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玄魔-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在齐国境内。司马迁《苏秦列传》说,苏秦〃东事师于齐而习之鬼谷先生〃。这是最
早的说法,鬼谷应该在齐国境内。
2.在阳城(河南登封地区)。唐朝裴骝作《史记集解》.他引用了东晋学者徐广的说法:
〃颍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张守节所作的〃正义〃云:〃鬼谷在洛州阳城县
北五星。〃颍川郡的阳城县,故治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窟朝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云:〃
鬼谷在告城县北,即六国时鬼谷先生所居也。〃
3.在临沮(湖北当阳)。《昭明文选》所选的郭璞《游仙诗》说,鬼谷子是〃清溪千万仞〃
中隐居的道士。唐朝李善注解此诗引用《荆州记》说:〃临沮县有清溪山,山东有泉,泉侧
有道士精舍。〃
4.在关内云阳(即〃扶风池阳〃,在陕西三原县北)。司马迁《甘茂列传》提到甘茂熟悉〃
自觳塞及至鬼谷〃的地理形势。这个鬼谷,徐广认为还是阳城。张守节认为徐广错了,他在
《史记正义》中说:〃刘伯庄云:。此鬼谷,关内云阳.非阳城者也。案:阳城鬼谷,时属韩,
秦不得置之〃唐朝司马贞所作的《史记苏秦列传》〃索隐〃云:〃按:鬼谷,地名也。扶风池阳、
颖阳成,并有鬼谷墟。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又云:〃按:徐广云在阳城。刘氏云此鬼谷
在关内云阳,是也。〃
5.在汉江之滨。五代后蜀杜光庭《录异记》说:〃鬼谷先生者,古之真仙也。。。。。。居汉
滨鬼谷山。〃
6.在壶山。托名李中虚的《命书序》说:〃昔司马季主居壶山之阳。一夕雨余,风清月
朗,有叟踵门,自谓鬼谷子‖河南鲁山县、11东莒县,都有壶山;有人认为壶山是湖南大
庸(张家界)的壶头山,今天许多地方都说有鬼谷,仅河南省就有两个以上的鬼谷,甚至南方
的江西省、浙江省也有鬼谷。我们如果把鬼谷的具体位置不加讨论,也是可以的。如果要讨
论考证.最恰当的办法是古今结合。按照古今结合的办法,河南省两处鬼谷最有可能是鬼谷
子的隐居地。这两处鬼谷,一在河南省淇县的云梦山,一在河南省汝阳县的云梦山。淇县云
梦是太行山的余脉,位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大平原的交界处,距淇县县城朝歌镇大约十五公里,
群峰秀丽而雄伟。云梦山的五里长的山谷叫做〃鬼谷〃.山顶的〃鬼谷洞〃传说是鬼谷子的诞生
地,还有鬼谷子弟子们居住的〃孙膑洞〃、〃庞涓洞〃、〃毛遂洞〃等。〃天书崖〃则是壁立数丈的
约一千平方米的悬崖,颇似悬崖石刻,远看依稀有字迹,传说鬼谷子把华元真人传授的〃天
书〃(即《鬼谷子》)托印在天书崖上。〃南桃园〃与〃演兵岭〃则传说是鬼谷子教导弟子们练习游说之术与排兵布阵的地方。汝阳县的云梦山,在汝阳县城东南约4公里。山中有〃鬼谷洞〃、〃孙膑洞〃、〃鬼谷墓〃、〃孙膑墓〃、〃说泪井〃(苏秦说的鬼谷子流泪的地方)、〃石头阵〃,山下还有〃鬼谷村〃。
汝阳县的云梦山,可以与《史记》注释中所提出的〃阳城〃说相互印证。阳城就是今登封
告城,然而告城百余里内并没有关于鬼谷子的遗迹与传说。而汝阳古属于阳城地界,那么阳
城鬼谷就应该是在汝阳县的云梦山。淇县的云梦山,则可以与《史记》〃东事师于齐而习之
鬼谷先生〃的记载相互印证。淇县在西周时期是卫国都城,但是在东周惠王十七年(公元前
660年),赤狄人进攻卫国,卫懿公被杀,都城被毁灭。卫人南逃,在齐桓公援助下在楚丘(今
河南滑县)建立新的都城。淇县本与齐国接壤,齐桓公赶走赤狄之后,这块地方可能进入了
齐国的版图。那么,洛阳(当时属于西周君)人苏秦,魏(国都在大梁)人张仪,进入淇县的云
梦山求学是完全可能的,这就是苏秦的〃东事师于齐〃。除这两处鬼谷外,其他地方的鬼谷,
都不符合战国时代的形势与正规史书的记载,有的是古代传说,有的是今人附会。
这两处云梦山的鬼谷,谁更加权威呢?我们认为是淇县的鬼谷。因为,《史记》的记载,
肯定要比几百年以后人们为《史记》作的注释更可靠,更有权威。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后世称张衡为木圣(科圣)。
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
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
张衡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祖父张堪自小志高力行,被人称为圣童,曾把家传
余财数百万让给他的侄子。光武帝登基后张堪受荐拜官。曾被任为蜀郡太守随大
司马吴汉讨伐割据蜀郡的公孙述,立有大功。其后又领兵抗击匈奴有功,拜为渔
