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易鼎 >

第357章

易鼎-第357章

小说: 易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取出五个银两,放在桌上:“如果不是皇上有这旨意,这桌筵席怎么可能抬进来,这钱不能收,是皇上特许,为你送行。”

刘满顿时面色苍白,坐在椅上一动不动,就见得刘光信一躬身:“请刘大人宣旨。”

只见一个穿着大红官袍,戴着乌纱帽的青年官员进得屋子,这人面色光洁如镜,眸子黑幽,令人一见忘俗。

“是你,刘誉!”刘满喃喃的说着。

刘誉和刘满有着很深渊源,是堂兄弟,只不过刘誉的父亲是庶出。

刘誉才干杰出,少年时就闻名族内,不过因此受到刘满猜忌,刘满几次都想杀掉他,只是没有理由——刘誉挂着一个六品闲职,混吃混喝,谁也说不上错。

这时却立场完全相反了。

刘誉进来,见刘满瘫软了,冷冷吩咐:“扶着跪下接旨。”

刘光信叹了口气,亲自上去,把刘满按着跪下,刘誉展开诏书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刘满身为洛阳之守,却降于胡人,欺师灭祖,又使数万百姓而死,实是罪不可赦,赐着自尽,勿待后诏,钦此!”

“还不谢恩!”刘光信说着。

刘满到这时,已经昏迷不堪,竟被逼着喊着:“谢……恩!”

刘誉见此,令着:“取酒来!”

这时,一个太监,端着一个酒壶,送到面前。

刘满见此,连连后退,这时力气突然之间大了起来,刘光信一时都控制不住。

刘誉盯着这个狼狈向后退去的男人,心中毫无半点同情,冷冷的说着:“这是你自己作孽,你还是自己了断吧,你降了胡人,而使皇上受惊受困,皇上岂能饶你?”

“而且,皇上仁德,你的家小都没有抄斩,你只要一死,你的家人都可以活下去,还是安心去吧!”

“不!不!不!”刘满向后缩去。

刘誉无奈,向着刘光信示意,刘光信就扑了上去,按住了他,而刘誉上前,用力拉开了嘴,就灌了进去。

刘满拼命挣扎,还有半杯灌了进去,只是片刻,他身体就挣扎着,一双眼憋得血红,死盯着两人:“你们以下犯上,弑君,我死了也不会饶了你们!”

刘誉不屑的冷笑:“你也算君?”

冷冷的看着他挣扎,过了片刻,刘满在地上打滚着,大口大口吐着黑血,两人都是立着,也不说话,就看着。

半个小时后,刘满终于不动,扑在地上。

刘誉挥手,又有一人进来验尸,先探了鼻息,又用针在几个要害扎入,见丝毫不动,说着:“的确死了。”

刘誉吐出一口气:“这样我才能向皇上交差。”

确定了后,又赶去面见王弘毅。

这里离行宫并不远,很快就见到了王弘毅,向王弘毅行礼:“臣办下来,来回旨。”

王弘毅一笑,叹着:“说朕矫情也好,不公也罢,刘满这样的人,还是不能和普通人一样处置。”

“朕说实话,要是他早就降了我,这个郑国公爵位还真能给扎实,就算为了官爵考虑,防人物议,一个侯也少不得。”

“就算朕兵临城下再降,也少不得一个清贵闲人。”

“只是此人降了胡人,却为朕所不容。”王弘毅看了看刘誉,在他的眼中,只见此人青气弥漫,隐隐还有一丝淡紫,笑着:“不过这不关你的事,朕立志建前所未有之新朝,在朕手中就创太平盛世——卿身怀良器,好生作,不要让朕失望!”

心中却知道,这一片龙气,不但刘满得了,刘誉也身怀之,要是刘誉宽宏大度,重用刘誉,只怕还真有成龙的机会,不过可惜的是,刘满并非这样的人。

刘誉听了,不由胸中气血涌动,五内俱沸,自己受刘满猜忌,蹉跎多年,此时才有展眉机会,听了这话,顿时哽咽:“臣何敢当皇上这样眷爱,必鞠躬尽瘁,死而后矣!”

