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布尔班克 >

第2章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布尔班克-第2章

小说: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布尔班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球的种子长到成熟。终于,种子球完全长熟了,布尔班克取出种子,把这 

些包含了“罗斯早熟”马铃薯的丰富遗传性的种子播在地里,每一粒种子都 

萌芽了,生出了小叶,最后都长成茂盛的马铃薯植株。这些植株虽然都没有 

开花结籽,但在它们的地下部分长满了大大小小的块茎。 

     晚秋,挖掘马铃薯块的日子来到了,布尔班克小心翼翼地把每一株马铃 

薯挖出来,发现是一堆奇形怪状的小薯块,另一堆则薯块较大,但芽眼极深, 

还有一些是红色的,或是白色而粗糙的薯块,也有一些是外皮白色而光滑。 

布尔班克果断地抛弃了所有奇形怪状、芽眼深的、薯块虽大而不耐贮藏的品 

种,只保留了两块表面光滑、颜色发白,在各方面都优于曾经见过的任何马 

铃薯的薯块,把它繁殖成活下来。这株马铃薯的后代形成了一种新类型,这 

种新型马铃薯后来被人认为是举世无双的,值得用培育者的名字来命名,于 

是就把它叫做“布尔班克马铃薯”。 

     布尔班克马铃薯相当高产,同时品质相当好。这一新品种来得非常及时, 

在美国历史上它是为拓荒者们设计的一种植物,对于美国这个当时正在成长 

的国家发生了很大的作用,在战后重建家园的那些日子里,这种马铃薯成了 

拓荒者们的主要食物。它的另一最大贡献是使人们知道,改良植物的价值在 

于增加收获量而不需要增加任何费用。 

     继布尔班克马铃薯之后,布尔班克又育成了一些著名的李树新品种,其 

中最早育成的是布尔班克李和萨摩李等。 

     那时布尔班克已迁居到加利福尼亚,一天,他偶然看到一篇关于一个美 

国水手在日本的漫游记,书中提到那个水手吃过一种果肉红色、品质优异的 

李子。这种红色的李子吸引了布尔班克,他便请人专程去日本运回一批这种 

李苗。他把这些实生苗长出的枝条嫁接在金岭农场较老的李树上,使它们很 

快结了果。当时在日本广泛流行的李树繁殖方法是用种子,而不是像美国和 

欧洲国家那样用嫁接法。所以,布尔班克手中的这些日本实生苗都具有混合 

的遗传性,是杂交的产物。因此,收获之后,在最好的两棵中有一棵果实特 

别大,圆锥型,颜色红而且外面有白色的粉衣。无论是外貌、大小、滋味、 


… Page 9…

香气,这种果实都是非常悦人的。布尔班克非常喜欢它,因而很快使它成为 

一个极为可贵的新品种。后来,布尔班克把这种李介绍给美国农业部的果树 

栽培专家,在专家的建议下,加利福尼亚很多地方开始栽培这种李,布尔班 

克的名字又一次被用来命名他所培育出的新品种。从此,布尔班克李以它独 

特的外观和品质著称于世。在美国东部市场上尤其受到欢迎。 

