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半夏 >

第15章

半夏-第15章

小说: 半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笑吟吟地回味,长叹一口气说,看来是在劫难逃了。芸芸掐他的鼻子说,这么难听的话,什么叫在劫难逃,你要不是骗到了我这么贤惠的老婆,能生出这么可爱的儿子么?看看周越,你要好好的忆苦思甜。王刚说,谁骗过你了,还不是你自己主动投怀送抱的。芸芸披头散发地咬牙发狠,两只手故作用力地掐住王刚的脖子来回晃,还说没骗我,当初是谁老是死皮赖脸往我们家跑的,谁爱理你了。王刚举手笑着求饶,好好,我是骗子,饶命。
  王刚刚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和周越一起住在机关宿舍里,说是机关宿舍,实际上是位于普通居民区的一栋住宅,房子很老了,老的外墙爬满了青藤,青藤缠绕的灰墙本来自有一种沧桑的历史感,只可惜的是周遭的环境过于拥挤,矮墙窄路,四处充满了和这个小区同样古老的居民。阳光稍微好点的时候,冬青和低矮的树桠上覆盖着衣被床单,拄杖蹒跚的老人跟在活泼的小猫小狗后面遛弯。房子尽管小,但好在都是独立单元,比起公厕公卫的筒子楼里好的多了。俩人原以为可以被分到一个小的两居室过渡,没想到在机关事务管理局里登记簿上多套空闲的宿舍早已被瓜分,于是他们只好被分开,各守了一小间朝北的小间,周越大不满,可王刚还满意,他觉得总比大学的集体宿舍强多了。
  刚开始两个人还像在学校时那样,中饭一起在机关食堂里吃,晚上也在食堂吃完了后再回来,通常王刚会在周越那坐一会,然后回来看书睡觉。和王刚同住的小伙子是体改委的科员小刘,已经住了三年多了,快结婚了,正等着机关的婚房。王刚刚住进来的时候,小刘看王刚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尽管王刚极尽低调客气,但似乎还难以改观。小刘在言语中颇有责怪王刚的意味,自言自语地说其他的单元有比这大的多房间的云云,言下之意王刚搅了他的清静,希望王刚搬走。后来王刚终于明白了,小刘的女朋友时不时地要过来过夜,自己住在这自然对他们有所妨碍。王刚知趣,凡遇那女孩在的时候尽量回避,有时就到周越住的单元里躲一会。他这个时候觉得,还是筒子楼好。谁也不会把卫生间和厨房当自己的私产,毕竟有个舆论监督和群众纪律在那么。这下可好,自己去卫生间都没有了个畅快劲。而且当时小刘体力这个充沛,王刚觉得自己给他们亲热的时间足够了,可经常会在后半夜又被他们吵醒,老房子隔音本来就不太好,加上他们两个的动静也着实大了点。头一两次,王刚迷迷糊糊地弄不清楚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女孩时而嘤咛做声,如诉如泣,时而又娇叫连连,好象受到了什么莫名的惊吓,而小刘则稳重持成,一声不发。只在最后的时刻才悬崖勒马一般地长啸一声,悲怆凄凉。春日初阳的时候,万物复苏,隔壁的床板等什物也跟着一起发力,王刚心里似臊似燥,彻夜难眠。
  没多长时间,王刚被定编到市府办公厅,周越则去了政策研究室,王刚那的事务性的事情比较多,再说空余的时间也没什么事情可做,所以王刚工作很积极,主动加班值班,事情总是越做越多,人也越来越忙。而周越一开始就很清闲,六个人一间大办公室,五个老弱残兵,组织上分配他到政研室大概对他寄予了振奋乾纲的希望,无奈周越更习惯于入乡随俗,很快就融入了卫生轮流做,开水轮流打,报纸轮流看的日子。因为生活节奏不一致,所以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渐渐少了起来。
  王刚一直觉得,周越心没有静下来,随时都可能会离开这个城市,同学里辞职下海的人不是很多的么,而且似乎他们混的都不错。周越人又机灵又大气,如果下海的话,一定不会比这些人差的。再说周越家里的条件又好,父母哥哥都在国外,实在不行可以出国读书发展,周越的哥哥不是已经叫过他好几次了么。周越这种人,好象天生就是可以过优雅日子的。再说当时周越完全可以在北京找个工作的,外地的学生千方百计地想留在北京,周越竟然自愿放弃北京户口,这件事情被两地都当成了好的宣传典型。其实王刚心里也很明白,周越离开北京,和他在大学里的那段感情很有关系。周越和王刚在大学里无所不谈,但唯一的这个事情是个例外,记得有一次王刚和周越在讨论一部文学著作的时候,周越忽然对王刚说,能说出来的,都不是最痛的。王刚那时突然想到,这大概是周越的人生感悟,只是王刚从小到大,在异性经验上是个空白,并不能揣测出在周越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
