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圣仙王途 >

第79章

圣仙王途-第79章

小说: 圣仙王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御书数,六艺俱通,才算是合格之儒者。

是以皇朝的儒者,都是上能治军杀敌,下能舞文弄墨的全才,也只有这样的圣道弟子,才能让皇朝屹立于九州,傲视六合。

不过现在大部分的圣道弟子,都不太喜欢御艺中的统军御敌之术,毕竟天下承平已久,统军御敌之术若非当了将军不能使用,实在是浪费。反而御艺中炼器、驭灵之术颇受人追捧。

不过皇朝为了统治,御艺比试一律比的是万人敌,而不是御器和驭灵。

而今参加御艺院比的儒生们,无一不是心怀梦想当一名皇朝将军的读书人!吕杨环视一周比试的儒生们,心中颇为感慨,什么时候,皇朝的读书人这般不凡,连统兵御敌也成了他们的必修课。

似乎圣道六艺,就没有什么是不包括在内的,圣道弟子还真是命苦,竟然需要修习这么多的技艺,这可比商人、工匠、农民等等阶级的人要学更多的东西,无怪乎读书人能够处在社会阶层的上端,这也是有原因的。

对于这一门御艺比试,吕杨早就有了筹划。不就是统兵御敌之述论吗?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便是一部五千年的战争史,从黄帝大战蚩尤,到两次世界大战,多少战争让华夏炎黄子孙饱受战争的摧残和洗礼,但是坚强的华夏民族依然从战争的满目疮痍中一次次重新站立起来,一次次创造更加辉煌的文明。

春秋秦汉,隋唐宋明,哪一个时代没有杰出的英雄和战役?

唰唰唰……

下笔千言,吕杨书写的是自己早就酝酿好的兵书《吕氏六韬》。

没错,这是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的兵书,不是吕杨狂妄,而是吕杨有这个底气,为了区区御艺院比,吕杨要当众书写一部兵书。

在吕杨看来,在场的儒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这么疯狂。参加院比的儒生小的只有十三四岁,大的不过二十来岁,能有多少见识?估计大多数的儒生只能在历代宗师、圣人书写的兵书典籍中摘要几句统兵至理,然后加以阐述,绝不会有小小儒生不自量力,撰写兵书,独立著述!

《吕氏六韬》分别以文、武、龙、虎、豹、犬为标题,各为一卷,共六十一篇,近二万字。吕杨早就在决定报名六艺之后开始甄选著述,如今当场写来,一书而就。

四个小时不到,两万字不到的《吕氏六韬》便以书写出来,字字如同模子般印刷出来,全都是宋体字,方方正正,一目了然。

别人一般只写近千字,但是吕杨写了近两万字,衣袖一挥,锦绣气凝聚的文字飞起,悬在身前,洋洋洒洒,六十一篇,均是锦绣文章。

“攻伐之道奈何?势因敌之动,变生于两阵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故至事不语,用兵不言。且事之至者,其言不是听也。兵之用者,其状不定见也。倏而往,忽而来,能独专不制者,兵也。”

“故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与无战。故争胜于白刃之前者,非良将也。设备于已失之后者,非上圣也。智与众同,非国师也;技与众同,非国工也。”

六艺院比,到场进行考核的均是书院最德高望重的儒师,譬如院主,各大院监以及各大儒、鸿儒和宗师。他们的眼睛贼毒,什么好,什么不好,均能一眼分辩。

寿阳公主作为全权负责荒州六艺大比事宜的天家代表,自然也要到场。她看了一眼儒生们写好的兵论,一开始摇头,绝大多数儒生写的都没有什么新意,一般只截取经典中的一两句作为论点进行立论阐述,这样的述论每年都有一大批,早就看腻了。

但是当吕杨洋洋洒洒六十一篇,近两万字的《吕氏六韬》出现,她不禁眼神大亮,连忙细细阅读起来。

“吕待诏还真是胸藏丘壑!”寿阳公主一目十行,很快就通读六韬,不禁心中欢喜莫名,原来六韬中的统军御敌之韬略,虽然不少思想和历代经典相似相通,但是措辞文字均让人耳目一新。

