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继妻-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德帝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她。”
之前怎么审问,慧心都不肯说,似乎想将这件事,当成自己的底牌。
后来,她自己不小心泄露了一点蛛丝马迹,严刑逼供之下,她承受不住,才终于吐露了实情。
“慧心怎么会知道?难道她也是……”苏婉想到自己的情况,对慧心的情况,不免有了几分猜测,神色微变。
“慧心跟你的情况有些相似。”显德帝说道,“只是,她是从几年后回来的,而且还是附身到了自己身上。”
那岂不就是重生女?怪不得她当初看自己的眼神那么奇怪。
苏婉想起一件事来,忽然神色略显怪异地问道:“既然慧心是从几年后回来的?她怎么还敢当着我面勾引你?”
她应该知道她这个皇贵妃霸道善妒才是,她看她的眼神,也不像是认识她,或者对她有仇恨的样子,反而十分不可思议。
显德帝闻言,深深地看了苏婉一眼,才缓缓说道:“她说,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皇贵妃,更没有你的存在。而昌武侯夫人小苏氏,早在显德八年就已经病逝了。”
“怪不得!”苏婉怔然道。
慧心所处的世界,应该是她没有穿过来的世界,就好像平行空间一样。
苏婉不想去想没有自己的世界,显德帝会是什么模样,也不想知道慧心是何身份,因为这简直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在她眼里,她的梁宏跟另外一个显德帝也绝对不是一个人。
苏婉回过神来说道:“所以,那时候,陛下就已经猜到我的来历了?或许,更早之前?”
显德帝缓缓点了点头,说道:“其实朕早就有所怀疑,只是一直不愿意去深想,直到那时,才总算确定。”
说到这里,他将苏婉揽进怀中,动情说道:“也幸亏你不是真正的小苏氏,否则,丽嫔她们还真有可能会成功,朕岂不是永远都失去你了。”
对此,他真得很庆幸。
苏婉闻言也不由搂着他的腰,柔声说道:“若不是你冒着危险去找我,我现在已经魂飞魄散了。都是因为你,我才能活着。”
所以她才说,遇到他,是她最大的幸运。
诉了衷情之后,苏婉又想到了旱灾上面,她推开他,蹙了蹙眉头,严肃地说道:“慧心说的是真的吗?”说不定,她是蓄意报复,故意想看他们着急。
显德帝也收敛了神色,眯着眼睛说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早点做准备总比没错。这次没有旱灾,将来也会有,总比到时候手忙脚乱要强。至于慧心,朕晾她也不敢说谎。”
因为事关重大,所以都是被刑讯高手反复确认过的,百分之百确定了真实性之后,才会呈报上来。
苏婉的心一下子就变得沉重了起来。
“陛下说的对,早做准备总没坏处,张阁老他们也知道了?”苏婉问道。
显德帝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朕只说有高人预测,两年后会有一场大旱,他们虽然不完全相信,却也愿意早做准备,毕竟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们挖完全没有理由反对。”
显德帝打算大肆兴修水利,国库开支必定很大,而张阁老他们虽然对显德帝如此大的手笔有些意见,到底拗不过他,还是同意了。
“陛下打算怎么做?”
