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狂之诗-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生狠辣!宋贞神色悲痛欲绝。他本将下半生的希望全寄托在这儿子身上。这算是比武吗?他怒瞪着锡昭屏。
我们早就明说了。锡昭屏揉一揉左眼。比武也好,打架也好,对我们没有分别。
宋梨哭叫着哥哥!欲奔出场中,但被侯英志及时拉住。
教习场四周众青城弟子,泛起一股悲愤的气息。
燕横紧捏双拳,愤怒盯着锡昭屏,目眦欲裂。
锡昭屏却自得色,环视众人,一刚一柔的双臂张开说:怎么样?下一个是谁?谁来试试我这武当派的『两仪劫拳』?
青城众人动容。锡昭屏这般下辣手,完全超乎武林比试的规矩,事后竟还大言不惭。
这根本已经不是比武。而是决斗。
锡昭屏指着宋贞:你呢?你来怎么样?来为你的儿子报仇呀!
宋梨满脸泪水,但这时见父亲成了下一个挑战目标,不再哭叫,只是惶恐地看着场中央。
不行……侯英志这时摇摇头轻声说:宋师叔……不是对手……
你说什么?他身边的麦大杰一把抓住他衣襟。
我不是说丧气话。侯英志很冷静。我这是在判断。
老头子不行吗?锡昭屏转而瞧向青城的那些道传弟子。年轻的怎么样?谁来?
宋贞怒视锡昭屏。在这近距离他才发现,锡昭屏左边颈项处,有一个拇指头大小的刺青。是个奇怪的三角形符号。
这……宋贞指着他说:这不是物移邪教的徽纹吗?怎么你身上会有?
锡昭屏不以为意地微笑说:是又怎么样?我老爹从前确是物移教徒,二十年前他带着我归顺武当正道,这不行吗?
宋贞满腹疑惑。武当派这伙人悍烈之气逼人,甚至有点迹近邪道。
——难道是跟物移教有关系?……
说什么不相干的废话?你到底要不要打?要不要替你宝贝儿子出这口气?锡昭屏继续大叫。
这时在场外的燕横,满脑子血气翻涌。他目睹宋师兄惨败,然后又听见锡昭屏这些说话,已经完全被愤怒冲昏。在他眼中,身边的人全都似消失了,除了仍站在场中挑衅的锡昭屏。
——青城派的尊严,不容污损。
燕横无意识地向前踏出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张鹏正站在燕横身后,一把拉住了他。燕横却还像没有清醒,也没回头看师兄一眼,仍是盯着前面的锡昭屏。
他眼中,只有仇敌。
锡昭屏见青城众精英弟子里,竟然只有一个最年轻的小毛头想走出来应战,又想揶揄一番。
但这时一把声音响起。
没有高声发言。但所有人都听得见。
你说够了没有?
穿着白色掌门道袍的高大身躯,从竹椅站了起来。
锡昭屏看见何自圣站立,马上收起轻佻笑容,凝神注视这个名动武林的大剑豪。
真是荣幸。锡昭屏磨拳擦掌。
青城众人皆感意外。想不到第二阵,掌门就要亲自出手了。
何自圣身后的俞思豪,上前一步,把手里一直捧着的那个长形木匣,递到师尊身前。
锡昭屏神情兴奋地等待着。
但他后面传来一句说话。
退下。今天这儿,没有人是他的对手。除了我。
黑袍的叶辰渊,已经接过弟子递来的一双长剑。精光发射的细眼直视对面的何自圣。
何自圣没有显得意外,反而嘴角微笑。
锡昭屏无言退出场外,没有半句异议。他知道副掌门的说话是事实。
刚才那场比武根本就多余。叶辰渊把双剑并拢提在左手,往前踏出一步。唯一有意义的,只有这一场。
何自圣没有回答。他伸出只有四根指头的右手,摸在那个长木匣的盖子上。
——好伙伴。我们要来了。
大道阵剑堂讲义·其之四
传统武道之修练分为三等层次,分别为气、意、神
气者,即为先前所说的气劲贯发,讲求身体肌肉的操作协调和神经的敏锐反应,纯是肉体上的功夫。古代无解剖医学,而身体动作往往要与呼吸配合,因此古人主观认为,劲力乃由气在体内运动产生,其实并无直接关系。