甚至还有一些统兵观点发前人之所未发。

六韬六十一篇,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兵书,而非是简单的一两篇述论。

其中文韬甚至讲述了作战前如何充实国家的实力,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作好战争准备。如对内先要富国强民,对人民进行教育训练,使之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对外要掌握敌方的情况,注意保守自己的秘密,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样的论述,已经深得御艺兵论的三昧。

若是不出意外,吕杨凭着六韬,当能获得御艺院比的桂冠。

“大家觉得吕杨书写的《吕氏六韬》如何?”院主曹道元向左右询问,儒师们全都议论纷纷。

“还真是大善!如此之韬略,论述已经很全面,俨然已经是一部十分难得的兵书,莫说是院比,就算是拿到殿比之上,依然可以夺魁!”

“是极,咱们书院今年确实出了了不得的人才!统兵论述院比之上竟然有儒生书写一部兵书,这在书院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那是黄儒师的弟子吧,还真是羡煞人也!”

“可惜了,这样的兵书应该放到太书院殿比的时候再书写,估计稳拿前三的!”

……

曹道元摆摆手,笑道:“本院有意点这《吕氏六韬》为本次御艺院比第一,大家可有异议?”

“无异议!”

“当得桂冠也!”儒师们纷纷点头赞同。

“殿下,您可有什么要说的吗?”曹道元转头询问寿阳公主。

“便按院主和诸位儒师的意思吧!”寿阳公主摆摆手笑着,她哪里会有什么意见,吕杨能够夺魁,她脸上也有荣光,自然乐见其成。

“那好!”曹道元又和左右儒师们商量了半晌,将吕杨点为第一,又讨论将两个学子提了亚、季名次。

两个时辰下来,儒生们早就完成了自己的兵论,他们一一看过别人写的兵论,再反观自己写的兵论,一时间大多数儒生都脸色煞白。

特别是一些不太服气的儒生,全都狠狠瞪着吕杨,若是眼光能够杀人,估计吕杨已经被目光杀死了上百回了。

所有儒生都已经意识到,估计吕杨的六韬会夺冠了。

吕杨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吕杨安坐,丝毫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别人不服气是应该的,谁让自己还是一名童生呢?

满座的人都是秀生,御艺院比竟然被区区一个童生压下去,这让他们情何以堪?不过不服又能怎么样,获得前三的兵论是要对整个书院公布的,谁也做不得猫腻,儒师们评判可是大公无私的,没有谁规定一个童生的兵论不能点为第一!

“当当当……”御艺院比结束,所有儒生都离开统御堂,不出所料,第二日一早,书院的南明广场上,公布了御艺的前三名,吕杨名列第一,《吕氏六韬》也被公布出来,供人观看。

整个南明广场前闹哄哄,显然都被御艺的前三名震住了,吕杨之名,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谈资。

……

第一百二十七章许诺

“听说那吕公子六艺全都报名了!”

“这个消息早就已经听说了,当时不少人嗤之以鼻,现在好了,人家连着礼、御两项院比都入了前三,获得州比的资格,现在还有人敢说什么?!”

“那吕公子还真是天才,下一场书艺院比,估计也难不倒他!书艺比试是要写一本书的,按照以往的规矩,主要是诗歌,或者文集,若是他直接将风花雪月集写出来,铁定得第一的,若是这样,咱们书院就要打破三十年来儒生连夺三项名次的记录了!”

“以吕公子的才情,估计不会将《风花雪月集》用在六艺大比上,虽然这不会犯规!”

“这可说不定,《风花雪月集》已经成为继大小诗经之后最受广泛赞誉的诗集,若是他能够有幸进入殿比阶段,凭借诗集也足够稳摘殿比桂冠了,但凡是殿比获得名次者,前途都是无比光明的,若是我,怎么都会用那诗集夺冠,反正都是自己所作,不违规矩的!”

