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地火明夷 >

第127章

地火明夷-第127章

小说: 地火明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整肃时期,军纪比平时更严。虽然不少年轻人壮怀激烈,很想和雾云城里一样把广阳商人的店铺砸了,以示和叛贼势不两立,但街上来来去去都是拉练的军人,实在有点怕人,没人敢在这时候出头。

陆明夷和齐亮两人从一个小酒馆走出来,天色已暗。看着街头的灯火,齐亮叹道:“东平城真是繁华,西靖根本不能比。”

西靖作为名城,其实也不算小了,但从繁华上来说,确实还和东平城差得远。陆明夷道:“东平五羊,号称天下繁华之最,西靖比这两个城当然要差一点。其实这两城都交通便利,各处运来的货物都汇聚到此地,自然就繁华起来了。”

齐亮道:“只是一打仗,只怕这些繁华也将过眼即逝吧。听老人说,当年高鹫城也是相当繁华呢,现在却实在不怎么样。”

陆明夷道:“打上了仗,这些损失在所难免。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从古至今,不知出过多少英主名王,最终都要烟消云散。”他说到这儿,看了看天空,笑道:“阿亮,我们的世界,已经就在眼前了。”

齐亮诧道:“我们的世界?”

“是,这个世界。”

陆明夷的眼里,有一种异样的光彩。齐亮心道:“明夷大概还在为大统制的那道擢贤令而兴奋。”

大统制的擢贤令下达后,最兴奋的还是陆明夷这样的下级军官。以往天下承平,士兵按部就班地晋升,到五十岁退伍,绝大多数可能连个百夫长都升不到,运气好的,能升个都尉就算祖坟冒青烟了,想升到下将军,几乎不可能。但擢贤令明明白白说了,只消有军功,就可以越级提升,这样那些下级军官的机会就要大得多了。现在陆明夷和王离、米德志都因此令而提升为辅尉,齐亮也已成为陆明夷麾下的什长。战事一触即发,在接下来的战事中,陆明夷更有可能立下战功而得到提升。只是齐亮总有点担心。仅仅是夜摩千风这一次哗变,就已经死了不少人,和南军正式交战后,定然会死伤更重。

这个世界,只属于明夷和王离这样的英雄人物,我终究出不了头。齐亮想着,讪笑了笑道:“明夷,你说,我们什么时候要出征?”

在东平城待了已经有半年了。本来四月就该出征,但由于夜摩千风的哗变,接下来就是整肃诸军,就拖了下来。这一番整肃,把不少军官都整肃掉了,陆明夷和齐亮所属的昌都军区部队也有几个军官被查出和顾清随有种种转弯抹角的关系而丢了职,这样由徐鸿渐亲自统领的冲锋弓队就显得越发重要。陆明夷道:“如果我没算错的话,六月初就该出发了。”

齐亮道:“那就只有十几天了?唉。”

陆明夷见他叹了口气,笑道:“阿亮,你担心什么?你现在训练得很刻苦,上了战场,也不用太担心了。”

齐亮的枪马不算太出色,但陆明夷现在常和他一块儿训练,所以齐亮现在进步相当大。只是他总是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感到害怕。刀枪无眼,上月与哗变的夜摩千风一战,齐亮也第一次见到了刀枪直接插进人身体中喷出的鲜血,现在仍是心有余悸。他小声道:“明夷,你说,我们能赢吗?”

陆明夷想也没想就道:“不好说。”

齐亮没想到他会这么回答,怔了怔道:“不好说?”