  王刚和周越以前交换过理想,周越说如果说自己有政治抱负的话那就是去贫穷的地方做一个县委书记,他说他会让那里的人民变的富足。而现在的状况是,他变成了一个政策研究人员实际上他们也研究不了什么政策,只是充当领导人的材料整理员。唯有一次,周越激情勃发地提出去周围的郊县做一次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的调研,他作了一些案头准备,并与王刚进行了探讨,王刚也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是王刚第一次看到周越如此认真的做一件事情。但当周越把报告递交到主任那之后竟如泥牛入海,周越耐不住去直接找主任询问。他的上司在充分肯定了他的工作热情和开拓性之后轻快地否定了他的想法,周越高度怀疑他甚至根本就没有认真看过这份的报告。周越坐在那里,像是一个初到热带做客的北极熊,闷热的恨不得从一身皮毛中钻出来。在随后的大会小会上,这件事情被反复提到了几次,看上去像是对周越工作积极性的肯定,但周越越来越觉得是一种侮辱,就像是一个偶尔尿了一次床的人,总是被别人安慰和鼓励。但实际上,他最需要的是遗忘。北京人即便不是天下最聪明的人,起码也是最有傲气的人,哪容得下小城市里小官僚气指颐使的,刚开始还只是在王刚面前骂几句,不知是哪一天,周越终于小题大做对自己的顶头上司拍了桌子。
  王刚自然不会有周越这般火爆的脾气。王刚的家乡地处山区,民风质朴悠然,山里有民谣说:薯丝饭,木炭火,除了神仙就是我。王刚也秉承了这种知足常乐的民风。他的父亲原来是一个乡村的民办教师,在一个乡的小学里任教,既教语文又教数学,还要种地。那是一个破败不堪的学校,说是学校,其实只是一间破败的漏风漏雨的茅草屋,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全在一间教室里轮流上,教室里没有一张象样的书桌,一块泥在墙上的水泥黑板班驳的像拉了秧的丝瓜藤。别看当地贫穷,却是历史上的书香之地,王勃所溢美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就是此地。在村里的宗祠里有一幅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句话被王刚的父亲引为家传。王刚家书香虽重,但人脉并不畅旺,几代单传,而且王刚的母亲虽然贤惠,但目不识丁,在家务农。王刚的父亲从此只立志做两件事情,教书育子。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分管教育的县领导下来视察工作,在王刚父亲所在的小学里蹲点了几天,大为王刚父亲的精神所动,回去后鼓呼,当时适逢邓小平关于教育问题三个面向指示的全面落实阶段,王刚的父亲被作为典型擢拔到县里的一所中学,几年后被任命为教导处主任。王刚的父亲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工作上,废寝忘食。王刚的父亲把培养王刚也作为自己工作示范的一部分。好在王刚天分不错,也很让其父省心,以县文科状元的分数考上大学。
  刚到北京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王刚木呐老实,毫不起眼。但相处久了,谁也不会忽视他身上许多坚硬的东西。成绩好自然不用说,生活也极端自律节俭。王刚会吹口琴,虽然吹的不太好,但这是王刚身上唯一的一点代表浪漫和想像力的东西。那时候的大学校园里连吉他都有点冒傻气了,大家听的是流行音乐,玩的是键盘和爵士鼓,所以他一在宿舍吹口琴大家就取笑他,但王刚并没有因此丢弃这个绿塑料琴芯,白铁皮外壳的粗陋乐器,在对抗议者歉意地笑笑之后依然我行我素。快毕业的时候,他的口琴已经能吹的很动听了,他吹的最好听的曲子是《人证》的插曲《草帽歌》,周末天气阴翳的午后,离乡的学子们怀有各种惆怅,这时听听王刚的口琴,感觉有点类同日暮霜天里一只盘旋的孤雁,悲寂冷绝。慢慢的,大家也习惯了他的口琴声,到后来久听不到口琴声了就会有人怀念,央求他说,王刚好久没吹了,给我们来一首怎么样?
