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用书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快-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图题是统计图的名称,又称标题,位于图下正中处;
(2)图轴是指在直角坐标上作图的纵横两轴,分别称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3)标目是指在纵横两轴上表示间距刻度的各种单位名称;
(4)图形是指用来说明图中代表不同事物的图形线条或颜色的含义;
(5)图注是指图形或其局部,或其中某一点需要借助文字数字加以补充说明的内容。
二、统计图的种类
统计图的种类有条形图、圆形图、曲线图等,它们各自具有其自身特点和功用。
条形图是资料分析能力中最常用的图形,按照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纵式条形图和横式条形图;按照分析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条形比较图和条形结构图。
圆形图是以圆形面积或以圆形面积大小来表示统计指标数值大小的图形。常常用的圆形图有圆形面积图和圆形结构图。
曲线图是利用曲线的升降起伏来反映现象的数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构变化趋势的图形,又称线图。常用的曲线图有动态曲线图、相关曲线图、计划执行曲线图和次数分配曲线图。
三、统计图分析解题技巧
统计图与统计表及文字资料不同,它的数据蕴含在形象的图形之中,需要考生对图形进行过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数字资料。有些统计图比较简单,一目了然,但近年考题趋难,出现了一题多图现象,这要求考生认真细致一些。解答统计图分析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应读懂图。统计图分析试题是以图中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当把图中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
(2)读图时,最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图的时间。
(3)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4)注意统计图中的统计单位。
四、统计图分析典型例题
例1:根据卫生部门的全国规模的营养调查表明:中国人普遍缺钙,摄入量仅为人体所需的40%~50%!详见下图:
1除了怀孕与哺乳期的妇女,个体在哪个年龄段对钙的需要量最大?()
A青少年B成人C更年期D怀孕与哺乳的妇女
2成人对钙的实际摄入量是应该摄入量的()。
A2028%B4513%C6159%D4375%
3哪个年龄段的人实际摄入钙的量最低()。
A儿童B成人C更年期D青少年
4青少年与哺乳妇女相比,()。
A前者比后者的钙营养状况好B后者比前者的钙营养状况好
C两者的的钙营养状况均良好D前者比后者的钙营养状况一样好
5比较各年龄段的钙营养状况()。
A儿童优于成人B青少年优于哺乳期妇女
C儿童优于哺乳期妇女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解析:1A2D3A4B5D
有些题目通过观察图形以及图形上标明的数据就可以得到答案,如第1、3题;有些题目要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在数学计算中,应试者要尽量使用简便算法。如第5题,儿童与成人应该摄取的量相同,而儿童实际摄取的量低于成人实际摄取的量,因而答案A肯定是错误的(根据分母相同,分子越小,值越小的原则);做题之前不要把图表之前的简单说明忽略,有时它也可以帮助你判断答案,如本题开始说明“中国人普遍缺钙,摄入量仅为人体所需的40%~50%”,答第2题时就可以先排除A、C两个选项,剩下B、D两个选项通过计算不难得出正确答案是D。另外,做题之前还要弄清楚题目中某些概念的确切含义,否则会影响答题的正确性。如第4、5题中钙营养状况指的是钙的实际摄入量与应该摄入量的比值的高低,明白这一点之后,第4、5题通过计算,比较、分析、判断就不难得到正确答案。
例2:根据下面的平面图回答1~5题。
某地粮食作物构成变化图1该地粮食作物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
A玉米B谷子C小麦D大豆
2该地1992年与1976年相比,新增加的粮食作物是()。
A玉米,大豆B谷子,小麦C高粱,谷子D大豆,高粱
3与1976年相比,该地1992年小麦构成比重下降多少?()
A48B48%C38D38个百分点
41992年,该地构成比重相同的粮食作物是()。
A大豆,玉米B谷子,小麦C大豆,高粱D小麦,玉米
51976年,该地谷子所占比重为()。
A214%B143%C105%D643%
解析:1A2D3D4B5A