不管身体动作协调得如何完美,其速度和劲力,还是要取决于肌肉的基本力量,因此基础的体力锻炼还是必需的,尤其这个初级阶段,日夕流汗练功必不可少。真正的武者体魄,不是靠静坐养气之类优雅的修练就能塑造出来。
下一阶段为意,亦即脑袋和意念上的功夫。武者透过静坐、站桩或其他修练方式,达到开发脑部的效果,令神经的敏锐度和统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发挥出更超凡的速度与力量。
同时因为武者的脑袋活动高度集中而活跃,也就产生出各种意念的秘法。其中最常用一种为借相。借相即是假借意念之法,简单说就是制造极为逼真的想象,以催动身体做出超乎平时水准的强烈动作招式。
例如前文所述,青城派宋德海的火烧身,即是幻想身后有猛火燃烧,自然制造出不经脑部思考的反射(reflex),比平日有意识的动作高速得多。
借相还有很多不同种类。有的是想象自己体质改变,例如幻想自己手腿变成竹簧弹弓,或是全身化为岩石(前文武当派锡昭屏的硬功,即用了这岩凝之法);也有高手在出招时,想象雷鸣、山崩、猛兽等各种情景事物,催激招式的气势力量。
武者必善用意念功夫,方能跻身一流高手之列。意的培养锻炼,往往透过静坐、禅定等方法进行,与宗教修练相通,所以当世的高超武学,十之八九源出于宗教山门。
武者的身体,虽然因为长期锻炼,衰老比常人较缓慢,但体力自中年开始还是难免下降。同时因为年纪渐长,心性情绪变得沉稳,意念功夫容易增进,大大弥补了体能之不足,整体功力往往反比年轻时更高强。大多的武者,通常约于四十至五十岁时,达到身体与意念最均衡的高峰状态(何自圣与叶辰渊皆在此年纪)。
至于第三阶段神,或曰神妙,不能传授,可悟而不可求,乃是武道上口耳相传的最高境地。所谓入神妙之境,没有客观标准或描述,只是主观追求的一个理想层次。
曾有传言或记载,说及神妙高手各种奇行,或能预测敌人意图,或能释放自己意念动摇对手,种种异能,皆无从证实。
第五章坎离水火·雌雄龙虎
教习场是青城派众研修弟子修练的重地,场地自然打理得甚佳,每天有役工拿着耙子平整地面的沙土,并且定期清理杂草碎石。北端更有一座棚子,内面排满了沙袋、石锁、木桩、稻草人偶等各色练功器材,皆保养得扎实完好。
这片平整的土地中央,染了一小滩血迹,正是刚才宋德海断骨刺破皮血遗留的。
这土地,百余年来不知道已经沾染了多少青城派武者的汗水与鲜血。可是因为与外敌对决而流下,这可是头一遭。
宋德海已经被父亲抱到场边,几名师弟包围着,七手八脚为他包扎止血。宋梨虽然想上前慰问兄长,但被排拒在这圈子之外。她心焦地在外面探头瞧看哥哥的伤势。
别过去。侯英志拉着她。你只会碍着师兄。
宋梨无言点头。虽然受伤的是跟自己同父同母所生的血亲,但这儿是不属于她的世界。对宋德海而言,那些正围着为他疗伤的师弟,比她这个妹妹还要亲——青城山长大的宋梨,十岁以前就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她讨厌武道。武道令她十几年来活在一个隔绝而孤独的世界。现在看见哥哥变成这样,她更恨了。
燕横并没有过去帮忙。他仍然浑身血气翻涌。那个锡昭屏早已回到武当派阵营那边,燕横却还是隔远狠狠地盯着他。
锡昭屏发现了,刚才那个想出头的小子,此刻仍在盯着自己。他讪笑,还朝着燕横勾勾指头。
来呀,小子。
燕横双拳紧捏。他深知宋师兄的武功比自己高了多少级数,更明白这个打败了宋师兄的敌人有多强。他却是无法自已。
然而他知道,这片教习场,此刻已经不再是他能踏进的战场。
因为师父已经站了起来。
叶辰渊提着双剑,遥看正手按木匣的何自圣。两人不过这么一站立,仿佛已开始以气势交锋。
何先生,我再说一次。站在叶辰渊旁的江云澜,这时又再开口。今日一战,其实没有打的必要。如果就此收手,我叫锡昭屏过来,向那位宋兄赔罪又何妨?
