分别让几个身手好的侍卫带在了身上。这就呈上来,请皇祖父过目。”
皇上已经收敛了怒意,神色冷然地点了点头:“好,朕今日就亲自看一看这些书信。”
……
很快,一摞信就呈到了皇上面前。
粗略看去,一共有十几封信。
皇上从第一封信看起。
当信上熟悉的笔迹引入眼帘时,皇上的眉头不禁动了一动。
这信上的笔迹,和燕王的字迹一模一样。就连行笔落笔时会带出的笔锋也一般无二。燕王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习惯,写到一撇的时候,总会稍微顿上一顿。也因此,这一笔的墨也会稍重一些。
这信里的撇,落墨都稍重。和燕王平日写字的习惯毫无区别。
如果这真的是安王让人仿造出来的书信,未免也太逼真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皇上对燕王坚不可摧的信心,开始悄然动摇了。
再看一封封书信中的内容,皇上的面色愈发阴沉难看。
这些信里,隐晦地表明了燕王对太子的不满,含蓄地暗示安王才是最合适的储君人选。到后来,信里的内容渐渐露骨,处处流露出怂恿之意。
到了最后两封信,便定下了刺杀的计谋。
有几段话,格外的刺目。
“……父皇老而昏庸,最好糊弄。只要我稍施手段,就能让父皇相信于我。刺杀那一日,明着先刺杀父皇,我会替父皇挡下一剑,取信于父皇。也会让太子放松警惕,趁着那个时候再对太子动手,必定马到成功!”
“太子一死,父皇必会另立储君。这个人选,非二哥莫属!他日二哥做了储君,我一定以二哥马首是瞻。”
“我别无所求,只希望二哥到时候善待我的母妃和长姐。让母妃搬出冷宫,让长姐出慈云庵。”
皇上用力地攥紧了薄薄的信纸,心中惊疑不定。
这信上的内容,字字句句都分明是燕王的口吻。
安王离开京城的时候,燕王还是个几岁的孩子。说来安王对燕王的性情并不熟悉。就是想伪造书信,也断然伪造不出如此逼真的吧……
难道,这一切都在燕王算计中?
燕王甘冒风险挡下那致命的一剑,其实只是苦肉计?只是为了取信于他,让他不会疑心到燕王身上所用的计策?
人的心理很奇怪。对一个人深信不疑的时候,不管他做什么都不会起疑心。
可一旦这份信心被动摇了,便会处处生疑。
就像一颗种子,落进了土中,就会生根发芽。
皇上忽然想起李淑妃临死前的疯狂叫嚷。
“你早就老糊涂了!看不清徐蔓的真面目,也看不清她的儿子。可笑你处处捧着他,却不知真正要谋逆造反的人就是你最疼爱的燕王……”
皇上神色阴晴不定,许久都没说话。(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六章 疑心(二)
跪在殿里的皇太孙岿然不动,原本颇有信心的燕王却暗道不妙。
他太了解皇上的性子了。相信一个人的时候,最好糊弄。可一旦翻了脸,就彻底翻脸无情,心狠手辣。
也不知这摞信里到底写了些什么,竟让皇上动摇了。
燕王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半年来,他一直在燕王府里养伤。伤好了之后,便迫不及待地进宫陪伴皇上。因为太子一直在调养,不能上朝理事,皇太孙又领兵在外。皇上很自然地让他上朝听政,还领下了户部工部的差事。
他不动声色地拉拢官员培植亲信。
一切都很顺利。
然而,皇太孙平定叛乱得胜归来,立刻将他取得的微薄优势打消的一干二净。昨天那场盛大的庆功宴,已经令他嫉恨不已。更没想到,今天皇太孙就在朝堂上对他重重出击!
“父皇,儿臣可以对天发誓,从未和安王有过书信来往,更不可能是刺杀一事的主谋。”燕王一脸义愤填膺地张了口:“如果儿臣有半个字假话,儿臣甘受千刀万剐之极刑!”
燕王信誓旦旦的毒誓,让皇上的神色为之一缓:“朕又没说不相信你,发这样的毒誓做什么。”
这几年来下的苦功果然没有白费。
皇上对他到底还是信任偏宠的。
燕王并未因此就放了心。皇太孙选择这个时候发难,来势汹汹,手段不可能就这么简单。
果然,就听皇太孙朗声道:“皇祖父,孙儿看过这些信,原本也是不信的。不过,安王言之凿凿,一口咬定了燕王是主谋。是非黑白,不能只听信谁的一面之词。反正安王已经被带回京城了,不如就召安王上殿来,和燕王当面对质。”
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事到如今,也顾不得丢人不丢人了。
皇上目光阴沉,冷然道:“好,现在就宣安王上殿!”
