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湖美田-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守仁沉着脸说:“怎么回事呀?你大伯母好好地就下这死手?”
秀菱坐直身子,哇地就哭了:“爹啊,大伯母说我娘坏话,我实在气不过就要和她拼命,她就下死手了!”
李氏长出了一口气,摸着秀菱的脸蛋儿说:“她这人是嘴不好。说什么话,就把你个小人儿气成这样了?”
秀菱用眼角瞅了瞅顾守仁,又看看刚到的林生,再瞟了凌慕白一眼:“她污蔑娘和林生叔什么什么的”
顾守仁顿时就捏紧了拳头,林生的脸也白了,凌慕白扭过头去,装作没听见。
李氏脾气再好,听见朱氏这样把脏水往自己身上泼,火气也上来了,脸腾地涨得通红,立起身就大步向着老屋走,嘴里气乎乎地说:“我找她去!”
她还没进屋,就听见朱氏在对着顾何氏恶人先告状:“娘,你说老二家的丫头,个个都顽劣得不得了。我不过是告诉她们,外头有人在传她们娘的闲话,这就和我干上架了,你瞧咬得我这一口,都见血了哪!”
李氏一掀棉布帘子,瞪着眼儿对朱氏说:“东西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大嫂,我今儿个倒想问问你,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和别的男人不清不白了,你哪只耳朵听见我和别的男人勾勾搭搭了?你若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这事儿不算完!”
顾何氏从来没见过李氏这付模样的,当下愣了一愣,还是摆出婆婆的架式说:“有话不能好好说呀!”
李氏声音就哽噎了:“这事儿任是个土捏的人听了也得冒火。娘,您说说看,我嫁到顾家这么些年,是个轻浮孟浪,招蜂惹蝶的人吗?”一手指着朱氏说:“她就把屎盆子往我头上扣,让我还能出门见人呀?就是你二儿子听见了,他心里能怎么想?家里孩子以后怎么做人?这不是有心拆家散口吗?”
用手一指朱氏:“我还告诉你,我要活不了,我也不能让你好过,大不了这条命交给你了!”
顾何氏阴沉着脸看着朱氏:“你都说啥话了?”
朱氏吱吱唔唔地开不了口,秀菱和秀萍正好赶到了,秀菱就说:“她说我娘和林生叔不清不白的!根本没这事儿,林生叔就是我娘犯病时,帮着我娘把过脉,我爹还在跟前呢!”
顾何氏气得骂朱氏说:“你嘴里生了蛆是怎么着?这个事是好瞎说的?无风还要起个八尺浪,有这功夫你不拾掇好你家的田地。”
朱氏避过顾何氏的眼光,也不敢看李氏,嗫嗫嚅嚅地说:“我不过是听见别人说闲话,这才学给她们听!”
李氏咬着牙问道:“那你告诉我,是听见谁说的闲话?我去找她!我李玉兰走得正,行得端,不怕当了人的面说清楚。”
朱氏心虚了,本来这事儿就是她自个儿琢磨出来的,这会儿让她指认谁去?起先不过是听见戴三嫂说,顾老二家收留的外乡人会治病,把李氏的病根儿都去了。戴三嫂她可不敢惹,惹毛了这泼辣货,她能把自己的舌头剪下来。
唧唧歪歪了半天:“到底听谁说的,我也记不得了。再说了,我又没往外边传去。”
秀菱哼了一声:“我看八成是大伯母自己造的谣吧?若真是有人在外头说我娘的闲话,戴三婶子能不知道?她知道了能不学给我娘听?”
秀菱分析得头头是道,连顾何氏听了也觉得有理。谁不知道戴三嫂是个包打听,又是个敞口喇叭,她知道的事儿,就等于全村的人都知道了。
顾何氏狠狠剜了朱氏一眼,又不愿说多了,让李氏得意。她总觉得要不是李氏,老二兴许不能闹着分家。末了还是开腔说:“老二家的,不是我多嘴,你们屋里收留个外乡人,这事从来也没问过我一声,你就不觉得不妥当吗?”
李氏听见婆婆这个时候还明里暗里地帮着老大家的,心里很不痛快。秀萍插嘴说:“林生叔是个好人。我爹救了他的命,所以他想报答呢!不然人家上哪儿干活赚不到口饭吃?不亏了他,地里的活还真忙不过来,就是我娘的病,也不能好!”
