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踏实人生-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侨屏艘蝗ψ樱胧遣幌牒脱矣欣赐�
许夫人开口对贾敏道:“前几日,我家老太太过寿,薛家还来人了,我和薛太太聊了几句,她提到你们家,我还纳闷呢,你们家什么时候多了门亲戚。”薛家初来乍到定会上下打点,知府家更是重中之重,许夫人意在摸清林家和薛家的关系,才好拿捏分寸便宜行事。贾敏笑了笑,不以为意,林海的位子万不能与他人有瓜葛,由其是盐税这个衙门里头,她并不介意别人知道她对薛家的态度。
许夫人回转了心思,便专心致志的听戏了,她自嘲了一下,真是越来越糊涂了,若是贾敏和薛家有来往,那便不会把薛家太□□排在外面的花厅里。
不多时,便有乳母抱着黛玉由丫头们簇拥而来,黛玉上穿大红缂丝万字福的小袄,下系着五色锦盘金彩绣祾裙,显得眉目如画,肌肤胜雪,,因她年纪小,皮肤娇嫩,贾敏不敢给她戴首饰,脖子上只带了在庙里开过光的寄名锁,手上带了一串金铃铛,那铃铛共有十二颗,刻成十二种花卉摸样。黛玉看见母亲,便伸手要抱,手上的铃铛叮叮作响。
贾敏笑着接过女儿,问道:“你抓了什么呀?”“笔,书,写字。”黛玉仰着小脸答道。旁人见此,忙夸奖黛玉肖父,必成谢氏易安一般的才女。贾敏笑言:“我只求她能知书达理便可。”
贾敏到晚间与林海闲话:“今日玉儿抓了笔和书,别人不知道,我可是知道的,她还记挂着旸哥儿领她写字玩呢。”
林海笑言:“他们兄妹感情好,抓周不过是图个吉利罢了,难道不抓诗书笔墨之物,玉儿就不钟灵毓秀了?”
贾敏靠在大红迎枕上:“我倒是真不希望玉儿成谢氏易安那样的人才。”
林海道:“我倒希望玉儿有林下之风。”
贾敏笑而不语,做父亲希望子女能才华横溢,出人头地,做母亲总是更希望子女平安喜乐。谢氏易安晚年皆不如意,她还是希望玉儿能平平安安的,再说盛名在外对女子并非好事。
第10章 南甄家(捉虫)
黛玉周岁过后,林家内宅便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林旸依旧埋头苦读,黛玉依旧很爱缠着他,每每林旸下了课,都要去书房找林旸,贾敏怕黛玉打扰到林旸,林旸却不以为意,黛玉在他身边一直很乖巧,老老实实的坐在林旸身边,听林旸念书或者看林旸写字,等到林旸休息时,才向林旸撒娇。贾敏见状,也就不阻止他们兄妹俩了。
林旸没过多久,就发现黛玉十分聪明,她在一边听林旸背书,就记住了。他看了一会正坐在毯子上欢快的玩着布老虎的黛玉,开口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黛玉奶声奶气的回答道。林旸又开口道:“天王盖地虎。”黛玉这才抬起头,看着哥哥,眼睛里带着疑惑,她歪着头想了一会,对林旸笑起来,露出了米粒大小的牙齿,“布老虎,给哥哥。”说着便把手中的玩偶递到林旸手中。
林旸松了口气,他自嘲自己算是读书读傻了,因为黛玉聪明伶俐就怀疑她换了个芯子。殊不知曹公笔下的林黛玉就是心比比干多一窍的风流灵巧的人物。他摸了摸黛玉的小脑袋,表扬她:“晏晏真聪明。”
这边林旸和黛玉其乐融融,那边贾敏可称不上愉悦,贾府来了书信,一是贾琏和王熙凤成亲,二是贾家过了年开春便将贾元春送到宫里。头件事,贾敏早就知道,虽然不满贾家两代都和王家联姻,可她也管不着,也管不了。
