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史上第一暴君 >

第106章

史上第一暴君-第106章

小说: 史上第一暴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件事,王允自然是极为赞成,吕布自然没什么反对的意见。而刘轩认为,这书院除了教导文武大臣们的子孙外,也可以大肆招收长安周围的适龄孩童。

“教育……可以一点点做起,先从长安开始吧!”

而且以目前朝廷的财力,即便学堂中所有的学子都是免费教育,甚至提供住宿和伙食,也完全负担的起。

既然如此,刘轩就更没有什么好踌躇的,直接和王允商量起开办一个大书院的构思。

一开始倒是把名字定下了:长安学院。

并且在这一次谈话中,基本确定了几件事。

长安学院采取全免费制度,招生对象为长安以及周边县的所有适龄孩童,不论出身一概都可入学。

长安学院提供住宿和伙食。

长安学院是一所综合学院,除了教导文韬,还会教导武略!

当然,这个武略,除了个人搏击能力,也包括了统兵打仗以及初期的修炼功法,只是这些话刘轩还没对王允说罢了。

随即刘轩又说了什么开放式教育、学分制度,说了一大堆,莫说吕布听的是头昏脑胀,就连王允都有点迷迷糊糊,不过他倒是明白了一点,就是这长安学院要是建成,那么对整个汉朝的影响都将是非常巨大的。

……

第89章教育雏形

长安学院是第一个,而且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起码仅仅是还在筹划阶段,王允就已经向刘轩建议将雒阳学院也一并办起来。

“雒阳学院?”

刘轩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总觉得有一种异常熟悉的感觉。

“总觉得在哪里听过……”

想不起来,就把这事情丢到了一旁不去理会了,算上这辈子刘轩已经过了三世,上一辈子活的还那么长,哪怕他是个仙人也不能保证把所有的事情记得清清楚楚——不见得是忘了,只不过一时想不起来罢了。

“雒阳当初经过大乱,虽然这两年渐渐恢复了过来,但终究比不得当年,若这学院建立起来,也可以让雒阳早些恢复当年的繁荣!”

王允考虑的可不仅仅是学院的建立能够大量的培养人才,而是这种朝廷建立的高等级学院的设立,会刺激一些人往雒阳聚集,带动雒阳的经济、民生等等,使得雒阳恢复当初做为京师的盛况。

同时,王允一直觉得雒阳才是最合适的京师,而长安只不过是一暂时的居处罢了。

对于这一点,他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出来,但是话里话外还是有所透露,刘轩对这一点倒也不反对。

因为他心中也更青睐于定都雒阳,只是他考虑的事情与王允不一样。

雒阳东西皆有险关这一点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雒阳的位置更好,同时交通也更加方便。

相比起来长安就要稍弱一点,当初选择长安是因为更方便自己占据一方然后埋头发展,如今势力渐成,自然不必再那么小心翼翼。

可惜的是雒阳皇宫在那场大乱中已经付之一炬,尽成焦土,刘轩就算想要将京师迁回雒阳,也得等雒阳重新修建一座皇宫才行。

有了这些考虑…对于雒阳学院的事情刘轩也点头同意了,并且将长安学院以及雒阳学院建立的事情直接就交给了王允去做。

这老头得了命令人也精神了许多,与刘轩又讨论了些事情后喜滋滋的离去了。

等这老头走了,刘轩才转头继续与吕布讨论他女儿的事情:“奉先回去…带你女儿去太学参加考试,若能过了那一关,这太学自然入得!”

吕布知道这一点绝对是天子的底线,对此他并无什么不满。毕竟那太学的地位就摆在那里,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入的。

加上吕布还是要送女儿进去,这样放在以前皇帝直接就下诏降罪了,如今还给他女儿一个参加考试的机会…已经是莫大的恩赐,所以立刻谢恩退下,同样美滋滋的回去了。

刘轩摇了摇头,其实他并不认为吕布的女儿能够进入太学。

归根究底,家里缺乏那个环境!

