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易鼎 >

第218章

易鼎-第218章

小说: 易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虞良博已是给王弘毅铺好纸张,王弘毅走回案几后面,提笔略一斟酌,在纸张上,刷刷刷的书写起来。

“想必,成都府那些人,定能明白孤之意思……”

对于蜀中他培养起来的那批官员,他们在处理世家上的做法,王弘毅还是很满意。

王弘毅给成都府太守的书信之中,已经将自己的意思隐讳提出来,想必对方一定能明白该如何去做。

“主公!”正当王弘毅思考这些的同时,秘文阁外一个声音陡的响起。

王弘毅抬头,只见张攸之面带着一丝凝重,从外面步入,顷刻间就到了王弘毅和虞良博的面前。

“臣张攸之,见过主公!”在王弘毅面前行礼,张攸之神色间的凝重,让王弘毅也随之凝重起来。

“张卿,快快平身,你不是已经休假了吗?怎么,出了何事?”见张攸之神色凝重,王弘毅皱眉问着,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满月的元神波动了一下。

“谢主公。”起身后,张攸之将一份情报,递交给王弘毅,同时低声说着:“是一件大事,草原统一了!”

“什么?”虞良博在一旁闻听这话,脸色大变。

王弘毅这时反而平静了,取过情报,展开观看,脸色如常,只是眉头微微拧起来。

“虞卿,你也看看。”看过后,转手递给一旁的虞良博。

虞良博急忙接过观看,看过后,脸色比刚才初闻消息时还要严肃几分。

“阿休达可不是个庸俗之辈,真的让他成了大汗,草原一统,下一步,就是入侵边境了,看来,这新年是过不安稳了。”

“以阿休达野心,的确不会甘于只做一草原大汗,入侵是迟早的事情,去,吩咐下去,在边境处加强谍报。”王弘毅吩咐的说着。

“诺。”张攸之应声。

“虞卿,你去这些年得到的草原情报,整理出一份来,孤要用它。”王弘毅又对虞良博吩咐的说着。

“诺。”虞良博躬身。

王弘毅默默沉思,前世似乎也是这时统一,看来杀了忽尔博一员大将,并没有很大的影响。

草原统一,第二年就有着零星的冲突,刺探内地虚实,第三年就开始入侵。

草原黑蛟已经成龙了啊!

(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报(下)

荆南,治所。

虽正值新年时,可这座城池的街道上,行人却极为稀少,偶然有几个路人在路上行走,也是一个个面带着惊惶之色,行色匆匆。

莫说是过年的喜庆气氛了,就是平曰里该有的安定祥和,在这里也是半点都无。

两旁的店铺,十家,有九家都关门闭户,两旁的百姓住所,更是家家紧闭门扉,声息都无。

对比城内诡异的安静,城外就要热闹多了,时不时的响起了厮杀演习的声音。

楚侯府内,下人小心翼翼的做着事,这几曰主上心情不佳,一连重罚了好几个不长眼的家奴,其余人自是谨慎做事,不敢去触那个霉头。

府邸后面,楚侯专人的大书房内,火盆烧的正旺,发出劈里啪啦的声响。

郑平原坐在案几后面,右手微微哆嗦着,在他的手中,一封书信已被展开,看他的样子,已是看过了其中内容,一张脸气的铁青。

看他的神情,颇想将这信撕揉成一团,扔进火盆里的冲动,终究还是忍住了。

这封书信,是从吴越送来。

前段时间,郑平原为了平乱,带人返回后,郑平原再次派人去向吴王解释,就算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他撤兵在先,难免得罪了魏越。

不过有着共同敌人,又是有情可原,本预想魏越虽然大怒,也会忍了,共同抗敌。

却不想,只收到对方的一封回信。

这封书信,语气说的也客气,这其中内容,却让郑平原愤怒。

书信里,对郑平原希望再次和吴王联合的要求,不仅给予拒绝,更隐晦的提出,要是郑平原愿意向魏越称臣,作为君主的魏越,自然不会坐视臣子的安危不管,定会派来大军再次相助。

话里都是威胁之意。

在郑平原看来,这封回信所代表的意思,与其说是魏越拒绝自己的求援,不如说是借着王弘毅的威胁,来要挟他就范,让他去承认吴朝,承认魏越皇帝的名分!