顾何氏嗔着秀萍说:“大人说话,没你小丫头的事儿!”
秀萍嘀咕道:“我说的不是真话呀?”
顾守仁的声音又响又亮:“林生是不错,干活尽心尽力,虽是外人,没一点可挑剔的地方。倒是大嫂你,说起来是一家人,你这么臭玉兰你有啥好处?连个孩子你也下得手去打她?秀菱躺在地上,你居然不管不顾就拍拍屁股走了,你还算个人吗?”
越说越气,顾守仁的眉毛都竖了起来:“分家了各自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呗!何必生事?我自己老婆什么人我不知道呀?家里这么些孩子眼睛都没瞎,亮着呢!今天我还叫你一声大嫂,你可听仔细了,这次的事就算了;下次再有这样的事儿,我认得你,我的拳头认不得你!”
朱氏低着头,翻着白眼嘀咕:“瞧那样儿,一个个都想生吃了我呀!”
顾冬梅也听明白了,斜了朱氏一眼:“大嫂你平时少说几句话,也没人把你当哑巴,何苦把脏水往自家人身上泼。这是二嫂性子好,换了别人,能把你的嘴撕烂!”
顾守礼有些不乐意了,用眼睛刺了他妹妹一下:“冬梅,你就别火上浇油了,巴不得她妯娌两个掐架是吧?”
顾冬梅横了他一眼道:“大哥就是护短!”
顾守仁假装没听见,接着说:“她不就碎嘴子么,你们别认定就是她起坏心思了。弟妹消消气啊,等会儿我来教训教训她。”说着瞪朱氏一眼:“还立在这里木头桩子似的干啥,烧饭去!”暗暗使眼色让朱氏快走。
朱氏知道是丈夫在为自己解围,连忙低头耷脑地沿着墙根儿溜了。
李氏见丈夫顾守仁站在自己这边,心里一松,看顾何氏和冬梅也是不待见朱氏的行为,她本来就不是个爱闹的人,但这次真是气着了,所以还是摞了句话:“大哥我也再说一句吧,大嫂若还有半句这样的闲言碎语传到我耳朵眼里,或是动手打了我家孩子,这妯娌也是没得做了,以后见了只当不认识!”
真心感谢亲们的大力支持,让《秀湖美田》上周一直站在新书榜前15位,啵一个!请继续支持绫罗衫哦!强烈呼吁点击,收藏,推荐!
第22章去留问题
顾守仁和李氏一回到自己的茅草屋,秀莲已经把饭做得了,金伟也老老实实的。再看林生,脸上多了一份不自在。一家人闷头闷脑吃过了饭,秀萍就收拾碗筷。
秀菱猜到林生肯定有话说,几次见他欲言又止的模样。林生是个聪明人,他当然明白朱氏对着秀菱她们说的话是啥意思。他不想因为自己的缘故,给顾守仁和李氏带来什么麻烦。
林生小声对着顾守仁叫了声大哥,又叫了李氏一声大嫂:“我觉得我不能再呆这儿了。引得别人说闲话,虽然于我没有损失,可是绝不能带累大哥大嫂。我不想大哥救了我,还招来麻烦。”
他这话一出,一家子的眼睛齐齐看定了他。金伟已经嚷了起来:“我不让林生叔走,我不让林生叔走!”一边说一边过来拉住了林生的一只胳膊,象是怕他立刻消失了似的。
李氏怔怔地看着林生,就连秀莲,也抿紧了嘴唇。秀萍洗着碗筷,闻言也停了手,扭过身子朝这边看着。
顾守仁一挥手:“别听人瞎说,我眼睛里可揉不下沙子。林生兄弟你无亲无故的,离了这里你去哪儿呢?”
这么些日子相处下来,顾守仁觉得林生算是个光明磊落的君子,干活利索,又不多话,和自家人也相处得好;再加上他帮李氏治愈了顽疾,更是不愿看着林生到处流落。
林生垂了眼帘,黯然说:“我也不知道。”然后又强装笑颜说:“天下之大,总会有我容身的地方的。”
秀菱象个小大人一样开口说:“林生叔不能走,你现在一走,倒好象落实了别人的话了,显得自己心中有愧。不然为什么早不走,迟不走呢?”