“是。南船北马,南军的骑兵肯定不如我们,但他们的战力却不比我们差多少。这一战,恐怕会旷日持久,打上好几年才能见分晓吧。”

陆明夷的话轻描淡写,根本没半点惧意。齐亮的心里却是沉了沉,心道:“明夷倒是盼着战事早点来。”他可没这种想法,只盼着别有战事,自己不晋升也没什么大不了。陆明夷这时道:“走吧,我们早点回军营,还有时间再练一阵。”

齐亮答应一声,又向左右看了看。东平城,如今依然繁荣如常,但也许用不多久,就会烽烟四起,杀声遍地吧。他想让自己别怕,可是心底的寒意却依旧如一道冰水般不住地流淌下来。

此时在帅府中,邓沧澜正和胡继棠商议着军情。

按大统制之命,军队整肃已经基本完成了。虽然邓沧澜对这次整肃仍有点不同意见,觉得整肃过严。顾清随谋刺大统制,固然是一项大逆之罪,但顾清随有亲属,他的亲信也有亲属,亲属再有亲属,这样拐弯抹角地追查下去,有些军官连自己都不知道和顾清随一党有牵连亦被整肃掉了。好在到现在一番整肃也差不多接近尾声,而经过这段时间的整肃,军纪得到了加强,现在东平城里这九万余大军更加严整。

南征的计划,是水陆并进,稳扎稳打。首先是突进闽榕,一举拿下南安城。上回东平这区陆战队围攻南安城,就是因为没有水军配合,而南安城的战力出乎意料的强,结果未能得手。但这一次水陆交攻,南安城必破。拿下南安城后,再以此为据点,水陆两军再进攻五羊城,五羊城就算准备再充分,战力再强,也难有胜算。这也是邓沧澜早就定下的策略,但第一次南征,由于大统制严令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击,结果操之过急而失败,这一次却多了个天水省的变数。一旦全军出击,天水省必定会来攻击南征军后防,以解广阳省之危,所以计划必须有所改动。胡继棠和邓沧澜已向大统制提出了一个修改计划,既然天水广阳两省互为犄角,最好的办法就是击破,由昌都军区出兵攻击天水省,牵制住他们,然后东平大军直扑闽榕,宣称直捣南安城。表面上陆战队兵分东西两路,大部由胡继棠率领,由西边出发。一旦五羊城出兵,东路陆军和水军就在闽榕与五羊城军对峙,不让他们北上,胡继棠则率西路师转道北上,一举切断天水军的归路,与北方攻击天水军区的部队南北汇合,将天水军区拿下,到时再重新南下,与邓沧澜水军合兵对付五羊城军。这个策略虽然耗时要长一些,但最为稳妥。他们把这计划上报后,得到大统制首肯,昌都军区的万里云也已在做准备,准备六月七日出发。由于天水省是在大江以南,昌都省却在大江以北,所以届时东平水军也须分出一部战船沿江西上,接应万里云军。

这条声东击西之计,真正的目标在于天水省。而此计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沿江西上的东平水军。符敦城因为北临大江,水军也不弱,万里云军却都是陆军,若不能渡江,南北夹击就无法成功,所以邓沧澜要亲自带队。但南下水军中也不能只是佯兵,不然五羊城发觉有诈,全军扑出,在闽榕南北两军对峙的计划就不能成功,反倒要被南军将计就计,各个击破了,所以人员安排必须斟酌停当。这支东路军的实力肯定会不如五羊城,既要让五羊城看不出破绽,而且也有顶住五羊城攻击的能力,首将就必须是个极有能力、又能压得住阵脚之人。商量之下,定下的人员便是现在东平城里的昌都援军首将徐鸿渐。

徐鸿渐的军衔是都尉,仅次于东平城陆战军首将下将军聂长松。本来聂长松也是一名将才,但由于聂长松要在东平城镇守,而且夜摩千风哗变中,他曾被夜摩千风扣为人质。虽然因威武不能屈而受大统制嘉奖,可毕竟对他的声名有损。在军中的威望已不如一举拿下夜摩千风的徐鸿渐了。况且对徐鸿渐委以重任,更是对万里云卖一个情面,万里云也更能够全力以赴。而南下水军的首将,邓沧澜决定是傅雁书。傅雁书虽然只是校尉,水军中还有几个都尉比他高,但他在夜摩千风哗变一役中守住战船,得到嘉奖,加上是邓沧澜的得意门生,在水军中锋头一时无两,亦是合适人选。

