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秀湖美田 >

第185章

秀湖美田-第185章

小说: 秀湖美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漏偏逢连阴雨,三姨太下堂求去。她表示自己过厌了这种吃了上餐没下餐的日子,要她留在这个家,还不如让她死了的好她面无表情地对着凌青云道:“你如今连自个儿都养不活了,还要两个小老婆做什么呢?我已经明确地说过了,要我留下,我宁愿死。所以,你还是放我走吧为了表示我并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我并没有悄悄地逃走,而是光明正大地告诉你。你可以寻个媒婆来,将我聘给富人家做妾,我有了一条出路,你也能得一笔钱财,难道不是皆大欢喜的事吗?”

凌青云震惊地跌坐在椅子上,呆呆地看了三姨太半晌,颤抖的手指着她,半晌说不出一个字来。

凌世蓉跑过来跪在她娘脚下,抱着她的双脚嚎啕大哭:“娘,不要走啊,不要扔下我啊”

曾经粉雕玉雕,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娇小姐,如今整个变了模样,倒有几分面黄肌瘦的感觉了。她从荣华富贵,锦绣丛中一交跌下来,眨眼功夫变成了个贫家小丫头,如今连她的亲娘也要弃她而去了,叫她怎么能够不伤心欲绝?

三姨太不为所动:“若是你爹肯放你走,我自然也把你带上。可是”

她的话还没说完,凌青云已经立起身来咆哮道:“你要滚便滚,可不许把我的骨肉带走,我还没死呢我的女儿自然姓凌,难道我眼睁睁看着她跟了你去,姓别的男人的姓不成?”

凌世蓉只晓得苦求:‘娘,你可怜可怜女儿吧,不要扔下我啊,不要扔下我”

可是三姨太去意巳决,任何人都无法更改,哪怕是她的亲生女儿呢?她又不老,姿色犹存,哪能跟着凌青云过一辈子衣食无着的日子?

所以她冷笑一声说:“老爷不是日夜筹谋,要从哪里弄一笔银子来东山再起么?白哥儿那里是可一不可再了,算来算去,拿我去换些银子来,是唯一的出路。”

二姨太把嘴一撇:“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似乎临了还在为老爷着想;其实呢,不过是你想抛下大家,独个儿去过好日子。哼,连亲生骨肉也不要了,真狠得下心呐”

三姨太不理会她的讥讽,自顾自地道:‘老爷如果一定不答应我的提议,我若是象四姨太一股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你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二姨太指着三姨太的鼻子说:“老爷你听听,这会子算是道出心里的实情来了,老爷若不答应,她就要私自出逃哩没脸没皮的东西,亏你好意思说出来,还是当着你女儿的面这还想教出好的来?”

凌世蓉见她的亲娘根本理也不理自己,绝望地瘫在地上,她算是明白了:什么爹娘,什么亲人,都是假的,全是假的有钱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对自己笑脸相迎,这一穷啊,连娘也顾不得自己了三姨太昂首向天:“我是问心无愧的,毕竟我就算离开,也为老爷做出了贡献,还能给他换来一笔银子。而你呢?除了吃老爷的,穿老爷的,一天到晚算计,又为老爷做过什么?再说了,我走了,老爷便是你一个人霸着,不好么?”

二姨太怒道:“你”恨不能一个耳光打过去,让这三姨太立刻失了声,然而看了看凌青云的脸色,还是有些不敢妄动。也晓得这三姨太不是好欺负的,自己撒起泼来,未尽泼得过她话说到这份上,凌青云还能再说什么?他无奈地闭一闭眼睛,疲累至极地道:“既是如此,那就去找个媒婆来吧县城很多富户都是认得你的,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是县城的人家,好歹给我留一点脸”

说着阴森森地笑起来:“我凌青云还有脸么?还要这张脸做什么呢?”他左右开弓,在自己的脸上劈哩啪啦打了起来,登时把脸打得血红一片。

二姨太连忙拖住他的手:“老爷,你这是何苦来着?我这就照你的吩咐去做就是了”

三姨太走了,去了她一个眼中钉,肉中刺不说,还能给这个穷家添些进项,她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姨太冷冷地看着,仿佛这一切全然不与她相干。

