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地火明夷 >

第14章

地火明夷-第14章

小说: 地火明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那中原皇帝亲笔所书,不是伪造的,而且给定义可汗的金印上并没有加上手迹,显然暗示了亲疏有别。如果站在中原的立场上看待河中局势,仆固部虽较阿史那部势力不如,但双方一直相持不下。中原势力进入后,自然是扶植较弱一方消灭较强一方为上策,这样阿史那部被消灭后,仆固部一方面会感激中原援手之恩,二来也无力独抗中原,只能将这种依附之势更为加强。薛庭轩当然是为了楚都城的存亡来拉拢己方,可他的说辞并非无中生有,现在阿史那部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他道:“薛元帅所言,自是一番好意,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还请薛元帅暂住几日,待吾等从长计议。”

薛庭轩心中一块石头此时才算放了下来。阿史那钵古这话虽然还没有完全肯定,但听得出他此时担心的,只是楚都城的实力到底是不是足以影响到西原诸方势力了。如果是十来天前,他们当然不会把五德营放在眼里,可是毕炜远征军全军覆没这一役已让楚都城份量大增,这个原本可能会是最大阻碍的阿史那钵古现在成了最大的臂助,自己这一趟冒险可谓大获全胜。

他心底暗暗发笑,脸上仍是带着点淡淡的微笑,行了一礼道:“谨遵大汗之命。”

他们休息的帐篷倒是装饰得甚是舒服。一回帐中,苑可珍解下长衣,长舒一口气,道:“薛元帅,这事总算有八分成了。”

司徒郁在一边也笑道:“也是共和叛贼该当败亡,居然做得如此堂而皇之。”

薛庭轩也笑了笑,道:“他们本来觉得胜券在握,自然无所顾忌。今天好好休息吧,想必明天就会有回音了。”

把阿史那部拉到了自己一边,就算共和国再派军远征,也不必担心了。苑可珍和司徒郁两人心情都极好,在帐中说说笑笑,喝着帐中备下的马奶酒,说着将来的打算。薛庭轩不时凑两句趣,心里暗自得意。

苑可珍和司徒郁只道大统制真的已准备册封思然可汗为河中都督府大都督,等如送来了一份大礼,因此此番前来时就甚有信心,他们却不知薛庭轩一直在担心。共和国的确有扶植思然可汗之心,但其实并没有这么急。那两颗金印,其实一颗是定义可汗之印,一颗是思然可汗之印而已。只是在缴获的共和军辎重中发现了这两颗金印,见到思然可汗金印上的手迹,薛庭轩登时猜到了那个大统制的用意。“永为干城”云云,当然是答应思然可汗,将来会扶植仆固部的意思。只是他担心这个隐晦的用意定义可汗看不出来,因此将两印同时磨去,“定义可汗之印”那几个字一仍其旧,而“思然可汗之印”重新刻上了“河中都督府大都督印”这几个字。楚都城的铸造之术没有如此之精,但刻字却要容易得多,完全可以做得天衣无缝。薛庭轩心细如发,两枚金印一般无二,如果只磨去一枚,两枚高度不一,只怕会被看出破绽,因此两枚金印同时磨去,刻好后仍是一般无二。如此一来,就算定义可汗也马上就猜到了大统制用意了。此事虽然不无冒险,但薛庭轩胆大之极,做得也极是机密,连苑可珍和司徒郁都瞒过了。好在那个精细之极的阿史那钵古也没看出金印上做过的手脚,这条计策大获全胜。说到底,也是那个大统制对毕炜的远征军太有信心了,只道定能奏凯而回,因此一事不烦二主,把金印交由毕炜带来。

十年后的西原,定然不是现在这样子了。薛庭轩拿起面前的一杯马奶酒一饮而尽,心底像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

然而,第二天定义可汗并没有如薛庭轩预料的那样给他们回音。虽然阿史那部的士兵依然对他们颇为礼貌,全无敌意,但定义可汗一整天都没有召见他们。

这让薛庭轩不免有些不安。难道事态有意料之外的变化,定义可汗难道看破了金印是被磨后重刻的?如果他真的因此而认为共和军并无扶植思然可汗打压阿史那部之意,那自己这一招就成了弄巧成拙。

