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案-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瓯宁县斗峰寺有一极富僧官柯一空 ,田产家财不止数千。
四乡租谷甚多,少人催取,处处佃户延挨都不完足。
一日,县中催纳钱粮,缺少银两,一空思曰 :“各处佃户租俱未完,钱粮把甚来纳?不得不下乡去取租谷 。”由是遂往茶埠问佃户黄质、黄朴算明数年租谷。交还之外,尚欠三百余石。一空怒骂曰 :“尔年年种我田,拖欠我租谷许多,坑我无银纳粮,受官府催逼,天理何存?今年算明前后新旧租谷,一一要完。再若延捱,定行告官,决不轻放你!”黄质曰:“田中无谷,教我哪里讨来?凭你去告!我也有口,决不该死 !”一空大怒,骂曰 :“你白得田种,自在无忧。我替尔赔钱粮,又替你承板子,天下有这道理,教我这气怎消?”劈头把黄质揪翻在地,乱打一顿,登时呕血身死。一空还说假死,又踢两脚。
黄质妻子见丈夫被打死,哭做一团。兄弟黄朴自外而归,见哥子死在地上,乃大骂曰:“这秃驴敢如此无状!就是拖欠钱粮,亦不就该打死 !况你只是寺中舍来的租田,又值这几年荒旱,自古租粮无利,你来累算,括活打死我哥子。若不告你,这冤怎么得申?”写下状子,闻得杨大巡巡至建宁,遂至察院投告:告状人黄朴,系建安县七都民,告为活活打死兄命事。
痛兄贫懦,佃田度活,冤遭孽僧柯一空,十月初二来家取租,嗔兄酒馔不厚,打碎盘桌。兄辩触孽,逞凶揪打,登时吐血身死。邻里范清见证。乞委廉能枪填,吁天哀告。
杨大巡见是人命重情,遂准了黄朴状辞,即批仰本府理刑厅郭推官,问明解报。此时柯僧闻得黄朴出门告状,知他家只 是两个妇人,遂统恶僧一群,扮作强盗,黑夜明火持枪,惊得两个妇人走了,遂将黄质尸首,偷入寺中园内,埋在两棵大树下,寂无人知。自以为人命无尸可验,决难问我偿命。遂写诉状亦到大巡处诉:诉状僧纲司僧人柯一空,年籍在牒,诉为图赖事。僧幼离俗,素守清规。冤遭地虎黄质、黄朴,辖佃僧民三十九亩,屡年捱欠租谷三百余石。十月初二,往算租银,完纳钱粮,适质病危,后来身故,与僧无干。岂恶弟黄朴顷立歹心,图骗租谷,悬捏人命,赖陷僧身。乞调检验,有无伤害,真假立分,租银不致图赖。上诉。
杨大巡准了柯一空诉状,亦批郭推官问报。柯一空既准诉状,遂自赴理刑厅郭爷处报到。郭爷遂拘黄朴对理。黄朴哭诉曰:“孽僧活活打死兄命,情惨黑天,乞爷爷做主 。”一空曰:“恶佃图骗租银,嫁陷人命,天理何在?”郭爷叫皂隶把一空夹起,重敲一百,让他招来。一空曰:“那日小的到他家取租,黄质病重在床,不曾见面,焉能打死?若有重伤,乞调死尸一检,情愿小的填命,死而无怨 !”郭爷遂发牌,调尸检验。黄朴曰 :“小人前日往察院告状去了,黑夜被孽僧装做强盗,偷去兄尸 ,不知弃在何处?他故以调尸检验以辞。既打死兄命,又盗去兄尸,似此立心,奸毒犹甚!乞爷爷详察。”一空辩曰:“既是死尸,日夜人都烧香不绝,小的何能偷得?全是假词。”
黄朴哭曰 :“村居小户,小的出来,止有两个寡妇在家,安能守得尸住?况他那晚明火执仗,小的妻、嫂只说强盗,连忙逃躲不暇,岂敢顾尸?”郭爷听此两家辩论纷纷,乃提四邻居民及干证来问。华房、柏森皆说离黄朴家远,不知谁人盗去黄质尸首。郭爷复将一空夹起,只是固争不认。华房、柏森亦遭拶夹,亦不肯认。郭爷叫把犯人通监起,遂退入后堂,焚香祷告 上苍。一夜明烛后堂,坐以待旦。时当半夜,一时桌上隐几而卧。耳边忽觉人报四句诗曰:属耳垣墙不见天,斗峰寺里是神仙。
