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徐氏-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呢。太好了!”
方大根也很高兴,颔首道:“的确是好事,是好事。你明儿往上河村跑一趟,把力儿的喜事告诉妮儿去。”
刘氏脸上笑开了花,回道:“对的,对的,让妮儿也乐呵乐呵。”高兴之余,刘氏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又说道:“他爹,咱们上回说的事,你看。。。。。。”
“什么事?”方大根有点迷糊地道。
“哎呀,就是力儿和妮儿小姑子的那件事。”刘氏笑道:“原先你有顾虑,担心崔家看不上咱方家,可现在你瞅瞅,力儿的条件摆在这,我就不信崔家还能拒绝。”
方大根其实觉得妻子谋划的事有些不大靠谱,除却两家的条件不说,他后来还考虑到了另外一个因素。
“他娘,这事你先缓缓。力儿到酒楼去当伙计的事一传出去,还怕没说媒的人吗?也不一定非得跟崔家结亲,要是让别人说两家换亲。。。。。。这总归不大好。”
刘氏却不以为然地道:“换亲是那些无钱下聘,穷困潦倒的人家才会干出来的事。崔家和咱家是什么人家?别人难道还会看不到?他爹,咱们这可不叫换亲,而是叫亲上加亲。”
见丈夫还要再说,刘氏使出了杀手锏:“他爹,老实跟你说吧。妮儿家那个小姑子是力儿看上的,我那天不小心在他面前露了口风,这孩子马上高兴地跟个什么似的。我问过了,说是咱外孙女满月那天看到了崔家的丫头。”
“这样啊。。。。。。”得知是自家儿子看上了对方,方大根再也不好说出反对的话了。
刘氏勾起嘴角,用一种笃定的口吻道:“力儿如今的情况,哼哼,崔家肯定说不出不好来。你啊,就放一百个心吧。”
以上就是刘氏出现在崔家之前所发生的事情。
现下,刘氏抱着外孙女坐在徐书怡的对面,笑着张口道:“亲家母,我今儿来呢有两件事情。一件呢就是过来看看妮儿和外孙女,还有一件事情。。。。。。呃。。。。。。同力儿有关。”
徐书怡问道:“你家力儿有什么事?”
刘氏闻言,腰板一挺道:“不瞒亲家母,我家力儿出息了。这不,我一个远房表叔昨天来家里了,说要带力儿去酒楼当伙计。永和镇上的一品轩,你知道不?我远房表叔在那里当二掌柜呢。”
一品轩的名头当然听说过,永和镇上总共三家大酒楼,一品轩就是其中的一家。没想到,刘家还有这样一位能干的亲戚。
徐书怡露出笑容道:“那我要说句恭喜了。”
刘氏得意地睨了一眼徐书怡,说道:“力儿一个月有五十文呢,过年还要另算。满一年后,他的月钱就能往上提。你说说,这是不是比一年到头在地里干活要来得好?”
徐书怡很给面子地重重点了点头,心里却在猜测着刘氏说话的用意,总不可能就是过来显摆的吧。
正想着,她的耳边再度响起了刘氏自得的声音:“现在村子里还不知道咱力儿要去镇上的事呢。要是知道了,那上门来提亲的怕是要踩断门槛了。不过我和力儿他爹商量过了,力儿还年轻,过上两年,家里的日子好了再娶妻也不迟。”
徐书怡不明其意,只敷衍地道:“说的是,说的是。”
刘氏抿嘴一笑,接着提了一个在徐书怡听来比较突兀的话题:“亲家母,你家兰花。。。。。。我没记错的话,今年十三了吧。”
徐书怡眼中闪过一抹讶异,回答道:“是啊!”
刘氏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前倾了倾,出口道:“不知你和亲家公有没有帮着兰花相看人家?十三岁的年纪,也该定亲了。”
这句话一出,徐书怡有些回过味来,难不成刘氏替她儿子相中了兰花?可崔家已经娶了刘氏的女儿了,她难道不担心被别人说换亲?
下一刻,刘氏说的话果然验证了徐书怡心中的猜测。
“力儿自打上回在玉芬的满月席上见了兰花一面后就有些念念不忘。这孩子跟他爹一样,是个长情的,认定了一个人就不大会变心了。你看,力儿有心,你家兰花呢,又到了年纪,是不是可以考虑两家再结亲?这亲上加亲,也是件好事不是?”
