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长河.怀旧七十年代-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70年代初期,“革命样板戏”是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自1971年以后,文艺书籍的出版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浩然的三卷本长篇小说《艳阳天》,是“文革”时期唯一可以公开出售的文艺作品,也因此成为当时能够继续公开写作的少数作家之一。 1976年,刘心武以短篇小说《班主任》刻画了当时中学生的愚昧无知,写出了文革十年盛行的反知识反文化的政治风尚造成的现实危害。“伤痕文学”以鲜明的立场表达了对“文革”的否定及对相关现实问题的揭露和批判,这种真挚而深切的现实情感在广大群众中获得响应。《第二次握手》、《陈奂生上城》等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在短短一两年中,得到极大繁荣,在批判现实方面达到了50年代以来未有过的深度和力度。 书评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棱镜。萧乾在《书评》研究中说:“书评是现代文化巨厦一根不可或缺的梁柱;书评家应是一个聪明的怀疑者;好的书评要用极简练的文字表现出最多的智慧。”
浅谈《东方》英雄人物的个性化 (节选) 王春元 一口气读完了《东方》,心头禁不住感到火辣辣的。深邃的思想,炽热的感情,凝练的语言,生动的形象,交织成一个充满了生命与死亡,爱情与仇恨,光明与黑暗,崇高与卑鄙,伟大与渺小,正义与邪恶之间激烈搏斗的大千世界。在这里,冀中平原浓郁的乡土风采,像一坛刚刚启封的陈年老酒,醇香扑鼻,诱人欲醉;在这里,朝鲜三千里锦绣河山被侵略者的兽行变成冒烟的灰烬,血雨腥风的荒原和熊熊燃烧的焦土;在这里,猎猎火流,钢铁的波涛,弥空的风雪,漫天的烟硝,涛涛滚滚,像潮涌般地狂卷不息;在这里,我们最可爱的人和朝鲜人民军所创建的英雄业绩,比红叶沟的枫叶还要鲜红,比漫山遍野的金达莱花还要绚丽多姿;在这里啊,你将在飞腾的战火中渡过屈指难数的风霜雨雪的寒夜,通过多少榴弹炮、坦克炮、燃烧弹和细菌弹的袭击,跨过弹坑累累、遍布定时炸弹的“死亡地带”,穿过横贯朝鲜东西海岸的地下长城……所有这一切,都融汇在这部记录抗美援朝伟大年代的英雄史诗《东方》的篇章中。在这部史诗中,使人感到有一股强劲的暖流奔腾回荡,一阵阵拍击着人们的心扉——这就是渴望为人民为祖国而献身的英雄精神。 在中国的大地上,这种献身精神产生于22年人民革命战争的火的年代,而灌注于人民民主政权的艰苦建设和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之中,形成中国50年代令人难忘的时代精神。同时,也奔流在《东方》的英雄人物血管之中:无私无畏,勇于牺牲,纯洁的情操,崇高的理想,对光明带着执拗的追求,对明天怀着美好的憧憬。这一切,都构成《东方》每个英雄人物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灵魂本质,也就是他们的共性。 但是,《东方》中的英雄性格并不是时代精神的号筒,某种抽象概念或理想的图解说明,而是一个个活的血肉之躯。各个英雄性格之中,除了共性的因素之外,同时还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前者使人感到英雄人物身上有时代的脉搏在跳动,后者使人看到英雄性格的无限丰富性和生动性。但,只有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有艺术真实,才能有真正的活的艺术形象。