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之农女皇后-第4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宫逸环视了一圈儿,缓缓的开口说:“朕自登基以来,一直兢兢业业,恪守君王之责,唯恐有负太上皇嘱托,荒废祖宗基业,动摇江山社稷,所幸,朕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儿我们大晋天下大定,四海升平,百姓富庶,国力日强,然,朕觉得,国家能否一直兴盛,不仅在于君父的治理,更在于太子的作为,因为太子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兴盛衰败。所以说,太子智则国智,太子强则国强,太子富则国富,太子进步则国进步…。”
说到这儿,不少人都吓了一跳,还以为陛下要学先帝,把皇位禅让给太子南宫瑾呢,这两年,太子虽然已经接触朝政,而且英明在外,但毕竟是个少年郎,把这么大的国家交给他治理,会不会有点儿冒险啊!
然而,正当诸位皇室宗亲准备向南宫逸纳谏的时候,南宫逸再度开了口,却没有提出禅位给南宫瑾,而是说出了另一番话。
“朕决定,从即日起,要历练太子的治国能力,由太子监国,代朕打理国事,若遇到涉及两国关系或民计民生的大事,朕自会亲自处理,其余小事,皆由太子处理即可。”
他是用肯定的语气说的,不是在跟谁商议,更不是随口说说,而是非常认真、郑重的宣布这个消息的。
南宫瑾闻言站起身,冷静而又不失恭敬的说:“儿臣定当尽心竭力,治理好国家,决不让父皇失望。”
采薇郁闷了,看起来,他们父子间早就就此事沟通过,并已经达成共识了,只是她一直被蒙在鼓里而已。
南宫逸看着俊朗挺拔的儿子,满意的点了点头,一撩袍子坐了下来,转向采薇笑了笑,低声道:“娘子,等把国事都交给瑾儿了,为夫带你去游历天下,只要是你想去的地方,为夫都带你去!”
采薇被这个重大的消息给震懵了,小声说:“你们是来真的吗?这么大的事儿,咋不跟我商量商量就决定了呢?”
南宫逸帅气的一笑,薄唇轻启,吐出两个字道:“给你的生日惊喜!”
好吧,采薇确实被惊到了,至于喜么……
似乎,大概,可能……是有那么一点儿,她确实早就想放下一切,跟南宫逸一起潇洒的去游山玩水了,那种不问世事,纵情于山水之间的洒脱感觉,一定比整日家为朝政忧心好多了!
想到这儿,采薇的心激动起来,甚至有一点儿小雀跃,隐隐的期待起未来的日子来!
吃过饭,湖中的画舫上开演了一出新戏,是采薇写的本子,叫《沉香救母》,这个故事采薇早就给他们父子四人讲过了,但别人并不知道,所以,对其他人来说,这绝对是个新故事。
大家津津有味的看着,一边儿看一遍小声的赞扬皇后娘娘的本子写的好,采薇心里有事,看了一会儿后就出去了,南宫逸自然相陪着走了出去。
两人漫步在御花园中,花园修建的十分精美,御湖、山石、花木,亭台楼阁应有尽有。园中树木以松柏为主,间有梧桐、银杏、玉兰、丁香等等,春华秋实,晨昏四季,各有不同的情趣。
走了几步,采薇停下脚步,对南宫逸说:“你怎么忽然想到要把朝政交给瑾儿呢?是早就这样想了,还是一时心血来潮?”
南宫逸诚实的说:“朕在登基之前就这么想了,只是祖宗基业不能轻易放弃,所以才勉为其难的撑了这么多年,如今瑾儿已经长大,朕已经暗中考察了他一两年了,觉得他可以承担得起一国之君的重任,才想到放手的。”
当然,南宫逸不是一下子完全放开,他打算让瑾儿暂时先监国一年,让朝中的文武百官们都接受了他,等明年他大婚过,在正式禅位给他,到时候,他就彻底不用再为国事忧心了,那些繁冗的国事就让那小子去操心吧。
至于他的小儿子南宫瑜,现在是福王殿下,目前还居住在京城,没有去封地,他的封地在西边,紧挨青罗国,等明年成了亲,就让他去就番,他人在西边,还能常跟明珠联络,照应一下明珠。
明珠后年就要嫁给完颜超了,虽然她未来受委屈的几率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南宫逸爱女心切,为了女儿,特意把瑜儿的封地划分在青罗国和大晋的边境上的,就为了能随时探听到女儿的消息,宝贝女儿受了委屈,弟弟可以率先冲上去。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吧!