可第二件事,国公府嫡出的女孩送进宫伺候人,一想起来,贾敏气的晚饭都没有吃,林旸晚上请安的时候便知道了,先让徐华家的做些易克化的东西,又慢慢劝慰贾敏。林旸也大体明白贾敏的心思,娘家是出嫁的姑娘在婆家站稳脚跟的助力,可是贾敏的娘家也太不争气了,贾赦降等袭爵,成了宅男,贾政不通俗务,十几年都是个员外郎。贾家的下一代,贾珠看着是个好的,可是连着两科都没考中。贾琏更是不行了,文不成武不就的,打理庶务。至于贾宝玉,贾敏也听到一些风声,虽然聪明伶俐,可惜不喜欢读书,据说还喜欢吃胭脂,老了又是一个贾赦。
林旸接过丫鬟手里的百合莲子赤豆羹,奉给了贾敏,贾敏接过来,用瓷勺搅了几下,还是没心情吃,信中说的倒好,说是让贾元春去当女官,可谁不知道是去伺候人的。这也就罢了,这当祖母的,当爹妈的不心疼女儿,非要送进去,她一个做姑母的也不好插手,日后有机会帮衬下便是了,可是最糟的是,贾母竟然走了甄家的路子,说什么贾家和甄家是老亲,不过是当年甄家的女儿嫁给了贾敏祖父的庶弟,贾敏祖父才推荐甄家媳妇成了圣人的乳母,甄家这才发了家。
后来昭惠皇后殁了之后,甄家的奉圣夫人便将自己的嫡出女儿送进宫里,一进宫便是妃位,后来诞下十一皇子,加封为贵妃,宠冠后宫。贾母走了甄贵妃的路子,要将贾元春送进甄贵妃的宫里。甄家凭什么那么好心帮助贾家,难道是为了拉拢贾家,贾敏冷笑一下,怕是拉拢他们林家才是,林家可不想搅合进去,说什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是十一皇子得了大造化什么的,林家才瞧不上这些裙带关系。
与儿子吐槽一番,贾敏心里才觉得好受些,幸好林家文官科举出身,贾家是勋贵之家,又因林家在南边多年,在外人眼中与贾家关系并不亲密。
劝完母亲的林旸,却睡不着觉,甄家在江南省嚣张跋扈,他也多有耳闻,不过他想着书中甄家也是抄家的结局,并不曾在意,今日听到贾敏絮叨,他才知道甄家的一举一动关系着江南省的局势,而且他今日才知道的是甄家竟然还是一位皇子的母家,这样看来,甄家倒是不能小觑了。
林旸去了林海的书房,正在处理公务的林海一愣,便让林旸进来了,看着灯下俊逸挺拔的儿子,林海有些欣慰,问道:“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明日还要上课呢,不早早休息。”
林旸犹豫片刻回答道:“儿子从母亲那里过来,得知甄家帮贾家的表姐进宫。”
林海嗯一声表示早就知道了,林旸低语道:“儿子怕甄家借此拉拢咱们家。”
林海反问道:“拉拢咱们不好么,至少等那位皇子上位,还有从龙之功呢?”
“父亲。”林旸赶忙反驳道:“父亲是圣上的人,只要一心忠于圣上,日后那个皇子上位都能善终,善待父亲这样的老臣,再说儿子看来那位十一皇子未必能有那个造化。”林旸说完,才见林海笑了,知道父亲是故意这样问的。
“你说的没错。”林海很欣慰儿子的见识,“咱们的身上幼年登基,曾受制于高祖的敬宪皇后及敬宪皇后的母家。如今的太后和昭惠皇后的母家都知道圣上是如何铲除外戚的,因此而安安分分的。可惜现在诸位皇子的母家都不知晓,在圣人眼中,谁蹦跶的越欢,离那个位子就越远。”
林海冷笑道:“甄家也太胆大妄为了,江南巡抚和江西巡抚皆是甄家的人,算是架空了两江总督,又把手伸到闽浙总督那里,闽浙总督姚中行可是圣上的伴读,内定入阁的人,岂能被甄家咬了,只不过是看在皇上宠爱十一皇子的面上,不肯闹大了,让甄家吃了暗亏而已。”
林旸在一边听得心惊肉跳,甄家如此大胆,“那父亲您可是握着江南省的钱袋子,甄家不会对您……”他有些懊恼自己没有早日发现其中的关键。
“为父暂时无妨,甄家也知道江南省的盐税一大部分都是入了圣上的内库的,而且账册税银都是由都指挥使派人押送到京城,都指挥使是太后的侄子,也是你杨先生的堂叔了。为父的房师是内阁首辅王大人,他好歹能护着为父几分。”林海对自己的境地并不担心。