万里云六月七日出发,而东平诸军则是六月一日就要出征了。邓沧澜和胡继棠又商议了几个细节,便各自回营准备。

十一长老会公告虽是五月十五日发出的,但丰天宝其实七日前就已离开五羊城。日夜兼程,五月十九日,丰天宝回到符敦城,带回了五羊城的修改计划。这段时间乔员朗在符敦城里也已进行了一番整肃。天水军区本是方若水为首,好在共和国各军区长官进行轮换制,所以乔员朗也曾在符敦城待过很长一段时间,算起来,比方若水还要久一些,所以他的整肃比东平城的整肃更有效率。得到丰天宝的回音,乔员朗欣喜若狂。他不仅在十一长老会中名列第三,而且金生色也名列前茅,天水省在南方七省联军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按计划,符敦水军立刻全军出发,水陆两军共计两万,沿江东下。

五月三十日,东平城正做最后的准备,明日便要大军出发。邓沧澜正在检点兵员,中军许靖持突然面色大变,紧急来见邓沧澜。

许靖持带来的,是一条让邓沧澜和胡继棠都大吃一惊的消息。在三天前,天水军突然出现在东平城上游大约三百里的王除城。王除城虽然不入十二名城,也是大江上船运的一个重要港口,人口也有两三万,城中并没有正规军,只有三百卫戍军。因此五月二十七日,当符敦城的两万大军突然抵达王除城,立刻封锁四门时,卫戍一下就被解除了武装,毫无还手之力。

大江自西流向东,他们是顺流而下,十五六天便可抵达东平城了。他们这一次更是全速前进,只花了七天时间就到了王除城。而天水省的部队军纪亦极为严明,这次突然袭击更是如风如火,邓沧澜还不知道,这支天水军的首将即是乔员朗的中军丰天宝。丰天宝对消息的封杀极为得力,夺下了王除城的消息直到三天后才抵达东平城。得到这个消息,邓沧澜马上通知了胡继棠,胡继棠听得这消息,亦是大惊失色。

乔员朗曾经随胡继棠征倭,正是在此役中崭露头角的。当时乔员朗尚是个下级军官,但在征倭一役中,表现极佳,特别是行军之速,更是有如惊雷掣电。强将手下无弱兵,这支天水军来得如此之快,竟然抢在了他们之前,邓沧澜和胡继棠已失去了先手。胡继棠看着这份报告,久久不语。

邓沧澜心里,亦是如同波涛汹涌。他道:“胡将军,你意下如何?”

胡继棠沉吟了一下,低声道:“邓帅,我担心的,还不是这支天水军啊。”

邓沧澜点了点头,“五羊城肯定不会任由天水军孤军深入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们应该已经离东平城不远了。”

胡继棠半晌没有说话。邓沧澜的担心,他也已想到了。让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一次南军的攻势来得如此迅猛,己方还在想着南征,但他们竟然已经先行北上。好一阵,他才道:“一切请邓帅定夺。”

邓沧澜道:“南军想的,只怕是要釜底抽薪。”

他说得平静,但胡继棠却是一抖,惊道:“直扑雾云!”

第11章强中之强

在前线以偏师牵制住敌人大军,而主力直扑敌军主营,这在战例中已不是第一次。邓沧澜还记得当年自己尚在帝国为将时,有过一次征倭之议。当时征倭的主将,是句罗名将李尧天。

李尧天率战船直抵倭岛,倭人源氏幕府召集倾国二十八藩之兵抵挡。如果正面交锋,李尧天虽有“水战天才”之号,一般不能轻易获胜,因此他自驻营海上,牵制住倭人主力,派遣副将绕道直扑倭人都城平原京。此计大胆之极,但一旦成功,倭人群龙无首,必将束手就擒。只是天时不利,李尧天遇到千年一遇的狂风,战船大半倾覆,结果这条胆大包天的妙计也落空了。后来帝国覆灭时,帝国军的主力其实并不亚于共和军,而且两军主力交战,帝国军已占据绝对优势,正是邓沧澜和毕炜的水火两军团前线反水,绕过帝国军马,千里奔袭,直抵雾云城下,帝国措手不及,这才得以投降。这一成一败两计,如出一辙,胡继棠在水火两军团反水一事中亦是主脑人物,后来他领兵征倭,对李尧天功亏一篑的战例亦曾详加参详,取长补短,最终才得以成功。当听得邓沧澜说到“釜底抽薪”四字时,他便已想到了这一点。

邓沧澜点了点头道:“现在我军虽众,但分驻东平东阳两城。两军犄角相倚,本来可以固若金汤,但天水军已夺下王除城,我担心的是五羊军会从海上而来。我军被他们定死在此处,他们若从海上直扑雾云城,只怕中央军区措手不及,那就大势去矣。”

胡继棠道:“中央军区挡不住他们吗?”