苑可珍和司徒郁两人虽然没说,但眼中已有疑惑。只是薛庭轩将自己的担忧全都深埋心底,他们也看不出来,便没有说什么。等过了这一天,第三天仍无消息。此时就算苑可珍都有些沉不住气了,薛庭轩虽然不说什么,可心里禁不住忐忑。

这一天黄昏,在帐中吃完了晚饭,苑可珍和司徒郁二人觉得无聊,摆开棋枰杀上一局。他二人棋艺甚精,薛庭轩却不精棋道,只能在一边看看。

正看着枰上黑白子攻战杀伐,外面忽然响起了一个声音:“薛元帅在吗?”

这是阿史那钵古的声音。一听得这声音,苑可珍和司徒郁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笑意。来了。他们都这样想。阿史那钵古定是前来传达定义可汗要和楚国联盟的旨意了。他们看了看薛庭轩,薛庭轩却只是将手在棋枰上轻轻一按,让他们接着下棋,自己向帐外走去,一边朗声道:“钵古大人,我在。”

帐帘挑开了,阿史那钵古满面春风地站在帐外。一见薛庭轩,他双手一抱拳,道:“薛元帅。敝处膳食还用得惯吗?”

薛庭轩微笑道:“钵古大人太客气了,我等住得很好。”

阿史那钵古笑道:“我听中原人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薛元帅若是有暇,可否陪钵古出去走一圈?长河落日,薛元帅以前在中原也是没见过这等景致吧?倒是可以一舒胸怀。”

薛庭轩见阿史那钵古不说正事,只说些散步之类的话,也不知他是什么用意,但一定不是闲得无聊。他也抱了抱拳道:“钵古大人有命,庭轩不敢有违,大人请。”

阿史那钵古笑了笑,向一边招了招手,有两个亲随模样的人牵着两匹马走了过来。这两匹马一黑一白。都是驯良神骏。一见这两匹马,薛庭轩不由得赞道:“好马!”

他是武将,除了睡觉,在马背上的时候只怕还多过在平地上的时候。他见这两匹马虽然毛色有异,但同是一般的神骏,不禁脱口赞美。阿史那钵古一笑,牵过那白马道:“这两匹都是天马之种,薛元帅果然神目如电。”

天马!薛庭轩也听说过。河中一带传说有天马出没、这天马可以日行千里,汗出如血,所以又称汗血马。天马根本无法捕获,但牧马人以北马放到天马出没之处,过数月再将那北马带回,有时也会生下出奇神骏的宝马,便是这天马遗种。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薛庭轩一直都是半信半疑,没想到阿史那钵古说这两匹马就是天马之种。他道:“钵古大人,难道这是汗血马?”

“正是。薛元帅请。”

阿史那钵古将马组交到薛庭轩手上,又道:“此马虽然驯良,但跑动太快,薛元帅上了马还请多加留意。”

他和薛庭轩同时上了马,扭头对那两个亲随交待了两句,让他们就在这里等着。薛庭轩也听不懂他的土语,只是打量着胯下坐骑。他平时骑坐的战马也是匹良驹,但与这匹马一比,相去不啻霄壤。

此时阿史那钵古已交待好了,笑道:“薛元帅,能打个大滚吗?”

所谓“打个大滚”,乃是中原骑马之人所用习语,也就是让马快跑。阿史那钵古虽是胡人,对中原却极是了解,连这种习语都知道。薛庭轩坐在马上正想试试这马的脚力,当即道:“好啊。”

阿史那钵古道:“要打大滚,薛元帅可要小心拉好了缰绳,不要掉下来。”

他说着,朗声一笑,双腿一夹黑马两肋。那匹黑马四蹄一扬,直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去。寻常马匹要疾驰,总得先慢跑几步,但这黑马却连这点都免了,一下就疾冲而去。薛庭轩见此情景,心道:怪不得他要再三交待这马跑得快,要是不当心,措手不及之下还真要摔下来。

他的骑术极是高明。虽然一手已废,却丝毫未影响御马之能。双腿一夹,那白马亦是疾驰而去,只不过一眨眼的功夫,身后的帐篷已成了些小点。

阿史那钵古此时已将马速放慢了。静等薛庭轩上来。薛庭轩到了他边上带住马,阿史那钵古笑道:“薛元帅,这马如何?”

