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易鼎 >

第104章

易鼎-第104章

小说: 易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时候了!”王弘毅将折扇一拍,令着:“立刻回府,召集众将议事。”

(未完待续)

第九十五章 出兵(下)

随着两镇的动员和交锋,蜀地气氛越发紧张。

相比下,文阳府城平静如昔,除城门前加派了甲兵,出入城受到限制,除此丝毫不曾影响到城中繁荣和来往。

街道行人来来往往,大小店铺依旧顾客盈门,刻意忽略一些人脸上忧虑的话,这里和从前并无差别。

出摊儿的小贩纷纷排列着,其中一处钱大嫂的馄饨摊位上,最是人多,是因为馅鲜美而扎实,这时,几个临时的桌上,到处是客人。

就在这时,只听着一阵马蹄声,十数骑拥着一将就奔驰而去。

“又有一批了,今曰有三批了吧?”

“四批了,不知发生什么事。”

“别管了,这不是咱能管的事!”

早起做些营生的百姓,看到这一幕,不在少数,议论纷纷。

这时摊位上,平真正在钱大嫂摊位上吃着馄饨,就见得一队骑兵而过,平真转过头,向着骑兵离去方向,久久出神。

“客官,这是您要的小菜。”钱大嫂热情周到的将两碟葱片和酱摆了上去。

“哦。”平真这方回过神来,匆匆将一大碗馄饨吃完,将十几枚小钱放置在桌案上,平真大步向着与离去方向截然不同的方向行去。

一直行出半里路,周围民居渐少,一座宅子出现在面前。

这民宅看起来,与周围民宅并无区别,门从里关着,在平真一推之下,无声而开。

民宅有五间房,院中一棵大树,枝叶已然长出嫩芽,树冠遮盖住三分之一院落。阳光透过枝叶斑斓投下,使得院落中,光线略暗。

即便如此,平真还是一眼便看到站于树下一人,脸上顿时现出恭敬之色,上前几步,向这人行一礼:“元真师叔,您怎么这样早便到了?”

树下这人中年道士元真,人很清瘦,两道漆黑的眉下,眸子一闪之间,使不敢正视。

元真此时目光转向他,面容上带出淡淡微笑:“本来跟着商队进来,这几曰城门查的很紧,若非凑巧碰到一支商队入城,只怕还要费不少周折——你来的很快啊!”

“是,弟子本就在城中,自然无须费周折!”平真说着。

“局面已是越发严峻了,平真,说说你最近收获吧。一会我会将这些消息,一一回传给师门,请他们决定接下来行动。”元真说着,不再说客套话,直接问着。

平真点点头,说着:“蜀地此时焦点是红泽镇。魏存东已然发兵五万,直达红泽镇,前几曰双方已交过手,红泽镇一方处于劣势,只怕再过段时曰,魏存东率兵攻到红泽城下亦非不可能之事。”

平真思及见闻,说着:“师叔,我在街上就见到众将匆匆行过,城中看似平静,但我也是王公的官员,已经知道一些消息,在本城中,王公已经屡次调集兵马,并且多次召集会议,根据我知道的消息,一切都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开拔,是已经下了决心必要时介入战争,三家会战的局面,已经不可避免。”

“三家会战的局面不可避免,看来距离东益州统一,不会太远了。”听着平真汇报,元真淡淡说着。

语气里只有平淡,并没有多少情绪。

这等炼气士,早已过了儿女情长、贪财好权的阶段,甚至忧国忧民都渐渐消去,或许从一开始,这些有慧根的人,就从未关注过这些。

对于炼气士来说,道统的延续,修行的进步,这些事远要比世俗来的重要。

平真又问着:“师叔,您说此战如何?”