     最好的两棵之中的另一棵也结出了特殊的果实,它的果肉是红色的,这 

正是那位美国水手在书中描述过,使布尔班克极为感兴趣的那种。因为果肉 

红色的李在欧洲李和美国李中是从未出现过的,另外,除了颜色,这种李还 

有一些特点,果形是圆球状,平均直径达5厘米,红色的果皮上覆盖着一层 

厚厚的浅蓝色的粉衣。果实成熟时非常可口,适于鲜食,也可以用来做果冻 

和果酱。因为本身的红色,所以做成果冻、果酱就不需要另加颜料了。布尔 

班克李和萨摩李都是布尔班克进行人工选择培育的结果。 

     在核果类果树中,樱桃也是一种容易发生变异的果树。同大多数果树一 

样,在培育新品种时,育种家必须利用实生苗。布尔班克深深地了解,植物 

变异倾向的存在是一件好事情,可以说,没有变异,也就没有育种工作。 

     樱桃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果树,它的果实成熟很早,常常是在初夏成熟, 

因为它的果实上市时间正是缺少水果的日子,所以它显然具有特殊的经济价 

值。樱桃的果实虽然不及桃、李、杏的果实大,但它具有诱人的外观:长长 

的果柄,鲜红的或深紫色的果实,晶莹细润,玲珑剔透,就像珍珠和玛瑙一 

般,深受人们喜爱。 

     樱桃是一种早熟的果树,但是能不能在现有的樱桃中选育出更加早熟的 

品种来满足市场呢?布尔班克认为是完全有可能的。为此,他把从各个地区 

取得的樱桃变种进行了杂交,这些变种来自俄国、日本、美国东部以及加利 

福尼亚。他先是用“早熟紫樱桃”同“鞑靼黑樱桃”进行杂交,在以后的进 

一步杂交中,他又把俄国樱桃、法国樱桃、英国樱桃和其他樱桃的遗传性添 

加进去,希望育成理想的樱桃新品种。 

     当然,仅仅把早熟作为目标是不够的,早熟的樱桃还应当同时具有丰产、 

果粒大、品质好、适合运输等特性才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所以在选育樱桃 

新品种时,必须注意到多种理想品质的结合,布尔班克的樱桃选种目标,固 

然必须以早熟为第一位,但它还必须是果实大、颜色鲜艳、味道甜、抗性强 

 (包括抗霜冻、抗病虫、抗鸟害、抗日晒)、耐贮藏、耐运输,同时还必须 

是丰产的。这里已经是10个以上的优良性状的结合了,而10个优良性状的 

结合在它们后代出现的机会只有一百万分之一左右。所以,布尔班克必须进 

行大量的杂交试验,从大量的实生后代中耐心细致地选择。 

     经过多年实验,布尔班克终于育成了巨型樱桃。这是一种美观、个大而 

丰产的品种,在一切性状上无与伦比。它的成熟期比以往任何一种樱桃还早 

熟两星期,市场上根本没有能同它竞争的品种。布尔班克的目标达到了,他 

是借着坚持不懈地年复一年地选择那些表现早熟的实生苗而取得的。 

     无核李是布尔班克创造的又一个奇迹。一位著名的果树栽培专家在布尔 

班克的李树旁,切开一只李的果实,那位果树专家用刀子小心翼翼地尽可能 

避开果实中心以免碰到核,却意外发现当刀子最后将李子切成两半时竟没有 

碰到任何阻碍!这就是布尔班克培育的一种无核李。他是怎样创造了这个奇 

迹呢? 

