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易鼎 >

第317章

易鼎-第317章

小说: 易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发展,验证了猜测。

城门大开,爬上城墙的士兵将城门打开,欢喜的高喊着!

顾不上怀疑,眼见着城门打开,胡人大军立刻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在城外攻了几个月,就算再强悍的人,都受不了,都迫切需要一个城市来修养。

这是一场大胜,在这时,所有人的心里,还是这样想着。

直到胡人进入城,四处察看后,愕然发现,这城中,不仅没有百姓,而且凡是值钱的物件,能带走的都被人带走了。

不能带走都被人毁得不能再毁,特别是里面没有粮食,让入城的军队都暴跳如雷。

金陵。皇宫王弘毅散步而行,进了御花园。

此时云黑天暗,显得花园幽深,王弘毅漫步而行,远远听远处传来一阵琴声。

怔怔行了数步,注目景致,只见鼎上猛的一动,一股浓厚的气运就涌了进来。

到了王弘毅现在的地步,一郡一县之得失,已经显示不出了,这样浓厚的气运,必是根基深厚。

“秦王不可能,秦王要降,反应还要大,那就是郑国公和幽州卢高了。”

“但是我还没有传旨说降,不太可能就这样降了,那就是幽州卢高了。”

卢高究竟是在幽州称王的人,也算是一条潜龙,现在虽已经穷途末路,兵不满万,但只要缓口气,就依旧能够影响天下,有此相不足为奇。

想到这里,已彻明,这时一阵风吹了进来,满林吹得簌簌作响。

“山雨欲来风满楼。”

王弘毅怔怔望着,卢高一降,幽并的战局就平息,实际上天下就已经明显划分出来。

下一步,就是争夺最后的天命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月忆(上)

春天来的很快,金陵温暖,转眼间,大地复苏。

金陵到了二月中以后,就芳草新绿如茵,桃花盛开,熙熙攘攘的人流来往着,只不过很快金陵又迎来了一场连绵小雨,本温暖起来的天气又阴冷起来。

“馄饨!皮薄馅大又鲜又烫的馄饨!”一条街道上,天刚蒙蒙亮,就有着挑着馄饨担子,走街串巷的老汉吆喝着。

“除了馄饨,可还有别的吃食?”就在这时,一辆普通马车,在老汉的身前停了下来,说话的是坐在车里掀起布帘探出头询问的人。

老汉见生意上门了,忙将馄饨担轻轻放下,喊着:“这位客官,小老儿这里不仅有馄饨,还有着烧饼!”

“将烧饼包上五个,馄饨就在这里吃吧!”男子说着从车内走了下来。

一下来,老汉看清楚了。

这男子三十岁左右,穿着普通。

自己馄饨皮薄馅大,汤水又有着祖上传下的方子,的确又鲜又烫,不少人喜欢吃他的馄饨,不过多是普通市民,有几个衙役也喜欢。

所以这种马车上下来的人,虽不多,也不太稀罕。

心中想着,手上的动作半点没慢,在他的担子上,东西真算是应有尽有。

锅、勺、灶、柴、水桶,中间还有着一只木制的抽屉,里面放的是在家里就包好的馄饨,再下面是放的干净的碗碟,上面是肉馅和调味之物。

小板凳拿起,说着:“这位客官你坐。”

说着,就忙着,片刻后,一碗热腾腾的馄饨煮好了。看看车夫,客人吩咐再煮一碗,就着烧饼自己先吃了起来,觉得味道的确不错,可以说得上是鲜美。

又一碗馄饨煮好,车夫过来食用。

在这里吃完了,又按着客人要求包了十个烧饼递过去,客人给了钱上了马车离开。

“馄饨!皮薄馅大又鲜又烫的馄饨——”没过一会,街道上再次响起了老汉的吆喝声。

“大人……”赶车的车夫,这时却有些欲言又止。

“想说什么?”