谁让吕布本身就不是什么文采过人的人物?也许他培养出一个绝世女武将来的可能更大一些,至于培养一个女文人?还是算了吧…………

而吕布的妻子更是非常传统的女性,根本不可能去教导自家女儿诗词歌赋什么什么的。

这种情况下,若说吕布的女儿拥有不俗的武艺…同时擅长统兵刘轩还相信,甚至愿意给其一个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

但是相对而言更重视文学素养的太学…………`…

可偏偏事情就和刘轩想的大不一样,没过了几天…种辑在和刘轩例行禀报太学学馆改建的事情的时候,就将吕布的女儿过了考试的事情和他说了。

“哦?通过了?”

“嗯,由四名博士联合出题,然后王太傅、蔡司空、吕将军、微臣以及太学中所有博士共同监考,并共同判卷,最后认可了吕将军之女的入学资格!”

先前那句还不算什么,倒是后面这句详细的介绍让刘轩都是一惊王允、蔡邕都在?这样的话,那就绝对不可能是太学的博士们忌惮吕布的身份,卖了吕大将军一个面子应付一下就让他女儿入学。

有王允和对学问极为看重的蔡邕在,那么吕布的女儿肯定是凭借自身的真正实力通过的考试。

这样说来…吕布的女儿还真成了个才女?

“没听说过啊?只晓得吕布的女儿颇有成为一代绝世女猛将的资质……”

刘轩怎么也不可能想到,吕布之女吕玲绮能够考进太学,多多少少还和刘轩有些关系。

自打吕布开始修炼后不久,就得到了刘轩的准许,同意他将这些功法传授给自己的家人。

妻子严氏是个很本分的女子,对于这些修炼的事情也缺乏热度…同时资质也不怎么样,因此进境缓慢,就目前来看,只能延缓其衰老,外貌上会显得比较年轻,但寿命恐怕不会增加多少。

所以吕布就一心教导自己的女儿吕玲绮。

经过几年的修炼,吕玲绮的进步速度并不比自己的父亲差多少,而在武力上欠缺的也就是真正的实战经验—赉然吕玲绮也没少和人交手,但始终只是练习一样的比试,少了那生死一线之间的体验,终究算不上是个真正的强者。

当然,如果正常情况下,吕布早就将自己孩子带上战场了,偏偏吕玲绮年龄还不大——今年也才刚刚虚岁十六,所以就一直在家中待着,闲来无事就给请了老师教导。

吕布本来的想法不过是想让自己的女儿多学点东西,而且学些诗词歌赋什么的也能修身养性,却没料到吕玲绮学的很快,居然一年的功夫就把老师一身能耐给学了个干净。

随后又收集各种书籍在家自学,过了这一段时间,吕玲绮自身的才学早就把自己的父亲甩了几条街,吕布大感惊讶的同时自然也是万分开心,同时恰巧刘轩下诏让甄宓入太学,他这心思里就有了这么个想至于吕玲绮学东西这么快的原因,实际上归根究底还是刘轩的那个功法使然。

他这功法虽然算不上真正高级的修炼法诀,但的确有刺激人体潜力,提升人体强度以及精神强度的能力。

身体变强的同时也会让人耳聪目明,记忆力提升,加上吕玲绮也刚好是在长身体的年纪就已经有所成就,斯以她的脑子也就更好一些,虽然不至于过目不忘,但也差不了多少。

过目不忘对于读书有着多大的助益,只要读过几本书的人都会知晓,所以吕玲绮才思可能不见得多么敏捷,但仅十六岁就能背下那许多书的内容,足以让太学的博士们感到惊讶了,这才准许了吕玲绮进入太学。

当然,这不见得就代表着吕玲绮以后会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全才,但若是男子的话恐怕也逃不了一个儒将的称呼了。

对此刘轩并不知晓,倒是种辑详详细细的说了一番,甚至还将对于吕玲绮的评价都告诉了当今天子。

刘轩听了后只是点了点头,吩咐下去:“好好教导就是………………如今你身为博士祭酒,这太学以后能如何可就看你了。”

种辑知道天子和太傅王允正在谋划着组建什么长安学院,当时他就觉得很紧张,只当天子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甚至对整个太学都不满意,准备另起炉灶了?