     早先,布尔班克听说有一种所谓没有种子的李,生长在法国,法国人视 


… Page 10…

为珍奇。1890年,布尔班克想办法得到了这种李的一些接穗,他把接穗嫁接 

在一株李树上,使它们结了果。果实是青蓝色的,很小,只有野浆果那么大, 

味道也极酸,果肉松软,无论生吃还是熟食都不适宜,树的外表也其貌不扬, 

只能算是一种杂乱多刺的灌木,谈不上什么价值。另外,这种李号称“无核”, 

实际上只能说是部分无核或核发育不完全。果实中含有相当大的种仁,种仁 

外面有一层厚的核壳,半盖着种仁。虽然这样,布尔班克还是发现了可以用 

作育种的原始材料,通过杂交和选育,可以在后代中发展这种半无核的特性, 

从而培育出完全无核的新品种。 

     第二年,布尔班克用法国制果干的李树花粉以及其他李树的花粉给“无 

核”野李授粉,得到了一些杂种实生苗,把这些杂种实生苗再行嫁接使它们 

提早结果。当然,在这些后代中果实是比野李增大了好多,但大都品质不理 

想,而且依然有核,其中极少数部分无核。布尔班克就用这些半无核的后代 

继续实验,以后进一步杂交的后代在各方面都表现了某种程度的进步。布尔 

班克把来自无核李的实生苗仍然嫁接在老龄树上,为了促使实生苗提早结 

果,这种方法是布尔班克经常采用的。就这样,经过反复多代的杂交、培育 

和选择之后,出现了很显著的进展:果实的个儿增大了,品质提高了,果实 

中的核片由大变小。1904年,布尔班克由许多实生苗中得到了两株李树,这 

两株李树外观良好,品质优良,产量很高,果实几乎全是无核的。通过布尔 

班克前后近15年的辛勤劳动,最后终于在李的果实中除去了核。在布尔班克 

名为“胜利”的无核李中,残余的核无论在体积还是重量上,都不超过果实 

的千分之一。 

     布尔班克无核李的育成是当时举世无双的成就。这项工作是相当困难 

的,因为“无核”这一特性是与生物体本身的愿望背道而驰的。生物生存的 

目的——如果说它有目的的话——是为了种子,为了传宗接代。果树在春天 

开出美丽的花,并不是为了招徕人们去观赏,而是在召唤昆虫替它们传粉, 

通过传粉而生长种子。它们在种子的外面长着甜蜜的厚厚一层果肉,一方面 

是保护里面的种子,另一方面又是在召唤人们和鸟兽替它传播种子。核果类 

果树果实内的种子并不多,一个果实里面只有一粒,李也是这样。但是人的 

需求与生物本身的需要往往是不一致的,“无核”,对于李树本身有害,但 

人类却非常欢迎它,并希望发展它。布尔班克培育无核李,就是希望植物服 

务于人类,在选育过程中,他必须要逆着果树固有的遗传性,发展和积累植 

物变异的倾向;这是困难之一。另外,正如在培育其他果树时所遇到的问题 

一样,人们对李的需要除无核而外,还要求它丰产,果实硕大,外观动人, 

味道鲜美,或适于制干,或适于生食,这就需要把无核特性与这些众多的特 

性结合起来。如果只管发展无核这一特性,而置其他特性于不顾,同样也是 

无的放矢。所以布尔班克实际上要克服两种遗传倾向:一方面,他要克服李 

的传统的生长核的倾向,另一方面他又要克服野生李缺乏优良栽培性状的倾 

向。 

     然而,尽管这项工作的困难性是如此之大,但是由于布尔班克对于植物 

遗传变异性的深刻认识和坚持不懈地实验,目的终于达到了。他不但育成了 

 “胜利”无核干用李,还育成了名为“奇迹”的无核李,这些无核李构成了 

李树的一个新族。 

     无核李的育成无疑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这是从人们的常识和习惯上可 

以清楚地了解到的,因为李的核对食用者毫无用处。也正因为如此,培育无 


… Page 11…

核李才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但是布尔班克认为培育无核李还有另一方面的 

理由,这是从果树本身考虑的。果树要生长种子外面的硬壳是相当费营养的, 

生长李核、桃核、杏核硬壳的坚实材料比生长果肉的材料要多几倍,甚至几 

十倍。因此,核果类果树在开花授粉结籽之后,都有一个相当长的硬核期, 

在这个时期里,树体的营养物质要供给果实生长那个硬核,因而果肉就不能 

生或生长很慢,必须等到核长好以后,才能重新使果实生长肥大。所以,可 

以预测到,如果其他条件都一样,那么一株结无核果实的树在产量上至少会 

比一株结有核果实的树大两倍。正因为这样,所以布尔班克把培养无核李这 

一巧夺天工的工作叫做“教导植物节约的一个实验”。 

     桃是一种色、香、味俱美的果实,但美中不足的是桃外面往往生有密密 

的绒毛,这些绒毛也许是为了抵抗昆虫、病菌的袭击而生成的,对桃本身是 

有利的,但吃桃的人大多不喜欢。有些神经敏感的人见了毛就不寒而栗,就 

像见了老鼠和蛇那样可怕。因此,去掉桃果上的绒毛似乎是人们的一种愿望。 

     有一位种果树的人对布尔班克说:“布尔班克先生,您为什么不除去桃 

上的绒毛呢?只要您能除去那层绒毛,我们大家会捐款为您建造一个纪念 

碑。” 