显德帝语气有些沉重,说道:“对于这一点,朕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朕现在能做的,也是尽可能的收购粮食,兴修水利,灌溉农田,防旱防灾,下令百姓种植耐寒植物。比如大豆,南瓜。还要命人改良作物,改进农耕技术,总之,尽一切努力抗旱。”
南瓜在元末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培育种植了,只是现在种得并不多。
大旱之后常有大涝,大肆兴修水利是必须的。
收购粮食,不一定只是在国内,还可以去周围属国收购,比如高丽。
改良作物,改进耕种技术也是必须的。
苏婉觉得显德帝想的已经很周全了,但是,她想了想,还是说道:“陛下,玉蜀黍是耐旱植物,你可以让百姓们多种植一些,即便干旱,也能百姓们也能多一些收成,总比颗粒无数要强得多。”
此时,玉米此时,已经传了进来,只是才刚刚开始培育,并未推广开来。很多人根本没有听说过玉蜀黍。
当然,苏婉作为皇贵妃,还是见过玉米,也吃过玉米做的食物。所以,现在她才会这么说
只是玉米作为新发现的东西,还很罕见,并不知道怎么吃,为此,苏婉还特意说了几种玉米的做法。
显德帝虽然吃过玉蜀黍,对它的耐旱性却不怎么了解,但他却很相信婉儿,便点了点头,道:“从明年起,朕就会下令全国推广,先就先从受灾严重的地区开始。“等到了受灾那年,朕还会强制命令百姓种植玉蜀黍。”
现在已经是七月份了,种植玉米就太晚了,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种子。
但是,只凭这些还不行。
苏婉咬着嘴唇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说道:“还有一种食物,名叫地瓜,产量极高,耐旱,耐瘠,瘠土砂砾之地,皆可种植,而且十分美味,只是现在还没有传进来,陛下不如派人出去找一找。”
她穿越之后,的确是没有吃过地瓜。
而在她那个年代,番薯是万历年间,从菲律宾传进来的。
她知道番薯大致分布在什么地方,也知道番薯的藤苗和栽种之法。
她可以将番薯的藤苗还有成熟之后的样子画下来,写下它的特性,味道等等,让人去寻找,两年的是时间,虽然紧迫,却也比什么都不做强。
苏婉无事的时候,也曾经了解过大乾朝的历史,知道乾太宗也曾经派人下西洋,有留下航海地图,苏婉看过,竟然还到达过南美洲,番薯就吩咐在南美洲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显德帝派人下西洋时,就会容易许多。
只是,苏婉在现代看的世界地图,跟现在的航海图,差异很大,苏婉现在想要从航海图上找出具体位置,实在是要费一番功夫。
除了番薯之外,或许还可以带许多种子回来,说不定还会有什么意外之喜。
这次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浪费,目的比较明确,若是没有太大意外,在旱灾之前,或许能够赶回来。
显德帝对地瓜非常感兴趣,又详细地询问了苏婉一番,听完苏婉的叙述之后,他觉得很有可行性,眼中甚至带上了一丝急迫,颇有些跃跃欲试之感,似乎想要立即下令准备。毕竟时间不等人。
但是,他还是按捺了下来,对苏婉说道:“婉儿,若是真能找到这种植物,能够顺利度过这次难关,你就是我们大乾朝的大功臣。”
“陛下说得也太夸张了,我只是将我知道的说出来而已,算什么大功臣,你可千万别给我戴高帽子。”苏婉冲他翻了个白眼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来历,若是换个人来,肯定也能做到。”
“他们怎么能跟你比?”显德帝理所当然地说道,“朕只相信你,在朕眼里,你就是大功臣。”
虽然知道显德帝是有意说好话逗自己开心,苏婉还是忍不住扑哧笑了出来。
随后,苏婉迟疑了一下,又问道:“陛下,国库里的银两,还够用吗?若是不够的话,我这里还有……”
苏婉以前看小说,或者看电视剧的时候,那些皇帝似乎都很穷,国库里却总是没钱,有时候还经常要大臣捐钱,虽然她从未听显德帝说过,国库没钱,但也有点担心。
话未说完,就被显德帝抬手打断了,笑道:“婉儿,你就别替朕担心了,朕国库比你想象的要充裕的多。”
这话到没说假话,显德帝登基以来,大都是风调雨顺,没有什么打太大的灾祸,这国库向来都是充盈的。他吏治还算清明,贪官污吏虽然也有,却没有什么都大贪,何况,他还知人善用,想尽办法为国库和自己的小私库增加收入,所以,他的国库里还真不缺钱。
张阁老他们也是因为知道国库充裕,这一次,才会允许显德帝如此“乱来”。
即便如此,显德帝依旧觉得心里十分熨帖。
只有他的婉儿,才会急他之所急,处处为他着想,待他以城。
他好不容易才得到这么一个知心人,他又怎么会负了她呢?