因此,在塑造英雄人物的过程中,在对现实生活,特别是对史诗般的革命题材进行艺术概括的过程中,人物的个性化问题经常是一个重要问题。可喜的是,魏巍同志在解决自己笔下众多的英雄人物的个性化问题上,取得了不少的收获。 首先,在描写英雄的战斗过程时,作者总是用更多的笔墨去多方面展现英雄的个性,揭示个性特征和个性化了的心境,而不作事件过程过多的叙述,比如“月儿圆时”这一章中的一次战役过程就是这样写的。主人公郭祥求战心切,在这次战役发动前,他偶然从政委的谈话中得知这次战役已决定在两三天后旧历十五月儿圆时打响。对于这个盼望已久,却于无意中得知的行动秘密,郭祥自然喜出望外,不由自主地笑着对政委说:“我喜欢月亮圆了时候。像大银盘似的,往天上一挂,多喜欢人哪!”说罢,他从政委目光的细微变化中,马上意识到自己失言,因为,按照军事纪律是不允许他事先知道这样的机要秘密的,为了掩饰,便连忙改口道:“不过,月亮太圆了我也不喜欢。那年打松林店,月亮真圆,敌人的火力又稠,打了好几个冲锋,都没打上去,当时我抬起头看看它,真想一枪把它揍下来!”郭祥随后回到连队,战士们纷纷向他探问上级意图的消息,他一方面信口胡编,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一方面又实在按捺不下内心的暗喜,情不自禁地一再仰望着大半边月亮发笑,战士们感到诧异,问他为什么老看着月亮笑,他又应声打诨道:“咱们这些天净吃煮棒子粒儿了。我一看见月亮,就觉着它像一张大白面饼似的,要是一钢炮轰下来,咱们全连也够吃几天。” 战役前,迫切要求新的战斗任务,这本来是我们部队里常见的英雄心理。但作者写来却绘声绘色,别具一格,照我看来,关键在于作者不是一般地写对于任何人都适用的英雄心理,而是写郭祥这个具体人的英雄心理,并且也不是简单地直叙郭祥的英雄心理,而是把郭祥放在一个规定的情景中,借助他对一个当时具有特殊意义的感性事物——月亮——的种种心理感受,来揭示他的个性特征:热情、乐观、调皮、机灵、战争经验丰富、嘎气十足……,从而把这个英雄人物高昂的战斗意志,以独特的方式活灵活现地反映出来了。
第七部分:70年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70年代的游戏玩法(1)
快乐都是自找的,而不是被迫的。儿时的记忆非常难忘,儿时的游戏历历在目。游戏是孩子的天性,70年代出生的孩子,物质生活虽然不够丰富,但是自寻开心的能力和因为游戏而带来的满足与幸福同样是无可比拟的。生于70年代的人,没有游戏机,没有过山车,只有泥巴、弹珠和皮筋……那是一个拥有布娃娃都足以让女孩子骄傲的年代。但往往就是这些简单的、粗陋的玩具和游戏却让所有生于70年代的人终生不忘!现在每天挤在钢筋水泥里为生活打拼的我们,时不时的会怀念那段已经逝去的日子,这些是真正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回忆,它永不磨灭! 丢沙包 一般都是用家里剩下的碎布头缝制的,有四面的、六面的,里面装上麦子或玉米,打仗扔石头的变种。要三个人玩,非常训练敏捷性。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着算白打,直到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才能“刑满释放”。有点像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间的耍心眼,斗智斗勇。 丢手绢 谁能够唱起那首记忆中的歌谣: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她),快点快点抓住他(她),快点快点抓住他(她)……。在幼儿园和小学体育课时玩的最多的一种游戏。男女一起围成一个大圆圏,然后推选丢手绢的人。