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地火明夷 >

第125章

地火明夷-第125章

小说: 地火明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昭摇了摇头道:“也不是。申兄,你也知道我对兵法并不太了解,但看样子,这计划也并非不可行。只是,你觉不觉得,现在发展得太顺利了?”

申士图道:“顺利些不好么?”

郑昭道:“不是这么说。申兄,你还记得共和初起时,当年苍月公首次举旗,数月间就席卷了半壁江山,与帝国划江而治,连营五十里,只待大举北伐。形势一片大好之下,结果帝国以偏师烧尽战船,苍月公数十万大军竟一举溃散。前车之鉴,实不能不防啊。”

三十多年前,帝国三大公之一,镇守南疆的苍月公首揭共和大旗。那时的帝国已经走到了末世,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因此苍月公一举旗,但一呼百应,大江以南诸省除了广阳一省一直保持独立,基本上都附和苍月公起事。但就在苍月公沿江连营,准备北伐的时候,被帝国军突袭,大军溃散。这一场大败断落了共和军的大好局面,共和军从此一蹶不振,等后来帝国军南征,更是将苍月公的根基高鹫城都攻下了,共和一词基本上就成为了历史。那个时候,郑昭还在五羊城主何从景手下为官,申士图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五羊城小吏。当时他们虽非共和军中人,但也对共和军如此快就崩溃而惋惜。当时他们私下闲聊,说起苍月公的失策,便是过于急躁,未能稳固后防。虽然表面上声势极大,但诸军混乱不堪,大多是受共和一说的感召而加入的乌合之众,结果一次大败就使得苍月公的号召力大为下降,等帝国军的南征军出发,南疆诸省便纷纷再次叛反。而现在的情形,几乎就是苍月公当时的翻版,甚至连时间上也差不多。那个时候,亦是因为天水省总督李湍加入了共和军阵营,苍月公觉得形势一片大好,被胜利冲昏头脑。当时天水省尚无军区,但驻扎在天水省的还有一支帝国直属的西府军,西府军并不肯叛反帝国,李湍因为和西府军争战,无法救援苍月公,结果被南征军各个击破。

假如历史重演的话,实是不堪设想。申士图接到这份计划,实是欣喜若狂,觉得拿下之江省后,雾云城就指日可下。但听郑昭提起前事,满心欢喜似被兜头浇了盆冷水,也不禁犹豫了起来,低声道:“郑兄,你觉得这计划操之过急?”

郑昭顿了顿,才慢慢道:“还是让那些军人去讨论吧,再做定夺,我们眼下的事,是把这十一长老会顺利结成。”他说到这儿,又道:“对了,有件事申兄你不可不知。”

他将郑司楚方才转来的那句话转告给申士图听了,申士图皱起眉道:“狄复组背后?”

郑昭道:“是。这组织似乎并不那么简单。申兄,总之步步为营,小心为上。另外,申兄,明天的议程如何?”

这次会议,是南方结盟的决议会。今天谈的再造共和联盟很是顺利,十一长老会的人选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异议。虽然狄复组在二月策划的刺杀大统制计划失败了,可是这件事也使得天水省这一大强援投向南方,他们的功劳不下于五羊城的海战之胜,因此没人反对狄复组进入十一长老会。明天要谈的,就是联盟公告。这张公告要宣示天下,再造共和联盟正式成立,向北方发动全面攻击,其中各省的义务、调度都需要有一个整体规划。这一点是郑昭所长,郑昭也已拟出了一个草案,但能否通过,还要看明天的会议了。申士图道:“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波折。那郑兄,这份计划你让司楚看过后,尽快给我一个回复。如果可行,事不宜迟,不然就要延误战机。”

东平城自从那一场哗变,至今仍在整肃,因此本来定好的南征之议也延期了。如果要发动反攻,现在实是最佳时机,否则北军稳定下来后,这机会便要错失。

第10章中分南北

郑司楚看完卷轴,放下了,半晌不语。郑昭看他若有所思,知他正在思索,也不打扰他。半晌,郑司楚叹道:“真是条胆大包天的好计,是谁提的?”