“好吧,那我就放心了。”苏婉也没有坚持,她更希望自己的钱,用在刀刃上,既然他现在不缺钱,那她就先留着应急吧!
------题外话------
ORZ。一个不好的消息,我这几天的更新恐怕多不了。等我回去就爆发。(╯3╰)。我估计下一个月就能完结了。耐你们,O(∩_∩)O么么么么么么么么。(╯3╰)(╯3╰)(╯3╰)
第九十九章夏夏
两人谈话过后,显德帝神色果然轻松了不少。
次日,苏婉醒过来时,显德帝早已没了身影,她知道,他必定是去做各种安排了。
而她现在能做的,就是管理好后宫,照顾好自己和孩子,不给他添麻烦。
话说,自从丽嫔、杨才人死了之后,整个后宫的气氛都变得越发“和谐”起来,这些嫔妃们,一个个都像是缩起脖子的鹌鹑,老实得不能再老实了。不再像是以前那样,表面风平浪静高,暗地里却是风起云涌。
只凭丽嫔她们两人的死,还不至于让她们如此规矩。还因为,她们都有自己的把柄在显德帝手里,都是当初杨永带人搜查后宫时搜出来的证据,为了不被显德帝清算,她们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
苏婉现在管理起后宫来,别提有多省心了。
所以现在,苏婉就致力于给梁宏做药膳补身体,照顾好他的生活起居。偶尔,她还会给他做做推拿什么的,让他放松一下。
这段时间,苏婉将大半心神都放在了显德帝身上,引得团团和圆圆都有些吃醋,苏婉哄了好半天,又承诺了很多好处,才堪堪将两个小家伙给哄好。
时间匆匆流逝,眨眼间,时间又过去了一年,来到了显德十三年。
恰逢金秋时节,时隔三年多,晋王再次进京述职。
晋王车队已经进入了北直隶。
晋王极爱骑射,进京途中,基本都是骑马而行,马车反倒是成了一个摆设。
不,或许不能说是摆设。
就在此时,晋王专用的马车车窗突然被打开,一个漂亮的小脑袋钻了出来。
此人穿着一袭王府太监服饰,看起来二十岁左右,容色绝丽,肤色晶莹,美眸流盼间,自带一股轻灵之气,神态悠然自得,看“他”的模样神态,倒不像一个小太监,而是一名美丽的女子。
“阿宣,我累了,我也要骑马。”小太监看了看外面骑马的晋王梁宣,突然开口说道。
声音清脆,极为动听,明显是女子的声音。
而她竟然喊晋王阿宣,别人也见怪不怪,就连晋王,也特意调转马头,走到马车旁,一张威严冷硬的面容,顿时柔和下来,说道:“夏夏,现在快到午时了,太阳正烈,你还是好好地在马车里呆着吧,万一晒黑了,你又要不高兴了。”
名叫夏夏的女子,却是一点都不领情,皱眉说道:“马车里什么也看不到,一点都没意思,我早就烦透了,我就是要骑马。”
“好好好,骑马就骑马,本王答应就是了。”晋王说完,就让人牵了一匹白马过来。
夏夏这才高兴了起来,下了马车,利落地翻身上马,跟晋王并排一起往前走。
此时,差不多已经到了中秋节了,玉蜀黍大都已经成熟了,沿途中,他们看到道路两侧的村民们正在田间忙着收割。
金灿灿的玉米,硕大饱满,沉甸甸地挂在玉米杆上,看着极为喜人,这是一个丰收年,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欣喜、幸福的笑容。
这玉蜀黍,今年才开始试种,因为是新物种,大家都很谨慎小心,甚至排斥,若非官府发下种子,又强制大家种植,他们也不会冒险,对于农民来说,庄稼才是最重要的。
没有粮食,根本没有办法存活。
现在,见到如此大丰收的情景,所有人都放下了心,并打心底感激圣上,感激朝廷。
他们就知道,圣上爱民如子,是不可能欺骗他们的。
无论陛下的风流韵事有多少,无论他多么专宠皇贵妃,或者说,有多残暴不仁,对于老百姓来说,这都不算什么事。只要是能让他们吃饱饭,能让他们安居乐业的皇帝,就是明君。
至少自从显德帝登基,他们的日子的确比往常更好了,从没有横征暴敛,劳民伤财的事情发生。
甚至圣上还常常下令,减免租税,他们有什么理由不感谢皇上?