第1题的答案可谓一目了然。在各种格式的扇形中,空白应是最惹人注目的,因此我们可以一眼就看到空白扇形的面积最大,稍一看数据即可得到答案为A。第2题需要你去仔细比较这两个平面图,需要比较的,并不是各类扇形的面积变化,而是要你根据对各种扇形特点的了解,去寻找出哪些是新增的。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大豆和高粱都是新增的,对照图标,我们可以知道,新增的是大豆和高粱,即选D。第3题需要对同一项目在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量化处理,首先要找出小麦的图标,然后在两个平面图的相应部分找出数据,进行相差处理即可,需要注意的是,38和38%是完全不同的,绝不能相互替代,在做题的时候需要注意。第4题比较简单,它只需在第二个平面图中进行比较即可,只要不将各种粮食作物的图标搞混弄错,应该很容易就得出答案为谷子和小麦,最后填出选项即可。第5题在这五个题中算是比较容易,它只有两个要求,第一,找出需要的是哪一个平面图,第二步,根据谷子的图标在相应的平面图中找出答案。这类题主要考察的是细心,只要稍微仔细一点,是很容易做好的。
例3:根据下面的平面图回答1~5题。
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构成1该企业职工中,哪种文化程度占的比重最多?()
A大学B高中C中专D初中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企业大学文化程度的职工占1/4
B该企业职工中,中专生与初中生之和多于高中生
C该企业职工中没有文盲
D以上说法都对
3在该企业职工中,哪两种文化程度的人数相等?()
A大学和中专B大学和高中C中专和初中D高中和初中
4若该企业有职工1000人,那么小学文凭的职工有多少?()
A3B30C300D不能确定
5该企业职工中,有大学文凭的人比高中文凭的人少多少?()
A5人B7人C7%D5%
解析:1B2D3C4B5C
第1题是五个扇形的面积比较。因为相差并不是很悬殊,因此不能单靠对扇形面积的观察就作判断,需要借助扇形中所标的数据来进行比较。经比较,很容易地就得出,高中生所占比例最大。第2题,这又是一个判断分析题,它与例2中的第二个提问是一样的,它需要你在通读完整个的四个选择项后,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不过,这里都是相对值的比较,与绝对值间的比较或许有些不同。第3题是寻找两个面积相同的扇形,去除一个面积最大的,再去除一个面积最小的,剩下的三个无法用肉眼判断具体哪两个相同,因此,再参照各自的数据,很自然地就会得出中专生与初中生的人数相等。第4题中出题者已加入了自己的东西,题外地给了一个具体的数据让你去解答,步骤上稍复杂了一点,不过,也只需一步乘法计算就可解决。在第5题中,第四题的题设已经无效,也就是说,又回到了相对值的比较,你只需找出相应的数据相差即可。
例4:根据下面的曲线图回答1~5题。
某省人口出生死亡率情况1该省人口出生率最高是()。
A1965年B1970年C1975年D1980年
2该省人口处于负增长的年份是()。
A1965年B1948~1956年C1945年D1970年
3该省人口出生率在哪一段时间处于增加状态?()
A1955~1970年B1960~1970年C1970~1980年D1960~1980年
4据该省199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增长了11万人,则1955年该省有人口()。
A2000万人B3000万人C4000万人D5000万人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1960年起,该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处于上升之中
B从1960年起,该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处于下降之中
C从1980年以后,该省的人口死亡率一直处于下降之中
D从1980年以后,该省的人口死亡率一直处于上升之中
解析:1B2B3A4A5C
第1题,本题问的是出生率最高的年份而不是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年份,因此,必须首先看明白题意。本类题也同样在这一段过程中没有具体的数据,而同时又常常牵涉到两条曲线的比较,所以需要靠肉眼去进行直觉的判断,这里便又存在一个视觉的误差和作图的误差问题,需要结合选项认真判断。在这一道题中,只需要看一下实线的走向就可以了。经过仔细比较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出生率曲线在1970年的横坐标上达到最高,以后逐年降低,因此答案选B。第2题需要你找出人口处于负增长的年份,要使人口处于负增长,必须在这一年中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回到题目中,也就是说,必须虚线在某一个特定横坐标的位置高于实线。因此,经过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在1950~1955年这一段上,及其两边各一小段,虚线的位置是高于实线的。