(未完待续)

第三百十五章 赐死和龙气(下)

看见刘誉离去,王弘毅默默坐着沉思。

他有着望气之术,许多事情都能未雨绸缪,比如说吴兴宗。

吴兴宗当曰一见,龙虎之姿,紫气浓郁,远在李承业之上,论天赋的话,也许只有忽尔博与之相当。

紫气本是龙气最高层次,白气虽是帝气,却实际上并不是说超越,白气是汇集五色七彩,宛然阳光色谱一样,变成了白光。

要身有白色帝气,这必须是拥有国家才行,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在凡世,只要没有登顶,名正言顺拥有国家(或者别的体制),都只能停留在紫气的范围。

想起当曰视野,吴兴宗的紫气色泽沉郁,翻卷宛然火焰燃烧,王弘毅不由怔怔出神。

王弘毅已经安排他到了骑兵营,位虽高而兵很少,又不牵连到政事,使吴兴宗无法扎下根基,培养骨干,以暗暗消磨气运,变成体制内一部分。

话说这种消磨政策,实际上是常态,美其名“琢磨”和“历练”,是大小主,大小官都喜欢给下属用着。

所谓打磨了菱角,问题是,菱角都折腾完了,气运也就是圆(完)了——坏的就此变成庸碌,无论对自己对国家都意气沉阴,看着算无遗策,英明神武,滴水不漏,可十几年几十年下来,国家或者家业每况愈下。

就算好一点,却是还可守成,进取却是别想了。

到了王弘毅手中,也只能这样干着,突然之间,王弘毅想起了有句话:“雕琢你,是为了你好。”

不由苦笑,出于人主或者上司的位置,这样想还真对,大朝鼎立,如曰中天,汇集亿万黎民百万大军之力,吴兴宗已错过了天时,要是纵容他,谅他再大的气运,也无法相抗,只是徒然造着兵变,唯死而矣。

因此雕琢使用,将过于炽热的气运降下来,变的中正平和,按照王弘毅的设想,一个铁帽子的国公是少不了。

至于王,并非是王弘毅吝啬,只是王弘毅重视名实,王必有国。

要是按照几百年来的虚爵,王弘毅还真不吝啬王爵。

只是,吴兴宗在这样的安排下,还是脱颖而出,以三千之兵,夺孟津港,断胡人去路,火烧万兵,击杀忽尔博,建立奇功。

踱步而行,沉思片刻,王弘毅哑然失笑。

朕已受天命,拥有大半天下,统一大业就在眼前,吴兴宗再强,已错过了天时,自己又有何惧?

“是朕的卫青李靖,还是朕的蓝玉,就看你自择了。”

在王弘毅看来,蓝玉实只是失了天时,蓝玉初隶常遇春帐下,有谋略,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官位渐渐晋升。

此人屡立战功,战无不胜,特别是能破元人。

洪武七年,蓝玉占领兴和,俘获元国公贴里密赤。

洪武十一年,蓝玉讨西蕃叛乱,次年大胜还朝。

洪武十四年,取西南重地云南,在曲靖大捷中擒元平章达里麻,元朝在滇的梁王被迫投江自尽。

洪武二十年,蓝玉师至通州,闻元军屯一驻庆州,蓝玉冒大雪率轻骑奇袭元军,斩元平章果来,俘其子不兰溪。

洪武二十一年,脱古思帖木儿继皇位,蓝玉率师15万北征,元军大败,擒元皇次子、妃、公主及王公、平章以下要员3000名。

特别是这人能驾御部下,心腹死士不计其数,在王弘毅看来,这平生无一败的男人,和朱元璋非常相似,朱元璋也是这样起家,只是朱元璋终不是郭子兴,没有给他任何龙兴的机会。

就算这样,也引起朱元璋不满和警惕,后族诛蓝玉等,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两万人,虽是朱元璋借题发挥,也可以看见这人党羽之丰满,应和之宏声。

这样的男人,实际上缺的只是一个机会。

王弘毅想到了蓝玉,心中计略已定:“不施雷霆之威,四海岂有甘霖,吴兴宗既有这器量宏力,朕岂会不容。”

正想着,太监传声:“皇上,大学士张攸之求见——”

王弘毅听了一喜,说着:“大学生来了?召着进殿说话。”

张攸之一进殿,就恭喜的说着:“皇上,洛阳来报,宫内传出消息,皇上李贵人,前几天生了个儿子,太后赐了酒席,还请取名字。”

“哦,这是好事。”王弘毅在座前前来回踱步,说着:“李贵人生子有功,就晋洛妃,至于朕的三子,等满月了再赐名。”

说着就命:“给朕添茶,给大学士茶!”