……
比起好相貌的太子燕王,安王的形象可就差的远了。身材肥胖,眼睛不大,看着一脸蠢钝之相。
也因此,皇上素来不太喜欢这个儿子。等安王成年之后,便打发他去了藩地。
时隔多年未见,安王比年少时更胖了。一路上坐着囚车被押解到京城来,自是干净整洁不到哪儿去。目光茫然呆滞,带着仓惶怯懦之态。
进了金銮殿后,安王步履有些迟疑缓慢,在皇上面前跪下了:“儿臣见过父皇!”
皇上嫌恶地冷哼一声,冷冷说道:“朕没有你这样的儿子!意图行刺朕和太子,然后又起兵造~反,朕真没想到,你竟还有这样的胆量和野心。”
安王浑身一颤,连连磕头求饶:“父皇请听儿臣一言。儿臣所为,都是受燕王怂恿指使啊!儿臣一个人,哪有这样的胆子。有书信为证,请父皇明鉴!恳请父皇看在父子一场的情分上,饶过儿臣这条性命!”
头磕得又响又重,额上很快就血迹斑斑。
皇上半点都没心软,冷笑道:“你倒是打的好主意。只凭着这几封书信,就妄想将脏水都泼到燕王的身上。你莫不是以为朕老糊涂了,可以任由你糊弄?”
“这书信,分明是你找人模仿燕王的笔迹仿造出来的!”
安王立刻哭喊了起来:“已经到了这地步,儿臣断然不敢再欺瞒父皇。这些信,确实是燕王写过我的。”
“儿臣离开京城这么多年,从未回过京城。对燕王的笔迹并不熟悉,就是想找人模仿也不可能啊!父皇,你可别冤枉了儿臣,放过了真正的主谋啊!”
安王撕心裂肺的哭喊着,眼泪鼻涕都流了下来,看着狼狈之极。
燕王怒目而视:“安王,你刺杀父皇,起兵谋~逆,俱是不容错辨的事实。如今穷途末路了,又恶意栽赃嫁祸于我。像你这样的人,还有何颜面来见父皇,有何颜面面对朝廷百官,又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又抬头看向皇上,一脸的慷慨决然:“父皇,儿臣行得正坐得直,从未做过半点不利父皇的事。父皇若是不信,儿臣愿以死明志!”
说完,起身便向金銮殿的柱子冲过去。
这一下若是撞到额头,不死也要受重伤!
皇上陡然色变:“来人,快拦住燕王!”
守在殿内的御林军侍卫眼疾手快,在燕王的额头即将撞到柱子之前拦下了要以死一证清白的燕王。
百官已经被这一连串的变故惊得不知该做何反应了。
皇太孙冷眼看着燕王唱念俱佳的作戏,唇角扬起一抹讥讽的笑意,缓缓说道:“燕王既然坚持自己是清白的,大可不必这般激动要死要活。且听安王把话说完!”
安王用袖子胡乱得抹了眼泪鼻涕,一双眼睛通红,看向燕王的目光满是痛恨:“燕王,你就别在这儿惺惺作态了!如果不是你,我也不会生出野心,更不会一步步走到今天。”
“我既是要指证你,证据当然不止这几封书信。”
燕王心里一个咯噔,心里不妙的预感越来越浓,面上却没有半点心虚:“你有什么证据?只管当着父皇和满朝文武的面拿出来。”
他行事一直小心谨慎,自信没有留下任何证据。
这些书信分明是安王伪造的。安王还能拿出什么“证据”来?
安王对着皇上用力地磕了几个头,一脸悔恨:“这些书信是燕王写过我的,我每一封都写了回信。以燕王的为人谨慎,怕是早就将我的回信烧的干干净净,连灰尘也找不到了。”
“不过,我当日多留了个心眼,为了防止他日有变故,便将每一封回信都写了两遍。一封暗中送给燕王,另外一封便送进了母妃的手里。”
“母妃将这些信都藏在了寝宫一处十分隐秘的地方。这个地方,只有儿臣知晓。就在母妃寝室床榻下,从右往左数起,第五块地板的下面。”
“请父皇现在就派人到母妃生前的寝宫,将这些信都取来。两相对照,就会知道儿臣说的都是实话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七章 暴怒
安王的声音在金銮殿中回响不息。
皇上原本已经松动了的神色,又紧绷阴沉了起来。目光掠过燕王的脸孔。
到这个时候,燕王就是说的再多也没用了。
安王说的有鼻子有眼,由不得人不信!