邓沧澜叹道:“他们怎么会去攻雄关城?直接攻雾云城的话,各部鞭长莫及,再无回天之力。”

胡继棠本来就是中央军区的长官。中央军区拱卫雾云城,平时驻守在雾云城外围的雄关城,本来也有七万之众,但这一次因为是胡继棠做南征军陆军主将,相应的抽调到东平城的援军也是中央军区的部队最多,达到三万之众。雄关城是三池省首府,亦是十二名城之一,可是五羊城一旦真个千里奔袭,因为雾云城和运河出海,五羊城的战船可以直接开到雾云城下,不会去攻雄关城,到时雾云城的卫戍军队怎么可能挡得住他们?而水军北战队更是因为补充东平水军的损失,战舰大多调到了东平城来,北战队几乎已成了个空壳,虽然正在加紧建造战船,但远水救不了近火,近期是不可能发挥多大效用的。胡继棠的脸白了白,喃喃道:“也许,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唯一的路,就是将东平水军出海,在外海挡住五羊军的去路。东平虽是大城,但东平和东阳向来是一个整体,名字叫东平军,其实不管水军还是陆军,都有三分之一驻扎在东阳城。如果东平水军出海阻击,失去了水军协助,东平东阳两城的犄角相倚之势也被打破。要么把全部军队都调到东阳城来,可是如此一来,东平水军在海上就算能够挡住五羊水军北上之势,东平城也势必要成为一座孤城。天水军封锁住大江,而南军的陆军后防是闽榕和广阳两省,补给畅通无阻,到时万里云的昌都军因为没有水军接应,无法跨江攻击符敦城,若再转道增援东平城,这般疲于奔命,就算到时东平城未破,万里云一军也战力大损,难起什么用处。胡继棠深通兵法,一时间却也想不出万全之策。邓沧澜亦有些茫然,低声道:“胡将军,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生死关头。”

说到底,北军诸将,包括邓沧澜和胡继棠,都有个根深蒂固的念头,就是南军尚在劣势,尚不可能全力扑上。但天水省能有这等胆大包天的举动,证明了南军已经全力扑出了。胡继棠顿了顿,道:“立刻召开紧急军机会。”

现在东平城驻军有六万,东阳则有三万余。这次军机会十万火急,军中都尉以上的军官全都受到急命赶来。经过整肃,诸军中还有下将军三人,都尉十二人。傅雁书虽然只是校尉,但因为他是邓沧澜爱将,而且本来身负南征水军主将之责,因此也破例参加了。当诸将听邓沧澜说天水军秘密出兵,三天前已拿下了王除城,离东平只有三百里时,全都大惊失色。

虽然承平已久,参加过实战的将领并不是很多,但与会的是都尉以上的中高级将领,每个人都深通兵法。当邓沧澜要诸将各抒己见时,虽然每个人都有一肚子话要说,却谁也没率先发言。半晌,才有人道:“邓帅,南军真有奇袭雾云城之计吗?”

说话的,是中央军区来的下将军戴诚孝。此人已年过六旬,是共和国灭亡帝国,进入雾云城后分封的三元帅、五上将、十七下将军之一,也算是个宿将。但他军衔虽高,却很不为人所重,私底下甚至有人说,现在共和国的二十几个下将军里,戴诚孝纯粹是靠活得长才爬上这个位置的,以往军功其实也是靠另一个下将军耿恭之助才得到。耿恭亦是宿将,和戴诚孝交情极厚,但这一次留守雄关城,并不曾前来。戴诚孝年纪比胡继棠还大,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