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太后纪事-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她回了娘家,可是待得并不舒服,下人表面恭敬,实则怠慢。大嫂的态度也大不如前,对她似乎依旧亲密,可实际上,却对她百般敷衍,她心中虽气,却也碍于现在的身份,不敢质问于她,只能暗自忍耐。
------题外话------
感谢大家的礼物和票票——
Kriston 送了15颗钻石
qquser8972165 送了1朵鲜花
458449504 投了1票(5热度)
458449504 投了3票
天空如此晴朗 投了12票
lxgy033 投了1票
150**6378 投了1票
136**4715 投了2票
520fbx馨 投了1票
手机坏了,没办法统计月票了,o(╯□╰)o感谢大家的支持。(╯3╰)(╯3╰)(╯3╰
☆、第四十八章 营啸
第四十八章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现在的她,已经不是梁家的大小姐了,而是客人了,不能像以前一样理所当然地住在梁府了。
若是母亲依旧主持中馈倒也罢了,偏偏母亲年事渐高,精力不济,早已经将管家权交到了大嫂手上,大嫂手段高超,治家严谨,阖府上下上百口下人,都被她收拾地服服帖帖的,就连母亲都对她十分信任。
她还需要靠梁家来保全自己的小命,就算受了委屈,又如何肯在这时候得罪她?
因此,只能强自忍耐,连母亲都不敢告诉。她本就焦虑难安,心事重重,再加上这份憋屈,不过是几天时间,整个人就瘦了一大圈,憔悴不已。
就在梁诗兰用过晚饭,正在思考自己未来的时候,突然听下人回禀,大嫂来了。
梁诗兰只能打起精神,摆出笑脸迎了上去,亲热地说道:“哪阵风把嫂嫂给吹过来了?大晚上的,更深露重,万一受凉怎么办?有什么事让跑腿的婆子过来传一声也就是了,何必亲自跑一趟?”
石氏笑盈盈地坐了下来,脸上不带丝毫不满,甚至还带了几分亲近和关心,仿佛暗示下人怠慢梁诗兰的人不是她一般。
“我是特意来给妹妹道喜来着。”石氏说道。
“道喜?”梁诗兰愕然,随后苦笑道:“嫂嫂不要说笑了,这喜从何来呀?”
石氏端起茶盏用茶盖拨弄了一下茶末,轻轻啜饮一口,这才看了她一眼,似笑非笑地说道:“莫非妹妹还没收到消息?秦家军成功守住了城门,跟宋家军势均力敌,听说,秦家军还未尽全力,想必守住城门不是问题,这难道不是喜事吗?”
梁诗兰闻言,心中顿时咯噔一下,却莫名地感到有些不安,她生怕石氏看穿自己的异常,追根究底,连忙低下头去,平复自己的心情,等她再抬起头来时,她的脸上已经露出了一个惊喜的笑容,说道:“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
说着,又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口中喃喃道:“佛祖保佑,阿弥陀佛。”
石氏见她一副故作不知,惺惺作态的模样,眼中的嘲弄几乎都要溢出来了。
梁诗兰若是彻底跟大元帅府闹翻,等秦家打完了仗,腾出手来,收拾地可都是他们梁家了。
一想到这里,石氏心中就暗恨,真是成事不足吧,败事有余的东西。
别人家的女儿出家后都是拉扯家族,给家族带来无数利益,可她呢,专门坑他们梁家。这么大的事情,丝毫没有通知他们,就这么偷偷跑了回来,还几乎将秦家彻底得罪死了,亏她还有脸赖在梁家。
但是碍于那一点不能言说的可能,她便决定将她留下来,当成筹码来用。
想到这里,石氏微笑道:“确实是佛祖保佑,等秦家军打退敌军之后,必定会将你接回去的,你安心在家里住着便是了,不要多想,我还等着你飞黄腾达后,提携一下梁家呢!万事不用跟我客气。”
若是梁诗兰打消那种不明智地念头,乖乖当他们的筹码,她不介意给她一点好处,对她好一点。
梁诗兰闻言后背一僵,额头上顿时冒出了虚汗,有些怀疑她是不是知道了什么,嘴上却说道:“那我就先谢过大嫂了。”
“都是自家人,客气什么?”石氏看了她一眼,站起身来,说道:“时间不早了,我就不打扰你了。你若是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让人告诉我。”
“是,嫂嫂,我送你!”梁诗兰含笑将石氏给送走了。
石氏离开之后,梁诗兰再也支撑不住连上的笑容,脸色惨白,还带着几分惶恐和不安,她有些惊慌地看向钱妈妈说道:“奶娘,你说,这石氏是不是知道我们的处境了?要不然,她话里话外,都是要我们回去呢!”