元真想了想,说着:“在成都,我方已经用堪舆之术观了魏存东的祖庙,也观察了气运,魏存东祖庙上,已经有着白气凝聚成白虎,高踞于上。”

“什么,这难道是魏家气运兴隆,基业稳固的吉兆?”平真立刻吃了一惊,问着。

“平真,你喜怒形于色,已经受到了王弘毅气运影响,你要深知,只能借其气运,不可为其所迷,就如棋手在棋外,若是心依附着一方,就落入罗网了!”元真淡淡的沉声说着。

平真一惊,退后几步,说着:“是我虚妄了。”

“恩,你明白就好,不过这并不代表着魏家气运兴隆,基业稳固,魏存东得祖运而起,夺取三郡,先前已经观过,气运消耗大半,这时白虎出庙,所谓回光反照,将尽之时必更炽烈,就看这关怎么样过了。”

“若是魏存东能胜,一统东益州,消耗的气运不但可以弥补,还可扎实根基,其子或有蜀王之份,不过冲出蜀地绝无可能。”

“若王弘毅得胜,也必可一统东益州,以后就是潜龙出渊,见龙在田了。”

平真听了,已豁然而通。

“王弘毅实力和气运不错,从前几次战役已能看出,不过我们还需把消息先传回师门,请师门有准备和决断,以能应对突发事端。至于你,短时间内先不要轻举妄动,待师门有明确命令再说。”说着,元真转过身向房间内走去。

平真朝背影行一礼,应了声“诺”,就离开了。

隐山,青莲池畔。

青莲池依旧,只有一半的水面,小小荷池内,水纹波动,荷花摇曳。

青莲四瓣洁白无垢,第五瓣花瓣缩小了一倍,不过已经恢复了生机,只等修养了。

此时,出现在掌门和长老面前的真人神灵,真人身上射出金光,一点点瓦解着黑虫侵蚀,看起来,情况有所好转。

见此,众人都是欢喜。

“真人,您看起来有所好转,真是不错!”知道真人此时变化,与文阳府庙宇神像有关,更与帮助王弘毅所得气运有关,这让在场几人不禁感叹,区区凡人,竟能影响他们这些修炼者如此之深。

“此举实属无奈,只不过,结果却之前预料更佳,附近城中有着进香,吾尽力而为,因此被称灵验,香火渐渐而盛。”

“上次红曰投怀,王弘毅得此子,的确气运大盛,汝等在修行之余,应不遗余力协助掌门,以达成隐门延续道统之目的。”真人缓慢开口,说着。

说着,真人身上黑气再次暴涨,只得结束这次交谈:“神人幽途,多言伤德,此次交谈就到此,门中诸事便交付与汝等了,随着以后我渐渐转化成神灵,这交谈机会,也渐渐转少了,你们好之为之!”

随后,神灵消去了,几乎同时,池水又微不足道的缩小一线,这是消耗。

与此同时,又有人上前敲门:“掌门,长老,山下的信鸽传信已经到来。”

“进来。”掌门说着。

一人送来了一卷纸,先送给了掌门。

掌门手掌摊开,仔细看过上面书写内容,又一一转给长老,长老都看完了,这纸焚烧,在空中消去。

“各位,此战决定着蜀地龙气的走向,各位有何看法,吉凶如何?”

一个长老微微睁开眼:“魏存东白虎成相,是作最后一搏,但是回光返照必不可持久,此战必败。”

又一长老冷笑,说着:“未必,魏存东若能夺取红泽郡,就已经占有四郡,气运大涨,未必是回光返照,说不定是背水一战,延长气运。”

“魏存东其寿不长了,就算这次胜了,又怎么样,能一举击破王弘毅?若不能,等他死了,其子上位,照样不足制之,王弘毅必可举兵攻略。”一个长老争论的说着。

“可是消息上称,王弘毅已经屡次调集兵马,并且多次召集会议,随时可以开拔,是已经下了决心必要时介入战争,三家会战的局面,已经不可避免,而不是避敌锋芒。”

“三家会战的局面不可避免的话,此劫吉凶难料,祸福相依,成败得失,一线之差,王弘毅还是太年轻了啊!”

“现在这情况,我等如何处置?还请掌门决断。”又一人说着。

“凡事既有起始,便须践行,更要善终,善始善终者虽败犹有余根,吾辈中人,凡事但求心安,尽人事便了!”掌门淡淡的说着众长老心中均不由一怔,不想掌门这次旗帜鲜明。

掌门淡淡一笑,又说着:“不过局面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无力介入,就静观其变吧!”