如今看来,天子依旧看重太学,并且太学为汉王朝最高学府的地位不容动摇,即便以后长安学院建立起来了,太学依旧是所有学子向往的圣地。

如果说这只是种辑的判断,还不是很摸的准的话,那么接下来刘轩就给他下了保证。

“不必担心,太学肯定会是大汉最高学府,我设立长安学院只是为了方便将教育普及到天下,同时太学也可以就近挑选出色的俊杰!”

种辑闻言大喜,原来天子建立学院还有这么一层意思,那不就是说这些学院不过是太学的下属部门吗?

实际上也差不多,刘轩并不准备再单独开设个部门,而是直接将新的学院纳入现有的体系中,国子监就会慢慢变成一个类似后来教育部的存在。

而博士祭酒自然就是那教育部长。

当然真想做到那一步,职权上肯定会有变动,但有一点刘轩不准备改变,那就是博士祭酒负啧管理太学十四名博士这一点。

只有让博士祭酒更亲密的了解这些教育他人的博士,才能真正明白教育的难处,在提出建议的时候才会更加符合实际。他可不希望以后自己的手下们总是提出一些莫名其妙-,完全不切实际的脑残建议。

虽然他身为皇帝可以否决,但终究让人厌烦不是?

让种辑退了下去,刘轩长出一口气。

这几个月里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他本来预想的轻松日子似乎并没有到来,先是三公的人选,然后就是因为甄宓的缘由导致祢衡唆使学子们阄事,自己顺势杀了这一帮子人以及孔融后,又忙了一阵善后——哪怕到现在,善后的事情也没完全结束,刘轩的恶名反而因为时间的推移渐渐传遍了天下。

尤其是在袁绍统治下的河北地区,刘轩简直成为了比秦皇、商纣还要荒唐残暴的昏君。

对于这种情况,刘晔通过各个渠道收集来的情报上都有提及,并最终汇报到了天子耳中,对此刘轩是懒得理会的——反正过阵子就要和这家伙算账,也不急于一时。

至于眼前,因为马腾与韩遂进京,他得好好安排安排这两个已经彻底投诚的两位诸侯。

ps:白天在外忙了半天多,现在又要出去,今天看来只能一章了…!。

第90章马腾的心思

看着面前坐着的这两位,刘轩似乎依稀能够看到西北严酷的环境。虽然如今的西北并不如后来那样遍地荒漠,满是黄沙,但复杂的民族结构以及位处边境、四面环伺强敌的战略位置,还是让任何一名驻守当地的官员心力交瘁。

看看马腾再看看韩遂,两人应该正是壮年时节,但两人的鬓角都已经挂上了白霜,额头上也有数道如刀刻一般的皱纹。

不过这两个汉子身材都极为壮硕,哪怕是坐在那里也自有一股如山岳般的气势,即便是不认得两人的见到了,也晓得这两个绝对是当今天下数得上名号的人物之一。

在刘轩打量两人的时候,韩遂也在偷偷的打量天子。

与马腾早早见过刘轩并且表示效忠不同,韩遂在当初选择了避而不见,然后退回凉州割据称雄。

仅仅只是在名义上向朝廷表示了自己的忠诚,一直到后来朝廷的触手渐渐深入到了凉州,使得自己的实力日渐衰弱,眼见割据一方已经不可能了这才进京表示效忠。就因为这些原因,韩遂今天的心情是颇为紧张的,就怕天子和自己计较过去那些事情。