她这是不是在敲打她?
钱妈妈也有些摸不准,心中十分混乱,只能捡着几句好话说道:“小姐别多想,老奴就没听出她有敲打之意,应该只是个巧合,若是被她发现了,她应该不至于这么平静。”
“是呀,小姐,您可千万不要自己吓自己呀!”瑶琴也劝道,“如今正在打仗,所有人都闭门不出,少夫人怎么有空在这种时候去查小姐的事情。”
梁诗兰听了这话,心里的惶恐才少了些。然而,想到离开秦府前,太夫人说的那那番话,不由又是惊慌,又是后悔。她哪知道,自己不过是想要回娘家避避难而已,就会被太夫人给撵了。
现在梁家早已经没了她的立足之地,无时无刻不在看人眼色,仰人鼻息而活,宛如惊弓之鸟一般,生怕被人拆穿,甚至还不如待在秦家安稳,至少那是她的“家”,能够让她安心的地方。
梁诗兰深吸一口气,认命一般地说道:“事情已经做下,想反悔也不成了,现在我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她不希望秦家获胜,她更希望宋家军打进来,她就不用再去面对那种让她尴尬为难的事情了。
秦姝可不知道有人在盼着秦家军失败,盼着宋家军打进来,否则,她说不定当初就直接杀了她,而不是仁慈地放她回娘家了。
秦姝晚上也没有回城,而是留在了沿岸驻地,写写画画,分析敌我之间的优劣,分析战术。饭后,还没忘记慰问伤员。
秦家军依旧十分戒备,他们不主动攻打宋良秀,但并不意味着宋家军不会打进来呀!当然,这种可能性不大。
这次红莲军和秦家军的损失不可谓不大,看着那些一个个被记载在册的战死之人的人名,秦姝的心都在滴血。
战争是残酷的,这一点,她从来都知道。
可是,战争又是必不可少的,和平是通过战争来实现,只有消灭所有敌人,天下一统,战争才能结束。
尽管心中难受惋惜,但她的情绪还是很好的控制住了。
“首领,天不早了,您该休息了。”路青苗忍不住提醒道,现在已经是深更半夜了,不休息怎么行?何况今天,首领还那么累……
秦姝没有逞强,简单地洗漱之后,正打算躺下休息,忽然问道:“那何家被关在地牢里,可问出什么话来没有?”
路青苗蹙了蹙眉说道:“何家不肯承认通敌罪行,将所有的黑锅都甩给了何韵婷,口口声声只说冤枉。”
“是吗?”秦姝也不在意,“无论是何家还是何韵婷,反正都是何家的人,一个通敌的罪名是跑不了的。罢了,不说这个了,我睡了,你也回去休息吧!”
秦姝说完,果然打了一个哈欠,躺在了营帐内不怎么舒服的床上,转瞬就进入了梦乡。
次日清晨,宋家主船舰上,一声尖叫突破云霄,引得众人大惊,还以为是敌袭,瞬间拿起武器戒备起来,各个船舰上,都引起了不小的骚乱。
昨天秦家军的突袭,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阴影,不免有点反应过度。
最后发现,只是何韵婷突然大吼大叫,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那何氏怎么回事?一点军营的规矩都不懂。”士兵们忍不住抱怨道。“她这样,大元帅竟也能容忍她?”