薛庭轩见奔跑了这一段,胯下之马的气息却毫无异样,赞道:“确是名驹。”

阿史那钵古道:“薛元帅如此喜欢,钵古便将这玉花骢赠与元帅。”

薛庭轩听他要把这马送给自己,吃了一惊,道:“这如何使得,君子不夺人所好,此马又是天下至宝,庭轩万不敢受。”

阿史那钵古仰天一笑,道:“中原有一句俗话,说名马当配以烈士,脂粉当赠与佳人。薛元帅足智多谋,武艺出众,自当配以这玉花骢。”

薛庭轩并不是好谀之人,但阿史那钵古如此抬举他,他也不免有点轻飘飘。身为武人,宝马的价值不可估量,远在这马匹的本身价值之上。薛庭轩相信当初若有这匹玉花骢,与毕炜对枪时便不会输了一招,也不必冒险动用风刀了。他心中兴奋之极,轻轻拍了拍坐骑的头,道:“钵古大人,此恩不知该如何报答。”

阿史那钵古又笑了笑,道:“只消薛元帅日后一统河中,让钵古这支阿史那部能生存下去,便是最好的报答了。”

这话直如晴天霹雳,薛庭轩纵然镇定,也是一惊,睁大了眼道:“钵古大人此言何意?”

阿史那钵古将马鞭挽在手上,轻声道:“这里并无第三人,薛元帅不必与我言不由衷。你能将金印重磨印文,虽是计策,但也说明你们确是想与我部联手。哈哈,薛元帅,你们楚都城此时虽然弱小,但钵古看得清楚,绝非久居人下之辈,钵古有生之年只怕还会有向薛元帅屈膝的一天。与其将来成为仇敌,那就不如不要成为仇敌更好,薛元帅你说是不是?”

薛庭轩看了看阿史那钵古,目光极是凛厉。他终于看清了阿史那钵古的用心,发现自己把这人一直是太小看了,没想到这胡人竟然如此睿智清醒。但如此一来他也更放下了心,阿史那钵古送给他这匹玉花骢,自然是要来拉拢自己,所以他虽然看破了自己的计谋,却实是有同样一个目标。也许正是因为看到自己能如此用计,阿史那钵古觉得自己统率的五德营不是弱者,大可利用,才最终打定主意要和楚都城联手的吧。现在的阿史那部首领虽然是定义可汗,阿史那钵古却同样是宗室,拉拢了五德营后,过几天定义可汗的位置多半便要属于眼前这个阿史那钵古了。只是真到了那一天,阿史那钵古还会不会和今天一样客气,那就是个未知数了。

彼此彼此。到了那一天,五德营的实力定然也与今日不可同日而语,自己会不会和阿史那钵古如此客气同样是个未知数。他心里打着转,脸上却露出了笑容,道:“钵古大人诚当世人杰,庭轩也是多此一举了。”

阿史那钵古眼中亮了亮,道:“不知薛元帅今年春秋几何?”

薛庭轩不由一怔,不知阿史那钵古问自己年龄做什么。他只记得自己是帝国天保二十七年生人,只是戎马倥偬,一时间也想不起自己有多大了。屈指算了算,道:“我今年二十五了。”

阿史那钵古赞道:“真是少年英俊。钵古较薛元帅痴长一十九年,真是自愧不如。”

薛庭轩更是莫名其妙,道:“钵古大人取笑了。”

阿史那钵古满面春风地道:“钵古有一小女,今年刚满十八。若薛元帅不弃,钵古愿将小女献给薛元帅以奉箕帚,不知薛元帅意下如何?”