青城众人,尤其刚才未有进入归元堂的弟子们,听见这说话,俱感愕然。
只要……江云澜继续说:何先生一句答应就行了。
宋贞怒然回答:答应刚才你说那件事?『武当派武功天下无敌』?你们是不是疯了?『天下无敌』?你们这么做是要称霸武林吗?疯子!千百年来,有哪个人、哪个门派真的能称霸武林?
不错。江云澜淡然说。我们的姚掌门确是疯子。他就是要完成一件千百年来武林中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
宋贞冷笑:你们真的疯了。武当派有多少人?天下这么大,有这么多武林门派,你们每个都派人去接管吗?
谁说过要接管?江云澜说:我们只是要一声答应。你们此后在这山里,生活练武,一切可以照旧。只不过换一块招牌而已——『武当派青城道场』,这名字不难听啊。
侯英志等众弟子听了,这才明白今天武当派的来意,还有为什么会有这比试。他们做梦也没有想过,青城派会遇上这样严重的挑战。
不过是一块招牌而已——听起来轻描淡写。但是对骄傲的武者而言,这句话已经冒犯了他们心中信条的最底线。
青城弟子,一个个义愤填膺,二百多人的呼吸同时急促起来。
武当派那三十几人却全都神色自若。天下无敌、称霸武林,对他们而言完全理所当然。
你,说完了吗?何自圣此时眯着眼睛,瞧向江云澜。
原本一直嘴巴不饶人的江云澜,面对何自圣也只能闭嘴不语。
因为那股压迫感实在太强烈。
何自圣没再理会他,转而瞧向叶辰渊。
好,现在再没有人打扰了。我们可以开始了吗?语气非常平静。
江云澜心里叹息:不愧是青城掌门。
他特意把这一番侮辱的说话,在场上再说一次,其实是想惹怒何自圣,为叶辰渊赚些优势。要知道这种层次的高手对决,身体和脑袋都得发挥至尽,一点点情绪失调也可能成为致命弱点。可是何自圣完全不愠不怒,显然他心理上已经进入绝佳的作战状态。江云澜这段说话徒劳无功。
叶辰渊朝何自圣点点头。他双手各握两把长剑剑柄,轻轻往左右分开。身后两名弟子上来,恭敬谨慎地为他脱去两边剑鞘。
那双剑同一式样,剑格护手皆铸成蝙蝠形貌,剑身厚重,上面镶嵌了黄铜七星,左手剑刃青光照耀,右剑则泛着淡红光华。
假如仔细比较双剑,才会看出两柄剑的各部位,如厚度分布、护手大小、柄首重量等皆有微细不同。原来这对坎离水火剑,乃是按照叶辰渊本人量身打造,剑身细部和重量分配,都为了切合他左右两边身体的肌肉差异而修改,务求让他的双剑法能够发挥至最顶尖。
好剑。何自圣赞赏说。叶辰渊点点头。
——但其实何自圣在这种距离下,根本看不仔细那双坎离剑。他只是从宝剑自然散发的气息判断出来。
何自圣右手把那长木匣的盖子拉开。
丝绸衬里的木匣之内,平放着一长一短的双剑,乃是青城派已保存超过三百年的最贵重圣物。
何自圣把双剑从木匣提出。二弟子丁兆山上前,替师尊卸去两剑剑鞘,恭敬地放回木匣内。俞思豪把木匣合起,跟丁兆山一同退下。
只见何自圣斜斜往旁垂着那双剑,自然站立不摆架式,已是气势逼人。
右手那柄长剑全长达四尺,护手处是个莲花形状的圆盘,铸满蟠龙花纹,刃身狭长,通体泛着一股金黄光华,剑身近柄部吞口处刻着龙棘两个篆字,正是此剑名号;左手的短剑则二尺来长,刃身宽厚若刀,中央沿着剑脊开了道血槽,护手与吞口成一虎头浮雕,整柄剑形貌凶狠,名曰虎辟