徐书怡低头沉思了会儿,照刘氏这么说,方力倒也算是个好人选。只是换亲的名声,还有崔兰花自己的意愿。。。。。。她不能不考虑。
“亲家,结亲是大事,我一个人可做不了这个主。兰花他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很是看重呢。等他回来了,我再和他商议商议,过些日子再给你答复吧。”
“啊?”刘氏一听,多少有点失望,不是说崔家是由徐氏说了算吗?现在又是怎么回事?难不成你崔家还是看不上我方家?
一想到这儿,刘氏怒气陡生,沉下脸把心里所想说了出来:“亲家母,谁不知道这家里是你说了算?只要你同意了,亲家公还能说啥?”
见刘氏生气了,徐书怡也不高兴了,我又没拒绝你,不就说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吗?你拉着脸做什么?
“亲家,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谁告诉你家里我做主的?莫非是二郎媳妇?你们这不是要逼着我去死吗?咱们女人哪个不知道三从四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若是今儿你的话传了出去,叫我今后怎么做人?就连我家兰花今后的名声也。。。。。。亲家,你倒是跟我好好说说,你是哪儿听来的这种话?”
刘氏被徐书怡的话说得面色一白,糟糕,自己说错话了!她赶紧补救道:“亲家母,我随口乱说的,你别放到心里去。我只是替力儿着急,我。。。。。。”
“亲家,我以后可不想听到这样的话了。”徐书怡此时已失了耐性,站起来道:“我去看看厨房的饭做好了没,亲家就留在这里陪陪孩子吧。”
第15章生隙
因这个小小的插曲,徐书怡后面愣是没给刘氏再次开口的机会。
一吃完饭,徐书怡便道:“亲家难得来一趟,多和二郎媳妇说说话。我们旁的人就不打扰你们了。”
然后又对崔兰花道:“兰花,娘今儿领了荷包回来做,锦绣阁那边催得急,等会儿我们就抓紧时间做。”
刘氏闻言,眼里划过了一丝失望。
等母女俩个坐一起时,刘氏面色黯淡地道:“妮儿,娘前面说错话了,你婆婆她怕是生我的气了。”
方氏心里“咯噔”一下,忙问道:“怎么回事?”
刘氏隐约意识到自己给女儿添了麻烦,心虚地说道:“不是你说家里由你婆婆说了算吗?可我一提你弟弟的事,你婆婆却说做不了主。。。。。。我一生气就。。。。。。就。。。。。。”
“就怎么了?”方氏提着心问道。
“我就把你告诉我的话说了出来,那个。。。。。。”刘氏不敢低头看女儿的眼睛。
“什么?”方氏惊得跳了起来:“娘,你怎么。。。。。。怎么能。。。。。。”终归是自己的母亲,方氏没有把指责的话说出口,但脸色难看是一定的了。
见女儿此刻面孔通红似要落泪,刘氏也跟着难受起来,说道:“妮儿,娘。。。。。。不是故意的。说不定。。。。。。。说不定你婆婆不会想到你身上去呢。”
“娘你不知道,我婆婆那人精明着呢。”方氏苦笑道:“娘一走,婆婆肯定要收拾我的。”
刘氏心疼地望着女儿,脑中忽然灵光一闪,说道:“要不我去同你婆婆说,就说这些话是从你大嫂那儿听来的,你看怎么样?”
方氏摇头道:“不行。若在从前,娘的这番打算定是有用,可如今嘛。。。。。。婆婆不知怎的,待大哥一家好了许多,倒是我和芬儿他爹。。。。。。唉!不说也罢!”
“怎么?”刘氏被勾起了好奇心,问道:“难道是你婆婆脑子糊涂了?自个儿的亲骨肉不亲近,反倒看上前头婆娘留下的孩子了?”
