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熬至滴水成珠 作者: 池莉 >

第3章

熬至滴水成珠 作者: 池莉-第3章

小说: 熬至滴水成珠 作者: 池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年学医上中医课,读过 《黄帝内经》,为了应付考试还背诵过,至今也还念得出来:“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起居。”中医并不为我们分析病因中的是非对错,并不强调是否寻找和归咎于他者的伤害,而是明智地从结果到结果:悲伤肺,怒伤肝,忧伤脾。关键的是:你自己不要从生活中摘取悲、怒、忧的结果。学医二十多年以后,我才有了一个合格学生应有的体会和理解。 

        2003年的秋天,偶然的,我打开自己的手掌,竟然是极其可怕的酷似僵尸的一双手掌:蜡黄,干枯,冰凉。我目瞪口呆。我明白了:我的身体在毁坏,根本原因就是我自己的不知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若是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一味追究与讨伐他者,就是不知春,就是不爱自己。原来,对于自己,不爱比爱来得自然和容易得多。我不懂爱,居然是首先不懂爱自己。 
        
      记录一个奇遇 
  
        我要记录一个奇遇。 
        记录某个时刻的悄然而至。 
        就是这个深秋的一天,清晨的某一刻,我在细腻的秋雨声中慢慢醒来,一种十分遥远和缓慢的醒,遥远得刚刚从地平线那儿凸起,仿佛一滴水珠子。以至于在最初一刻,我以为自己并非醒来而在梦中。然,雨声就在窗外,一阵的紧,一阵的松,紧的时刻,屋檐下的石阶就被打得吧嗒作响,这正是我家的雨,我是真的醒了。 

        我醒了。我大脑深处的某个沟回醒了。我的身体却还没有醒。我依然沉沉躺着,四肢松弛,呼吸还是睡眠中的那种自然呼吸,眼睛也没有睁开。这一觉好睡,睡得身子烂如熟泥。哪里知道世上竟有这样好法子的睡眠呢?熟泥啊,是这样通顺,是这样富有韧性,是这样的绕指柔,仿佛自己可以化作砖瓦,再化作漂亮的小瓦屋。真个可以说是“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啊。这又是我多少年向往的好睡呢! 

        本来,我是一向都不喜欢我的清晨陷落在阴雨之中的,这个秋霖如晦的清晨,我却满心喜欢,感到卧室里昏暗得如此柔和妩媚,如鸿蒙初开。这一觉透彻的好睡,使我单纯如婴儿,丝毫没有了对客观世界的挑剔,有的尽是新生的欣悦。 

        某个时刻便悄然而至。 
        在这个时刻,钟摆无声无息地停止了,世界不再沿着时间纵向前行。我依然闭着眼睛,却清晰地看见世界在我面前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剖面,就像古老的松树一样,有圆圆的轮廓,还散发着新鲜的木香。在密集的年轮里,我看见了自己,在深秋的季节,静静躺在床上,是一个48岁的女人,10岁动笔想写一部厚厚的好小说,至今还没有写成。女人育有一女和育有升结肠石化肿瘤一枚,腹部因此留下两道手术疤痕。女人因易悲易怒又易忧,经络多处纠结导致无名疼痛,头顶有数根怪发,焦虑时雪白,平和时乌黑。女人草根性十足,性喜僻静,除酷好写作之外,便只好庄稼与花草,尤其爱闻浇过大粪的沃土被太阳晒出来的气味。女人本无行政与组织才能,任何社交场合均不能得自在,却担任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职务,时已五年,是断然不可再做下去了——我注视着自己,目光是从来没有的平静客观,如看一棵树一株草,想以往数年,学习与工作中也作无数个人总结,却皆不如此时此刻的真实、简洁、彻底和公允。 
 