当然,玉蜀黍并未推广到全国,而是只在几个省份试种,包括晋王的封地山西。
晋王一开始对显德帝推广玉蜀黍还不以为然,如今,见到了收成,才总算变得吃惊起来。
吃惊之后,便是默然。
就算沿途见了很多这种情景,晋王的心情还是久久无法平静。
为什么上天要对梁宏这么好?
他也是皇子,无论是哪一方面,都不比梁宏差,就因为那个老和尚的一句话,就剥夺了他的继承权,远远地将他打发了。
明明父皇中意的人是他不是吗?若不是那个老秃驴多嘴,现在坐在皇位上的人,就应该是他。
而梁宏继位之后,偏偏又风调雨顺,没有出现什么灾祸,和太大的动荡,很快就坐稳了皇位。
可惜,当初他实力不足,实在难以跟梁宏对抗,否则,他那时就会造反夺位了。
可当他准备了这么多年,自觉有了实力的时候可以跟梁宏决一死战的时候,却忘记了,梁宏也在不断强大,更没想到,他还如此深得民心。
既如此,他还有什么理由造反?
他不甘心,他真的不甘心!
夏夏扭头看了看晋王,见他眼神阴鸷,眉头紧皱,脸色阴沉,就知道,他又开始钻牛角尖了,她不由叹了口气,又翻了个白眼,无奈地说道:“王爷,你的脸阴沉得都要下雨了,别人都高高兴兴的,你拉着一张脸给谁看呀!”
“谁敢看本王!”晋王冷哼一声说道,虽然嘴上如此说,但他还是缓和了脸色。
夏夏一只纤纤玉手指着两侧玉蜀黍,问道:“王爷看了这些,有何感想?”
“明知故问。”晋王说道。
梁宏越得民心,他心里越不好受。
别说北直隶的这些百姓,就算是他封地里的的百姓,恐怕也要感激梁宏了。
他原本想要好好经营封地,将自己的封地彻底变成自己的地盘,成为一个国中之国,可惜当地的官员都是梁宏的人的,对他实在太过防备,他想做什么都得束手束脚。
这些官员又是三年一届,根本不好拉拢,就算花费极大的本钱,将对方拉到自己的阵营里,也很快就换人,根本么有任何用处。
如今,他好不容易才打下一个大好局面,没想到,梁宏随意的一条政策下达下来,就能摧毁他所有的努力,这让他如何不生气?
夏夏却轻轻一笑,说道:“王爷不要太过悲观了,难道王爷没发现,陛下这一年,调整了很多政策,做了很多的改变,跟他以前的行政风格相比,实在太过于急进了吗?而且,也十分具有有针对性,就好像在预防什么一般?”
晋王闻言,脸色稍缓,若有所思。
夏夏继续说道:“比如说,圣上这一年,大肆兴修水利,而且比以往都要严格,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为了此事,换了多少官员,抓了多少人,还特意派人下来监工,杀了几个想要贪墨国库银两的官员,国库支出的将近七分之一,都用在了这上面,这未免也太过了。还有一件事,今年明明是个丰收年,陛下却还是派人收购粮食,实在是有些奇怪。”
这两件事,动静都很大,想要隐瞒也隐瞒不了,有心人很容易就能打听到,显德帝干脆就没有特意隐瞒,否则,反倒是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耽误时间。
现在,对显德帝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时间,根本耽误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