人间莫道无明报,新土离离旧草添。
郭爷听了诗词,忽然醒觉,复对天拜曰 :“此乃神明告我这场人命也。”早起即使吏书、门皂人等,亲自往斗峰寺一游,假言要谒伽蓝 。一路心中自忖:这四句诗词,下三句皆易晓,只首句解意不到。及入寺中,众和尚迎接坐于观音堂,吩咐众人外面俟候 。公乃焚香礼拜而祷之曰 :“本职奉命察院明文,为问黄质人命。无尸可检,事体难明。闻有神人语诗四句,只有首说‘属耳垣墙不见天’一句不悟。观音娘娘显灵显圣,若是尸在竹墙园中深处,乞求三个阴筴 。”公掷下三次,果皆三个阴筴。公乃心中自喜,辞了观音,出外茶饭,复登观音阁上观望,果望见寺后有一大园,两边俱是修竹围住,茂盛遮蔽天日。公曰 :“尸在其间矣!”即下阁要往后园观看,众僧曰:“后园污秽,不堪龙步。”郭爷曰:“神得之矣。”叫门皂跟随,径入到墙竹之间。他细一看,见前面竹下一团烂草之下似有新土。叫皂隶揭去其草,果是一个新坟。遂叫仵作掘开,便带黄朴来认,果是他哥子。黄朴抱尸大哭。郭爷遂命检验,果有重伤。即将一空重打八十,又将叶、柏二人各打三十,问他接了一空几多银买嘱 。二人受刑不过,只得供言,各得他酒一席、银五两来证,是实。郭爷即判曰:审得僧官柯一空,名一奸宄,外空中实。贪财利而恶同阎王,欺佃户而势如马面。不思田乃檀越之田,惟知租为肺腑之租;全无舍身之仁,恣行剜肉之凶;不论荒旱无收,只逐年叠算。怒质理辩,登时打死方休。初二受打吐血,初三早死无辜。抢尸希图漏网,赂证意在逃生。茂竹 墙中埋尸虽密,神明报处,拟偿允宜。一空秋后取斩,华、柏三年摆站,具由解道,用戒孽僧。
郭公案
第三 编谋 害
猿猴代主伸冤
瓯宁县八角楼下有一积年叫化,乃建阳同由桥头方池。只因好赌倾家,游手好闲,酗酒忘返,遂为乡人所贱,难讨饭吃,乃为乞丐多年,羞愧尽忘。乃买一猴教之,搬演作戏,人家去讨钱米。教猴熟了,遂别了家乡,往府八角楼下去住,日日街上弄猴。过却数年,间遂积有空银十三四两,年已将老。
一日,思到家去访亲眷、故人,求个结果,乃到叶坊驿铺中借歇。晚间买酒露出白来,被府中一民壮谢能看见,遂起歹心,买酒来与此弄猴者同吃,假认亦是建阳人氏,在府前居住。
那方池见是同县,一发放心吃酒,将大瓯一连饮了数瓯,不觉醉倒,就连衣服上床睡了。谢能见他睡得熟,即解下牵猴之索把方池勒死,腰上银子,解将去讫。
猴见谢能勒死方池,乃跳起把谢能满面抓破,跳在屋上去了。谢能待至夜静无人,开了店门,把方池背去丢在深潭之中。
不想猴在屋上,望得分明。谢能见天未明,亦不待炊饭,即望府去讫。店家起来开店,看昨晚借宿并弄猴者俱不见影,止见猴在屋上悲鸣,似有告诉之意。店主亦不解其意。店主呼猴下来将饭与它吃,其猴两眼垂泪,丢饭不食,一直出门走向树上 高坐。 店主心下正在踌躇 ,忽报郭爷、邵武查盘讫,从此回府,在驿打中。大猴在树上见郭爷轿到,即跳下树,攀住轿杠叫号不已。皂隶不敢下去,回报郭爷。郭爷叫猴问 :“尔曾有主人否?”猴即点头前行。郭爷带猴入驿中坐定,只见猴跪在案前,悲号垂泪,若似告状形象。郭爷曰 :“尔有冤来告乎?”猴即点头。“尔有冤在何处?我差皂隶与你拿来 。”猴即踊跃前导。