薛庭轩心头猛地一沉,这才明白阿史那钵古最终的用意。如果自己成为阿史那钵古的女婿,那么五德营势必就要成为他的私人武装,日后成为他篡夺定义可汗之位的得力武器了。可是阿史那钵古说得虽然谦和,薛庭轩也明白若不答应,阿史那钵古定不会答应阿史那部与五德营联盟之议的。他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这种结果,一时间有些茫然,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是他心思沉稳,脸上仍是不动声色,道:“钵古大人真是客气,只是庭轩已是废人,令爱却是大人掌珠,只怕会误了令爱终身。”

阿史那钵古道:“我阿史那部有句俗话,说男人的每一条刀伤都是金子刻成。薛元帅左手乃是征战时负伤所致,在我阿史那部人看来,那是无尚的荣光。薛元帅,小女虽是化外之人,不是我这父亲夸口,她生得杏脸桃腮,不逊于你中原绝色女子。”

薛庭轩脸上仍是不动声色,却听得越来越是吃惊,心中惧意也越来越甚。自己对阿史那钵古岂止小看,简直是犯下了致命大错!这阿史那钵古连自己的左手是在征战时受伤残废都知道,而自己对他却几乎一无所知,此番纵然联盟成功,其实五德营是一败涂地,从头到脚都让自己卖了。他看破了金印之计,猜到自己对盟约势在必成,在这个当口来要挟自己。也许阿史那钵古之女的确生得美貌,可这样一来,将来五德营还能保持独立吗?阿史那钵古可以名正言顺地派军队到楚都城,说是襄助女婿,用不了几年,楚都城就会成为阿史那部的一个前哨。自己殚精竭虑要让五德营壮大,到头来也只是给这阿史那钵古卖命而已。

不,绝不能答应。可是这话刚到嘴边,他看到了阿史那钵古的眼睛。阿史那钵古仍是满面春风,可是他的眼里却带着一丝隐隐的嘲弄。他是算定了自己无法拒绝!薛庭轩暗暗咬了咬牙,道:“钵古大人,此事虽好,不过庭轩尚有义父在,尚须察报,实不敢贸然答应。”

阿史那钵古仰天大笑起来,道:“薛元帅领兵雷厉风行,脸皮倒也薄得紧。这是美事,令尊大人岂有不允之理。何况此事大汗也已知晓,大汗竭力支持。可薛元帅不答应,那便是看不起我阿史那部胡人,看不起大汗了。”

他的口气虽然和缓,也似玩笑,可是薛庭轩已听得他话中咄咄逼人之意。他心头越来越寒,在他眼里定义可汗就是个呆子,本来也觉得这是好事,可由得自己拨弄,可是这呆子却更听阿史那钵古的话。阿史那钵古说什么为笼络五德营,愿将女儿许给自己,定义可汗一定会觉得阿史那钵古忠义可嘉,当然不会反对。

虽然胯下是一匹日行千里的宝马,薛庭轩也自认足智多谋,可此时却有种被逼上绝路的感觉。现在说什么也没用,阿史那钵古是定要把五德营收归手下,经过全灭共和远征军一役,自己的斤两都已落在了阿史那钵古眼里,他对五德营也是势在必得。如果自己硬不同意,盟约不成还是余事,阿史那钵古定会说动定义可汗,马上让阿史那部兵前来攻打楚都城了。这正是当初帝国对付边孤各族惯用的和亲之计,没想过几百年后,这条计策又重现于世,只是换了个方向。

“薛元帅,贵部万里西来,在河中举目无亲。与我部结为至亲后,诸事都能有个照应,岂不甚好?”

阿史那钵古还在说着。如果结亲后,五德营的确就真正站稳了脚跟,可是也失去了最重要的独立性。而中原人与阿史那部到底不是一族,薛庭轩不用想也猜得到旧后阿史那部若要出兵,首先出动的定然便是五德营。战死的战死,通婚的通婚,用不了二三十年,只怕五德营这名号都没了。

到底该怎么办?薛庭轩纵然足智多谋,一时也已毫无应对之策。答应不好,不答应的后果更糟,自己这一趟谋求联盟之行本以为十拿九稳,变成了这样的结果却也想不到。薛庭轩的脸上仍然声色不动,心中却已满是惶恐,也对自己狂妄自大、小看别人而感到痛悔。

没有别的办法了。自己是自动撞进了这圈套,只能两害择其轻。他拱了拱手道:“既然如此,岳丈在上,受小婿一拜。”

他跳下马来。在阿史那钵古身前跪了下来、阿史那钵古也慌忙跳下马。扶起他道:“庭轩起来。哈哈。”笑声中终于透出计谋得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