郑昭道:“申太守说是乔员朗的人带来的。”

郑司楚道:“天水省也很有好手啊。”

郑昭听他这般说,便道:“很可行?”

郑司楚道:“是很有可行性,只是我有点担心,邓帅恐怕不会轻易上当。”

郑昭道:“那你觉得呢?”

郑司楚顿了顿道:“我觉得夺东平尚有可为,但夺东阳有点操之过急了。”

这份计划如果全盘实现,东平东阳二城都将夺下。东阳在大江北岸,与东平城隔江相望,虽然规模不及东平城,但这两城互为犄角,等若一个整体。有东平城做后盾,夺下东阳城后,便如同在大江北岸钉入一个尖钉。这样南军就可以从容渡江北上,而北军的大江防线就等若虚设。郑昭道:“夺下东阳城不好吗?”

郑司楚道:“当然不是不好,能将东平东阳两城一起夺下,上之上策。但邓帅不是容易对付的,这计划前半段天衣无缝,环环相扣,极为可行;但后半段夺东阳就有一厢情愿之嫌了。一旦东阳未能夺下,两军就要在江上展开水战。我军这回是劳师远征,螺舟队不能出动,但东平水军却可以出动螺舟,到时东平夺不下,反而遭北军反击,前半段的战果也要化为乌有,连刚夺下的东平都守不住。”

郑昭拿起那份计划又看了看,点头道:“你说得也有理,那如何才是上策?”

郑司楚道:“北军虽然屡败,但实力其实并没有太大伤损。一时间也说不出什么,我回去再和宣兄阿顺他们讨论讨论,这两天里就提出修改计划来。只是阿顺他……”

郑昭见他说到年景顺时有些犹豫,心知他对年景顺仍然有点不放心,便道:“司楚,你不用担心他,他现在并没有二心。”

郑司楚眉头一扬,“是吗?我想阿顺也不会有变了。”

上一次郑昭一家刚到五羊城时,年景顺将他们的行踪透露给大统制的杀手知道,结果害得郑夫人身受重伤。但事后年景顺自行过来请罪,郑司楚还记得父亲跟自己说,不能再把年景顺当朋友。他其实并不愿怀疑年景顺,可父亲这般说,他心里总有个疙瘩,没想到现在却是父亲说他可信。郑昭心里一动,微笑道:“人孰无过,阿顺当初亦是无心之错,你不必有顾虑,我已让人查过。”

郑司楚担心的只是因为年景顺有过过失,父亲和申士图不再信任他,但父亲这般说,他展颜道:“那就好。阿顺他们深通兵法,此计要水陆并行,他定有真知灼见。”

郑昭点点头道:“好的。不过,此事已不能太缓,十一长老会结束之前,必要拿出一个决定出来,否则时机便要错失了。”

这条计划是再造共和联盟的第一次联合行动,十一长老会结束后,乔员朗的特使便要回去了,务必要将回复带回去。郑司楚答应一声,拿起那卷轴放进怀里道:“那我走了。父亲,妈那儿你什么时候过去?”

郑昭叹了口气道:“这两天实在没空,等会开完了,我就过去看她。”

郑司楚在心里也长叹了一声。郑夫人的伤势这些天时好时坏,一直不能痊愈,他每天都去探望,实是担心,盼着父亲能过去看看。但父亲这些天看来真没有空。他辞别父亲,走了出去,郑昭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却有种异样的疼痛。