再结合选项,很容易地就会选出正确答案为B。第3题要求你观察实线在十个阶段上的走势,比较和观察得出在哪一个时间段上实线一直呈上升趋势,因为只牵涉到一条曲线,因此这是比较容易的,只要稍一观察,就可以选出答案为A。第4题便出现了本题的特色——数据运算了。它需要你首先找出横坐标为1995的两条曲线各自的位置,它们的数值已经给出,自然增长率的求法是用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因此本题中的自然增长率就是所给出的两个数据相差的绝对值,具体做法是11÷(12。5‰…7‰)=2000(万人),所以选A。第五题是判断分析,在这当中,抛开了上题的数据假设,我们需要对这两条曲线的走势及相互间的比较作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在四个选项中,一个一个地对照和排除,直到最终选出正确的答案为止。
例5:根据下面的曲线图回答1~5题。
某地区中奶销量(单位:万斤)1销售量下降最多的月份是()。
A3月B6月C7月D9月
2销售量最高与最低的差是多少万斤?()
A200B300C400D450
3销售量在增大最多的月份里增长了多少万斤?()
A50B100C150D200
4销量增加的月份数与销量减少的月份数之比为()。
A1∶1B1∶2C2∶1D1∶6
5最低销售量为多少万斤?()
A200B250C300D350
解析:1B2C3C4A5B
本题只有一根曲线,所以不需要像上面的例题那样要做两条不同曲线间走势的观察与比较,不过,本题给出了5个具体的数据以加强本题的灵活性,只不过这几个数字也仅仅是将曲线图中几个稍显模糊的坐标进一步明确了而已,因此,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应主要参照曲线走势,在题目需要的时候,再拿数据来用。不过,本题有两组相同的数据,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需要明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除此之外,大多数的题目信息,可以从图上直接读取。
第1题,求销售量下降最多的月份,在这一题中,许多原本仅是坐标的数据也将被用到,通过观察可以得知,你必须从3月份开始一直比较到11月份,在这期间,有需要的话,还要进行数据的运算,在6组的结果出来之后,接下来进行的是将这6组数据进行综合的比较。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都要进行数据的处理,何况有几组还没有明确数据。在这里可以看出有的月份下降额明显大于一个格,对这些作出比较后可以直接得出答案。第2题是对两个极值求差。首先,我们通过观察可以很容易的得到峰值为650万斤,然后我们根据曲线的走向,结合给出的数据,就可以得出最低值为250万斤,因此,两者相差,值为400万斤,选出答案C。第3题实际上提了两个要求,一是需要你找出在哪个月份中销量增长最多,二是需要你把这个增加量求出来。因此,我们先观察1~3月份的曲线变化,因为主要的上升趋势是在这一段上,通过观察和数字比较我们发现,在2月份,销量上升了一个半格,而10月份和3月份都只上升了一个格,所以我们的研究对象就是2月份的数据。然后,将2月份的曲线左右两端相差,即得到我们需要的答案。第4题是将曲线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加以区分,然后分别数一下上升趋势的月份和下降趋势的月份各有多少个,进行比较,要注意的是,增加的月份数在前面,减少的月份数在后面,一旦搞混,这道题也就容易出错。第五题,本题应该算最简单的一个。你只需稍加比较,就可以得到答案为B,只是,千万不能被曲线一开始的发展趋势所迷惑而误选C。
例6: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1~5题。
图示是某省城市、郊区、农村各类学校的分布情况。A代表大学,B代表中专学校,C代表师范学校,D代表普通中学,E代表职业中学,F代表小学,G代表私立学校。
1农村分布率最高的是()。
A小学B普通中学C师范学校D私立中学
2在农村分布率最低的是()。
A私立中学B职业中学C中专学校D大学
3师范学校在城市的分布率,与普通中学在城市的分布率之比为()。
A1∶2B1∶3C1∶4D1∶5
4哪一类学校在城市、郊区、农村的分布率基本相同?()
A师范学校B普通中学C小学D职业中学
5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私立学校和大学在城市的分配率相同
B在农村分布率相同的是师范学校和普通中学
C在郊区分布率相同的有大学、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
D师范学校在郊区和农村分布比城市少
解析:1A2D3B4C5D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网状图形题,它将城市、农村与郊区构成一种三角位置关系,而将7种学校放置其中。尤其是代表小学的F,其位置与另外6个相比,具有不规则性,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