说起这些日子婆婆的突变,方氏是满腹牢骚,但偏又不能在丈夫跟前说,现下自己的母亲来了,她顿感找到了可以一吐苦水之人。
“可不是吗?不是我埋怨婆婆,她近些日子做的事情也太离谱了。先是教大嫂刺绣,后又带着玉梅识字。。。。。。娘你说,我婆婆奇不奇怪?便是想搏个好听的名声,也不至于这样吧。”
刘氏听罢,不屑地撇嘴道:“你婆婆的名声。。。。。。啧啧,不是我说,能好到哪里去?她也真是笨,崔庆林又不是从她肚子里蹦出来的,何必呢?”
方氏很是赞同母亲的话,凑近去压低声音道:“我怀疑我婆婆是中了邪了,不然哪会变得这么快?”
刘氏心头一震,问道:“你和女婿也说过了?”
方氏点头道:“说了,还被他教训了呢。”
刘氏不满道:“女婿怎么回事?你一心为他打算,他倒好,还怪起你来了。你不说我还忘了,娘做姑娘的时候,村子里曾经发生过一件事。当年,老张家有一位姑娘,也不知怎么回事,生了一场大病醒来后,那性子就跟从前完全不一样了。后来啊,那家人请了贾神婆来,贾神婆说啊,那姑娘沾染了不干不净的东西。你听听,是不是同你婆婆的情况差不多?”
“真的吗?”方氏听得有点害怕了,拉着母亲的手道:“娘,要是我婆婆也是那样。。。。。。”
母女俩不知道的是,门口这会儿正站着一个人。这个人越听脸涨得越红,到了后面,他青筋暴起,显然已是极度愤怒。随后,“啪”地一声,他手上一支木簪断了开来。
顾不得手掌上冒出来的鲜血,崔庆森看了眼半关的房门,转身恨恨离去。
眼看着日头渐渐西沉,刘氏站起来道:“天色不早了,娘还要赶回去呢。”
方氏眼里露出了不舍:“娘,您今后多来看看我啊!”
“娘知道。”刘氏爱怜地道:“娘只生了你和你弟弟,你们俩个啊,我一样疼。”
方氏面上绽放出一个笑容来:“娘你先等会儿,我去叫婆婆。”
她走到外面,刚刚迈了几步,脚下忽地踩到一样东西,低头一看,却是一根断裂了的木簪。咦,这儿怎么会有木簪,而且还是断掉了的?
跟着后面出来的刘氏疑惑地看着女儿的背影,问道:“妮儿,怎么了?”
“娘,你看看这个。”方氏摊开手,将木簪露了出来。
“啊呀,这么好看的簪子,怎么就断了?”刘氏惊呼道:“太可惜了!”
看着木簪,方氏隐隐的生出一丝说不清的担忧。
“娘,婆婆今日去了镇上,你说这根簪子会不会是她买来的?”
刘氏笑道:“怎么会。。。。。。”但她的话才开了个头,脸上的笑容又突然一下子僵住了,怔怔地看着女儿道:“你是说。。。。。。你是说你婆婆有可能听到我们说的话了?”
方氏白着脸道:“现在还不知道,我去叫婆婆出来。”
说着,她来到了崔兰花那间屋,朝里面喊道:“婆婆,我娘要走了。”
徐书怡放下手中的绣活,拉开门走了出来,直接对站在院子里的刘氏道:“亲家要走了,家里还有些鸡蛋,走的时候就带去吧。”
母女俩个听徐书怡这么一说,心顿时放了下来。
刘氏说道:“亲家母客气了。”
徐书怡笑了笑,也不多说,转身去了厨房。
“妮儿,你就是爱瞎想,把我吓得哟。。。。。。”刘氏走过去轻声道。
方氏的心却仍旧没轻松起来,一双秀眉微微拧起,不是婆婆,那会是谁呢?总不会是什么人往家里投簪子吧。也怪自己粗心大意,光顾着和娘说话了,门也没关紧。和娘说的话要是被大房一家子听去了倒也没什么,但要是被家里别的人听去了呢?