可是林旸想起书中林海死于任上,难道到后来情势有变化。
林海见林旸一副情绪低沉的摸样,便笑言:“可能甄家还瞧不上我们呢,他的小舅子是江南布政使早就将江南省的其他赋税抓在手里了,再说他想要拉拢是你二舅母的兄长王子腾罢了。”王家就这一个出息的人,而且因为救驾的功劳成为了圣人的心腹,甄家早就想拉拢他了。
林海拍了拍林旸的肩膀:“为父的位子独立于三司之外的,你多想也无意,与其想着削弱敌人,倒不如强大自己,无论敌人有什么样的攻势,自己强大了都能抵挡。好了,你快回去吧。”
林旸回去之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也知道皇子争位,不过他一直觉得离他很远,可是今日他才后知后觉,夺嫡的浪潮离他那么近,一不小心变粉身碎骨,虽然林海有王首辅为依仗,可是王首辅年纪已经大了,指不定那天就撑不下去,如果继任的首辅和王首辅关系不好,林家怕是危在旦夕。
第二日林旸便盯着一副黑眼圈去上课,杨希盯了他半响,嗤笑一声:“什么事到值当你这样?”
“先生,林家之危迫在眉睫啊。”林旸开口道。
“所以呢,你是有能力斗倒甄家,还是有能力让你父亲离开江南省。”
林旸哑口无言。
“你还是好好读书吧,早日科举出来早日能帮你父亲。”杨希一句话让林旸豁然开朗,他之前一直在父母的保护之下,而且他有着再世为人这一作弊神器,在前世看到书中写的那些穿越前辈对状元、探花之位如囊中取物那么简单,他也一直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比那些一同参加科考的人更有能力,因此对于科考一道他并不是十分用心,县试和府试能顺利过去,一半是因为他还是有才华,而另一半怕是因为他姓林。如果他一直是这种态度,那么以后的乡试和会试,他肯定过不了,而且他自己的自尊心又强,定会备受打击。说到底,他也犯了穿越者那种自命不凡的毛病,仗着自己是从21世纪穿来的,便瞧不起古人了。想来他父亲和先生都发现了他的毛病了,所以才阻止他去参加院试。
林旸自此开始用心踏实学习了,每日卯时起,亥时才睡,也不许黛玉去找书房找他,只和黛玉说好每天晚饭陪她一起玩耍一会。贾敏也发现林旸的变化,便去问林海,林海便将他和林旸的谈话将于贾敏听,贾敏听了沉默不语,林海搂过妻子的肩膀道:“我们不能护着他一辈子,从得让他见些风雨。”贾敏握住林海的手:“老爷,咱们回姑苏致仕吧。”林海有些错愕,想要回答,却看见贾敏的眼睛含着泪,“自知道老爷担任这个位子以来,我一直提着这颗心,生怕老爷……他们天家想怎么斗都可以,拉上咱们家做什么。”林海抱住妻子不语,他已经坐在这个位子上了,只能向前,不能后退了。
第11章 林旸院试(捉虫)
过了年,贾元春便在贾家和甄家的操作下,顺利的入了宫,成为甄贵妃身边的女史。贾敏接到书信扫了几眼便将书信扔到一边,而她的儿子林旸,正坐在贡院里参加院试。
院试考了一篇经义,倒是简单,是林旸做过的,可是贴经有些刁钻,江南文风鼎盛,才子倍出,因而官员出题的时候很是刁钻,这次的贴经竟然全部出自《春秋》,《春秋》冗杂难记,即便是科举之人也多是通读一遍,少有熟读的。幸好林旸喜《春秋》微言大义,字字珠玑。
林旸有了底气,打了底稿,仔细的检查确定无误后,这才开始誊抄起来。殿试不用誊录,评卷关键往往在应试者的书法,甚至到了“抑文重字”的程度,所以科举之人大多习馆阁体。前世林旸习欧体,今世练起馆阁体倒也不难。他检查了一遍,便提前交卷了。