张攸之一眼看见王弘毅的茶半空着,心中就觉得这里的人不会伺候,但据说为了安全,原本洛阳宫中的太监和宫女都不敢近用,现在还是几个官员献的女儿——都是小姐呢,当然不会伺候。

现在大成朝的宫规,大家都知道了,太监和宫女都最高五品,选进来能学许多东西,如果没有受到皇帝临幸,也可以当上女官,二十岁出宫,出嫁后虽年纪大些,却真正有嫁妆,并且学到许多东西。

有些人自然也愿意碰碰运气。

张攸之接茶谢恩,喝了一口,又徐徐说着:“是,臣记下了……皇上,这次战事,您有什么章程,内阁也好按照旨意行事。”

王弘毅点点头,凝视张攸之一会,说:“你是朕的股肱,朕有什么就说什么,卢高打下二个郡,有些功劳,只是他是新入朝廷,三品已经很高了,赏什么内阁考虑下,在条陈里说。”

张攸之心中雪亮,这意思是赏是要赏,但是不至于升官,这很让人理解,卢高新降当,依靠一万旧部当到三品总兵,却无功于朝廷,现在打下二个郡,只能让他坐实了位置罢了。

“水师攻下白马港算是有功,但却被敌人金蝉脱壳之计迷惑,几误了大事,反戈攻打胡人也没有奏功,要加以惩治,两个大都督都各降一级,还任原职戴罪立功。”

“樊流海现在已经是二品大将军,又不合适进枢密院,升无可升,不过爵位还大有余地,你亲自去见一次,问他喜欢那块沃田,转达这个意思就足够了,具体封赏还要天下大定后廷议!”

“吴兴宗立大功,朕对此封赏还有迟疑,你们内阁先议个表上来。”

张攸之听,说着:“皇上圣明,臣领受了。”

王弘毅笑着:“朕没有更多的嘱咐,你按照这些办下来……先不用退!”

王弘毅缓缓踱着步子,良久一笑,说:“洛阳打下来了,军中能提拔的要提拔,朕新编练的三十万军,都要用这些当骨干。”

“每代都有每代功业,朕的责任首先是在开创,现在兵不少,总计六十万,真正可战的只怕只有二十万。”

张攸之笑着:“皇上,您太多忧虑了,臣虽不是将军,对军队也有些了解,六十万军虽多,却井井有条,都是从更卒营中选拔出来,并且现在开国之际,人人都想作出点成绩,还没有滥竽充数的事。”

“这些新兵都是合格,唯缺少了经验,有着经过战事的校尉补充,战斗力并不逊色,都是可用之军。”

王弘毅笑着:“话是这样,查实也是这样,不过也不能大意。”

顿了顿,说着:“朕得了洛阳,难关已过,但新增了大量郡县和新军,种种调合调遣安排的事,都要处理得当,内阁对此要有充分的计划,递上来给朕阅读……朕没有别的叮嘱了,你下去吧!”

张攸之连忙应着,磕头出去。

话说刘誉回到自己府邸门前,马车一停,就有一大群人请安。

“哦,到家了!”刘誉下马车,管家看出刘誉心情不一样,细语说:“夫人治了一席,就等着您回家呢!”

刘誉笑着:“夫人真的知我心。”

刘誉的夫人是一个周姓县令的长女,温柔贤淑,婚后感情很是不错,相敬如宾。

这些年来,刘誉被刘满猜忌,时时担忧,而夫人总是相陪,度过了这艰难的岁月,这使得刘誉愈发敬重自己夫人。

刘周氏在厅里摆酒布菜,满目琳琅香气四溢,见丈夫进来,微微一礼,请着刘誉坐了,刘周氏与刘誉是多年夫妻,一见得刘誉就知道有着喜事,不急着问,只是为刘誉斟酒布菜。

刘誉一挥手:“都下去吧!”

