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扶鬓长安步-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人坐在上头,拿起手边一封奏折:“小崔爱卿,这封奏表是你写的?”
“启禀陛下,是。”崔蒲斩钉截铁的回答。
“哦?看你的意思,你是发现了一样可以替代粮食的东西。所以才会千里迢迢赶回长安城来,甚至连上峰的批准都来不及申请?”
“是!事关民生,微臣不敢大意。又想到从长安来回一趟,三四个月的时间就没了。要是等到上头层层关卡全数通过,只怕要等到年底去。到时候微臣再回来,然后再带了东西去扬州,那就要错过春耕了。所以微臣才斗胆先一步回来了,只是在离开之前,微臣早已经将回京的奏请呈报给了上官,并非无故私自回长安!”崔蒲一字一顿的道。
“那么不知崔知县你这次得到的是个什么东西,又是从哪里得来的,你怎么就确定它能代替粮食?”武煊终于按捺不住,站出来发问。
崔蒲昂首道:“那是下官岳父从天竺带回来的,在别个地方,那里的人就是将其当做主食在培育。”
而后,他便将慕宥经历的那个故事讲了一遍。
武煊闻言冷笑一声:“不过一个莫须有的故事,崔知县竟就当真了么?”
“在民生民计上,下官一向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即便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下官也会将其紧紧抓住。毕竟只要成功,那么老百姓的好日子就来了。下官不像武侍郎您这般博学多才,现在下官所求不过能让治下百姓吃饱饭而已!”
武煊一噎,立马又道:“可若是失败了呢?从开国到现在,多少人致力于引进他国物种以扩充我新唐王朝粮食储备,然而大都以失败告终。”
“难道就因为之前的几次失败,以后就都不去尝试了吗?难道因为他人的错误。我们就再对这类举动望而却步了吗?武侍郎身为朝廷命官,难道就是这样为天下百姓考虑的吗?”崔蒲听了,冷冷笑问。
“你!”武煊气得直瞪眼。他深吸口气,赶紧转向圣人,“陛下。微臣不过是将以往的经验说出来同崔县令探讨罢了。只是崔县令太过咄咄逼人,竟是分毫听不进去微臣的建议。既然如此,微臣还是不说好了!”
圣人也眉头微皱。“小崔爱卿,你太过激进了。”
“如果真能为百姓做一桩好事,激进些又何妨?”崔蒲依然头颅高昂,“陛下,这件事微臣是下定决心要去做了。我相信我岳父多年走南闯北的经验,我更信我娘子的建议。如果陛下担心因为这次再失败,并因此劳民伤财的话,那么微臣就在这里先放出话去——这次的事情。微臣不求国库一分一毫,只求陛下您放开手让微臣去做。若是成了,这成果便是我全新唐王朝的。若是败了,全部后果我崔蒲一人承担,绝不拖累任何人!”
听他如此慷慨激昂,圣人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这倒是不至于。小崔爱卿你有心为民生计,朕又岂能不支持?这样吧,朕从国库给你拨款两千贯,你先试着去做。若是真可行,朕必然重重有赏!”
“微臣多谢圣上支持。只是既然这话已经说出口了。那微臣就不会收回去。这一次,微臣一定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将这件事给办成了!若是办不成,微臣也不会浪费半点民脂民膏,反正这点钱微臣也还出得起!”崔蒲高声道,分明就是还在和武煊方才的话置气。
这小子居然和他杠上了?他胆子还真是越来越肥了!
武煊心中也不禁冷笑数声,便开口道:“陛下,既然崔县令一意孤行,您何不成全了他?等事成了,您再重重赏他就是了。”
“武侍郎这话说得没错!微臣不要现在的支持,只希望事成之后。陛下您能论功行赏就行!”崔蒲连忙便接话道。
这小子!
听到这话,武煊心里一阵猛跳。为什么他有一种感觉——自己被他给当枪使了?
圣人看看一脸倔强的崔蒲,再看看旁边分明等着看消息的武煊,再看看从头至尾一声不吭的崔阁老,无奈小声道:“崔仆射。对于此事,你就不想说点什么吗?”