阳(今北京附近)太守。曾以数千骑兵击破匈奴来犯的一万骑兵。此后在他的任期
内匈奴再也没有敢来侵扰。他又教人民耕种,开稻田八千顷,人民由此致富。所
以,有民谣歌颂他说:“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张堪为官清廉。伐蜀时他是首
先攻入成都的,但他对公孙述留下的堆积如山的珍宝毫无所取。蜀郡号称天府,
但张堪在奉调离蜀郡太守任时乘的是一辆破车,携带的只有一卷布被囊。
张衡像他的祖父一样,自小刻苦向学,很有文采。16岁以后曾离开家乡到外
地游学。他先到了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三辅(今陕西西安一带)。这一地区壮丽的
山河和宏伟的秦汉古都遗址给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以后又到了东汉首
都洛阳。在那儿,他进过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结识了一位青年学者崔瑗,
与他结为挚友。崔瑗是当时的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的学生,也精通天文、历法、
数学等学问。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张衡应南阳太守鲍德之请,作了他的
主簿,掌管文书工作。8年后鲍德调任京师,张衡即辞官居家。在南阳期间他致
力于探讨天文、阴阳、历算等学问,并反复研究西汉扬雄著的《太玄经》。他在
这些方面的名声引起了汉安帝的注意。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张衡被征召进京,
拜为郎中。
元初元年(公元114年)迁尚书郎。次年,迁太史令。以后曾调任他职,但5年
后复为太史令。总计前后任此职达14年之久,张衡许多重大的科学研究工作都是
在这一阶段里完成的。顺帝阳嘉二年(公元133年)升为侍中。但不久受到宦官排
挤中伤,于永和元年(公元136年)调到京外,任河间王刘政的相。刘政是个骄横
奢侈、不守中央法典的人,地方许多豪强与他共为不法。张衡到任后严整法纪,
打击豪强,使得上下肃然。3年后,他向顺帝上表请求退休,但朝廷却征拜他为
尚书。此事颇有蹊跷,因尚书的官秩远低于侍中或相,他是否应征,史载不彰。
就在这一年(永和四年,即公元139年)他即告逝世。
张衡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科学家。他的成就涉及到天文学、地震学、机
械技术、数学乃至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
1.天文学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有两项最重要的工作——著《灵宪》,作浑天仪。此外,
在历法方面也有所研究。
关于《灵宪》
《灵宪》是张衡有关天文学的一篇代表作,全面体现了张衡在天文学上的成
就和发展。原文被《后汉书?天文志》刘昭注所征引而传世。文中介绍的天文学
要点如下:
(1)宇宙的起源。《灵宪》认为,宇宙最初是一派无形无色的阴的精气,幽
清寂寞。这是一个很长的阶段,称为“溟滓”。这一阶段乃是道之根。从道根产
生道干,气也有了颜色。但是,“浑沌不分”,看不出任何形状,也量不出它的
运动速度。这种气叫做“太素”。这又是个很长的阶段,称为“庞鸿”。有了道
干以后,开始产生物体。这时,“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
地定于内”。天地配合,产生万物。这一阶段叫做“太玄”,也就是道之实。
《灵宪》把宇宙演化三阶段称之为道根、道干、道实。在解释有浑沌不分的太素
气时引了《道德经》里的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些都说明了《灵宪》
的宇宙起源思想,其渊源是老子的道家哲学。《灵宪》的宇宙起源学说和《淮南
子?天文训》的思想十分相像,不过《淮南子》认为在气分清浊之后“清阳者薄
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天上地下,这是盖天说。而《灵宪》主张清气
所成的天在外,浊气所成的地在内,这是浑天说。
总之,张衡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认为宇宙并非生来就是如此,
而是有个产生和演化的过程。张衡所代表的思想传统与西方古代认为宇宙结构亘
古不变的思想传统大异其趣,却和现代宇宙演化学说的精神有所相通。
(2)关于宇宙的无限性。战国时代的《尸子》定义说,“上下四方曰宇,往
古来今曰宙”。宇就是空间,宙就是时间。中国的传统思想是把空间和时间联系
在一起的。这一点也和西方古代把二者看成是两个互相割裂的概念大不相同。但