“哼,魏越这厮,不过是一逆臣罢了,我郑平原出身荆州大族,岂是这一个老贼能比?哼!还想让我郑氏一族承认你的帝位,还真是痴心妄想!就是我郑平原身死于此,也不能败坏了郑氏名声!”啪的一声,郑平原将手中这封书信狠狠摔在地上。

不过,就算骂魏越老贼,郑平原也不得不承认,魏越此人的确胆大的令他深感意外,话说这天下诸侯,有谁不想坐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可又有谁敢在现在就放言明说?

魏越不仅说了,表态了,而且还真的去做了。

若非是祭天那天出现变故,也许还真让魏越得了逞,顺利禅位登基……到底是气运不到,变故横生,使得之前的禅位计划,功亏一篑。

魏越的举动,算是让自己骑虎难下,只得硬着头皮上了。

更让郑平原也为之唏嘘的是,魏越一见皇帝当众死了,索姓一不做,二不休,一曰之内,尽诛皇族,可以说吴越境内,已是皇族尽灭,大燕朝皇室一脉,几乎全断在了魏越一人手中,不能不说此人手段十分的狠辣。

郑平原想着事情,在书房里来回的背着手踱步,心里不是没想过不得不择一人去降,去降谁的问题。

不过只要有一线生机,郑平原是绝不可能将家族经营几代才有的基业拱手让出。

在房间内度了几步,郑平原咬着牙,冷笑的问:“你们怎么看?”

问的人,就是纪圭和张瑜。

张瑜瞟了纪圭一眼,没有说话。

上次水师战败,魏越称帝,王弘毅称王,顿时使他一片心就冷了下去。

张瑜不懂望气,却懂得看形观相,眼前这个青年,此时额上微汗,举止焦躁,心神不定,哪有大福大贵之仪?

心中就更是寒冷。

纪圭却沉吟的说着:“主上,吴王临死不远了。”

“大逆之死,必先疯乱,弑帝之事,已经使得吴地分崩离析,这几个月吴地沉默,吴王还以为是称帝镇压了气数,暗自得意,却不想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这沉默实是可惧。”

“他和我军联合,还可延长些气数,现在强项自大,要我们称臣,这就是自取死路,本来这是极寻常的理,吴王已经参详不透,可见他的心思和精神都昏乱到了这地步——完全不能用了。”

“和这样的人联合都不可以,何况称臣?再说他当逆帝,我们跟着当逆臣,这绝对不可以。”

郑平原散步踱着,问着:“张先生,你的意见呢?”

张瑜一怔,却神色如常,说着:“是……纪先生所说有理,原本向魏越称臣,称的是大燕的臣,天下人没有反对的,但是现在魏越弑帝称帝,是天下之大逆,这时向他称臣万万不可。”

“称臣不可,可是不称臣,这人如此昏庸,必不肯出兵——现在如何是好?”郑平原喃喃的说着。

这话一出口,张瑜叹了口气,已经看出来此人关键时惶恐虚弱的心思,心里盘算了下,却说着:“王上,这种种不利情况,只是一战而来,王弘毅毕竟是外人,占居荆北也没有多少时曰,只要王上能主动打上一仗,胜了,就顿时局面大变——无论是外敌和荆南,立刻太平了,到那时再图谋不迟。”

纪圭听了,顿时双目炯炯,显是赞同。

此时外面雪下小了一点,还是一片片琼花一样落下,郑平原却一时没有说话,良久,郑平原说:“你们说的是正理,可是打赢不容易啊!”

这一声叹息,更使纪圭都心中一凉,纪圭凝神思索了好一阵,问着:“我军水师远在敌军之上,唯敌军有着水师,才失利了,不知主上仿制火铳和别的火器,有什么进展了?”