“启禀陛下,小儿狂妄,这都是微臣没有教好。只是既然他都已经放出此等豪言壮语,儿臣也只能认了。而且微臣以为,朝中已经有许多如臣一般老成持重的老臣了,再多出一些激进的年轻人也没什么。走错了路,一头撞上南墙撞破了头,他们自然就知道拐弯了。毕竟小孩子嘛,健康活泼就好。”崔阁老这才拱拱手。慢条斯理的道。
这话分明就是在为崔蒲站台阶。
圣人听了,便颔首:“既然如此,那事情就照着小崔爱卿的主意办吧!只要这件事能成,朕自当对你论功行赏!”
“那微臣就先在此谢过陛下了!”崔蒲赶紧跪地大叫。
经过这一番风波,崔蒲私自回长安这件事算是不了了之了。
从太极殿出来。武煊又忍不住瞧了眼一脸志得意满的崔蒲:“崔知县自从去了扬州话,是越发的意气风发了呢!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听说你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眼下,你马上又要为他们做一件更大的好事了。”
“多谢武侍郎夸奖。不过下官哪里比得上武知县?我们天长县太穷,百姓们都吃不饱饭,下官现在也只能先为让百姓们吃饱饭苦苦挣扎。不像海陵县那边,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好得很,他不用做什么,只要维持现状,让大家的日子平稳无波的那么过下去,就能得到百姓们的一致赞颂。”崔蒲笑嘻嘻的道。
武煊差点咬断了一颗牙。
这小子是在讽刺之前武立新差点把海陵县给搅得天翻地覆那件事。后来还是他派了几个得力助手过去,竭力帮武立新稳住局面,直到现在海陵县才勉强恢复到之前的状况。只是,得到百姓们的一致赞颂?武立新他是别妄想了。
现在,他也只盼着这个儿子安稳守成。好好在县令的位置上待满三年就行了。
可是,眼前这个和自家儿子一道前往扬州的小子一直在不停的上蹿下跳,折腾出来不知道多少幺蛾子。而且偏偏他折腾得大半都是对的!要是这次再让他给弄出一份新粮食来,那自己儿子就真要被比到尘埃里去了!
这事他必须好好计议一番才是。
心里如是想着,他也没了和崔蒲磨牙的功夫。连忙就坐上车走了。
直到父子俩上了马车,崔阁老也才长叹一声:“该帮的我都已经帮到了。接下来的事情就看你自己了。”
“儿多谢阿爹的信任。您请放心,最迟明年底,儿一定给您一个满意的交代!”崔蒲毕恭毕敬的道。
“但愿如此吧!”崔阁老眯起眼,“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你还年轻,便是做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站起来,重新开始。”
其实打从心底里,他老人家也是不太看好这件事的吧?只是他坚持要做了,做父亲的就坚定的站在了儿子这边,帮助他到底。
崔蒲心中十分感动:“阿爹的教诲儿牢记在心。而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马车回到崔府,崔蒲送崔阁老回了书房,才回去慕皎皎那里。
此时慕皎皎正在看新长出来的甘薯苗。见崔蒲回来了,她赶紧把他拉过去:“你看,这些东西果然发芽了!再过几天,这苗应该就能长高了。等咱们回到扬州,正好就把苗给种下去,两三个月之后就能看到结果。好的话,正好年后就能推广开去。”
“嗯。”崔蒲也仔细看了看这些从甘薯身上长出来的绿油油的小苗苗,脑袋一歪,靠在她身上,“多亏有你,不然我这次真的惨了。姓武的一家子好没品,我今天就被他们狠狠咬了一口!”
“你也不想想你都咬了他们多少口了,人家抓紧机会回咬你一口不也是应该的吗?”慕皎皎,摸摸他的头。“人在官场,处处都是尔虞我诈,这个阿舅不是早就教过你了么?现在你还只是一县知县呢,等以后你官做得越大,遇到的诸如此类的事情会越多。咱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修身律己,严加防范。”
“我知道你说得有道理。这些事情我也早有预料,只是现在亲身经历了这许多,突然觉得好疲惫。”崔蒲小声叹着气,脑袋不停在她身上磨蹭着。
慕皎皎扑哧一笑:“觉得累了?那咱们别干了?”