“大人,属下只是有些意外……”前面的人拘谨的说着。

“哈哈,刚才的事?”这话取悦了自己,马车里的人笑的说着:“做我们这行,走南闯北,什么身份不曾扮过?再年轻几岁,就是去酒楼做个小厮,我也不会露了破绽,你呀,多待上一段时曰,自会晓得其中玄妙了!”

“……属下知道了!”

马车一直行进了皇城,因天还尚未大亮,路上行人不多,进了皇城后,除巡逻士兵,再见不到普通路人。

经过重重检查,他们行到了一处衙门,在大门前马车停了下来。

“张百户,听闻您出了趟远门,可是刚回来?”门口站着的两个番子,见到马车上下来的人,打着招呼。

百户这官不大,可在金陵十三司就职的百户,都是有些本事。

“刚回金陵!”张百户又对赶车的人说:“这次你也跟着辛苦了!”

车夫也是番子,这时将还有余温的烧饼拿出来,递到门口番子手中,随口说:“顺路捎了,先吃些垫肚子吧!”

“哟,我们不客气了!”值夜到现在,肚内饿的慌,一闻到烧饼香气,两个番子立刻接过来了。

这时张百户进了大门。

走到第三道门时,向右一拐,穿过走廊,在尽头房门外,停下了脚步。

“啪”有一声行礼,说着:“卑职求见大人。”

“进来吧!”里面应了一声。

“诺。”张百户认应了,进了房间,门随手关上。

房间里光线骤一暗,让视线有些受阻,张百户眯了下眼,看到里面有三人都坐着,都是负责法会案一事的官员,至少有着副千户,官职比自己大。

张百户站在三人面前,行礼说着:“卑职见过三位大人!”

“不是在前面,不必这样,起来吧!”其中一个千户说着,这人就是蒋孝方,在十三司算是位高权重。

蒋孝方说完,就摆了摆手,直接问起了法会的事:“我且问你,你负责彻查的一路余孽,可都清理掉了?陛下对这件事很关注,这件事必要办的妥妥当当,你可明白?”

“卑职明白,卑职这次回来,就前来向大人复命!”张百户深深一躬,说着。

顿了一顿,就汇报着:“卑职负责楚北省一路,布政使大人和各郡县的大人都很配合,调动了不少衙役和公差,已经将七家寺庙全部抄了,名单上的人都已经擒杀,这是具体的上报庙产。”

这是一应事宜的禀报,对于张百户这次办的事,蒋孝方还算满意,没怎么刁难,看了看单子,就令他退下了。

张百户退出去,房间内的三人沉默下来。

“虽说境内余孽清理的差不多,还是有些漏网之鱼,这次差事不好办啊!”沉默了片刻,一个副千户打破僵局,说着。

“这事拖的过久,陛下只怕已不愿再横生枝节,此事还需尽快了结。”

“再派出些人手下去,察看一番也可交差了。”

“正有此意,不过此事虽不能再拖下去了,可半分不可敷衍。”

“这是当然,我们有几颗脑袋敢去欺君?只是的确扫的差不多了,剩余些虾米,一时间漏网也是很正常的事。”

蒋孝方最后总结的说着:“这样,如果没有事,本官就上报皇上了。”

顿了一顿,又说着:“三月我们重点是监督科举,这是本朝第一次恩科,不能出任何丑闻,给我盯紧了,特别是那些借口游玩赏春,大举会宴的人,别真的泄了题!”

“是!”两个副手都应着。

三月,南方都被春色笼罩,前几天一场春雨,冲得平原新绿,林木滴翠,午后的阳光照样着,十里长河,多了不少乘船游玩的人。

歌记悠扬的歌声,常常飘荡于河面,当然河畔上,垂柳下,踏春游玩的男男女女,不在少数。

这是一片太平的景象,虽北边战火不断,在大成朝廷的境内,百姓基本上稳定下来,而有些钱的人家,自有了闲心踏春赏景。

一条河岸石阶,一群市民家的女子,正在说说笑笑的洗着衣裳。

普通百姓哪有这样多规矩,这时民风较为开放,自不会有着女子不能见人的说法。

恰在此时,一艘船从这条河上行过。

听着岸边隐隐传来的嬉笑声,这条河道上缓慢行船的一行人,都是面带微笑。

“王兄,李兄,这一路行来,景色怡人,不知金陵里又有多少繁华,我们马上就可抵达金陵城内了吧?”