第16章衣架
徐书怡觉得崔庆森夫妻突然变得有些奇怪,好像两个人一下子就沉默了许多。
她不知道夫妻俩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她觉得,有事情就要尽早说开来,也省的拖下去成为真正的麻烦。
晚饭过后,她把崔庆森叫到一边道:“那根木簪给你媳妇了吧?她可喜欢?若是不喜欢,娘这里还有一根没戴过的,你带去让你媳妇瞧一瞧。”
耳听得母亲诚挚的话语,崔庆森心里越加不好受,喑哑着声音道:“那根木簪。。。。。。芬儿娘很喜欢,谢谢娘。”
徐书怡沉默了会,问道:“二郎,娘看着你今日好像不大对。是不是和你媳妇吵架了?别怪娘多心,你前面可是一个眼神都没落到你媳妇身上。以你们两夫妻的感情,这事。。。。。。”
“娘,没什么。”崔庆森不想自己母亲担心,故作没事人似的笑道:“我这么大个人了,难道还会不知道?不过是下午干活累了。”
徐书怡不是看不出崔庆森的心思,但既然他都这么说了,她也不会执意要求个答案。点了点头,她说道:“那你好好休息,娘不打扰你了。”
“嗳,娘你也早点歇息。”崔庆森笑着应下了,可是当他转过身去的时候,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芬儿她娘,他们崔家一家是不是对她太好了?有哪家儿媳妇在背后这样说婆婆的?亏得娘没听到,若叫娘听了,岂不是得伤心死?
这天晚上,崔庆森虽然和方氏睡在一张床上,可他一直背对着方氏,并不愿意搭理她。而方氏呢,本就不是傻子,丈夫的突然冷淡立时让她想起了那根断掉的木簪,心中原本的那点子猜测到了这时候终于得到了证实。
她有心跟丈夫做解释,无奈崔庆森根本不给她开口的机会,一进屋便说道:“我累了,有什么事明儿再说吧。”
嫁进来一年多了,方氏第一次感受到了丈夫对她的冷漠。她看着丈夫宽阔的后背,委屈的眼泪不断地从两颊滑落。
崔庆森不是没有听见后背传来的抽泣声,他咬着牙,使出全身力气控制住想要伸手去抱女人的冲动;最后实在忍不住地闷声说道:“快睡吧,明日我还要早起。”
对面的东厢房里,崔庆林夫妻俩亲亲热热地搂在一处说话。
“娘真好,还给我买了这么漂亮的一支簪子。”
“呵呵,你喜欢就好。本来我想给你买的,但娘说她来买。娘还很细心,给咱家玉梅买了红头绳呢。”
“玉梅很是开心,娘比我想得周到。唉!玉梅五岁了,我都没为她买过什么好东西,好在孩子乖巧懂事,从没开口问咱们要过。”
“玉梅这孩子像你,以后也是一位贤妻良母。”
被自个儿的丈夫夸奖,陈氏的脸当即红了,口中道:“不说了,咱们早点歇了吧。”
崔庆林摸摸她的肚子,愁眉苦脸地道:“孩子啊,你快点出来吧,不然你爹都要憋坏了。”
陈氏瞪了他一眼,娇羞地道:“你说什么呢?也不怕污了孩子的耳朵!”
崔庆林搂紧她道:“好好好,我不说,不说了。”
太阳慢慢地露出云层,开启了新的一天。
徐书怡拿起一个馒头递到崔长河手上,随后把思考了一整个晚上的话说了出来:“他爹,你和大郎今日先别急着出去,我这里有件事情要同你们说。”
“啥事?”崔长河好奇地问道。
崔庆林也把好奇的目光投向了徐书怡。
徐书怡低头喝了一口粥,说道:“昨日我在锦绣阁看那些绣品时,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我也不多说,你们俩先看看这个。”说罢,她从袖口里掏出来了一张纸。
崔长河接过纸看了一会儿,问道:“这画的什么?”
徐书怡笑道:“我管画上的东西叫衣架。”
“衣架?”崔长河低头又看了会儿,然后将纸递给了崔庆林:“你看看,觉得怎么样?”
崔庆林眯起眼看了看,抬头道:“娘说这叫衣架,难不成就是用来挂衣服的?”
徐书怡笑盈盈地点了点头:“不错。平时我们把衣服叠在一起放在箱子里,再次拿出来穿时,衣服难免会皱掉,所以我就想。。。。。。是不是可以用个东西把衣服挂起来。如此一来,起皱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崔庆林听后,目露崇拜地道:“娘是看了锦绣阁墙上挂着的衣物才想到的吧?娘你真是聪明。”
“呵呵。”徐书怡干笑两声,聪明一词用在自己身上,好像不大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