        我身上担任的这项行政职务,早就起念要辞掉,因为时常还是有一些烦琐公务的,一旦应付不来,难免叫人烦躁愤慨。一旦烦躁愤慨,便恨不得立刻公开发表一个声明,或者写一个辞呈立刻见报。然而,在这个时刻里,我的辞职决定不再是一时兴起,也不再有慷慨激昂,只有淡定与平衡,没有机锋,与时政体制无干,连效仿古代圣贤的退出官场,归隐林泉之意,也一点点没有,因那样的归隐,还是有机锋的,下意识里暗藏的,还是一种姿态,要显示给世人,这姿态至少也是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而我,此时此刻,海上生明月,心底见坦然。我不要自己作出了一个关乎个人的选择,就以为比别人清高远达。我不归隐,不超脱,不疏离,不边缘,我要全心全意地呆在现实生活中。在这个悄然而至的时刻里,我不仅真实简洁彻底公允地看见了自己的本色,更其难得的是,还生出了这样质朴的至善的心态,我是多么喜悦! 

        就在这个时刻里,我同时看见了我的父母。他们熬过了一夜糟糕的睡眠,相对坐在床上,躬着背,活像一对皮影人偶。他们在小声商量怎么才能获得高质量睡眠。我父亲想做一个手术但是又有无数顾虑,他们牢骚满腹地抱怨现在医疗费用的奇高。在以往的几十年里,因与父母相处时间极少,彼此都不太熟悉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凡大事小事出现,我皆惶然不能言。在这个时刻里,我却丝毫没有了惶然,爽朗地支持父亲做手术并一 
      一归置他们的顾虑,结果是众人大悦,一切顺利。   

        我真切地看见了我的女儿。她在遥远的一所中学宿舍里,被温暖的阳光唤醒。她朝气勃勃地穿着一条牛仔布的短裤,而户外是零下2度的气温。她快乐而轻松地告诉我:妈妈,我真的一点不冷!她的表情是那么自信,她自信地驾驭着她的学习,她的生活,她的爱好和兴趣。只因她这样一种自信的驾驭,让我有说不出的快慰与骄傲。 

        在这一刻,我居然还看见了我的外祖。他们是我永远的伤心记忆。他们熬过的是中国巨变的年代,终因心力交瘁而过早逝去。在这一刻,我与他们遥相致意,好像他们也知道我通过了四十八年的人生经历,理解了人世间的艰难与险恶,他们与我不再隔世。我还看见了我的老外婆,胖胖的,却总是一副笑模样,嗜食臭腐痴心不改,秘密掌握着将新鲜食品制作成臭腐食品的种种秘方。就在这一刻,我忽然明白,我对臭腐食品颇有心得的源头何在,明白了世间的滋味,也是可以有一种臭腐即是奇异之香。 

        就在这悄然而至的时刻里,我还看见,我11岁的老狗皮皮,忠实地守卫在我的卧室门口,还装出一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模样。我还看见,屋子后面的菜地里,莴苣,雪菜,萝卜,菠菜和茼蒿,都在各自的生长之中,而许多微小的菜虫,也都顽强地依附着菜叶,抵抗越来越凛冽的寒霜。我们绝对是不使用农药的。无论是蔬菜是小虫,一概都是我们现实生活的生机。 

        就是在这一刻,我发现我看见的,果真是我一个人的全世界,是我认识或者记忆的所有人与事。而我,重新与他们面对和相处,全然没有了执著的自我立场,因此也就没有对立和不知所措。我能够看见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脉脉沟通与种种协调。这是我从来都不曾有过的感觉,这种感觉令我的精神格外轻松。《 
      金刚经 》 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难道就是这个意思?所谓“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莫非就是一种放下了的身心轻松? 

        一问又一问接连发出,不待回答,我的醒已然由地平线上的水珠变成了东升旭日。我满目光明,眼里含满温热泪水,这里的问也就是答了。 
        我当然是醒的了。我是从前的自己遇上了现在的自己。我是人与人之间发生了一次真正意义的邂逅。   
      
      我真的醒了!  
        