“恩,实际上我们已经抵达金陵,就等入城,早就听闻金陵繁花似锦,这次定要好好的在金陵转上一转!”

“哈哈,这是自然,否则岂不是辜负了这一番美景?”船上的人说笑着,离得岸边近了些,看着景色。

人在看风景,风景也在看人。

“咦,你们看,这艘船上的人在看我们呢!”

“哟,还都是俊秀的郎君,你看,那个穿着青衫的人,一直朝这里看,莫不是看上你这小妮子了?”

“呀,你们在胡说些什么啊!”

“小妮子脸红了呢!”

被调侃的姑娘羞红了一张俏脸,惹得一群女子顿时笑了起来,这些洗衣的女子笑说着,眼睛不住的朝河面上瞟着。

站在船头的几个人,都穿着青衫,并且衣衫整洁,更难得的是,这条船特别,几个人都年纪不大,长的眉清目秀,身上有着一股书卷之气。

从他们模样来看,是去往金陵的学子吧?

岸边的人猜测着。

到了三月份,这河上乘船,多了许多学子,有老有少,有的五十多岁了还赶了过来,让两岸的百姓都大开眼界。

大燕停考二十年了,现在大成又重开科举了,这事可是大事。

世家和寒门,有着云泥之别,寒门想入朝为官,难如上青天,世家子弟可以很容易获得官职前途。

这科举就是寒门学子通向仕途的唯一路子。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这事只有立稳了根基的朝廷才有。

“哎,这情况已经二十年没有看见了,我记得小时候,还看见过一次,现在又看见了,说不定真的太平要来了。”一个中年妇女感慨的说着。

科举七百年,百姓人人都知科举重要,而这鲤鱼跃龙门的盛况,金陵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过了。

眼下到了三月初,大成朝廷又开恩科,自然使不少人怀念。

对可能一举飞上枝头的学子,河岸的大姑娘小媳妇指指点点,用着她们的眼光来猜测着哪一个人能在今年考场上拔得头筹!

这时,河上又有一条船,船不大,能容十几人,一个中年文人站在了甲板上,这中年人,戴着方巾,年四十左右,眉清目细,风神俊朗,大袖飘飘,极具风度。

默默看着两岸,感受着这气氛,这人不由叹着:“真有几分太平之气了。”

说着,取出一支紫竹箫,面朝金陵,吹奏起来。

河水汩汩奔流,阳光照耀,箫曲回荡在河面上,往复追忆,似乎是对过去战乱几十年的回忆,带着感伤和释然,引得周围小媳妇大姑娘,都停了手,不说话,听着。

一曲奏罢,这中年文人怅怅不语,良久,才发出一声叹息。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月忆(下)

帝宫“皇上,去年海关岁项,已经统计和核实下来,计三百七十万两。”陈清念着折子。

王弘毅听了这话,笑着:“不错,有这笔钱,大体上就能添上窟窿了,田税呢?”

“由于皇上轻赋薄税,现在收上来是一百二十万。”

田税才一百二十万,如果单收田税的话,只怕连维持军费都不够,姚同听的发怔,就在这时,王弘毅转脸看他,问:“僧众谋逆的案子呢?现在处理的怎么样了?”

“皇上,十三司折子已上来,共诛九千六百五十一人,名单上的都已经落网,还有些零星的正在追查。”姚同回过神来,连忙躬身回着。

“差不多了,传旨下去,这案子就停了,不要进一步牵连了。”王弘毅说着。

姚同连忙应着:“是!”

王弘毅又问:“铜矿和铸钱怎么样?”

“皇上,宏武铜元和宏武银元,都已经流入,先是充当官员和军队俸禄而发放,因此有不少已经流入了民间,反响很不错,无论是铜元还是银元,都成色不错。”赵远经连忙躬身回着。

“成色不错,肯定有着化铜私铸,情况怎么样?”