要知道,在兵营里,规矩是十分森严的,高声叫喊,造谣都会受到最严厉地处分,军营,是肃杀严肃之地,可不是让小娘们捣乱的。
当然,昨天的那群母老虎,就另当别论了。
她们可并不比他们差,虽然双方都杀红了眼,你杀了我,我杀了你,但让宋家军对那支女子军队刮目相看。
军营里原本压力就大,昨天又经过了生死拼杀,士兵们的神经都十分紧绷,一点风吹草动,极有可能就会引起营啸,到时候营地里必定大乱,不用秦家军攻过来,他们自己就完蛋了,若真如此,那何氏就是死一万次都不够。
因此,不只是小兵们腹诽抱怨,就是将领们都对何韵婷十分有意见。
赵将军最是沉不住气,竭力安抚住树底下的兵之后,他立即就去见宋良秀了,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元帅,那何氏我看实在不该继续留在船上了,今天这一次没引起太大的骚动。可谁知道,她会不会突然再胡乱吼叫呢,女人的声音又尖锐,引起军营暴动,可就不会像今天这么好控制了。”
他虽然冲动,对自己手下的兵却十分爱护。他本就看不惯女子在军营,一个红衣也就罢了,不过是个下人,偏偏又来了一个不安分的何韵婷,这让他心中的不满达到了极点。
宋良秀闻言,皱起眉头,随后舒展眉头,安抚他道:“你说得极有道理,我何尝不知这一点。但是,何姑娘家人入狱,她又身受重伤,若是将她赶下船,她又能去哪里呢!到底是一条人命。”
“可就任由她在营地里胡闹?任由她扰乱军心,引起骚乱?”赵将军不服气地说道,看向宋良秀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失望之色。
“在元帅眼中,将士们的性命不应该才是最重要的吗?难不成我们这么多人的性命,还不如区区一名女子?”
☆、第四十九章 撕
“当然不是,你们都是我的家人,在我眼里,没有比将士们的性命更加重要的了。”宋良秀听出了赵将军的不满,微微叹了口气解释道,“何氏也是我的属下,还刚立下功劳,若是将她赶下去,就太不近人情了。要怪也得怪我事先没有告诉她这一点,若是早点告诉她,应该不至于会如此。你放心,我会派人去警告她的。”
宋良秀也是个护短之人,对自己手底下的士兵,尤为看重。何韵婷也勉强算是其中一员,何况,她还冒着生命危险前来报信,为此,她的家人都被抓了起来,他们岂能再在她的心上捅刀子。
当然了,他也得承认,何韵婷这次做的的确非常不对,若是换了别人,就算不立即砍头,怎么也得打上五十军棍,给众人一个交代。
可现在何韵婷现在的情况,根本不允许他这么做呀。五十军棍下去,她焉有命在?就是处置,也得等她身体好了以后再说。
赵将军闻言,瞪圆了一双牛眼,似是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宋良秀。
这到底还是他们那个英明神武的元帅吗?这是多大的一件事呀,元帅竟然没有放在心上,说了那么多说,都是为那个女人开脱,还让她住在主战舰上,就算那女子有那么一点点功劳,也不值得有这种待遇呀。
要说功劳,他们这些将领,哪个功劳不比她大?
更何况,那女子虽然带了不少消息,可也不是什么重要的情报,有没有都影响不大。
偏偏元帅成天将她的这点功劳挂在嘴边,之前为了救她,牺牲了二十个精兵的事情也就罢了,连这种时候都在护着她,凭什么?
难道元帅看上那个女人了?还是单纯地只是怜悯她?
若是前者,元帅这么做,也有情可原,毕竟是心上人嘛,肯定觉得她千好万好,救她也是天经地义;若是后者,他则有些怀疑,元帅身为一名将领的操守了。
只要是打仗的人,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做——慈不掌兵,情不立事。
掌兵之人,是不宜过度仁慈的,如果心慈手软,姑息迁就,关键时候,一定会因为妇人之仁而坏了大事,身为统帅,必须要有非常强的意志和决心。
元帅出身于军神世家,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
在这之前,元帅对这一点执行地很好。
就算平时十分温和仁慈,到了战场上,也会冷硬起心肠来,对于他们这些属下,也都是奖惩分明,绝不会因为心软坏了大局。
元帅从来都没有让他们失望过。,现在又是怎么回事?