在场所有武者也都知道:何自圣拔出这双剑,自然是准备使出青城派武学的最高秘技——雌雄龙虎剑。
这套雌雄龙虎剑,相传为天师张陵亲创,具有斩妖治鬼的神妙力量,流传已千余年——这些当然不过是假托的传说。但这剑法确实极早成形,坐镇青城剑派已经三百余年,为每代掌门必修的绝学,即使是一生未入过四川的外地武人,亦远闻其名。
何自圣与叶辰渊两人,一白袍一黑衣,同时缓步走向教习场中央,直至相隔七步的距离才停下来,静止对峙。
叶辰渊迈一个后弓步,左手坎水剑斜指向前,右手离火剑平举至耳边,双剑尖遥指何自圣心胸。
何自圣马上也有反应,右手握长剑龙棘举到左肩侧,左短剑虎辟低收腹前,两剑皆是预备反手砍斩的姿势。
众青城弟子目不转睛地瞧着掌门的姿态。这一战非比寻常,门派的尊严全都赌上了——假如连被誉天才的掌门师父都败了,青城派还能再派谁?但同时他们心头又禁不住兴奋,因为本派的最强绝学快将展现眼前,而且还是跟份量相当的对手全力对抗——这样层次的决斗,一辈子恐怕只有一次目睹的机会。
太好了。何自圣看着叶辰渊的架式说。你也是用双剑的。实在太好了。
看何自圣的表情,已经完全沉浸在比试的亢奋中,全没有挂虑青城派的荣辱存亡。
——惟有这样的武道狂热者,才能到达这等武艺境地。
武当众人同样瞧得兴奋。他们之前跟随叶副掌门,已经挑过好几个门派。但看叶辰渊此刻凝重的神色就知道,这是他第一次遇上真正有份量的敌人。
叶辰渊前后剑突然一抖,前腿微微提起又踏回原位,双剑继而转成交叉胸前。
何自圣没动半步,上身姿势也没变,只是左右手肘略微改变方位。
叶辰渊又这样再转了两次架式。何自圣同样相应地微调姿势,但没有真正发动。
在场的青城派弟子大多不明所以。只有宋贞等三个师叔辈,十几个道传弟子,还有侯英志等几名较出色的研修弟子,看得额头冒汗。
他们都看得出,叶辰渊这几次转换架式之间,其实已经做了二十几次有如出剑先兆的假动作,诱使何自圣作出错误的反应而露出致命空隙。但是何自圣全部都看穿了,还作出相应的调整克制,更逼得叶辰渊要转换架式。
两人虽未发一剑,其实已在用脑袋不断交锋。
好……厉害……燕横喃喃自语。看见这样高妙的对峙,他早就清醒过来,额上满是冷汗。
他想象:假如站在叶辰渊对面的是自己,刚才叶辰渊任何一个假动作,已经教他血流五丈。
燕横的神情,变得跟何自圣一样兴奋。他做梦也想不到,在他前头还有这么奇妙的大片武学领域。他想,看过这一战之后,只要花一段日子努力琢磨,自己的武功必然将有一大跃进。
——但那是保住青城派之后的事。
何自圣在微笑。
你就只有这些吗?那我来了。
叶辰渊一懔。双剑再次变换,交叉在身前戒备。
何自圣的龙棘,发动。
剑随意动,斩出。而且挟带着一股奇特的气势。
那股气势不单助长何自圣的剑招,连对面的叶辰渊都感受得到,如像化成实物扑脸而来。
不仅是叶辰渊,甚至连包围着教习场的青城和武当弟子也都感受得到。
不仅是他们,连从没有学过武功的宋梨也都感觉到了。
——何自圣的借相,已经达到能影响他人的神妙之境。
以宋梨未经训练的眼睛,当然无法捕捉这迅疾的剑招。但她仿佛看见,何自圣身后出现了一样东西。
——好像是某种凶猛的生物。
叶辰渊双剑往上迎挡,格住了斩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