“你懂个啥?有本事的人不屑用老掉牙的东西充数,看着吧,我早就知道吕公子绝非池中之物,他绝对不屑这么做!”

……

吕杨经过南明湖广场,听到儒生们和书童们议论纷纷,很大一部分是在议论自己,说来也是,六艺院比已经比了礼、御两项,自己已经在院比中胜出,可以进入这礼、御的州比,而且有望摘去初六进行的书艺院比,若是获得三项胜出,自己就打破了三十年来白龙潭书院六艺院比的记录。

“二哥,你太厉害了,大家都很佩服你呢!”吕蒹葭跟在吕杨身边,双眼全都是羡慕的小星星,她也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像吕杨一样让人敬佩和羡慕。

“我吕家的三妹就这点出息?呵呵,院比算得了什么,你二哥我的目标是殿比!”吕杨微笑,拍了一下自己妹妹的脑袋。

“呵呵,殿比好,我听说殿比是在玉京城太书院进行,到时候皇帝和百官翰林都会到场观看呢!”

“没有错,能够在殿比中获得好的名次,将来前途无碍!”吕杨笑着。

“那二哥可要再加把劲儿,一定要通过层层遴选,过院比和州比,直上太书院进行殿比,到时候弄个大好前程!”

“那是一定要的!皇朝仕途乃是一条直通天堑的坦途,走上去,那就是治国治民的道路,有着无量的功德,对修行有着巨大的帮助!”

吕杨早就研究过皇朝的体制,在大匡,上至皇帝百官,下至书院儒生,首先都是读书人,他们掌控整个皇朝,再也没有什么势力能够凌驾在读书人之上了。

大匡的朝堂是皇朝的权力中心,而百圣太庙则是神权中心,皇权和神权虽然对立,但也相互支持,这就是皇朝的两座大山头,或入朝堂,成就一番功业,或证道圣人道业,进入百圣太庙,受万民百世香火。

这两条路,无论是哪一条,都让全皇朝的读书人趋之若鹜。

经过南明湖广场,往寿阳公主下榻的明月楼去,在明月楼外,钱来已经和他的爷爷钱潮在等候了。

“前辈,又见面了!”吕杨上前,朝钱潮揖礼笑着。

“不敢,不敢,老朽不过是一介商人,哪里受得起吕公子的大礼?”钱潮连忙还礼,他已经知道吕杨现在是寿阳殿待诏,正九品官身。这可算是皇朝的官员了,若是身穿官袍的话,没有功名之人是要屈膝下拜的。

在明月楼外寒暄一会儿,侍卫走出来,看看三人,说道:“殿下请三位进去呢!”

吕杨点点头,转头对钱潮道:“前辈,可准备好了!”

“吕公子放心,老朽已经准备好了!”钱潮颔首。

“好吧!”吕杨带着钱家爷孙二人进入明月楼,只见寿阳公主正在楼阁的大书房中阅读《石头记》的手稿,那是第四十回到五十五回的手稿,寿阳公主看得津津有味。

这一本《石头记》还是颇有意思的,初时看过还不觉得,只是看了两遍,便觉得回味无穷,再看第三遍,慢慢品尝出味道来,竟然有一种手不释卷的感觉。

“微臣见过殿下!”吕杨朝寿阳公主施礼,身后的钱家爷孙则俯身就拜。

“嗯,你们来了,起来吧!”寿阳公主挥了挥衣袖,钱家爷孙如蒙大赦,连忙起身,恭立在一旁。

寿阳公主看了钱家爷孙一眼,点点头,对吕杨笑道:“吕待诏,这就是你说的钱家爷孙?”

“回殿下,没有错,他们家是开药堂的!”

“那敢情好,本殿这几天正为种药的事情头疼,钱东家,你家的灵药本殿全都收了,而且本殿还要和你们家合伙,在秣陵府开建两到三个药园,大规模种植各种灵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意向,至于种植出来的灵药,本殿负责收购,怎么样?”寿阳公主开门见山询问。

钱潮大喜,连忙揖礼道:“回殿下的话,这事两全其美,我钱家自然是愿意助殿下开辟药园的,只是不知道具体章程如何?”