孩子们都安排好了,他自然也就放心了,也就可以跟他的宝贝娘子一起去游山玩水,享受生活了。
“这算是给我的生辰礼物吗?”采薇杨着脸,笑看着自己的男人。
南宫逸叹了口气,幽幽的说:“就算是吧,其实,朕很想给你点儿你喜欢的稀罕物,但是朕能弄到的东西你全有本事弄到,朕弄不到的你也能弄到,没办法,朕真真拿不出什么新奇的物件给你,也只好把自己的后半辈子给你了,还望娘子笑纳……”
如此感人的告白,让采薇的心怦然的跳动了几下!
这世间,还有什么告白能比男人的这份心意更打动女人,还有什么礼物能比得到一国之君更贵重的呢?
采薇弯起嘴角,促狭的笑了起来,诙谐的说:“看在你姿色出众,人也够识趣听话的份儿上,本宫救勉为其难的收下吧!不过,你要听话,不许惹我生气,否则我就退货,让你回宫继续当皇帝!”
南宫逸也笑起来,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嗔道:“你这妮子,真真是越来越皮了,放心吧,朕疼你,爱你还来不及呢,怎么舍得惹你生气呢?”
如今,采薇已经三十岁了,在这个世界里,不少三十岁的女人已经升级为祖母了,但在南宫逸的心中,她永远都是他的小女孩儿,永远都那么美,那么可爱!
这次千秋节,采薇收到了不少的珍奇异宝,有鸽蛋大小的宝石、薄如蝉翼的轻纱、许多千金难求的古籍孤本、用象牙雕刻的她的塑像等等,但是,在她的眼中,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南宫逸给她的那份承诺了!
千秋节过后不久,客人们陆续的离京而去了。
送走了最后一波客人,南宫逸把朝政交给了瑾儿,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带着采薇离开了京城,坐在巨鹰的背上往北边儿飞了……
这只鹰还是十几年前在青罗国易物节上换来的,被他们放在空间里养了十几年,长的巨大无比,翅膀章靠,两翼居然长达两米有余,每天须得吃一只活羊,四五只鸡才能吃饱肚子,如今的它,已经和白毛虎、长眉它们一样进化成神兽了,可以听明白采薇的话,身子可以跟采薇互动了。
早在三年前,它成功的取代了白毛虎,成了采薇夫妻俩的新坐骑。
神鹰的速度比白毛虎还要快上几倍,数千里的地方,不到一夜的时间就妥妥的赶到了,而且不用敢在夜晚行路,它翱翔在万米高空,地下的人根本看不清它的背上是否有东西,所以,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乘着它去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了!
南宫逸骑在鹰背上,心情舒爽,情绪高涨,他琢磨着,如今天气正热,可以去北方避暑。娘子说过,这世界并非天圆地方,他们脚下的土地其实是圆形的,叫做地球,在地球的最北端,有一个很冷很冷的地方,叫北极,这个时候带娘子去那里避暑最好不过了……
采薇坐在南宫逸的后面,搂着他健硕的腰身,心里甜丝丝的,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从此,他们的生活就真的像童话故事里写的那样,永远永远,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了……
谢谢亲爱的美人们一路的支持,文文今天就结局了,幺儿很感激大家的捧场,过几天幺儿要给大家发放福利,请带啊留意关注。
从明天起开始更新番外,正文中没有仔细描写的人会在番外中详细描写,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么么哒!
(一) 有缘千里来相会
我叫穆崇文,是本朝的三甲同进士,论理,这样的功名原该做官才是,但因为我的长姐便是当朝的皇后娘娘,父亲怕我们兄弟过早做官会惹人非议,被人说成了裙带关系,便规定我们二十五岁后才可进入仕途,我今年已经二十四岁,还没到父亲规定的可以进官场的年纪,不过我明年就可以在官场上大展宏图了!
