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东北1970-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闫宝书话还没说完,闫玉芬手上一挥就抽了闫宝书个嘴巴子,闫宝书愣了片刻,张了张嘴还没等说话,闫玉芬反手又是一巴掌。闫宝书不再躲闪,低头站在她面前。闫玉芬哽咽道:“刚才这两巴掌是替咱爸妈打的,打过了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傻孩子啊。’闫玉芬冲上前抱住闫宝书,“你说你咋就这么混蛋呢。”
闫宝书安抚着她,轻轻拍着她的后背说:“姐,我知道你们无法理解,但这件事我不认为我错了,我只是想要和自己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闫宝书叹了口气,“姐,你是不是很早就知道了?”
闫玉芬嗯了一声,“我很早就发现了,但我一直都没敢说,我自己安慰自己,说你和向北还小,长大了就好了,我后悔啊,要知道回变成今天这样,我早就应该……”
闫宝书抱紧她,“姐,对不起,我让你难过了。”
闫玉芬哭泣道:“从小到大,你最疼姐了,什么事都记挂着姐,可是姐心里苦啊,当年高百川的事情让我到现在都走不出来,可你不同啊,你为啥还……”闫玉芬说不下去了,抱着闫宝书痛苦一阵后说道:“这往后你可咋办?”
“走一步算一步吧,我不想和向北分开。”
“傻孩子,你知道这得多苦吗?”
“知道。”
“哎……”闫玉芬推开闫宝书,擦了擦脸上的泪水说:“进屋睡觉吧,往后这件事都不许再提了。”
这一夜闫宝书都没睡着,翻来覆去的脑袋里乱的狠,自从这天过后,闫宝书在这个家里出入都觉着有些尴尬,虽然其他人像是说好了一样,都如从前那般对他。十天之后,闫宝山带着老婆孩子回了东方红村,临走前他拉着闫宝书聊了一夜,他说他和闫宝福还有闫玉芬聊过了,这件事就当没听过,你们的日子自己折腾去吧。
闫宝书对此很满足,并不奢望他们鼎力支持,这也算是最圆满的结局了。
闫宝书的问题姑且算是解决了,可陆向北那里的问题还在不断涌现,一九九二年的夏天,水上城堡依旧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陆建军坐不住了,某天夜里在家里开了个会议。陆建军老了,头发斑白,但气势犹在,陆向北上头的三个哥哥都结婚成家,老大的孩子都已经快上高中了,所以一家人不得不把重心放在陆向北的身上了。
陆向北在一家人的批斗中存活下来,第二天就偷偷的拎着行李躲到了宝宁大酒店里,在闫宝书得知这件事情之后,他把陆向北带到家里和自己同住,闫宝福见到他还是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可就在闫宝书说他是因为自己被家里人赶出来时,闫宝福也有些于心不忍了,叹了口气说:“你们就作吧,可劲儿的作吧。”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这段时间就让陆向北躲在闫宝书的被窝里吧!