如果有一天,郑司楚知道了自己真正的身世,将会如何?他不知道,现在也实在不愿去想,但心底这念头总是时不时浮上来。

第二天,十一长老会继续进行。但这一天的议程却出乎意料的艰难,关键在于乔员朗的特使与高世乾发生了矛盾。第一天讨论的再造共和盟主由申士图担任,副盟主是郑昭和乔员朗,所有人都没有异议。五羊城首创再造共和,申士图做盟主当仁不让。郑昭本是共和国国务卿,德高望重,原先地位还在申士图之上,现在排第二位亦没有人反对。接下来就是实力强劲的天水军区首脑乔员朗,亦是一致通过。但公告上排第四位的却产生了异议,乔员朗的特使坚称金生色为天水省太守,应该排第四,而高世乾则反对,认为闽榕省应该排在第四位。高世乾在南安城曾经取得守城战胜利,这也是再造共和一方的一场大胜。闽榕省本来不过数千常备军,现在却大力发展军备,兵力已近两万,不容小觑,而金生色本来并不肯投向南方,是乔员朗动用武力,软禁了他,强迫他在公告上签的字,这才名列十一长老会。乔员朗要金生色亦列名十一长老会,谁都知道这是他的一点私心。因为十一长老会号称圆桌会,十一长老不分高低,多一个席位就多一分发言权,金生色列名,其实就是乔员朗有两席在手了。而乔员朗也很有道理,说就因为金太守以前并不认同南方,现在更应把生米煮成熟饭,这样他才不会怀有二心。只是高世乾坚决不愿退让,两方差点在会上吵起来。最后,还是郑昭提出,干脆署名也采取圆桌形,十一个名字排成一个圆,以示不分高下,申士图的名字在最上,下面左右是郑昭和乔员朗,再下方是高世乾和金生色,这样才算勉强通过。看乔员朗特使跟高世乾的意思,谁在左谁在右都要争一下,只是申士图面色已相当不悦,最后才达成了协议。

公告发出这天,是五月二日。本来五月十五是砺锋节,七月十七日是建国节,这是共和国的两大节日,这五月二日是再造共和联盟正式宣布成立的日子,后来定名为再造节,成为南方的第三大节日。

接下来的议程仍然万分艰辛。哪个省出力多,哪个省出力少,谁都要争一争,而一旦成军,究竟以哪方为主之类的事,亦提上了议程,甚至将来军队调度,一方军队到另一省去,军费该如何承担法,亦成了一个议题。郑昭久在国务卿府,这些口舌争论也见得多了,但申士图本来执掌广阳省,还没碰到过这场面,被弄得焦头烂额。此时他才算真正明白,有郑昭在此,实是自己的大幸。

十一长老会一直开到了五月七日。七天会议开下来,十一个与会者全都筋疲力竭,但最终总算把各类事项达成了。有些议题连郑昭都没想到,像几乎谈不上军力的南宁省太守梁邦彦,就提出军队的标识编号问题。因为诸军若混编,势必就有个次序先后。五羊城的军队是一号的话,符敦城的就是二号,接下来三号是谁,四号是谁,哪个省都要争一争。郑昭也被这些匪夷所思的议题搞得头痛不已,最后决定就是尽量少用数字,而用省名简称。像五羊城的,就用个羊字,符敦城的,用个符字,这样以示不分高下。本来还有人提出将来再造共和成功后的中央官员人数分配问题,申士图觉得这样子讨论下去,只怕北军的二次南征打到五羊城下了还讨论不出个结果来,说是将来的事等将来再议,现在只说目前的迫切问题。

尚未有什么真正的成果,就已经都在准备享受成果了。郑昭想着。尽管再造共和势力正值蒸蒸日上的时候,但他心里却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也许,再造共和真的成功了,也并不比南武能好多少吧?这样难道是真正的共和吗?

他感到从未有过的颓唐。唯一让他欣慰的是,以郑司楚和五羊城第三代七天将为首的少年军人们,对乔员朗带来的这个计划做出了一个补充修订计划。本来他还有点担心乔员朗的特使会因为五羊城对他们的计划做了修订而不满,但那特使看了后,却大为赞叹,说五羊军区的英雄们不愧为天下至强。这种虚怀若谷的态度与先前他与高世乾分毫必争的坚持大不一样,让郑昭和申士图都有点意外,郑昭也不觉对此人高看了一眼。

乔员朗的特使名叫丰天宝。后来郑昭打听之下,才知道这丰天宝乃是乔员朗的副将,跟随乔员朗很久。乔员朗接替方若水的职务,本来方若水的中军名叫盛文彦,亦是个颇有能力的将领,但乔员朗坚持要丰天宝做中军,理由是丰天宝跟随自己很久,要得力得多。