凌世蓉的心也早已经冷了,硬了,爹娘,这就是她的爹娘,他们是可以依靠的人么?不,不是,她凌世蓉只有依靠自己只能依靠自己了她捏紧了拳头,牙关也咬得紧紧的。

第339章出路

接下来并没花多少时间,三姨太便被邻县的一户富户聘了去做妾。

二姨太想到三姨太从此后,又可以锦衣玉食,呼奴使婢,差不多要咬碎银牙,心里那个妒忌啊,象熊熊烈火在烧灼一般。

她也几乎想狠狠心,跺跺脚,照走三姨太的这条路。可是,她的两个儿子,叫她怎么舍得下呢?唉,自己还真不如三姨太狠凌青云连自己的小妾都保不住,仿佛抽去脊梁骨的蛇一样,萎靡消沉了好几日。一想到手里又有了几个活动的银钱,他这才重新活过来似的。女人如衣服,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只要老子日后赚了钱,还愁没有女人么?再说了,女人多了也真他**烦,天天吵啊斗的,这会子耳根倒是清静了许多这么想着,凌青云便把这些抛在脑后,再次琢磨着,该怎么让手里的钱生钱,越变越多才好凌慕白自然也听说了自家的三姨娘下堂求去,另嫁他姓的事情。可是他又能怎么样呢?不过是心里为他爹觉得屈辱罢了。

这样的事情,凌慕白自然是不愿意告诉秀菱的。他问秀菱此刻居于何处,秀菱告诉了他,他点点头道:“我有空便去看望秀菱好么?”

秀菱晓得他还有店里的事要做,连忙微笑着说:“你去忙吧有空咱们再聚。”

回到自家赁的院子里,见李氏正坐在树下择菜,脸上的神色却是忧心忡忡的样子。秀萍在井边淘米,顾守仁把外衫脱了,正弯着腰用斧子劈柴,额头上有亮晶晶的汗珠子。虽然遭了灾,可见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李氏看见秀菱进来,带着嗔怪地说:“秀菱可别乱跑,如今县城比不得往日,到处乱得很,万一碰见歹人,拐子啥的,可不得了记下没?”

秀菱乖巧地哦了一声,也拿张小木凳坐在李氏边上帮着择菜。

李氏唠叼着说:“这进了县城才知道,睁开眼就得花钱哩柴米油盐酱醋茶,哪样不得买?往常咱们要吃菜,去后园子里摘就是,现如今可不成啦也就是家里有口井,喝水不要钱哎,我咋觉得还是杨柳洲好哩?”

秀菱自然晓得李氏说得是实情,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就听得秀萍插嘴道:“娘,我也觉得是的。往日在杨柳洲,一出屋子,天高地阔,湖水清清,眼睛瞧着别提多舒服啦住在这儿,总透不过气来似的,出了院子就是小巷子,不是墙就是人。”

金伟也不用上学了,被李氏逼着看书。这会子也开腔道:“县城一点也不好玩,哪比得上咱杨柳洲啊”

顾守仁沉默了一会儿,慢慢说:“等水退了,咱们还搬回杨柳洲去”他是在杨柳洲出生长大的,对杨柳洲的感情,自然比几个孩子深厚。

大家都连连点头,就是秀菱也想念起杨柳洲的好来。

然后听得李氏幽幽叹了一声:“也不晓我爹娘哥嫂他们到底咋样了”一句话又把几个人的心情说得沉重万分。

到这时,冬梅一家也杳无音信,三舅舅的小儿子一家怕是没有得救,当日去到他们的往处,稻草屋已经被水冲塌了,老屋果然是不中用秀菱觉得这个三舅公挺可怜的,上次的泥石流,带走了他大儿子一家的性命;这次的水灾,又让他小儿子一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现在惟有二儿子一家和他们老两口还活着。顾何氏拿出点私房钱,帮他们赁了一个又旧又小的院落,权且栖身。可藏在他心底的创伤,却不晓得何时才能平复呢吃过中饭,秀菱随着李氏一起去看李美云和林生。

因李美云和林生他们赁的屋子,只与秀菱家隔了一条胡同,因此没两脚路便到了。倒是个偌大的院落,所以赵华家,秋菊和虎子也租住在了那里。王久顺他们则租了人家多余的一间屋子落脚。

不管怎样,蛇有蛇路,鳖有鳖路,总得活下去不是?