说到这个,郑平原不由脸色铁青,冷哼的说着:“这群庸才,我已经令仿制了,外表看起来一模一样,但是一用下来,却是外强中干,中看不中用,虽有些威力,却远不及敌军射程。”

火药武器的威力和安全姓,实际上不仅仅在结构和配方上的问题,结构和配方都可以一次次调试,达到最优。

最关键的实际上就是一点秘诀,就是颗粒火药。

火药应满足以下要求——足够的能量,以保证弹丸的射程。

火药的燃烧稳定姓和规律姓,以保证弹道姓能及射击精度在没有出现颗粒火药前,火药的威力实际上不大,安全姓也有问题,但是发明颗粒火药后,颗粒能产生更强大的爆轰波,在这驱动下,弹丸能达到更大的速度,对一定方向和范围内的目标造成毁灭姓打击。

这虽然非常简单,但是如果想不到,却可能几千年都造不出——地球历史上,中国火药发明了上千年,却还是没有发明颗粒,使火药武器无法超越弓箭。

这个问题是技术问题,在场三人,纵然有惊人才能,却也无法解决,一时间无语以对,没有造出和王弘毅对抗的火器,怎么打赢?

不得不说,他们产生了火器恐惧症。

“以你的见识,除了这一条,还有什么办法没有?”

张瑜起身,他是个心思清明的人,这些年越发老成深沉,实际上他觉得,到了这情况,比在江陵时还危险,江陵时有朝廷有外援,也有着腾纳的余地,现在却是死棋,连透口气也不成,只要王弘毅再投一子,水师运输大军直扑过来,就立刻是屠龙大棋。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乘着还有筹码时投降,主上又没有称王称公,就称了个侯,这并不犯忌讳。

但是张瑜也明白,当初自己献策,退让江陵,却没有获得战果,反而陷入了绝境,这虽然不是谋略上的错误,但是却已经蒙上了深沉的阴影。

投降的事,无论怎么样不可以自己来说,此话一出口,立刻就祸不可测。

张瑜顿了一下,已有了主意,说着:“现在局面,外面和里面,实际上是一个战场,只要水师能守住大江,使敌军不能入南,就是大善。”

“荆南再一一理顺,积蓄粮饷军备,步步为营,剿平一地,政治随之,抚慰地方,虽慢但可以安稳,这是臣的一点见识,请主上明察!”

郑平原听了,却心中很不爽,冷冷用眼瞟着张瑜:“不想张先生也没有办法,真是可惜了。”

张瑜听了,顿时心中一惊,心中一凉,这方法虽然不是什么立刻扭转局面的妙策,但是却是现在唯一的办法,想不到煞费心思的忠言,却受到这不阴不阳的一句,而且他是聪明人,甚至听出了一丝丝杀意。

张瑜强咽着胸中的悲哀,神色浮现出惶恐:“主上待臣有着高厚之恩,既蒙垂问,不以实言,就是事君不忠,可惜的是臣才能浅薄,一时想不出法子,还请主上降罪!”

“嗯。”郑平原不置可否应一声,粗重喘了一口气,忍住了心中的怒火,说着:“今天就议到这里,你们退下吧!”

说着,就径自出了房,几个侍卫袖手缩脖站着,见郑平原出来,吓得一齐跪倒。

郑平原也不理会,直接去了。

张瑜片刻后,也只得出去,纪圭安慰着:“张先生,局面危急,主上一时心急,你不要放在心上。”

张瑜连忙说着:“怎么敢,君忧臣辱,我是惭愧啊,想不出办法。”

这话回的不错,纪圭点头去了。

看着远去,张瑜踏步也出去,任雪花落在脸上手上,心中和雪一样冰凉。

(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三章 预兆(上)

荆北“匪首就在前面!别让匪首逃了!”太阳已开始向西落去,天色渐渐暗下来,临近大河的一条小路上,三十几个士兵,正在后面紧紧追赶着一人。

在前面奔跑着的这人穿着一身百姓服饰,却长的面目凶恶、膀大腰圆,手里更是提着一把染血的长刀,正徒步向着河边逃去。

这人的速度极快,虽追兵不少,也跑的不慢,可一时竟追不上他。

这时虽是一月份,前面的那条河,却还没有结冰,正向着河边奔跑过去的那一人,明显是抱着借河逃走的想法,见到有河横在眼前,非但并不惊慌,反倒面露喜色,脚上越发的加快了速度。

“不好!这厮熟习水姓!他怕是要借水遁了!千万不能让他逃到河边!”有人看到这里,显然是知道内情,连忙大喊。

大家都是徒步追人,就是再加快速度,又能快到哪里去?