即差两个皂隶,随猴同去。行至前面水边深潭之中,用手指住水中叫号。皂隶随猴到一店中,手扯主人,皂隶即带店主人到驿。郭爷问曰 :“你是何处人氏?在此开店?昨夜什么人在你店歇?”店主诉曰 :“小的系本府临江门人,姓徐名殿,在此开店十数余年,只是平易讨吃。昨晚有一弄猴叫化在此借歇买酒吃,后有一民壮来 ,说是与他乡里,亦买酒与他两个痛饮,后即还了小的店钱,因此未曾起来看。只听得五更早,民壮叫我一声而去。小的天明起来,只见其猴坐在小的屋上,小的呼它下来吃饭,它悲鸣而不肯食,跳到树上去了。今日在爷爷台下告状,想必那叫化是民壮谋死了。”郭爷曰:“你叫两个会游水的来 。”徐殿即叫得两个拿鱼人来见郭爷。郭爷叫皂隶同猴俱到深潭边。猴向水中一指,拿鱼的下至水中,捞起丐子上来。
猴扯住尸身,叫号不已。郭爷亦为恻然。徐殿曰 :“昨夜正是此人 。”郭爷细验过了,叫地方取棺木收贮,停在溪畔,发落地方诸人回去。思想民壮既是府中,不难问出。乃带猴藏于轿内,回府中,将猴收入私衙。
次日坐厅,乃言衙内有一坐椅,善能说话,知得人间休咎,凡城中但有不平之事,可都来问,椅自能替尔报出。一时喧哄,城内城外,不问贫贱贵介、衙门厮役,俱来看郭爷坐椅。郭爷将椅子把锦被蒙住,抬在月台上,三推六问叫它说话,大开衙 门,人都相挨而进。郭爷私叫皂隶负猴于肩上,可在人丛中往来行走。猴在人肩上遍寻不见,行到二门,只见那民壮亦来看椅,那猴遂跳在那人身上,紧紧揸住不放。皂隶即扭进见郭爷。
其猴揸住犹不肯舍,将那人耳鼻俱咬烂。郭爷叫猴且放手,那猴遂伏在一边悲号 。郭爷曰 :“我椅已对我说,此民壮谋人,但尔众人未曾听得,可都散去。”郭爷曰:“将刑具过来,先把谢能打三十,仍将夹棍夹起,敲下一百。”
谢能见猴在面前,又见郭爷呼他名字,遂自招曰 :“小的在乡间去催粮,回到叶坊投店,不合见叫化方池腰露白银一十四两,遂将酒灌醉,背沉深水,惟猴脱走。今遇爷爷电烛,不敢一毫隐瞒,所供是实。”郭爷问:“前银还有许多在?”谢能曰:“银尚在身未动。”郭爷即吩咐承行的,将此银把四两与方池造坟,其余十两 ,行文书到县,叫方池亲人来领去作祭祀。
谢能问抵偿,其猴释放归山。
猴见郭爷决断明白 ,磕头拜谢,遂大叫数声,撞阶而死。
郭爷见猴有义,亦命同葬方池墓中,立一个义猴石碑,以旌节。
郭爷为之立案,以垂后世。遂判之曰:垂缰湿草,犬马尚能恋生;跪乳返哺,鸦羊亦全孝恩。
谢能何以人而不如禽兽乎?方池弄猴生意,其银积之甚艰。
叶坊露白,其亦防闲少密。谢以民壮征粮,素怀狼贪虎顾。
见财动意,即谋醉死沉尸。岂知猴不忘主,则必不肯释仇。
扳轿诉冤 ,椅言捉贼。发银四两,营葬方池;余银十两,亲人领去作祭祀。谢能秋后处决,猴则建节表扬。立案刑馆,用昭天罚。
郭公案
断拿乌七偿命
郭爷承杨大巡命查盘漳州,转府空闲无事。一日,在文案卷内揭出一张人命状辞,郭爷拿出细看:告状客人方文极 ,系徽州歙县人,告为追究父命事。
隆庆五年八月,父方烈揭银八十两,来建宁府前开店。十月,义男方兴来店,寂无人迹。访究四邻,皆言未到。兴归,身奔细察,依路有踪,惟到近府不见。切思清廉在上,道不拾遗;至仁之邦,路吞商旅,只得奔告爷台,乞究父冤。上告。
郭爷看罢状辞,即取状在手,出厅问书吏曰 :“府前有一徽州方店,如今还在此间否?”书吏禀曰 :“隆庆五年正月收拾回去,彼年十月有子来告状寻父,前阮爷见是无头公事,亦未与他对理。这几年他儿子亦未见来,只是他义男方兴,还在那店中卖些货。”郭爷正在答问之间,忽见七个乌鸦飞在厅上,连叫数声,望南而去。郭爷曰:“‘好怪哉!”心中自忖:“若谋死方文极者,莫非乌七乎?”遂唤两名捕盗施功、葛木上厅吩咐曰:“尔其与我不问城市、乡下,但有乌七,可拿来见我。”