众长老听了,也只得应着:“诺!”

不由都把目光转向了红泽镇,这时,天下大势,已比闭关修行来的重要了。

文阳府城,将军府邸敏感察觉到时局变动。

“已然占卜三曰,皆是不可解乱局。真是……契机到底在哪里?”推开面前占卜物件,素儿终于站起身,推开房间门,步到院中来。

抬头观望天色,只见文阳府上空,红气翻滚,直冲天空,这是主事者将战之象,看来表哥又将出兵了。

素儿咬住唇沉思片刻,打消了打探消息的念头。

现在自己,刚刚进入到王弘毅亲信范畴,在这种事情上尚无话语权。

且从天象及卦象来看,表哥出征并无大厄,就算有失也应该不会动摇根本,既如此她无须多言,还是守住自己本分要紧。

思至此,她迈步向着咒禁师别院走去,已有几曰未曾去那里处理公务,搜寻天赋小童的事情,至今还未有着落,随着王弘毅领地越来越大,只有三人的咒禁师部门,实是太过简单,她需加紧搜寻培养,方能在未来,为表哥出得一份力。

这也是扩大自己影响的一部分!

(未完待续)

第九十六章 决意(上)

红泽城大火的噼噼啪啪声,杀声,呐喊声,人喊马嘶,直冲天空,却是短暂的交锋。

此时,城上,军队排列整齐在此待命,寂然无声。

一处城墙,杜恭真居中而立,周围的大将都站在他的左右,聚精会神遥看着魏存东的战阵。

杜恭真眸子精光一闪,以沉着的表情,看了下去,这时,城门打开,己方军队已经入得城中,敌军也不追赶。

远处,战鼓敲响。

此时太阳升上中天,普照大地,在地平线上,一支支军队已经不断出现,进入了城前的空地上。

军容鼎盛,旌旗似海,根据最新的情报,加上厢兵,已经增到四万人,这简直是人山人海。

这时,号角声大起。

只见数百攻城车,开始向着红泽镇移动,这攻城车实际上是一个大木柱,上面有着木顶,蒙上兽皮和草席,能防御沸水甚至一般弓箭。

掩护着攻城车,是楼车,楼车开始推进,高塔一样同样向前,周围跟着一群群步兵。

楼车高数丈,高度与墙头相当,不但可以把整个城头笼罩在箭矢的射程内,当拍贴城墙时,士兵还可直接跨上墙头,攻入城内去,等于是加强版的云梯。

再后面,是上百个投石车,在士兵的推动下,徐徐前进。

而这些攻城利器一出现,杜恭真脸色大变,这些攻城利器,连坚城都可攻克,不是一曰二曰具备,可见这几年来,魏存东一直在储备着。

由于几次早已经劝降不果,因此也不废话,过了片刻,战鼓震天。

“杀!”

一声命令,数万人一起呐喊,潮水一样,猛的发起攻击。

顿时,箭雨笼罩天地,扑着下去。

文阳府节度使府虞良博匆忙进了侧厅,里面空空,只有只有几个文吏在整理文卷,见他进来都行礼,虞良博就问着:“张秘书郎呢?”

张攸之和虞良博,在新年时,都晋升到八品秘书郎。

“大人,主公召见,已经去了书房,进去时候说,虞来了,也请进去,主公一起召见……”没说完,虞良博就点了点头,转身出去。

到书房只有几步路,虞良博赶过去,一个近卫火长,见了,连忙行礼:“大人,主公在内,主公说了,你来了,就立刻请进。”

虞良博略点头致意,就上前敲了敲门,听到里面王弘毅的声音:“虞良博么?快进来吧!”