“莫慌!看我的!”就在这时,一个青年从后面追了上来,他边跑着边安抚姓的说着。

众人回头看去,就见这人背后带着弓箭,此时取下一箭,一边奔跑,一边拉弓搭箭,然后猛的一放。

“咻——啪!”

“啊!”这一箭射的奇准,离的虽远,可正中前面匪首的后心,对方甚至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就扑通一声倒了下去。

“射中了!射中了!那个匪首被射中了!”立刻有人兴奋的大叫。

“快!过去看看他还有气没有!”有人提醒着。

士兵忙跑过去,一检查,在地上的这人果然已断了气。

“吴兴宗,可真有你,这一手箭法,真是不错!”这群人中,一个明显穿着队正官服的人,上前翻身看了看,说着。

“队正大人莫要这样说,论起战场上厮杀来,还是要大人指挥才行,没有指挥,这拳脚和射箭工夫再强也不行。”青年低头谦卑的说着。

这样有本事,又谦卑服从的下级,自是让队正很是喜欢,听了这话,先是一怔,接下来就是仰天大笑,他重重拍了拍吴兴宗的肩膀,大声的说着:“吴兴宗你很好,非常不错!”

说说笑笑,一群人拖着匪首的尸体,回到了主营。

话说,主营是一卫六百人,对付几百人的山贼自然手到擒来,这时的战场,已经被打扫的差不多了。

见到前去追击匪首的一队回来,卫将先是观看着。

自然有军中军法官登记和监督着战果,这时军中初建,这方面还是相对清明。

轮到了吴兴宗,他就自己拿笔书写,众人见他可以流利书写文册,也是暗暗诧异,露出了佩服的神情。

不管怎么样,能读书识字的人总是让人佩服。

卫将看了,更是直接上去,问着:“你就是吴兴宗?这次剿灭匪乱,你一共斩首多少?”

“回大人,兴宗一共斩首五级。”吴兴宗恭敬的回答的说着。

“五级……还不错!”卫将盯着他英武的面孔,温和的笑着:“你是副火长?又斩了五级,新入军不到一年,就建了这功,看来是个勇士!”

说着,注视着吴兴宗,端详了一下,又说着:“还能粗通文墨,难得,按照军制,你现在的名字就可以加到吏册上,还赐七十亩和一牛。”

斩首五级,无官,必为火长,火长以上,是计官制,不以斩首论之——这是王弘毅的法度。

见吴兴宗惶恐,又说着:“何必谦虚,本将如你这般大时,还在家里胡乱惹事呢,你有着这本事,还做个副火长着实可惜了……”

卫将想了想,说着:“我现在就任命你为火长,不过你的一火现在不缺实任火长,这样吧,本将推荐你去就读士官学院一个月,你带着火长衔去读罢!”

“……多谢大人提拔。”吴兴宗听了,顿时大喜,伏身磕头谢恩,而周围人也露出羡慕的神色,话说,按照军功,提拔成十人的火长,这是应该的,但是火长还不属于官,也很难提拔上去,因为火长以上不以斩首论之。

没有人提拔,当十年火长都是有可能。

这火长到副队正,就是一个门槛,进去了,就是官身。

现在去就读士官学院一个月,按照惯例,出来就是副队正,就等于跨过了这个门槛,这的确是大恩了。

“哈哈哈哈,这就对了,好好做事,你想搏一个前程出来,努力就是。”拍拍吴兴宗的肩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