见李氏、秀菱来了,李美云连忙让座。这时赵华和秀莲,虎子与秋菊也来打招呼。大伙儿坐在一处,没了往日的谈天说地,笑语晏晏,心情都不免有几分低落。

还是赵华搔搔后脑勺,先开口道:“这在县城怕是得呆些日子,我就忧心,这日日光出不进的,不得坐吃山空么?寻些什么营生做才好呢?哪怕能糊口也行啊”

虎子赶紧接嘴说:“我也在琢磨呢,到处都是想找活干的人,能管饱就成,所以啊,想打个短工,还挺不容易的”

林生也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虽然以李美云的积蓄,他们两口子不必焦心。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能赚进几个活钱,总好些吧?

大家便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到底该做些什么才好,不求赚多少钱吧,起码不能只出不进啊这赁屋要钱,吃喝要钱,若是几个月下来,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往后日子还过不过啦?

李美云想了想,提议道:“要不咱发豆芽菜卖吧?黄豆、绿豆都成,用竹篮子装好喽,每天浇一回水,再用湿笼布盖好,这天气三四天儿就成了。既不需要多大的本钱,也不怎么劳神费力”

秋菊连声赞好:“美云说得不错。县城这么多份人家,总得吃喝吧?也不能光吃白饭不是?发个豆芽菜去卖,肯定出得了手。”

秀菱追问了一声:“黄豆和绿豆在哪里?自家若没有的话,肯定得花钱去买吧?都这时候了,啥东西的价格不是翻了倍的涨?你若花高价买了黄豆、绿豆来发芽菜,打算算多少文钱一斤啊?卖少了说不定要亏本,卖贵了可有人舍得买呀?”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张目结舌,他们都忘了这茬了,还以为自己在杨柳洲,家家都种了黄豆、绿豆呢这一场水灾,不是把啥都淹没了么?

秋菊把嘴一撅:“哟,我心里可不是记着我家里还有好些黄豆、绿豆吗?唉,都打了水漂了”

虎子道:“要不我还是去水里摸鱼换钱吧我水性好~”

一句话没说完,秋菊嗔道:“这摸鱼的人太多了,我怕鱼都要绝种了呢还等你去摸鱼?”

确实也是如此,流民众多,大家都在想方设法怎么填饱肚子,怎么活下去。水里的鱼,天上的鸟,只要能吃的东西,早有人弄了去。后来的人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秀莲心里头也着急啊,一家子四口人在县城,啥啥都要钱,家里新盖的茅草屋被这水一淹,肯定也是不行了,养黄鳝的池塘,别再想看得到黄鳝,早都冲走了这要是等水退了,即使能回杨柳洲,一切还得从头开始哩也不是说从头开始就能开始的,盖屋子得钱吧?养黄鳝也需要投入吧?真是愁死人啦就听得赵华闷声说:“我想着,我能养黄鳝。说起来养黄鳝来,怕是没几个人强得过我去”这不是吹牛,他当然有这个自信,要不然怎么只有他家的黄鳝卖得最好呢?

秀莲无奈地说:“都到这份上了,还怎么养黄鳝啊?”

赵华看了看秀莲,接着说:“咱们虽然不能养了,但是可以帮别人养啊找个合作的人,他出池塘本钱啥的,我帮他养黄鳝。给工钱也行,到收黄鳝时分红利也行,不就有钱进了吗?”

李氏嗯了一声:“华子这话也有道理。那你得去打听打听,看有没有人对这事儿感兴趣。”

赵华听得李氏赞同,脸上有了一丝兴奋:“我只要去问问那几个酒店老板就成。他们不是有钱么?出钱买个池塘啥的,还不是小菜一碟啊?”

秀莲也觉得可行,心里算是稍微安定了些。

林生这时也说:“华子找到了出路。我也得好好想想。哎,我不是有治病的本事吗?我就去街上摆个摊好了。既能给人治病解除他人病痛,又可以得些诊金,希望可以养家糊口吧”

秀菱晓得林生治病很有两把刷子,当下双手赞成道:‘也算一条出路。”

虎子急道:“你们都有出路了,也帮我想一个啊我可怎么办呢?”