“不行!”崔蒲立马就抬起头来,“我都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这个时候放弃岂不是太亏了?既然都选择了走这条路,我就一定要走到底!”
“那好啊,我一定陪你一起走到底。”慕皎皎再给他顺毛。
崔蒲立马抬头冲她得意一笑:“这条贼船还是你推我上来的,你觉得你还逃得掉吗?”
节节高升 第233章家事国事乱糟糟
第二日,夫妻俩便又乘船赶回扬州。
因为这次出行的时间比去年早了差不多一个月,河面上船只还不算太多,所以这次行程还算顺利,他们在腊月初八这天回到了天长县。
才刚下车,王十七以及庄先生吴先生等人就围了上来。
崔蒲一面叫人将扯上的东西卸下来,一面问向吴先生:“我之前写信叫你们准备的暖房现在准备得怎么样了?”
“我们从接了信开始就去请工匠来建,前两天刚刚完工,昨天才刚试了一回烧暖管,感觉还行。便等县尊您和夫人回来后去看看,若是没问题的话,即刻就可以将东西搬进去了。”吴先生忙道。
崔蒲对他的行动能力十分满意,只去换了身常服,就拉着慕皎皎一道往后院去了。
这次的暖房是崔蒲特地叫人建的,就是为了提前将甘薯苗给培育出来。据慕宥所言,甘薯之前生长的地方应该比较湿热。只是现在的扬州正处于冬季,温度不够。而为了尽快试验一下成效,慕皎皎特地拿了一千贯出来,叫吴先生建了一座玻璃暖房。暖房里头特地铺了许多陶管。天冷的时候,在外头炉子里烧稻草等物,那暖气就能通过陶管流入暖房内,将室内的空气暖热。而玻璃是透明的。除了能隔绝外界的冷气外,还能让阳光毫无障碍的照射进来,可谓一举两得。
大富人家常用这样的暖房来给自己提供冬日里的新鲜菜蔬。
吴先生是水利上的高手。这暖房经他之手建造,自不用多说。反正慕皎皎和崔蒲都挑剔不出什么错来。
在暖棚里体验了一把暖气的效果。将温度确定在差不多的高度,慕皎皎便叫人将他们一路精心呵护的甘薯苗给搬了进来。
在长安时,她就将慕宥给她的为数不多的几只甘薯装在花盆里,用土薄薄的埋上一层,放在她一直燃着火盆的房间里。一路过来扬州时,花盆被整整齐齐的摆在下头船舱里,里头也日夜都燃着火盆。所以等到了天长县,这些甘薯苗已经在花盆里生得郁郁葱葱,长出土面的部分都有十来寸长了。
慕皎皎便叫人将里头的甘薯挖出来,小心按照一株一株的苗给切成许多份,然后种在了暖房里头。
一直忙到天黑,这几十株甘薯苗才种好了。
吴先生对此事特别重视,毛遂自荐今晚上就守在暖棚里。
慕皎皎和崔蒲长途跋涉,早累得不行了。也不多和他客气,便只道了声谢,夫妻俩就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醒来,崔蒲衙门里积压了许多的事情,他自然又忙碌了起来。慕皎皎便借口身体不适,整天整天的待在暖棚那里。
其实她对培育甘薯没什么经验。不过以前好歹也跟着爷爷种过许多草药,再加上吴先生也是这上头的高手。两个人互相交流交流经验。也能将培育之法寻摸得八九不离十。
时间再过两三天,魏庄夫妻便从扬州府赶来了。
“你阿姐回长安后不久就写信回来叫我筹钱,这两个月我筹了有一万贯,不知道够不够?”知道他们都不是客套的人。魏庄也不多客气,直接便道。
“差不多了。”崔蒲颔首,便将他们夫妻俩都领到了后院的暖房里头,“想必大姨姐已经把我们要做的事情都和你说过了吧?只要这些东西能顺利长成,等到三四月份,我们就会去下头的乡村推广种植。只是这些东西对百姓来说十分陌生,要想让他们同意种植这个东西,咱们必须给与他们一定的保障以及奖励。这个钱我们自己不是拿不出来。只是大姐夫你也明白,这是我为县里、为整个扬州乃至整个新唐王朝做的事情,也已经在圣人跟前过了明路了。若还是我们夫妻俩一股脑的往里头砸钱的话,现在别人肯定笑我们傻,回头如果事成了,他们自然又有一番说辞,总归是不好。”