“有,当然有,不过峻法严刑之下,谁个不怕?发行三月,因这事,已有三百人,按照皇上旨意,都是临机处置,臣想零星或者有,但规模是没有了。”

这三人都是青色的人才,王弘毅听了笑笑,说:“规模还是有,不过只要开矿改进,生产的成本低了,就合算了。”

顿了一顿,又问着:“扶桑和我们贸易了没有?”

突然之间问着这个,三人面面相觑,姚同迅速思考了一下,说:“和扶桑的贸易的确有,不过数量不大。”

王弘毅略感兴趣的说着:“那扶桑国内如何?”

“皇上,这个臣等不太清楚,不过据记载,现在扶桑国王已被下臣架空,征夷大将军掌握全国,可又说众将又架空了大将军。”姚同仔细想着,才得了这点。

王弘毅并不觉得奇怪,心中却若有所思。

曰本国王被幕府架空,幕府又被大名架空,大名又被武士架空,这很正常,就不清楚是什么时代了。

如果大名割据已经表面化,那就再有利不过了。

王弘毅并没有出兵占领的意思,至少在短时间内,他需要的,是贸易,是金银铜。

中原大陆向来缺少金银铜,而曰本却不一样,向来有大量金银铜,不通过贸易吸干了才怪。

不过这事不急,王弘毅随口吩咐:“令有司派人摸摸这扶桑国情况,回来禀告于朕。”

“你们都是有功,朕不能不赏。”王弘毅语气平静,说着:“陈清、姚同!”

“臣在!”两人都“啪”的跪下了。

“你们都晋正七品宣德郎,明天就去吏部,让吏部给你们补缺当县令,你们都是有才能的人,但是不能不经过地方治理和考核,你们去了县里好生学习和干事,朕对你们有期望。”

二人一听都“嗡”的一声,脱离秘文阁这个中心,让两人心里都非常失望,不过只得都叩拜:“谢皇上。”

见两人叩拜了下去,王弘毅又说:“赵远经,朕任你为八品承事郎,在这里就好好干吧!”

赵远经又惊又喜,叩拜说着:“谢皇上。”

定了定神,赵远经禀告的说着:“皇上,这一次秀女,已经选上来了,太后传话,皇上要是没有事,还请皇上回宫。”

三月来,寒意终去,春暖花开,大成的根基越发稳固,这次选秀,不少世家都愿意选出合适的少女入宫。

“朕知道了。”王弘毅却没有在意,挥了挥手。

此时,皇宫。御花园几道回廊,汉白玉栏曲折直通,这时湖泊两岸,一排垂杨柳已经绿了,沿河摆着石桌竹椅。

清风掠过,柳丝婆娑,这里一片的欢声笑语。

原是太后见春光明媚,心情大好,带着宫人到御花园赏着春花。

陪伴在太后的有着皇后宋心悠、贵妃赵婉、谨妃素儿,更有几个最近一二年新入了宫才人和贵人,其中也有谢绿蕊。

她们都是得了消息,在御花园凑趣。

更有着新进的少女,甚至可以说是罗莉。

只见她们都是年纪在十五六岁之间,一个个明眸皓齿,绰绰约约,这时众多女人云集,或妩媚、或娇憨、或美艳、千姿百态,真有点仙女临凡的风韵。

虽说皇帝在女色上并不算很上心,为了平衡,这几年来,宫内已经选了三批秀女,这些少女年纪最大不过十八九,年纪最小也就十四五岁,都各有颜色。

不过能得皇帝喜爱,少之又少。

眼见着一后二妃荣宠不断,又谢绿蕊有了公主,这些少女都是心里期待,太后为人宽厚,见在别处无计可施,许多人就去讨好太后,进而接近皇帝。

有不少人陪着太后说话逗趣,坐着的皇后、贵妃、谨妃时不时的也会说上几句奉承话凑趣着,一时很热闹。

只不过,这些女人,还是将太后看的太过简单了。

太后年轻守寡,又带着独子过了一段贫寒生活,可还是大族出身,这些年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