他的小厮三七和艾草正在贡院门口的茶寮里焦急的等待林旸,待看见林旸出来,艾草便小跑过去,倒是三七和身边一个小厮打扮的人告辞之后,才跑过去。一人接过篮子,一人问道:“大爷答完了,大爷真是才华敏捷,我特意看了一下,还没几个人出来呢。”三人一同向马车那边走去。马车里备了吃食,林旸看了一眼,都是冷冰冰的点心,他一点也不想用,只喝了几口热茶,三七见状,便让车夫走的快些,以便早早到家让林旸用上热饭。
院试的成绩很快出来了,林旸的成绩很好,竟然高居榜首。林旸在老宅里应酬完前来道喜的人,便让艾草看着收拾东西,他自己带着三七去林家在姑苏的庄子里巡视一番,一来看有没有人偷奸耍滑,二来了解一些稼穑之事。
林旸刚领着三七骑马出门,便见到一群人围在一起,林旸还有些少年心性,便让三七打探一番,不多时三七便过来,对林旸道:“大爷,前面有人卖身葬父。”林旸一听顿时没了兴趣,调转马头准备改道而行,三七还想看热闹道:“大爷不去看看,我见好多人围着呢,还有几个公子哥都争着给钱呢。”林旸耻笑那些人一下,道:“都是群蠢货。”
林旸还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遇到卖身葬父这样狗血的事情,他前一世看电视剧中男主对卖身葬父的女主一见钟情,两人迅速勾搭在一起,就有些腻味。这一世,了解了这个时代的规则之后,更是对这类事情敬谢不敏,丫环仆妇买卖自然有牙行,要是想自卖自身,直接去牙行就行了,在这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卖身,那是在钓傻子呢,那孝女弱不胜衣,宛如风中的白莲花,男人见了必生怜爱,花了价钱买回去,买那孝女的银子都够买几个□□好的丫鬟了,傻子才会买一个不能使唤的摆设丫鬟。
林旸干净利索的和三七掉头就走,倒是让站在街边茶楼之上的人一直看着他们的人吃了一惊,那人十六七岁的年纪,面容清丽娟秀,貌若好女,穿了件宝蓝色遍地锦的直缀,用金冠束发,玄色暗纹腰带用金累丝三龙捧珠的绦环系着,更显得身子挺拔,腰间缀着玉佩,香囊等物,静静的站在窗边,光彩照人。
那人笑了起来:“这林旸倒是个机灵的。”又问道:“你前几日从他小厮口中什么也没打听到。”
身后的侍从恭敬的回答道:“属下无能,每当属下打听林家的事,那小厮便闪烁其词,只肯与属下聊风俗人情。”
那下人犹豫片刻才道:“主子真要替七爷拉拢林海么。”
那人轻笑起来:“林海是皇上的人,我自然不敢拉拢他,也拉拢不了他,不过,既然是七哥意思,少不得去林家走上一遭才能向七哥交代过去。”
那人自言自语:“能在汤山之变全身而退,而且依旧是心腹得到重用的人,还真是让人心动。”
那人打定主意转身离去,边走边对侍从说道:“把人处理干净。”“是。”恭敬的回话中却透着肃杀之气。
姑苏城内无人注意到,那卖身女最后怎么样了。倒是林旸觉得就像看了前面所有的电视剧,只差了最后一集没看那样心里痒痒,又想知道事情会不会像小说里一样,孝女和买她的公子情定终生,便让三七去打听,三七回来却一脸沮丧:“大爷,没打听出来。没人知道那卖身女去哪里了。”也是那人觉得林旸小小年纪好糊弄,因此设局并不严谨,令人草草处理了那卖身女。林旸听后觉得有些古怪,觉得是有人设套给他一样,自从知道林家的处境,林旸有些如惊弓之鸟,越发肯定这件事和自己有关,心中暗生警惕,决定提前回家。
林旸回到家的时间却是不巧,林海和杨希出去踏青了,贾敏出去探病了,只有黛玉一人在家。听到哥哥回来的消息,黛玉便蹬蹬跑出去,后面的乳母赶忙放下手中的碗,跟了过去,一见林旸,黛玉便扑过去,黛玉因年纪小,起床晚些,此时才刚刚起床,还带点惺忪,头发被梳成包包头,两边各攒一朵珠花。林旸抱起她,忍不住在她粉嫩嫩的脸颊亲了一口。“晏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