        我真的醒了。我分明听见时钟又开始滴答滴答地行走。在我的家门口,装甲车一般的垃圾车沉重地路过,呼隆呼隆翻转垃圾筒,两个工人站在踏板上,歪戴帽子,口罩在胸前晃荡,嘴里叼着香烟,神气十足地挥手,向下一只垃圾筒进发——世界又开始沿着时间纵向前行了。 

        我意识到,我全身通泰地躺在洁净的床上,床上的织物都是全棉的,十分洁净地散发着棉花朵朵的香气,夜晚沐浴以后的护肤乳液也香,也是一种植物香,在温暖与馨香里,爱人就在身边,与我并肩躺着。他仅凭呼吸的变化就知道我醒了,或者他并没有凭借什么。 

        他说:“醒了?”就两个字,好似两记当当的钟声,是欧洲那种乡村小教堂发出的关怀人世冷暖的钟声,纯粹的和悦,只想关怀你。我没有声音。我还没有力气说话。我刚刚送走某个悄然而至的时刻,还沉浸在莫名的感动中,有着万语千言,却是发不出一声。我动了动手指,爱人干爽而温暖的巴掌,立刻握住了我的手。他慢慢加重劲道,揉搓我的手指,有着无间的亲密和透心的热力,使得我的眼泪悄然滚落下来。 

        以我四十八年的人生经历,以无数个难眠之夜的痛苦,以数不清的寒冷孤寂和苦涩,以被不安全感反复惊扰的残梦,更以这一夜前所未有的好睡和奇遇,我明白了:是因为我的生命中,有了这样一个爱人。爱人的存在,就是一个安全感的存在,就是一个温暖季节的存在,一个清醒视线的存在。所有的植物,凡花繁叶茂,必然是植根于深厚的肥沃的土壤。一种人生态度的换转与修养,也是因为个人生活的土壤。这土壤也许肉眼可见,也许肉眼不可见。它也许是一种原始的微小的自然的善心与善意。它也许是一种大义。一种凛然。犹如巍峨远山。犹如蓝天与大海。犹如最红最圆最温和的夕阳,某一日,恋恋不舍地滚落你的窗口,你倚窗遥望,与它对视,心领神会地接受了一个关于生命的教诲与暗示。 
  
        我相信,对于一个有许多性格缺陷的人,一个重感觉的文字写作者,一个资质与悟性都比较普通的瘦弱的女人,个人生活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得承认这么一个事实:我的好睡,我的觉悟,我的平静与安稳,我生命中某一时刻的悄然而至,与我身边睡的是这样一个男人密不可分。 

        我看着这个男人,他也这样地看着我。我们都没有语言可以表达自己此时的情怀。对于他,我是这样地敬重,这样地想要顺从。我恨不能检讨自己平日对他的所有冒犯和失礼,也恨不得原谅平日没有给予他的所有原谅——嘴里却依然无话。不敢说也不能说,这样的话决然没有可说性,一旦出口就有损失,不是薄了,就是厚了,不是淡了,就是腻了。 

        当某个时刻悄然而至。当我满含泪水,睁开眼睛。当一夜之间我与现实不再有恨。当爱人的手紧紧握着我的手。只有李白的一句好诗穿透岁月到现在: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此时此刻,宇宙天地如此郑重,男女也不再存在,夫妻就是骨肉至亲,看不厌的爱人就是山,是石头,是石头缝里生长了千百年的大树,任你什么样的污秽糟蹋也无法亵渎,纵然凡胎肉身转眼就会灰飞烟灭,至情至性总归那座敬亭山。 

        我们能够说出来的,是现实生活。我们说我们连“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也不要做。我们要好好地生着活着,牢牢地在众生之中,是一对同窗的学友,相约要一起好好地学习。学习生活,学习自然,学习光明、简单、敦厚、宁静,争取获得一次又一次的人生醒悟。闲书里有一帖中药膏方,宫廷得于光绪七年,时有周妈妈奉旨拟定为益寿膏。方子开了四十七味中草药,我用文学的眼睛看,过目不忘的只是两味:豆蔻与破故纸。豆蔻有怎样的青春?而破故纸又有怎样的老迈呢?却须得一起煎熬互补。其实,人生的长寿与否,我以为实在只是天意。而熬至滴水成珠本身,对于人生来说,却实在是一个美妙景象,是一个美好的修炼过程。爱人把方子,用了洒金宣纸,小楷抄录,贴在我们茶室的墙壁上。老是要叫我不由自主地想,那最后熬成的珠子,该是何等圆润,何等晶莹,何等沉着,何等剔透,叫人怎么喜欢才是呢。 