选中的人往往都不太乐意,他(她)会恶作剧地跑起来,然后在你身后绕啊绕的,大家伸长脖子,直勾勾的看着,每个人都能看到他(她)丢给谁,而往往看不见他(她)丢给自己,当他(她)悄悄地把手绢丢在你的身后,丢完后还不能马上刹住,得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往前走,等你觉察出来,他(她)已经跑回原位蹲下了。你只能站起来,给大家表演节目,唱一首歌,或者跳一支舞要不然学狗猫之类的叫一声。通常男生还好一些,胆小的女生则满脸通红窘迫地两手捏着手绢,在这样的忐忑矛盾中,游戏被推向了高潮。 翻绳子 有的地方也叫绕胶线。多半是用拆毛衣、毛裤的旧线或到地摊上买的一分钱两尺的那种胶线。在手腕、手肘上密密麻麻地缠了一团,两只手精灵般的抖动,一会儿翻出个变压器、电线杆、花盆、浴盆之类的,一会又翻出个飞机、风车、牛眼等等,复杂的花样还要加一节线,女孩家在一起比谁翻的花样多,比谁的玩法新鲜。 跳房子 最廉价的游戏,只要一支粉笔,一块石头就可以玩。有些地方也叫“踢田”。地上画出一摞大大小小的格子,然后按照格子的单双,一只腿跳,另一腿屈起来。一边前进,一边要把石块踢到正确的格子里,出界或者跳错了格子都算失败。跳者一个房一个房地转一圈,然后,再继续扔,再跳……,跳房子是我们女孩子的强项,跳起来轻盈如燕,颠着脚尖一蹦一蹦,锻炼脚的控制力。 踢毽子 找个废垫片或者方孔圆钱,拿花布缝好,用漂亮大公鸡的鸡毛插上,谁的做的漂亮便洋洋得意。花样繁多的脚上功夫。当然也可拿本书用手打,或用两手堆出个小圈,直径20厘米的把毽子踢进去,难度相当大,嘴里还嚷“桥、外、别、背”什么的动作指令。 跳橡皮筋 用废旧汽车内胎剪的皮筋,阵势强大,石头剪子布分两组定先后,四人至十几人不等,一组绑皮筋一组跳,两人做桩牵着橡皮筋,先从脚踝位置跳起,再升至小腿、膝盖处、大腿、腰部、胸部、脖子、最后一直跳到两手高高举起,分好几级,每一级跳过还得有花样,才能升级,嘴里还唱着童谣“小马过河”“马兰花”等等。 抓棋子 与跳房子相对应,抓棋子讲究的是眼疾手快,四颗军棋子和一个乒乓球。先扔一下球,把棋子撒下去,然后赶快接球,再扔,将所有的棋子翻成正面朝上,接球再扔,将所有棋子横立起来,接球再扔,将所有棋子竖立起来……一旦接不到球,或是把棋子碰翻了,都算输。难度虽大但很有意思。 集糖纸 花花绿绿的糖纸,那时候能经常吃糖的人并不多;搜集糖纸的最佳时节当然就是春节了!常常是在街上逛时;眼睛就盯着马路;老远看到地上有一张糖纸就会飞快地跑过去如获至宝般的捡起来!回到家就把它洗干净展平小心地夹在一本厚的书里攒起来! 上海、北京、广州的糖纸都算是当时的上品。新的学期开始时;就把一大本糖纸带到学校去;和同学们炫耀一番;再进行交换! 挑冰棍棒 为了参加这个游戏;放学后就要到大街上去到处捡别人丢弃的冰棍棒!参加的多是二三人;每个人对出数量相等的冰棍棒;先来石头剪刀布;由赢的人先扔。把一大把冰棍棒放到一定的高度(一般离地一米左右)撒到地上;先把和其它不挨的拾起来;然后用一根棍子把相互压住的棍儿挑开,只能一根一地根挑;如果能挑到旁边一根而不碰动其它的;那这根就是你的了!如果你碰动了其它的;就该下一人玩了。这是一种考验人的定力的游戏。
第七部分:70年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70年代的游戏玩法(2)