顾守仁也觉得是这么个理儿,林生自己也明白,秀菱说的话没错儿。
林生想了想说:“我似乎和大哥一家特别投缘。如果大哥大嫂愿意我留在杨柳洲的话,不如这么着,我另起炉灶,吃住分开。毕竟大哥家屋子不大,家里的女孩儿也一天大似一天,我一个外来的单身男子一起住着,总有点不方便。若是搬出去了,旁人就没啥闲话好说。活计呢,我自然还是帮大哥大嫂干,您看怎么样?”
李氏赞许地看了林生一眼,这后生还真能为人着想。他的这个提议确实很靠谱,一来他说的是实话,二来又可以防止有心人污蔑,三来呢,他不是说了吗?还帮着自家干活。顾守仁的亲兄弟都没这么好呢!
顾守仁是个爽快人儿,于是拍板说:“你把我当大哥,我自然没把你当外人。现在咱家虽说不宽裕,勤劳肯干,以后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你愿意留在杨柳洲,哥也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目前哥虽然没能力,以后呢,得想办法让林生兄弟你也置点儿地,盖几间房,再娶房媳妇,就扎根这儿了!”
林生露出感激的笑容:“大哥救了我的命,这份恩情怎么回报也不为过,哪能再让大哥为我操心?再说了,我的志向也并不在种田买地上。”
秀菱好奇地问:“那林生叔的志向是什么呢?”
“现在还没想好呢!”林生有些腼腆地一笑,接着说:“大哥大嫂把我当自家人,我的来历也不能瞒着你们,今天就都说了吧!”
秀菱一听有故事听,马上神采奕奕地坐直了小身板,她对这个林生的身世经历很有兴趣。
原来这林生小时候也是生在和睦农家,虽然家里不富裕,他爹还是送他去念书。后来受了蝗灾,颗粒无收,接着又是旱灾,家里就过下去了,出来逃难。爹娘病死在半路上,他成了孤儿。那年他才十岁,被一个不会生育的女人拣回家当儿子养,那女人的丈夫好吃懒做不算,还爱灌黄汤,醉了就打老婆揍孩子。林生小小年纪跟着养母到佃来的田里干活,后来养母病死,养父醉酒后疯了一样打他,他就跑出来,发誓再也不回那个家。
再后来,林生又被一家药铺的老板收留下来,在药铺当了一名小伙计。林生手脚勤快,干活尽心,自然得到药铺掌柜的信任。可是掌柜的小老婆却看上了他,几番勾搭,见林生一点也不识情知趣,便由爱生恨。转而与另一个大伙计好上了,嫌林生障眼,来个猪八戒倒打一耙,反说林生调戏她。掌柜的年老昏愦,竟把林生赶出了药铺。
林生便带着自己有限的财产离开药铺,想走水路回趟老家看看,万没想到居然碰上了强盗,钱财被抢还是小事,几乎连命也送掉了。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来到杨柳洲,和顾守仁一家结了缘。
李氏听得连连叹惜:“林生兄弟也是个苦命人儿!”
顾守仁点着头说:“原来林兄弟在药铺当过伙计,怪不得会把脉,开药方呢!”
林生摇着手说:“我没有从过师,不过是些偷学来的小技。药铺里有坐堂中医,也为人看病,我就是那时学会的诊脉,也稍稍懂些药材方面的知识。”
在秀菱看来,不管怎么说,林生治好了李氏的病,这是大家眼见的,所以林生应该还是有几分真材实学。但如果要专职做一个郎中,恐怕又很难,因为这个时代的人更看重资历,没有世代行医的基业或者名声,就没人找你看病,何况要开个医馆也得本钱,林生现在也没钱呢!所以她不由自主地叹了一口气。
李氏瞅了她一眼:“你个小人儿叹的什么气?大人的事儿哪轮到你来操心?”
林生自己提出在离顾守仁家不远的地方,搭个鸭棚子暂时住下来,等以后有钱了再盖茅草屋。鸭棚子轻巧,便于移动。材料是竹子,顶上也盖茅草,加个半月形的门,象张开的嘴;里头空间不大,就是个睡觉的地方,再垒个锅灶,勉强算个家。
顾守仁虽然觉得亏欠了林生,暂时也没有办法好想,就依了林生的主意。李氏又在琢磨,铺盖得为林生准备一套,就是吃饭的锅碗,也得匀一份给他;自己若做了什么好吃的,少不得到时让金伟给他送些过去。
推荐千岛女妖的《挂名王妃》,书号2114304:说好了做挂名夫妻,不想戴绿帽,快拿休书来!