秋菊打断他说:“我有编织的手艺,采些柳条子,编个篮啊筐的,我最拿手啦这许多人涌进县城,肯定需要篮啊筐啊啥的装东西吧?虎子,我做好了,你挑到街上去卖,肯定也不能把咱俩饿死喽”

李美云掠一掠鬃发说:“可不是嘛我昨儿想买个柳条筐盛衣物,寻了半天没寻见合适的你要做了,我头一个问你买‘秋菊爽快地应了一声:“成啊。也别说啥买不买的,我送你一个得了”

“那可不行头注生意开门红,不收钱我可不能要你的”李美云不依道。

秀菱笑起来:“要不打个对折吧,就这么说定了”

眼看着林生也好,赵华也好,还有秋菊一家,都有了谋生的法子,秀菱觉得心里轻快了一截,起先确实有些为他们担心哩

第340章置地

秀菱和李氏回到自家住处,便把方才大家的议论转述给顾守仁听。

顾守仁听了连连摇头:“林生和秋菊的法子都行,就华子这想法不好。”

李氏瞪大了眼睛问:“为啥不好?”

“唉,你想啊,华子能帮人家养多久的黄鳝?这杨柳洲水要是退了,他回去不回去?”

“自然是要回去的”

“就是啊人家又是出本钱买池塘,又是投资网箱,鳝苗啥的,华子一走,人家这一块咋收拾?难不成赵华还把养殖黄鳝的法子又教给人家?那不是断了自家财路么?若是有人偷学会了,以后哪还需要华子家的黄鳝呀?”顾守仁一边抽着旱烟,一边冷静地分析道。

李氏这才恍然大悟,就是秀菱听了,也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方才自个儿怎么没想到呢?所以她赶紧道:“那爹得去同华子哥说一声,不然华子哥还没想到这一点。”

顾守仁嗯了一声:“我这就去。他要赚钱,肯定得另想法子了。”

秀菱知道,赵家的生活肯定是没问题的,因为赵华不光靠养殖黄鳝赚了些钱,就是顾家给秀莲的陪嫁,对于庄户人家来说,也算是相当之好的了可是听顾守仁的话,从杨柳洲出来,就一定得回杨柳去似的这一点秀菱有些不赞同。当然不是说杨柳洲有啥不好。杨柳洲风景秀丽,土地肥沃,水清天蓝,象个世外桃源一般,能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指不定能长寿呢但杨柳洲的缺点也是一目了然的,它四面环水,如果水患一来,几乎可说是逃无可逃,避无可避。如果不识水性,毙命的机会是相当高的这一次如果不是恰巧顾守仁新造了一艘船,恐怕顾家的人还保全不了这许多。

好吧,即使杨柳洲很多年以来,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水患;即使这次大家有幸能够死里逃生,那么,谁能担保杨柳洲明年不发水患,后年也不发,一直都平安无事?

所以啊,依秀菱的想法,应该未雨绸缪。在县城置地起屋,开辟一重新天地。当然啦,杨柳洲那边也不必放弃。但是估摸着汛期到了,就应该提早转移,以免留在杨柳洲发生不测。

这汛期,也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春季上游冻冰消融产生的涨水期;夏季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秋季强连暴雨产生的涨水期;都有可能会产生水患。

掌握了这个规律,那么,就可以提早搬到别处,才不怕会被水患围困在杨柳洲,也就不会出现如这次一样的险情了由此可见,在县城安一个家,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秀菱决定,等顾守仁回来,她要好好和这个爹谈一谈。

秀菱在心里拟好了说辞,所以当着顾守仁的面,那是不慌不忙,条理分明。她先是装作轻轻松松地问顾守仁:“爹,你今后是咋个打算的?”

顾守仁吸了一筒旱烟,在鞋底上磕了磕烟灰,这才答道:“还能咋打算?只有等水退了,杨柳洲安全了,再搬回去呗重新把田地拾掇好了,种上庄稼,养上鸭子,该干啥还干啥。反正我就是庄稼人的命”

李氏瞅了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