“私制”手枪 自已动手制作的一支私人手枪——一条拧成枪状的粗壮铁丝,有扳机、有准星,火柴棍就是子弹。一扣扳机,弹射出去的火柴摩擦受热被点燃,拖着一条长长的烟落到五米开外,挺像回事的。 搭戏台 至少三个人可以搭一个戏台,人越多越好玩。向后伸出右腿搭在另一个人的右腿上,第三个人同样右腿搭在第四个的右腿上,一次类推,最后,第一个人的右腿搭在最后一个人的腿上,戏台搭好了,然后用另一条腿绕圈,嘴里唱着“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 打弹弓 一块橡皮筋、一只Y形的树枝制成的弹弓,打得满天的麻雀见此状便成为惊“弓”之鸟,满天乱飞。 滚铁圈 把铁圈立在地上,另外制作一个带轱辘铁棒,把有轱辘的一头套在铁圈上,推动铁圈前进。谁的铁圈跑得远,谁的推进动作更顺畅,往往就引来一片叫好声。两个圈圈,一个套一个立,因为有着单纯游戏的快乐能在能使它在我们当中风糜不衰。现在已慢慢失传了,被现在的呼拉圈取而代之了。 玩陀螺 先是找个头硕大、干瘪的茶籽,中间插上火柴棍做脚,一只茶籽陀螺就这样被制出来了。拼陀螺的孩子们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火柴棍一拧,顺势抛到地上,茶籽陀螺站稳了脚,飞快地转动起来。也有出售的,出自木匠之手,做工相当的漂亮。或者用刀自己砍制而成,涂上颜色,圆锥的底儿一般用个图钉摁上,找个细绳绑在小棍上,狠狠地抽动陀螺,看谁的陀螺抽得最远,有时陀螺还在空中打几个转儿掉下来继续转动,最激烈的是两个陀螺相撞而不倒的那一方,有时一个人可以同时玩几个陀螺,满头大汗地奔走在几个陀螺之间,不停地抽,所以最终谁的陀螺转得时间最长,谁的地位就越高,在艳羡的目光中,那种被人由衷崇拜的滋味与现在花钱买来的塑料陀螺优美地转上一万次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打弹珠 即打玻璃珠。玻璃弹珠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嵌花弹珠,一种是白玻璃弹珠。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在地上划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出五个坑,谁先打完五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通常一颗五花小珠2分,一颗透明大珠5分,水平不够只有靠个大来凑了。 撞拐子 最具男子气概的战斗。可谓是极度疯狂啊,一下课,男孩子们小到七八人,多到几十人,全都做起了金鸡独立,用盘在站立腿上的那支腿的脖盖,满操场的跳来跳去,进行撞击,盘起来的那支腿被撞得无法保持金鸡独立状为失败。 老鹰捉小鸡 老鹰一般是轮着来,而“母鸡”一般都是由比较胖壮的邻家大姐来做,大家就扯着她的衣襟,尖叫着蹦着两腿儿,左挪右闪。开始的时候,小鸡的阵容壮观,长长的一队人马,个个挤眉弄眼,朝凶神恶煞的老鹰说风凉话。女孩子腿软,跑不快,老鹰就专朝她们的方向扑。蛮横的老鹰最终将小鸡们一个一个的抓走,游戏结束,再换一只老鹰重新开始。 拍洋画 买一张16开大的上面印着各式各样小人的硬纸,有西游记的,有变形金刚的,有三国演义的……将它们一小张一小张的剪下,可以按图案内容比大小(一般越稀少的图案越大);也可以比看谁能将洋画拍翻背。在当年,常胜将军手里总是握着厚厚一摞脏乎乎的画片,那可是得意的不得了的事儿! 翻拐 拐是指羊身上的前腿小骨头,常常在清真饭店后面堆骨头的地方捡一些,洗干净后在一个面儿上涂上红色,另一个面儿涂兰色。共需要四个拐和一个乒乓球或沙包,抛乒乓球或沙包,翻拐。翻成一样的颜色后在像抓子儿一样,抓住其它的拐。在课间的时候,经常在课桌上玩。 捉迷藏 月圆之夜,吃完晚饭后就聚到街上巷子深处玩捉迷藏,分为两派,规定了藏身的范围,先用猜拳等方式决定某一派用布条或手绢蒙上眼睛,一派的人就去想法设法的去藏身,草垛、屋顶、树尖等都可以,等别人藏好,再扯下布条或手绢出去找人。全部找到后,变换角色重新玩过。被逮着了就得罚站,或唱儿歌,甚至趴在地上学狗、驴等绕上一圈。 官兵捉强盗 70年代生于农村的孩子绝大部分都玩过。有星星和月亮的夜晚,迫不及待地冲向晒谷场,大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