第23章团圆媳妇儿
顾家人正在商议着,赵华气喘吁吁一头撞了进来,跑得太急了,连话也说不出来。李氏猜到他家肯定是有了什么事儿,连忙说:“别急别急,慢慢儿说。“秀莲赶紧舀了一瓢水递给赵华,赵华咕咚咚喝了,这才擦了擦嘴说:“顾二婶,你快去我家瞧瞧吧!我娘,我娘她”脚儿一跺说道:“我娘要把我妹子,给人家当团圆媳妇儿!”
李氏吸了一口冷气,她自然知道,所谓团圆媳妇,不过是童养媳。结亲聘礼重,婚礼浪费大,陪嫁多,而这种习俗常人又无力抗拒。童养媳则不需要财礼,待长到十四、五岁时,就让她同儿子圆房。仪式要比大娶简单得多,不要花多少钱,女家也不要陪嫁妆,没有破家嫁女之忧。
只是这童养媳是那么好做的吗?受夫家,婆婆虐待打骂的,简直是家常便饭。
所以李氏匆匆拉了拉衣襟,抿了抿鬓发便说:“我得劝劝你娘,这事儿弄得不好,你美儿妹妹可有罪受了。”
顾守仁发话说:“我猜赵华娘若不是山穷水尽了,断不会走这条路。咱家有一个便帮一个吧!”
李氏点点头:“我心里有数了。”说着抬脚便走。秀菱连忙拉着她的袖子:“娘,我也去。”
李氏哪顾得上她,嗯了一声。秀菱屁颠屁颠的,一溜小跑才跟上。
赵华心急火燎,三步并作两步走在头里。
到了赵华家的草棚子,果然看见洲上的张媒婆坐着和赵华娘说话:“这家的老爷子病了,借着这事正好冲冲喜,说不定身子就好了。所以想早些把闺女接过去”
秀菱看那中年妇女胖胖的,一张嘴搽得象血盆大口似的,头上还插了一朵红绒花,和她印象中的媒婆很相似。
赵华娘低眉垂眼:“你容我再想想。”
赵美儿淌眼抹泪的:“娘,别把我送走,我死也不去!”
赵华紧走两步,扑通一声就跪在他娘跟前:“娘,您就这么狠心?妹妹那么小就没了爹,够可怜的了,这会子还让她做团圆媳妇?以后我拼命干活,想法子多赚钱还不行吗?”
赵华娘眼泪滴滴嗒嗒就下来了:“是我心狠吗?家里就没剩几粒米了,过两天,我看咱家三张嘴就得搁到篱笆上放着。我这不是想为美儿找个能吃上饭的地方嘛。”
李氏摇了摇赵华娘的肩说:“这可是关系到美儿一辈子的大事。你想想,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挨打挨骂的事儿多了去了。我早先没出嫁的时候,村子里有个团圆媳妇还被婆婆折腾死了!”
一句话说得赵华娘变了脸色,她抬起眼睛惊恐地看着李氏。
李氏又说:“再说了,团圆媳妇在家里地位低,总好象直不起腰杆子似的。你愿意让美儿过这样的日子?”
张媒婆听得不乐意了,大声反驳李氏说:”我给寻的那户人家和气知礼,哪会虐待打骂孩子呀?”又拉过赵华娘的手拍着:”我绝不能骗你,大妹子就放一百个心吧!”
赵华再也忍耐不住了,他腾地立起身上前抓住张媒婆的胳膊:”你给我出去,我怎么也不会让自家妹子去当什么团圆媳妇的!”说着就把张媒婆使劲往处推。
张媒婆嘴里哎哎地叫着:”我说大妹子呀,你们家你说了算呀,是你儿子说了算?”
赵华吼了一声:”你还不快走,等我用扫帚来赶呀?”手上用劲,就把张媒婆那胖胖的身子推到门外,然后手急眼快就把门绲毓厣狭,还抵在门后。张媒婆正转过身来有话说,差点没撞上她的鼻子。
她不甘心地拍着门:”大妹子,大妹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