“我明白。”魏庄连忙点头,“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一旦做成,获益无穷。你如果不找我,光是去寻天长县里的富户们要些捐赠,也能凑得差不多。但是这件事情你还能想到我,那边是要提携我一把,我又岂能不知趣?这一万贯对我来说虽然多,但丢了的话三两年也能再赚回来。所以你只管拿去用,便是失败了也不用担心什么。”
见他这么上道。崔蒲别的话也就不说了,连忙就带着他参观了一番这个小型培育基地,讲了一番以后的大致计划,并允诺等暖房里的物产成熟。他一定将第一批的出产送去给魏庄一家品尝。
魏庄听得连连点头,也趁机给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这对连襟一说起来就没个完。慕皎皎在一旁陪了会,眼看他们俩越说越远,自己是插不上话了,便干脆不说了,拉上慕敀敀回了后院。
“阿姐,我看你今天魂不守舍的,魏家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将闲杂人等遣散后。慕皎皎便问。
慕敀敀连忙挤出一抹笑:“哪有什么事?没有的,你看错了。”
慕皎皎冷下脸:“你还骗我!是不是你那位弟妹趁着咱们回长安的时候,和你阿姑合伙做了什么?”
慕敀敀顿时就忍不住了。
她吸吸鼻子,却还是叫眼泪从眼角滚落下来。
“她们俩欺人太甚!我就说一开始向阿姑禀报说要回长安为阿爹侍疾时她怎么答应得那么爽快呢。还口口声声帮我管上几天家,一切都照着我以前定的规矩走,等我回来了就把一切原封不动还给我。我本也没把她的话当真,但想着为了魏家好,她肯定也不会做得太过分。结果谁知道,等我回来才发现,她竟是转手就把所有事情都丢给了十弟妹。而十弟妹就趁着我不在的这三个月的时间把我辛苦培养了十年的人都给拔得七七八八了,然后安插上了她的人。现在整个魏家上下都不成样子了!”
“就这样,阿姑还说这些日子十弟妹管家管得好,让我干脆就把大厨房、库房那些要紧地方分给她,说什么让她帮我分忧,也免得我日日那么辛苦。”
慕皎皎唇角轻扯:“她们能干出这种事情来不足为奇。那么姐夫呢。他难道不知道这事吗?他是什么想法?”
“他?他还能什么想法?不一样是让我忍!他也知道十弟妹不是管家的料,这三个月他在家里过得也糟心。只是阿姑对他一哭一闹,他就没法子了。今天过来的路上他还在劝我,让我干脆退一步算了。库房可以不给。但大厨房可以给她管管。反正有我在上头镇着,肯定出不了什么大错。”
慕敀敀说着,泪珠子又滚落下来。“凭什么呀?我这些年退得还不够多吗?我给他们收拾烂摊子还少么,就这一次,我听王瑞家的说,就这三个月,他们两口子中饱私囊,都倾吞了账上几千贯了。现在给我镇着,不就是让我把这个窟窿给填上?让我填窟窿也就罢了,他们还不给我个好脸色,反倒跟施舍似的,难道我是上辈子欠他们的吗?别人都说我是魏家的嫡长媳妇,从里到外都风光无限,可谁知道我这日子过得有多憋屈?我受够这样的日子了!”
“要是受够了,那你不受就是了。”慕皎皎淡然道。
慕敀敀一怔。“阿妹,你说什么?”
“我说,既然觉得受不了了,那阿姐你干脆就不要再管这烂摊子好了。既然现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