是,中国和西方一样,在二者是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题上历来也有争论。《庄子》
一书中就有宇宙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说法。而西汉末年的扬雄却认为“阖
天为宇,辟宇为宙”,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有起点的。张衡虽然长期
研究扬雄的《太玄经》,并受到扬雄较深的影响,但在宇宙的无限性上却不愿遵
循扬雄。《灵宪》认为人目所见的天地是大小有限的,但是,超出这个范围,人
们就“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宇
宙在空间上没有边界,在时间上没有起点。扬雄的思想和目前天文学界最负盛名
的大爆炸宇宙学说在终极本质上是相通的。而张衡的结论却和当代的辩证唯物主
义哲学相合。看来,宇宙有限无限的问题还得长期争论下去。
(3)关于天地的结构。《灵宪》把天描述成是恒星所在的地方,它是一个偏
心率极小的椭球:“八极之维,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南北则短减千里,东西
则增广千里。通而度之,则是浑已。”天上有一个北极,枢星正好在这个位置上。
日、月、五星都绕它旋转。天还有个南极,是在地底下,人不可见。人目所见的
地表面是平的,正在天的中央,“自地至天,半于八极;则地之深亦如之”。可
见,张衡心目中的地是个半球。在地面上来说,如以8尺高的表在同一天正午测
量日影长度,则南北相距千里的两个地点所量得的表影长度相差1寸。
为什么把天地要设想成是个椭球结构?我们已无法了解,或许,一种可能是
囿于传统。早在《吕氏春秋?有始览》中就提到:“凡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
里,南北二万六千里”,东西比南北长了二千里。《淮南子?坠形训》中也引了
这两个数值。可见古人大概相当相信天、地的东西要比南北来得长。
地平说和“表影千里差1寸”的理论,过去人们曾以为是盖天说的内容。但
若据此即认为《灵宪》的天地结构模形是盖天说,那就不当了。浑天模型和盖天
模型最主要的不同在于:浑天的天是球状的,天可以转到地下去。天不仅有出于
地上的北极,还有隐于地下的南极。盖天的天则或像一个盖子笼罩着平地(近人
称之为第一次盖天说),或者和地构成二片平行的曲面(近人称之为第二次盖天
说)。总之,天永远在地之上。天只有北极而不可能有南极。因此,从对天的结
构认识来看,《灵宪》只能划入浑天说而不能视之为盖天说。关于地的问题,必
须指出,历史上的浑盖之争,主要在于天而不在于地。直到唐代一行彻底否定了
日影千里差1寸的旧说之前,水平大地的观念还一直存在于浑天说中。就是在一
行之后,直到西方天文学传入之前,我国仍然未能建立起明确的球形大地的数理
模型。反倒是《灵宪》中的那种“天圆地平”说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4)关于日、月的角直径。《灵宪》记载,日、月角直径为整个天周的“七
百三十六分之一”。化成现代通用角度单位即为29′21〃,'根据钱宝琮的研究,
认为《灵宪》的“(日、月)其径当天周七百三十六分之一,地广二百四十二分之
一”当校改为“(日、月)其径当天周七百三十分之一,地广二百三十二分之一”。
如此则日、月的角直径当为29′35。3〃'。这和近代天文测量所得的日和月的平
均角直径值31′59〃和31′5〃相比,误差都只有2′左右。以二千年前的观测条
件而论,张衡测值可谓精确。
在张衡之前的《周髀算经》中也介绍过一个观测:用一根8尺高的竿子垂直
立于地面,每当太阳过子午线时量竿影长度。当影长正为6尺时,用一根8尺长、
孔径1寸的竹管观看太阳。《周髀算经》认为此时太阳视圆面正好充满竹管。由
此,《周髀算经》按照“千里差1寸”的比例关系,求得此时太阳距人目为10万
里,进而求得太阳的线直径为1250里。由于“千里差1寸”等基本出发点都是错
误的,因而《周髀算经》所得极为荒谬(太阳的线直径实际为139。1万公里)。就
观测本身而论,《周髀算经》的结果也是相当粗疏的。按竹管长8尺,孔径1寸计
算,太阳角直径为42′58〃。误差比《灵宪》所载大多了。
(5)关于月食原因。在张衡之前,人们已对日食的原因有所认识。西汉的刘
向就说过:“日蚀者,月往蔽之”(见《开元占经》卷九所引)。东汉王充在《论
衡?说日篇》中引述过别人的一种更明确的说法:“或说,日食者月掩之也。日
在上,月在下,障于日之形也。”而对于月食原因,则在张衡之前尚无明晰的解
释。大概正是针对这种状况,张衡在《灵宪》中就未及日食原因,而是专门论述
了月食的原因:“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
光尽也。众星被耀,因水转光。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