也许,作为军人的丰天宝,比作为政客的丰天宝大度得多。但将来总有一天会和平,和平时期就是政客的天下了,大度的军人丰天宝也会化身为小气的政客丰天宝。这个世界,也许总是这么不尽如人意。

其实,我也一样。郑昭有点自嘲地想着。不管怎么说,现在一切顺利,接下来就是这个计划的实行阶段了。这也是南军的第一次主动进攻,只能胜利,不能失败。郑昭心里很清楚,乔员朗提出这计划,出发点首先是为了自己。因为符敦城是大江中游的门户,当天水省也纳入再造共和势力的时候,天水省在北军眼里就成为比广阳省更迫切需要解决的对象了。天水省和广阳省相隔甚远,一旦天水省遭到攻击,希望五羊城派出援军,那是不现实的。因此乔员朗定下此计,协助五羊城取下东平城,这样北军的第一目标就会是反攻东平城,天水省的压力便要小很多。虽然这是乔员朗的私心,但从全局上来看,东平城亦是势在必取,否则有之江军区这个威胁压在头顶,闽榕和广阳两省都难以安寝。

现在的之江军区,还有近十万大军。虽然这十万大军有一多半是从各处抽调而来,加上夜摩千风的哗变造成的冲击,大统制正在进行的整肃,各部肯定不会万众一心,应有的战力不能完全发挥,但十万大军毕竟是十万大军,几乎是广阳和天水两个军区的总和。想夺下东平城,自然显得有点异想天开。但正因为有点异想天开,就算邓沧澜,只怕也不曾想到吧。只是,将大统制拉下马来后,接下来会如何?侵轧,争权,甚至,战火重新燃起,这一切都并非不可想象。

郑昭看着眼前这些人,心里,突然有种说不出来的厌倦。

在十一长老会正在召开的同时,大统制和郑昭几乎同一时刻,有了种说不出的厌倦。

他看着悬在壁上的一幅尉迟大钵的山水图,心里却是一片茫然。

“大统制。”门外响起了伍继周的声音。

大统制道:“进来。”

随着门呀的一声,伍继周夹着好几个卷轴走了进来。

“是什么?”

“之江蒋太守的汇报,还有邓元帅和胡上将军的汇报,以及昌都万里云将军对西原的情况汇总。”和往常一样,伍继周的话言简意赅,“东平城诸军的整肃进程已然过半,这两个月来共撤销下将军一人,都尉五人,校尉以下军官共二十七人,其中三人已处决。蒋太守请求在此非常时刻,不要对顾清随叛党追究过于严厉,以免引起更多变化。”

东平城夜摩千风的哗变,让大统制震动很大。天水省的叛变,更是让他老了好几岁。大统制虽然可以说将共和国上下所有官吏的情况都掌握在手中,可这些信息实在太庞大了,而且盘根错节,就算大统制也无法把每一条信息都牢记心头,像乔员朗和顾清随有亲属关系,他就未曾想到。当时他关注的只是金生色,结果反倒是乔员朗被策反。大统制自己也已感觉到了对顾清随一党的追究太过严厉了,使乔员朗这等顾清随远亲都不安于心。但事已至此,现在都放松,实际已于事无补,他道:“立刻下文,要蒋鼎新不得放松追查,只要有疑之人,都不得放过。”

伍继周面无表情,看大统制在蒋太守的汇报上敲上了印,又将一份卷轴递过来,“邓元帅和胡将军汇报,五羊城中正召开七省会议,恐怕近期会有异动。另外,叛军正在加紧征兵和训练,有北上之势。”

大统制微微闭眼。究竟自己看错了几个人?许多年前,看错过一次,郑昭应该算自己看错的第二个。他顿了顿,道:“发个文,东平军事,一切由邓、胡两将军便宜行事,以后不必再事事汇报请求了。”

虽然大统制的声音很平静,伍继周心里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