葛木曰:“无牌难拿。”郭爷即标一牌,用了关防。两个捕盗走出府来,满城去寻乌七,寻了一日,并无形影。明日清早,二人出乡,穷土僻坞,俱去问过,亦无踪迹。看看日晚,来到瓯宁五都箬村地方,见一人往前跑走,施功问曰 :“老官往何处去的?我是府里人,去箬村追钱粮 ,可带我去来 。”那人曰:“此去箬村只一里路,乃是大路,公差只管缓行,我要去得紧。”
葛木曰:“老官甚事去紧?”其人曰:“我要去叫屠户杀猪就赶 转,恐怕天黑,故此去得紧。”葛木曰:“屠户甚人?”其人曰:“乃洪乌七。”施功曰:“我正要去他家催粮。一同前去便是。”
三人趱行,不一时间,已到乌七家中。其人叫曰 :“七官在家否?”乌七听得门外人叫,连忙出来。其人日 :“劳七官明早我家来杀一小猪 。”说罢就行。乌七送出,转来见两个差人在堂上坐。乌七问曰:“公差何来?”施功曰:“县中王爷唤你去对钱粮。”乌七曰:“我前日对完了。”施功曰:“金花借办,银子要紧,你且明早同我去对,不要去杀猪。”乌七曰:“便是称银付公差,代对也罢 。”葛木权应曰:“天光又作计较。”乌七整酒相待,安歇。待至天明,复整早饭吃完,乌七兑出纹银三两,托葛木代对。施功取出郭爷牌票,对乌七说道 :“我乃理刑厅差人,非是县差,尔可就要去见他。”乌七曰:“我与郭爷并无干系,何事勾我 ?”施功曰 :“我亦不知 ,尔说明便是 。”乌七闻得郭爷之事,只得取了些盘缠,同二差到府来见郭爷。葛木禀曰:“小的拿了三日,方才在箬村拿得乌七到了。”
郭爷曰:“带上来。”乌七跪在下面,郭爷曰:“尔便是乌七乎?”
乌七曰:“小的便是。”郭爷是他横眉蛇目、赤发,便知此人性恶,遂问曰 :“隆庆五年八月所干之事,从实说来。”自古说,为人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乌七听得说八月所干之事,心便慌了,口中糊涂应曰 :“老爷所问不知干什么事?”郭爷曰 :“方文极八十两银子乃尔干去,又说甚事!”乌七曰:“小人山僻村严,朝夕只在田中,况小人所居之地又不通大路,有甚客人在此经过 ?”郭爷见他言语支吾,叫禁子取刑具过来,即将乌七双手拶起,连敲数百,亦不招认。复叫取短夹棍夹起,敲上三百。乌七见事是实,想难脱罪,只得招曰 :“小人住在居箬村,大溪水通浦城。不合隆庆五年八月廿日晚,有客舡泊于岸下,内有方文极见舡舱狭隘上岸,小人店中借歇,秤银买 酒,小人见财起心,遂用药酒毒死,弃尸溪中,取银入己。所供是实。”
郭爷见了招诉,大骂乌七 :“你既谋了他银两,亦该埋葬他尸。有此残忍,天理何容?”遂出牌府前去叫方兴来证。方兴蒙提,即到衙内。郭爷曰:“此是杀你家主之人洪乌七。”方兴见了乌七 ,切齿咬牙,骂乌七曰 :“千里做客,被尔谋死,恨不生啖尔肉!”郭爷曰:“今将乌七家产,悉断与尔变卖归去。
尔不要瞒昧家中小主。”方兴曰:“小主人方烈在家读书,这店中财物尽是主人的 ,老主母一切委小的掌管,小人事同一体,何有瞒昧?”郭爷遂拘乌七族长到衙吩咐一番,叫将乌七家产尽行卖付与方兴,抵还前银。把乌七即上了长板。判曰:审得洪乌七箬村瞰溪开店,意贪水利。盖以舟客买货急迫,得以刁睽分文,此则蚊蚋之毒,害人尤小者也。夫何孤客借宿买酒,见财遂行毒药,褫其命而利其有?弃尸入水,情惨蔽天。若非旧卷现情,飞禽显异,则文极固作溪畔怨魂,而方烈遂成蓼莪酿恨。似此网漏之囚,合加大辟之典,家产给还原客,立案永儆凶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