        2005年11月写于武汉     
       
       买酒记 
 
        我最敬畏的物事有一种,便是闲书。是那种真正的闲书。什么才算得是真正的闲书呢?我有我的标准。这里头的讲究便是:作者一定是那种三闲一不闲的人物。三闲当是:身闲、心闲、岁月闲。一不闲则是:生平笔头从不闲。说得更简单一点,这种人是笔痴。笔痴好写,眼见了心到了,就要信手写来,不写便一日三餐皆无味。笔痴可以是成名了的作家,亦可是某方面的学者,更多的却是民间神仙。去哪里得到他们的书呢?全凭嗅觉会得。这嗅觉一是来自于笔头生涯,二是来自于心灵感应。你得由衷喜欢,你得有职业经验。近年来,书店里是书山书海,一旦迈步进去,迎面就给你压迫感与胀满感。几乎没有一本清净自然的书,让你好好翻阅和选择;所有书籍的广告词都豪华得惊人,都有名人推荐、专家吆喝、媒体狂炒,好像不把你撑得恶心透顶、不把你脑袋彻底搅昏,决不罢休。不用说了,几乎每一次人都是呼吸窒息,头昏眼花,嗅觉失灵,赶紧跑掉。全中国都是这样,大约现在的世道也就是这样了。而真正的闲书,只能期待偶遇。或邂逅,或巧合,或口口相传埋下了好感,以后某一天的不期而遇如同撞见多年不见的老友。拿到真正的闲书,翻翻,心里霍然爽快通透,便不知不觉手把了书,一页两页,太阳西沉了也不知觉,入夜深了也不知觉,有时候竟然也无多的话,却似有点点滴滴的露珠,凉凉爽爽地滴在了心里,浸润开来,往血液里渗透,慢慢化作了自己个人的脾气与性状。这实在是阅读的好感觉,好比从前的穷孩子喝了一碗老母鸡汤。阅读闲书,自己也松散娴静,常常只是欣赏文章,连作者姓甚名谁也不会刻意去记住,日后时而冒出来,时而又忘记得干净了,连对人卖弄的想头都不要存有了。 

        真正的闲书居然就有这样的好法子! 
        我想我若是真正有出息,将来就该写得这样的闲书,遇得这样的读者,也不枉我一条性命,出生就只喜爱文字。 
        却说闲书化作自己的脾气与性状,也确实是人生一大受用。近日旅行至苏州,闲逛观前街,本来是要寻到宫巷光裕公所听评弹的。不料这日的节目却只有说书,书目是《 红墙纪事 》,说的是粉碎“四人帮”的故事,五元钱一张票,还要等到黄昏才开场。我与好友,聊着评弹的种种感受,说笑着,出了宫巷,继续街上的闲逛。走着走着,忽见一间店面挂着“元大昌”的陈旧铺匾。立刻,某个寒冬之夜翻阅的某本闲书,生生动动就复活了。便知道“元大昌”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一家正宗的苏绍酒店,二楼设有雅座。在元大昌酒店二楼饮苏绍,便可享受锡壶上酒。锡壶灌满了苏绍,由店伙一趟一趟地送上楼来。客人的一壶酒饮尽了,便可将锡壶“宕”地一下掼在地上,这就是对于店伙的招呼了。店伙一听到响声,便会跑上楼来,从地板上捡起酒壶跑开,再去添酒。阅读到这“一掼”时候,我真是心头一热,大喜过望,非常地向往。一直以为吴越风气太软,温柔是温柔,却是骨头酥酥的不带劲。不带劲无疑也是人生极大缺憾,一辈子总不带劲,那也是生不如死的了。想想昔年在苏州元大昌饮酒,居然也可以饮得这般放肆任性,掷地有声,倒也是钢骨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