皇上终于吩咐了一声。立刻便有御林侍卫领命去了李淑妃的寝宫,前后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那几个侍卫便捧着一摞书信来了。
皇上再次翻看书信,脸色阴沉,如暴雨将至。
那些书信,果然都是安王亲自书写的。每一封回信上的内容,和之前的都能对上。
这绝不可能是安王一个人伪造出来的!
“父皇,儿臣说的字字都是真话。”
安王的哭喊声又响了起来:“儿臣罪孽深重,本没脸来见父皇。可是,儿臣实在不愿替燕王背着黑锅。这一切,明明都是他暗中指使我所为。结果刺杀未成,倒连累了母妃的性命。”
“这半年来,儿臣没有一日能睡好。一闭上眼,就看到母妃满身是血地躺在地上,死不瞑目啊!”
“求父皇饶儿臣一命,哪怕是终生软禁在府里,一辈子都不出府半步。儿臣也绝无怨言。只求父皇饶了儿臣!”
一边说,一边哭着磕头求饶。
燕王的心如置冰窖,瞬间已经了然。
这是皇太孙早已设好的圈套。
他和安王之间从无书信来往,所有的密谋都是靠着暗卫从中传递口信。现在安王一口咬定了两人有书信来往,不仅有他的“来信”,就连“回信”现在也有了。
这一盆预谋已久的脏水,泼得他几乎无招架之力。
说到底,这信上的内容也不算冤枉。不过是将他和安王之间的密谋都写在了信纸上罢了!
沉寂了半天的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终于有人站出来说话了。
“皇上,这件事错综复杂,到底真相如何,还要仔细调查再做决断。”说话的官员,看似不偏不倚,实则是在为燕王说情。
刑部尚书也挺身而出:“下官认为,在没查清真相之前,安王和燕王殿下都不宜回府。应该先关押进宗人府。”
刑部尚书是太子一派。这个时候义正言辞的奏请,实在是高明。
只要燕王被关进宗人府,就再也不得自由。也无法插手外面的事。
徐皇后已经是废人,昌平公主被关在慈云庵里不能出来。真正能为燕王出力跑腿的,也不过只剩下寥寥几个,不难应付。
进去容易,想再出来,可就难了。
燕王面色一变,正要说话,就听皇上冷冷道:“爱卿提议的甚合朕的心意。来人,将安王燕王立刻送到宗人府,彻查燕王府。”
燕王没了机会申辩,很快被押了下去。
太子见皇上神色难看,低声劝慰道:“事情的真相还不明朗,现在不便下定论。还请父皇息怒,保重龙体!”
真相还不明朗?
皇上自嘲地扯了扯唇角。
都是他的儿子,不管谁是主谋谁是从犯,总之都是想要储君之位。甚至不惜担下弑父的恶名!
是安王栽赃嫁祸?还是燕王一直在蒙骗他?
这个问题,稍微想一想都令人痛彻心扉!
皇上闭了闭眼睛,很快又睁开,吩咐皇太孙:“安王是你亲自捉回来的,这些书信你也都看过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全权交给你。务必在最短的时间里查个水落石出。”
皇太孙神色肃然地领命:“是!孙儿一定不负皇祖父期望!”
“退朝吧!”皇上已经快撑不住了,有气无力地挥挥手。
太子立刻搀扶住皇上的胳膊,皇太孙起身搀扶另一边,关切地喊了声:“皇祖父,你还好吧!”
幸好,还有敦厚的太子和精明能干的长孙。
皇上低声道:“扶朕回去。”
……
短短半日间,安王和燕王就被关进了宗人府。
宫中的消息向来都是传的最快的。
不过短短两个时辰,这个令人耸然的消息就传得人尽皆知。
凌静姝知道后,也愣住了:“新云,你说什么?燕王怎么会和安王一起被关进宗人府?”
卫贵妃也是一脸震惊:“怎么会忽然有这样的变故?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新云苦笑道:“奴婢刚才也是听一个内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