“呵呵,你放心,本殿做事一向公道,不会亏了你们钱家的!”寿阳公主摆摆手,上官仪已经将一份开药园的章程递了上来。

钱潮连忙接过,翻开仔细看了一遍,点头:“这章程很详尽,我钱家同意了!”

“那好,既然同意,那就尽快开始运作了,我打算在富阳县、桐庐县和吕丘县各修建一座药园,具体的事宜,我会派人找你们商量的,若是无事,就先这样吧!”寿阳公主挥了一下宽宽的衣袖。

钱潮爷俩连忙跪谢,退出明月楼。

直到走出明月楼,钱来才松了口气,回望明月楼,钱来道:“爷爷,殿下这就同意了,这么简单?”

钱潮笑呵呵:“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若是没有吕公子的引见,殿下不会这么痛快,你看看这一份章程,对我们钱家来说,好处极大,若是帮着殿下将富阳、桐庐和吕丘三座药园修建起来,则奠定了咱们钱家百世基业!”

钱来挠挠头,讪笑:“感觉太顺利了,几句话,咱们就攀上殿下这棵大树了,真是有些不敢相信!”

“殿下是做大事的,平日的大事必然不少,这气魄自然是无与伦比的,我们钱家能够为殿下分忧,那是沾了大光了!”

钱潮说着,和孙儿渐行渐远,这一次觐见寿阳公主,目的算是达到了。

“这《石头记》后劲十足,本殿读了三遍,算是品出一些味儿来了!”寿阳公主笑着。

“殿下喜欢就好,微臣会尽快将后续的手稿送来!”吕杨也是与有荣焉,这石头记便是红楼梦,乃是中国四大奇书之首,自然耐读。

“这个却不着急,这段时间你还要专心六艺院比,呵呵,说起院比,你还真是让本殿吃了一惊,礼、御已经在院比中胜出,接下来的书、数、乐、射可都有把握?”

“把握倒是有的,微臣担心的是殿比,我听说殿比非同小可,大匡皇朝幅员辽阔、物华天宝,诞生的天才的数不胜数,要想在殿比中崭露头角,估计以吕杨现在的道业,十分困难!”

寿阳公主叹息一声:“想要在殿比中胜出谈何容易?你现在的道业确实有些低,不过六艺大比,除开数、乐、射三项,其他都不需要太高的道业,只需要超人一等的智慧便有可能胜出,对于智慧,本殿对你是很有信心的!”

吕杨点点头,礼、御、书三项,都是考校智慧,和道业高低关系不大,至于数、乐、射,则需要实实在在的道业基础,特别是射艺,乃是真刀真枪的在擂台上比斗博弈,定下输赢,道业高的自然优势极大,道业低的自然吃亏不小。

对此,吕杨有自己的底牌,倒也不怕博弈,最多到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他就不相信仅仅是一个道业的差距,能有多大的优势?

“初六乃是书艺院比,也没有几天时间了,你可要好好准备!”

“微臣知晓,不知道药园的事情,殿下运作得怎么样了?”

“呵呵,还不错,你估计不知道本殿的能力,本殿已经联合了几位要好的皇弟和皇姐,以及神都中几位铁帽子皇叔,他们已经答应帮着开辟一些药园,至于元石等丹材的事情你也不用担心,绝对不会短缺的!”

“这就好!”吕杨松了口气,只要药材、元石等需要大批量的丹材不缺,灵丹就不难源源不绝地炼制出来。

“六艺大比是皇朝盛事,非同一般,别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现在要专心致志于六艺大比,想办法胜出院比、州比,直到殿比,这比什么都重要!”寿阳公主看了吕杨一眼,淡淡道:“可要本殿给你找几位儒师为你加强一下不足的地方?”

“哪里敢劳殿下出面!”吕杨连忙回应。

“呵呵,不用就好,可是黄儒师已经有了什么计划?”

“每天傍晚以后,老师都会针对六艺悉心传授,现在微臣连书堂的课都停了!”吕杨老师回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