  有了农村清寒的生活经历垫底,王刚对周围的适应性很强,因为适应性强所以生活状态总是很怡然,就像达尔文所论述的那样,自然界里生命力最强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和最聪慧的物种,而是那些最能适合环境的物种。可唯独有一件事情让他长时间的手足无措——那就是和芸芸的交往。
  对王刚而言,和芸芸谈恋爱就像是得了高原病一样,头晕口干四肢乏力,所以只见了一面,王刚就对做媒的方主任提出要放弃,方主任那时侯看到莫大小姐如此冷漠的态度,也觉得玄。岂料倒是芸芸的爸爸对王刚中意了,芸芸爸爸也是苦孩子出身,看到王刚朴拙的样子就打心底里有了一份认同,于是他主动打电话对方主任提起此事。他说,芸芸还是小孩,哪里会看人,我看小王就不错,叫他没事常来坐坐。方主任心领神会,把王刚叫到面前来做了一次倾心之谈,苦口婆心语重心长,这下王刚彻底没了主意。王刚的信心就像是慢漏气的轮胎,刚打气的时候鼓鼓的,可一转身的功夫就瘪了。方主任激将不成只有遣将,于是相亲的事情突然变成了王刚分内的一项行政任务了。
  王刚攒了好些天决心,在方主任的指示下请芸芸去看电影。等王刚照方主任提供的号码给芸芸单位打电话时,芸芸索性连他这个人也忘了个一干二净,还没等王刚抖抖嗦嗦地把话说完,芸芸就打断他说,你是谁啊,我认识你么。王刚惊吓地当时就扔了电话。事有凑巧,没几天芸芸爸爸阑尾炎慢性发作住进了医院,方主任带王刚同去医院探望,芸芸正好在医院伺陪,芸芸爸爸小病大养之后神色精神都很不错,兴致很高地与方主任王刚聊了很长时间,越发觉得这个孩子质朴可教。芸芸在一旁坐着,正眼也不看看王刚一眼,王刚更是惊魂未定如坐针毡,芸芸心里暗暗发笑。
  芸芸以前意想中的男朋友是本土化了的哈里森福特或者理查基尔似的成熟优雅的男人,还要象爸爸一样能干和体贴,若以这个标准来衡量,王刚就差的很远,刚开始见面的时候,王刚就像是一个稚嫩的中学生,少言寡语,其貌不扬,还未开口就会脸红,芸芸实在想不通爸爸怎么会给自己选择这样的人做男朋友。以前也有不少人帮着提亲,有门当户对的,也有少年得志的,但爸爸当时都没这么用心过,任其自生自灭。芸芸妈妈也有些看不上王刚,芸芸爸爸对她说,你们这些妇道人家知道什么,农村的孩子能吃苦,做事情踏实,我看王刚给市领导写的几份发言稿,你一堆儿女绑在一块鼓捣一年也鼓捣不出来,这孩子好好培养培养一定有大出息,你看看你儿子现在不务正业的样子,将来指不定给我闹出什么乱子呢,芸芸从小到大没吃过苦没见过世面,婚姻大事咱们一定要给她把关,再说芸芸不是也没有个对象么,你这个当妈妈的也该操操心了,以前介绍的,咱们都不上心,芸芸的小姐脾气一上来,哪个男人受的了啊,这次你要多给他们撮合撮合,不能老由着她性子来。