     布尔班克回答说:“在你我出世的千万年之前,自然已经除去了桃上的 

绒毛了。您知道的油桃就是这样没有毛的桃。” 

      “但油桃是完全不能算桃的”,对方反对说,“如果油桃能叫做桃的话, 

那它也只是一种失去了美味的桃。我们要的是一种无绒毛的真正的桃,能保 

留桃的真滋味。” 

      “好吧,既然这样,我想用不了很久就能满足您的要求。”布尔班克诙 

谐地回答说,“我把我的实验推进一两步,然后我就准备向您要那个纪念碑 

了。” 

     桃和油桃是“堂兄妹”,它们的树形和果实外貌极相似,血缘也很相近, 

在自然界它们甚至可以互相转变,在有毛桃的后代中有时偶尔会出现一个结 

光皮果实的植株。正因为如此,所以布尔班克认为桃的祖先类型应当是油桃, 

即光皮桃,只是在很早以前光皮桃发生芽变或突变才产生了有毛的桃,现今 

的桃就是那种有毛桃繁衍的后裔。 

     桃和油桃很容易杂交,在果园中,这种“堂兄妹”的联姻蜜蜂就可以帮 

忙。布尔班克在1895年用白油桃的花粉给“穆尔”桃授粉。白油桃有一种优 

美的香气,个儿大,核也大,果肉是白色的,它有光滑的果实,但吃起来太 

酸;而穆尔桃很甜,有坚实的黄色果肉,核很小,离核。布尔班克希望把白 

油桃和穆尔桃的优良特性综合在一起,使果实既香甜爽口又把绒毛去掉。经 

过五六代的培育,布尔班克终于又达到了目的,培育出一系列优良的光皮桃 

品种,“优质桃”、“国桃”、“丰产桃”就是其中的优秀成员。布尔班克 

这样描述“丰产桃”: 

      “这种桃是健壮的,每一季它都满满地结了一树甜美无比的果实。这种 

桃是白皮的,上面有许多美丽的斑点和深红与浅红色的阴影,果肉呈浅柠檬 

黄色,由穆尔桃的较深颜色和油桃的白色混和而成。这种桃有一种不可形容 

的美味,胜过一切其他的桃。” 

     如果说,布尔班克培育光皮的桃还不算稀奇的话,那么他培育世界上从 

来没有过的“李—杏”新种,会使任何人感到惊讶。 

     李和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物种,布尔班克清楚地知道李和杏在一般情况 


… Page 12…

下互相授粉是不能结果的。但他认为,植物改良可以达到的程度是没有限度 

的,只要有勤劳的手和活泼的头脑,植物改良的巨大可能性就会变为现实, 

物种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遗传鸿沟。 

     布尔班克使李和杏进行了杂交,他把李的花粉撒在杏花上,也把杏花的 

粉撒在李花上。但是,这个试验很久没有进展,大自然的规律仿佛在对他说: 

这个努力是徒劳的。然而正当布尔班克对取得成功感到无望的时候,自然却 

又在他的面前展现了一线光明。他发现了几棵杂种实生苗,混生在一群实生 

苗中,这些杂种苗是日本李的花接受了各种杏树花粉所产生的种子长出来 

的。布尔班克仔细察看了它们,根据叶子、树皮、芽子的情况看,既不同于 

母本李树,又不同于父本杏树,尤其是幼树的根更是如此。杏树的根是鲜红 

色的,李树的根是黄、浅黄或白色的,而杂种实生苗的根呈现出各种深浅不 

一的红色,表现了李和杏的混和性状或中间类型。当布尔班克把它们嫁接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