哦对了,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看过没?94年播出的,当时可红了……
第177章
陆向北的自身情况就和闫宝书有所不同,他能躲得了一时却躲不了一世,不过就眼下而言,他也只能躲出来了。闫宝书最近愁容满面,多半还是为了陆向北而着急上火,这老陆家可不比老闫家,一旦发现了他和陆向北的关系,保不准儿是要破天的。
陆向北在家这段期间,接到了上头的调派,进入了公安部工作,出来进去的都是一水儿的军装,尽管三十好几了,但那长相绝对是一等一的出众,浓眉大眼看了就让姑娘们稀罕,可见这“老小伙”还是非常吃香的。白天,陆向北去单位上班,晚上下班就去闫宝书那边儿睡觉,吃喝拉撒睡都是在这边解决的,和闫宝书之间也无声无息地培养出老夫老妻的默契感。
闫宝书大致也是如此,白天去监工,晚上累的回家连挪窝的力气都没有,就连洗脚水都是陆向北打的,而后他就躺在炕头,让陆向北帮他洗脚。水上城堡的工程太过繁琐,细节上要做到十分准确的把握,再加上各界领导对此次项目的重视,闫宝书也觉着压力山大,也幸亏有了完四宁等人的帮忙,不然就凭闫宝书一个人,肯定就埋在这个坑里爬不出来了。
东北施工不比南方,到了冬天天寒地冻的,工人们很难连续作业,尤其是遇到鹅毛大雪的天气,闫宝书不得不放假几天让工人们调整休息,待天儿好点的时候再次开工。闫宝书提出水上城堡计划时预计是一年半之内完工,为了防止过多浪费时间和金钱资源,闫宝书也不得不在年后加紧对工程催促。
九三年的春节,不同于以往的春节,不仅是闫宝龙带着两个妹妹从北京回来了,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也不似从前一样坐在一起只是唠嗑嗑瓜子,由于今年家里有了彩电,一家人围绕在一起也能够看上一场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了。闫宝书还记得,春晚是八三年始播的,可那时不少家庭都没有电视,老闫家尽管富裕在先,也是等到了今年才拥有了第一台彩电。
“哥。”闫玉香攥着一把毛嗑上了炕,如今已长成大姑娘的她美丽动人,穿着打扮也融入了当下的潮流,她如今在北京的医院里当护士,工资还算可观,这些年在外读书工作,好不容易回来了,看到闫宝书还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她这个当妹妹的心疼的难受。
闫宝书靠在炕头,笑眯眯地说:“咋了?”
“能咋,跟你亲近亲近呗。”闫玉香挨着闫宝书坐下,挎着闫宝书的胳膊说:“哥,我在外面这些年,可想你了。”
“是吗?”闫宝书伸手替她整理了一下刘海。
闫玉香笑道:“哥,我回来的时候给你买了件衣服,不值啥钱,你没事儿在家的时候可以穿。”
闫宝书欣慰道:“小丫头长成大姑娘了,知道心疼人了。”
话音落下,闫玉芳也跟着坐了过来,手里端着一盆冻梨,这还是闫宝福前些天去市场上抢来的。东北人爱吃冻梨冻柿子,逢年过节必不可少,再加上东北到了冬天那就是个天然的冰箱,冻梨冻柿子饺子冰棍往雪堆里一埋,想吃的时候挖出来照样新鲜。闫玉芬爱啃冻梨,洁白的牙齿在上面咬过,留下一排整齐的牙印,“哥,你吃不?”
闫玉香拦住她,“给哥拿个新的,谁吃你那狗剩。”
“得了吧,哥不嫌乎我埋汰。”闫玉芬笑呵呵的,从外貌上来看,她和玉香有几分相似,但气质还是有些区别的,玉香更为闯实,玉芳要温柔些许。
闫宝书看着两个丫头都长大了,心里涌现出不可言喻的欣慰。闫宝书这边和两个丫头聊的热切,那边闫宝书却缠着陆向北说起了最近发生的事情。闫宝龙因为在北京上学,那段时间没少跟着陆向北四处走,就感情而已,也胜过亲生兄弟了。
电视里,春晚的节目正火热的进行着,对比现代的春晚,那时候还是年味十足的。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八七年的一首春天里的一把火,直接把大兴安岭都给唱火了。当然,这只是个巧合,后来慢慢就变成了一个茶余饭后的笑话罢了。新年的钟声响起,闫宝龙拿着鞭炮出了门,为了配合时间,十二点一到,屋里锅台下饺子,院里鞭炮响翻天。
闫宝书爱吃饺子,最爱的是芹菜肉和韭菜鸡蛋,皮薄馅多,咬一口满嘴流油香味四溢,再加上蒜泥,闫宝书和陆向北两个人加起来竟然吃了七十多个,到了凌晨三天多,两个人还守在偏煞子那屋守岁。
陆向北晚上喝了点酒,脸色发红,拍了拍肚子后从兜里掏出个红包,“给你的。”
闫宝书笑道:“咋了,还把我当小孩子啊?”