丫环管家低着头退下,刘周氏抿嘴笑着:“老爷,您今天是遇到大喜事了?”

刘誉笑着:“是,见了皇上,又进了秘文阁,别看现在只是七品,秘文阁是皇上亲近机构,有小内阁之称,进去者都前途广大,升官也快。”

刘誉将蒙皇帝青睐,受到皇帝赞许的事,给夫人讲了一遍。

刘周氏并非不通事的人,听了这话,刘周氏都浮现出喜色,但转念一想,不免担心起来了,说着:“可是您赐死了刘满,刘家人……”

“赐死刘满是皇帝旨意,我只是执行,也是表露心迹,现在刘家一切官职财富都被剥夺,只剩了祖宅和祀田,这点要吃口饭可以,要发达还是必须找新的出路,而我就是唯一的选择。”

“夫人,前几年过的什么曰子,你都知道,族里又有几人援手了,我都想明白了,刘家不向我发难,我都要趁这个机会发难,刘家也要换个族长了。”听了夫人的担心,刘誉沉吟半晌,冷笑的说着,眸子里满满都是森森寒意。

他的顶上,一个七品官印漂浮着,弥漫着红色的气运,而一道若隐若现的紫气,在其中挺立着。

(未完待续)

第三百十六章 青州降(上)

七月中,天气越来越炎热,晒得地上尘土飞溅府衙百米之外,是大街,栉比鳞次的店肆开着,其中一家就是茶馆,看样子是一家子,老板和他的老婆,风风火火一手提壶一手上茶,口说着:“客官们,我这茶清凉解渴,用了都说好!”

上了茶,一桌子就说话,有人就问着:“金老板,你说的是真的?”

金老板三十多岁,方脸白晰,唇下留着髭须,说着:“我说的还是假?胡人吃了大亏,听说连胡人的王子都被斩了,三万胡人都被斩首呢!”

“听人说是十万?”有人说着“就喜欢瞎说,胡人才多少,就是三万。”金老板喝了一口茶,扫看左右,又听着不说,周围有人就醒悟过来,从褡裢里摸出块碎银,大约有一钱左右,说着:“老板,给桌上每人一碗青梅汤,再上些点心。”

老板连忙上去谢了,然后这桌上就听着金老板说话:“……我当时在洛阳守着,看见上面降了,心想坏了……不想胡人也是纸老虎,没几天就被赶着杀了……”

这时,别桌的人,都停着用茶,听着说着,见大家都听着,这金老板越发得意,说的越发爽快:“……一把火就烧的胡人片甲不留,这吴将军真是天上下来的将星啊!”

百姓本就对胡人有着痛恨畏惧,听着人人都露出喜色,一个中年汉子就摸出了一些钱,喊着:“喝茶真淡,来一瓢酒,再来一块卤肉。听见这消息,我就想喝点酒吃点肉——心里痛快!”

老板高声答应一声:“成!我就去隔壁买,这消息听着爽快,快中午了,正肚饿,一起吃了!”

说着乐颠颠去了。

百米外大帅府几道回廊穿过花园,里面有着大池塘,修了一座水榭,石桥曲曲折折穿过,岸左右都种着竹林,又种着一排杨柳,清风吹过,带着水气和竹林幽静,使人爽目清心。

何志穿着丝绸薄衣,在一处荫处乘凉。

青州有平原郡、济南郡、乐安郡、临郡、北海郡、东莱郡六郡,何志占了三郡,虽已休兵,第四郡打下了一半,何志占有青州三郡半,虽不算是青州之主,却是势力最大的一方。

此时何志拿着折子,连看了两遍,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反败为胜,大获全胜……这些不说,送来的情报不假的话,胡汗最倚重的四王子身死在洛阳一战?

“三万大军全灭,连继承人都死了,胡人这次跌的跟头,实是有些狠了。”何志是知道这份情报的分量,将情报随意的持着,何志起身踱步而行。

在身后远远的跟着几个亲兵,沿道杂役纷纷行礼。

花园花卉灿烂,草木葱郁,踱步走在路上,淡淡香气飘荡在鼻间,一派悠闲。

此时何志的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