难道一个女人,就让元帅头脑发昏了?
“元帅,您的意思是,就这么算了,不对她做出惩处了?”赵将军脸色难看地问道。
区区一个警告而已,不疼不痒的,哪算得上是惩罚?
看到赵将军难看的脸色,以及隐隐的怒火,宋良秀神色微微一僵,竟生出几分难言的尴尬来。
虽然他觉得自己问心无愧,但赵将军的表情,却让他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一般,他的眼睛里盛满了愤怒和失望,令他心虚地想要移开目光。
他轻咳一声,整了整表情,重新看着赵将军说道:“赵将军,何氏犯了错,自当受到处罚。只是,撵下船就太严重了。”
赵将军冷哼一声,咄咄逼人地态度却收敛了一些,似乎是打算退一步,说道:“就算不撵下船,也该以违反军纪为由作出严厉处罚,让她深刻地记住这一点。除非,元帅想要看我们因为一个女人全军覆没,那可真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了。”
“这是自然。”宋良秀颔首说道,并没有再反对。
在这种关键时刻,他不可能因为区区一个何氏,而犯了众怒,引起众将的不满,以至于影响自己在将士们心目中的形象。
轻重缓急,他岂能分不清楚?
赵将军这才满意,抱拳对宋良秀说道:“如此甚好,这才是属下心目中的宋元帅。刚才属下言语之间多有冒犯,还请元帅降罪。”
说着,就单膝跪地,诚恳地接受惩罚。
“你是在提醒我,何错之有?是我该向你道谢才是,否则,我怕是要做下不可弥补地错误了。”宋良秀一边温声说着,一边上前将他扶了起来。
他现在也反应过来了,刚才他的确是昏了头,竟然因为一时怜悯何韵婷,就差点铸下大错。
若是这种时候,引起众将领对他这个元帅的不信任和不满,这场战局的结果,可想而知。
想到这里,他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其实,这也怪不了宋良秀。
他平时原本就心善,只有上战场的时候,才有他冷酷无情的一面,但是,这一次,他先听说了,何氏整个家族都被下狱的消息,又想到何韵婷身受重伤,卧病在床,心中既愧疚又怜惜,难免就有些偏向于她。
就算何韵婷犯下大错,也打算替她兜住。
没想到,竟然被自己的属下给质问了一番,瞬间清醒了。
赵将军退下之后,宋良秀沉思良久,终究还是下令道:“铁峰,传我命令,将何氏从主战舰移出去,打二十军棍,鉴于她身体受伤,不易受罚,容许身体康复之后再受罚,因为她犯下大错,功劳抵消,不会再论功行赏,让她好自为之。”
铁峰得令,便下去了。
此时,主船舰的客房里,何韵婷还不知道大难临头,正在怒气冲冲地跟红衣对峙。
她刚才就是被红衣气的,才忍不住尖叫一声,接着便对她高声怒骂起来,直到现在还没消气。
红衣则是老神在在,面露轻蔑之色,对她的叫骂声充耳不闻,若是仔细看,就可以看出她眼中的那一丝幸灾乐祸的意味。
“何夫人,你看着我做什么?我有说错什么吗?”红衣轻笑着说道,“我说薄情寡义,冷血无情,难道还说错了?你为了我们公子,连自己的家人的生死安危都不顾了,像你这种厚颜无耻,为了男人连亲情都不顾的女人,怎配留在公子身边,怎配让我伺候你?你能弑夫一次,就能有第二次,我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你靠近公子的。你最好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说不定,回去之后,还能救下你族人的小命呢。”
“你胡说八道,你这是在我污蔑我。我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