“咱两这情况怕是以后都没办法有孩子了,为了防止一年比一年大,一年比一年老,咱们这个岁数得压住啊。”陆向北尽管是笑着的,但内心的酸楚也只有闫宝书能够理解。闫宝书伸手接过红包,随即从兜里掏出给点钱,直接塞到了陆向北手心里,“给你的。”
陆向北笑着收下,“哎,我想吃冰棍。”
闫宝书看着他,“那你去院里挖两根出来,我要那个雪人的。”
“行。”陆向北下炕出了屋,没多会儿瑟瑟缩缩的回来,他把一根雪人形状的冰棍递给了闫宝书,“这玩应儿好吃吗,还是小奶糕最带劲儿。”
闫宝书笑嘻嘻地说:“我这个五毛一根,你那个两毛一根,你说呢?”
“啥玩应儿?”陆向北仔细看着手里的小奶糕,骂道:“这都是冰了,哪里有奶啊。”
闫宝书大笑,在炕上打滚,“要么说你傻吗。”
冰棍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两个人吃了冰棍之后,便拉灯钻被窝了。大年初一,完四宁做东要请吃饭,闫宝书和陆向北穿戴整齐的去赴约了,四个人同样的心思,脸摆在一块能凑出麻将的四饼了。
“哎哎哎,我说干啥呢这是,大过年的,都别摆着一张臭脸了。”完四宁受够了这样的气氛,“奶奶的,以前穷问题多,现在富了还是一堆麻烦,你说咱们四个可咋整啊。”
冯海棠叹了口气,“现在宝书的问题解决了,咱们三个可……”
陆向北无奈道:“别说这个了,咱们赶紧吃,吃完了出去玩,放松一下心情,我听说铁道东那边有人弄狗拉爬犁,还有冰刀呢,咱们几个去瞅瞅?”
“我看行,快吃。”
难得这回他们没有喝酒,吃了一顿大餐之后就结伴出去玩了。曾几何时,他们也这样飞驰在冰面之上,那时的他们都无忧无虑,固然穷却也开心,如今的他们长大了,成年人的世界里除了柴米油盐就是前途事业,岁数到了,还得来那么一条结婚生子传宗接代。
怎么和自己喜欢人的生活在一起,就这么难呢?
兴许是玩的兴奋了,几个人暂且抛开了烦恼,多年不滑冰的闫宝书动作上生疏了不少,陆向北和完四宁也差不多,几个老胳膊老腿的老男人凑在一起和一群年轻人抢地盘,说出去也不怕人家笑话。
“宝书,你扶着我点。”陆向北大笑,拉着闫宝书的手往前滑。
完四宁和冯海棠跟在后头起哄,“你们两个悠着点,别摔个大马趴。”
“你还是顾着你自己吧。”陆向北加快速度,拽着闫宝书往另一方向滑去,两对就此分开,在人群中互相看不到了身影。
半个小时候,闫宝书累的气喘吁吁,他来到雪堆上坐下,摆着手说:“不行了不行了,咱们是真的老了,滑这么一会儿就浑身难受。”
“哈哈哈哈。”陆向北笑着坐到闫宝书身旁,像是累了似得躺在了雪堆上,“宝书,今天晚上星星真多。”
闻言,闫宝书躺到他身旁,应声道:“是啊,真多,还很亮呢。”说完,闫宝书眨了眨眼睛,“如此良辰美景,要不要来高歌一首助助兴啊?”
“好啊,我还真有段时间没听你唱歌了。”
闫宝书清了清嗓子,唱道:“青春少年是样样红,可是太匆匆、流金岁月,人去楼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
新年开春,工程再次启动,这回闫宝书和陆向北全身心投入其中,为的就是赶抓进度,希望能在预定时间内竣工,也就是在这百忙之中,一个闫宝书不愿意看到的人再次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闫宝书在生意做大之后,也逐渐地完善了管理阶层,他租下了厂里的一幢三层下楼用来办公,这天他和陆向北正在办公桌前看这几年的损耗报表,看的正入神之际,静儿敲门进来,“闫总陆总,有人来访。”
闫宝书一愣,“谁啊?”
静儿并非秘书,不过是回公司遇上了这人而已,“是顾军来了。”
闫宝书和陆向北均是一愣,“他怎么回来了?”
静儿并不知道曾经的事情,好奇道:“要让他进来吗?”