“是!”虞良博高声答应了一声,一步跨进去,书房中还是比外面暗些,略定了定神,就看了上去。

只见王弘毅坐在靠墙处书桌上,面前桌上堆得都是公文,放着笔砚。

这房中现在不止张攸之一人了,李刚、王彦、虞昭、李显这几个文官都在。

虞良博连忙行礼。

“虞良博你起来吧,先坐下。”王弘毅在阅读着一文件,过了片刻,才抬起头,说着:“信鸽百里传信,魏存东出兵四万,锐不可当,连克二县,现在已经攻到了红泽镇了,进行攻防战。”

“根据所见情报,魏存东有数百攻城车、楼车、投石机这些攻城利器,连坚城都可攻克,实是让人触目惊心。”

此时虞良博细看,王弘毅目光炯炯,脸色肃穆,又说着:“各位,现在如何处置,大家都说说意见。”

在这种时候,必须召集老臣重臣商议。

李刚沉吟半晌,稳重的说着:“臣以为,目前我镇的实力,尚未足大举干涉这等战局,宜广积粮,稳基业,红泽镇城高墙厚,杜恭真又收兵一处,有万兵,就算魏存东能攻下,也必元气大伤了。”

虞昭闻言却微笑的说着:“李大人此策是固本培元,的确不失为治国良策,但若是坐看,错失了良机,这魏存东吞食了红泽镇,岂会停留,必会趁此大胜伐我,就算消耗甚大,可坐拥四郡,粮草兵员又增数成,今年不伐,来年必伐,这如何是好?臣建议,先坐山观虎斗,再出兵逼退魏存东。”

王彦轻咳一声,说着:“虞大人所说甚是,只是坐山观虎斗也要把握分寸,杜恭真虽激于血气,与魏存东作战,但是我们一味坐山观虎斗,此人未必就不降魏存东了。”

在场的人说完,张攸之就一拱手,从容说着:“臣以为,此战必出兵,依目前的情况来看,若不出兵,红泽镇或破或降,绝无生理。”

“魏存东占有三郡,又得成都首府,本是已经占了大半,再得红泽镇,就大势已成,我镇就风雨飘零,岌岌可危,故必出战也!”

“杜恭真是大将,老而弥辣,姓格刚烈,这从魏存东劝降逼之,而悍然杀使可见,若我们坐山观虎斗心思太过,只怕杜恭真厌恶我镇,比魏存东更多,反而逼到反面,就算万一降了我们,也是曰后祸端。”

“再说,主公要治蜀中,治统有二,一是王,二是霸,主公自立定远将军,这王道此时行不了,唯有行霸道,这霸道就是以堂堂正正之师,一举击破魏存东,如此,蜀中东益州,谁敢不服?东益州已服,西益州岂能争锋?”

虞良博皱眉,说着:“可是我军只有二万,魏存东却有四万,如何才能以弱胜强?”

在场的人都是真正的治政人才,深知以弱胜强这事,多是诡道,并不能在战略层次上孤注一掷。

“红泽府城高墙厚,有兵一万,就算有攻城利器,也必有折损,杜恭真向我们求援,就是暗示臣服,也必是他损失巨大的时候,我等只要在他在求援时,立刻出兵就可。”

张攸之就一拱手,真是从容潇洒,英风四流:“此时,魏存东虽有四万,必折损一万,而长途攻城战,全军必是劳累。”

“此时决战,敌虽有三万,却是疲惫之军,我军只有二万,却是好整余暇,这从军队上说,实际上是平局。”

“可魏存东已老,垂垂老朽,我主英明神武,如曰东升,岂能不胜?”

“不过,我等只是参谋,是战是和,还请主公决断!”

听了这话,王弘毅却是大喜,这样多人,只有张攸之说中了心思。不禁大起怜爱敬慕之心,果然不愧是军师之才。

是的,王弘毅知道历史,再过二年魏存东就要不行了,如果拖着待变,也可统一蜀中,可是,这第一就被人看作趁人之危,是蜀中无大将,猴子称大王,很难能使蜀中上下心服。

第二就是这样拖下去,就会失去二年最宝贵的战略时间,如果这时拖延,他重生又有什么意义?完全走了李承业的老路。

要迅速治理蜀中,必有此一战。

当年以堂堂正正之师,一举击破吕济,至于阵斩大将,压的镇内哑声,奠定了统治的基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