  吃饭的时候芸芸妈妈一提这个事情芸芸就嚷嚷嫌她罗嗦,芸芸爸爸先是冷静的听,然后是平和的劝,之后是严厉的批评。芸芸虽然不甘,但芸芸非常崇拜和孝顺爸爸,她怕爸爸生气,于是奉命和王刚见了几次面,这是一个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交往,俩人的见面就像是交战国的使节见面那样,紧张做作,自然不会有什么进展。后来还是芸芸妈妈提出来,小王是外地人,周末来家里吃饭吧。这个建议正好让王刚的厨艺派上了用处,也解了王刚的尴尬。王刚做的菜,全家叫好,为了改变自己烧菜花色品种的单一性,王刚也潜心研究了一番厨艺,精进了很多,连芸芸两个很少着家的哥哥也慕名赶回来品尝。厨房外交真正打开了王刚与莫芸芸之间的坚冰。芸芸某次饭后首次允许王刚进入她的闺房参观。后来爸爸就感情的问题专门和她谈了一次。爸爸说,他第一反对在利益上的结姻,不论是政治利益上还是经济利益上都一样,过去的皇上和大臣把儿女作为一种利益的筹码,这是对孩子的最大的不负责任,而且,历史告诉我们,不结盟是最长治久安和明智的行为,你们有你们的生活,很多人在我们面前提亲并不是冲着你,而是冲着我,爸爸总要下台的,也许还会仕途不顺,我不希望这些东西会影响到我的女儿。你两个哥哥都不争气,不听劝导,偷偷和社会上一些污七八糟的人合伙做生意,他们哪有什么生意头脑,还不是指望着爸爸手头这些权利,这样是不会有出息的,弄不好还要闯祸,爸爸一直很担心。爸爸将来退休的时候总是要和女儿一起过,所以我希望你生活的安安稳稳的。王刚虽然是农村来的孩子,外表也不那么气宇轩昂,但这个孩子本分,能吃苦,而且肚子里很内秀,爸爸看过他写的东西,条理清晰思想成熟,机关同事和领导反映都不错。还是学生党员,这种孩子,不用爸爸的关系,将来的出息都不会小。一个男人,力量是来自内在的东西,随着他的进步,自然会表露出来的,这个爸爸做了几十年的人的工作了,不会看错的。再说,王刚家在外地,将来你们一起过日子会省去很多烦琐。对于你的终生大事,爸爸不会强迫你,但爸爸只有一个要求,你坚持和他交往一段时间,你要是真不满意了,爸爸也不勉强你。人就像金矿,有的表层黄灿灿的,其实肚子里没货,是贫矿,有的人看上去黑簇簇的,但越往里剥,闪光的东西越多,我看王刚就是一个难得的富矿。
  爸爸的这番话,芸芸并不能完全理解,囫囵地消化了好些日子。王刚平时也不和她联系,只是到了周末的时候会先打个电话,然后就是钻进厨房作饭,偶尔爸爸会提供一些演出的票子之类的,俩人接触了半年,从来没拉过手,芸芸怀疑王刚从来就没仔细看过她。芸芸发现王刚就两套衣服,一件咖啡色的夹克和一套藏青色的西装,不分季节,不分阴晴,只是分单双周,这个事情连芸芸妈妈都察觉了,每次要来之前他们就猜的到王刚这次要穿的衣服。芸芸终于也被王刚的衣服弄的难受了,正好家里有一套西装票,于是就带了王刚去挑西装,王刚羞惭感动,局促不安。照顾别人带来的愉悦,让芸芸突然发现王刚可爱之处,她也发现,好好给王刚包装一下,他其实不难看。到后来他们才知道,王刚爸爸的身体不好,王刚要给爸爸寄钱买药看病,所以王刚的经济总是很紧张,芸芸爸爸几次慨叹并提醒芸芸,俩人在一起的时候,不准让王刚花钱破费。
  好感虽然在增加,但离爱情似乎还有不小的距离,就像是冬天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盎然的有限,只在一片小小的空间里流淌着春意,没办法延展到温室外的自然界里。又像是用木材来煅铁,没有一种熔融的力量。芸芸似乎觉得自己只是多了一个亲戚。即便是王刚最终可以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