闫宝书犹豫片刻,“嗯,让他进来吧,顺便让小王冲两杯咖啡进来。”闫宝书快速地收拾了桌上的报表,和陆向北分坐两头等待顾军的到来。
顾军是孤身一人来的,他比从前干练了不少,但在干练的外表下,却隐藏一种老奸巨猾的气息。顾军笑面虎般的进门,“我的大兄弟们啊,我可想死你们了。”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有没有同样爱吃芹菜肉饺子的?请举手按爪,还有冻梨冻柿子,瓜子毛嗑,我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去摘向日葵的脑袋,回来把籽儿取出来吃,那就是毛嗑,还没炒过的。
还有冰棍,那时候都是批发的,在厂子里,一箱子才不到十块钱?
最近我超级迷冰上的尤里,所以今天写到滑冰,简直不要太兴奋。
第178章
顾军在闫宝书和陆向北的心里已经被贴上了“不速之客”的标签,对于他的到来,两个人虽感惊讶,但更多的还是厌恶。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顾军既然是客客气气上门,闫宝书也没有下逐客令的道理,他起身相迎,和顾军寒暄道:“怎么突然回来了?回来之前应该说一声啊,我和向北好去接你。”
“唉呀妈呀,都是自家兄弟客气啥。”顾军像从前那样搂着闫宝书往屋里走,到了椅子前坐下,不拿自己当外人的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几口,末了还吐出点茶叶梗,“这啥茶叶啊?咋这么苦呢。”
陆向北笑道:“啊,我叔从村里拿来的,不是啥好茶。”
“难怪了。”顾军撇了撇嘴,放下杯子后说:“赶明儿我给你们带点茶叶回来,那味道才叫正宗呢。”顾军像是自言自语,因为没有人接他的话,待他说完自己也感觉到了尴尬,笑了笑说:“我这离开家里太多年了,回来瞅瞅,没想到变化还真挺大的。还有就是宝书你啊,真是今非昔比了,这生意做的够大的啊。”
闫宝书笑了笑,“运气好点,也就做起来了。”
“那不能够,你小子从小就聪明,这可不是单纯的运气就能够成就的。”顾军叹了口气,神情羡慕道;“走南闯北这么多年,我就没佩服过谁,宝书你算一个。”
闫宝书微笑道:“那还真是我的荣幸啊。”
陆向北实在听不下去了,虽然没板着脸教训顾军,却也没多少笑容,“顾军,你啥时候回来的?不打算回村里看看你家人?”
“家人?”顾军耸了耸肩,冷笑道:“除了我哥,该死的都死了。”
陆向北瞪大了眼睛,惊讶道:“你奶她?”
“啊,早几年的时候身子骨不行了,熬不住就走了,其实这样也好,她也享不了福了,就别再这个世界上遭罪了。”顾军虽然变了,但内心的良知或许还有,闫宝书并不认为他此时露出来的哀伤的表情是装出来的,但也仅限于几秒钟,之后的顾军又露出了一副老奸巨猾的嘴脸。
顾军这一上午都在闫宝书的办公室里待着,也不说有事儿,就只是闲话家常,直到中午饭点的到来,静儿从外面推开门,问道:“宝书哥,你们的午饭咋说,是跟这里吃还是?”
闫宝书看了眼顾军,“出去吃。”
“那行,我不管你们了啊。”说完,静儿关门走了。
顾军始终注视着门口,笑眯眯地说:“这静儿长大了,咋变的这么漂亮呢。”
有一种动物只要它一撅屁股就能闻到一股子骚味,以前闫宝书没发现顾军有这个特点,但就在刚才他夸静儿变漂亮了以后,闫宝书才有所警觉,脸色不太好看的警告他,“你小子咋还那个德行,小心石翠知道了饶不了你,跟你离婚。”
顾军也不辩驳,嬉皮笑脸的起身,“你们去吃饭吧,我得回去了,我哥和高百川估摸着还等着我呢。”
高百川也回来了?闫宝书皱了皱眉,随即笑道:“那行,那我和向北就不留你了,改天有时间你过来,咱兄弟几个坐下来好好吃顿饭。”
“好说,我跟这儿腻一上午了,也是该回去了。”顾军边说变往外走,“你们也别送了,收拾收拾自己去吃饭吧。”
闫宝书点到为止,送走了顾军后把办公室的门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