毕竟眼下不比当初,当初自己是有足够的底气的,可是现在?马腾和朝廷的禁军就在自己家门口驻扎着,若自己真有异心,那些家伙立刻就能杀进金城郡中将自己的兵马屠戮一空。

尤其是通过马腾知道了朝廷掌握着一些神奇的力量,而朝廷中的那些诸如吕布等大将都已经强的匪夷所思了之后,韩遂更加感到害怕。

许是感觉到了韩遂的惊惧,刘轩暗自得意的同时也在安抚这名镇守边疆的大将。他虽然不会再用韩遂去镇守西凉了,但是即便留在朝内,那也是要继续用的,能拉拢到自己这边总归是件好事。

相比起来,马腾倒是不用太过在意,自打马腾将马超送来了之后,就意味着马腾不会有什么异心了,何况眼下还自己亲自入京,交卸武威太守一职。

马腾的武威太守以及韩遂的金城太守,都会交给其他人接任,这一次两人进京虽然没带家眷,但看这架势就知道,他们两个都不准备离开京城了,就看天子准备如何安排,若是安排的妥当就继续做官,要是不满意,可能顺势就回家当个富家翁去了,这些年两人在西北也没少积攒财物,下半辈子肯定是不用愁了。

刘轩对两人也的确有足够的安排,首先就是光禄勋以及少府两个位置迟迟没有定下,刘轩见朝堂诸公也提不出合适人选,就准备用这两个位置来收买面前两位。

在与三公以及六部尚书商讨了之后,因这两人也算是颇有名望,所以也没什么反对之声,因此在与韩遂以及马腾聊了聊琐碎事之后,大致确定了两人的想法刘轩就基本将这事情给定了下来。

对此两个人自然没什么不满,从一位郡守升为九卿之一,那还有什么不满的?原本韩遂觉得能够在朝中谋个闲差就不错了,没想到天子倒是丝毫不计较自己过去那些事,还封自己为少府……无他,好好为天子效力就是了。

至于马腾?得封光禄勋后心中也是万分高兴,而他的心思其实要比韩遂更加复杂一些。

而归根究底,还是在他儿子马超那里。

他儿子马超如今在禁军中干的不错,前些阵子还听闻天子将马超调进了羽林骑担任张辽的副手。

对于这次凋零,马腾实际上有些想差了。

对于张辽,马腾了解的不错,大致上的印象就是这名年轻人是天子的近卫,而其统帅的羽林骑是天子的近卫军,平时是不调动的,大多数时候都只是驻扎京师,偶尔会往北面转一圈。

而刘轩登基以来,由始至终羽林骑都没有真正的上过战场,这么一支部队虽然地位足够,但想要建功立业的话明显不是一个好去处。

马腾以为刘轩是不放心自己父子,毕竟父亲是一地太守,有兵有民还兼了个凉州都督,可谓是大权在握。

若儿子再统兵在外,那父子一旦联合起来朝廷根本难以控制,所以天子将马超调入近卫军就近监视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举动。

马腾思考了良久,觉得自己在外面也干不了几年,毕竟朝廷肯定会收回地方大权的。与其等到那时候被迫交出权力,还不如主动一点,然后给自己儿子争取一个更好的发展前途。

同时,自己若能入朝为官,天子自然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马超,同时自己还能给马超当个内援。

相比起年轻人,马腾更明白朝堂上若没个熟悉之人,即便是有兵权在手也不会过的多么舒坦,所以他觉得自己父子一在内一在外,才可以保证马家的兴盛。

对于这些小九九,刘轩虽然不知道,但他并不在乎,反正只要马家人不反自己并且好好做事,那么有点私心又能怎样?做人的哪个能没有私心?甚至有的人正是因为有私心,才能为他所用。

“对了,寿成在西北之时,与羌族可有过冲突?”

聊着聊着,刘轩突然想问问西北异族的事情,尤其是羌族的战力。马腾与羌族最是亲密,倒不知道有没有与羌族发生过武力冲突。

马腾点了点头:“其实冲突不少,毕竟羌族也并非是铁板一块,他们内部也时有纷争,微臣虽然与羌族交好,但也只是一部分羌人罢了!”

“原来如此……”刘轩点了点头:“那寿成与羌族冲突时,与你交好的那些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