我的长姐穆采薇,是一个传奇的女子,记得小时候,长姐还非常软弱,被欺负时都不敢大声哭,那时她常常被大伯家的采瓶姐姐欺负,穆崇福和穆崇才也总是欺负她,有一次还用弹弓打折了她的鼻梁子,那时她连吭都不敢吭一声,只捂着受伤的鼻梁回家去了……
但自从她十三岁那年冬天被饿昏过去,醒来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一下子变得强悍无比,不仅带我们走出了忍饥挨饿的境地,连我大伯和祖父那样的无赖都败在她的手里了。
在长姐的带领下,我们不仅吃饱了肚子,还过上了好生活,举家迁道镇子上开了一家烧烤店,当年,皇帝姐夫还是秦王时,就与我长姐相识,那时我的长姐还是个面黄鸡瘦的小村姑,但她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却深深地吸引了秦王姐夫,秦王姐夫爱上了她,不顾门第的悬殊,冲破重重阻挠,娶了我的长姐做了太子妃。
再后来,姐夫登基,成了大晋国的皇帝,长姐名正言顺的做了皇后,并成了姐夫这辈子唯一的女人。
在我们大晋国,上至王侯公卿,下至贩夫走卒,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姐夫是如何宠爱我长姐的,当年,姐夫和姐姐大婚的那天,姐夫就下了一道旨意,称后宫中永不纳妃,将那些打算把女儿送进宫捞实政治资本的臣子们的如意算盘彻底打碎。
因为长姐的缘故,我们一家子都跟着兴盛起来,父亲本是个败落的秀才,在皇帝姐夫的提携下,一路高升至朝中二品大元,官列太子太保之位;母亲从一个穆家村里被婆婆欺负到去卖头发度日的村妇,荣升为正二品的诰命夫人,还一度被评为大晋三美之一;二姐穆采菲做了护国大将军莫子期之妻,二姐夫虽然性情冷漠,但对二姐确实极好的,成亲十几年,夫妻俩竟没生出过一句龃龉;妹妹穆采蝶嫁给了大姐夫的幼弟景王,做了景王妃,夫妻俩刚成亲不久,正是如漆似胶的时候,俩人好的跟一个人似的,连我们这些做哥哥的看了都跟着高兴。
其实,若不是有长姐的皇后身份,二姐和小妹是不可能嫁的这么好的,就算莫子期和景王看上了二姐和小妹,我家的门第也远配不上人家,她俩也根本不够资格做他们的正妻。
所以,我们都是借了长姐的光,才拥有现在的一切的!
包括我的这身武艺和才学,也是托了长姐的福,回答姐夫才差人教我们的,教我和武儿武艺的师傅,是皇帝姐夫身边的侍卫长追风和逐月,他们精心的教了我们十余年,将一身本事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我们,让我们俩也有了一身出神入化的好武艺!
我的文学造诣也很不错,很小的时候,姐夫就让我跟武儿进了皇家书院,由大晋国最有资历的大儒教我们读书明理,如今我俩都已得了功名,是凭自己的本事考来的,可见,这些年,我们并没有荒废光阴,一直过得很充实。
我的弟弟穆崇武,小名叫做武儿,如今已经中了举人,只是还没有受职,武儿已经二十一岁了,却因为我的缘故,还没有娶亲。他总是说,长幼有序,哥哥不成亲,做弟弟的却先娶了媳妇,会被人唾弃的。
只有我知道,这小子不过是在拿我当挡箭牌罢了,因为他也压根儿就不想娶亲。
不是我们不想娶媳妇,事实上,我从十五岁起就开始留意门当户对的千金小姐们,只是这些小姐们没有一个能合我意的。
我也想学姐姐和姐夫们的样子,一辈子只娶一个女人,跟她恩恩爱爱的过一辈子,所以,这个女人必须是我中意的,不然,娶回到家里,各种的不如意,又如与她渡过漫长的一生呢?
母亲和姐姐都是绝世美女,被称为大晋国三美,后来妹妹逐渐长大,取代了母亲,成了新的大晋三美。
看惯了家里的美人儿们,我和文儿的眼界自然要比别人高一些,我们都立志要找一个容貌和性情与我们的母亲和姐姐们不相上下的女子为妻,可惜,能和母亲和姐姐们的容貌相媲美的女子不是凤毛麟角,而是压根儿就没有。
不仅如此,这些所谓的名门贵女们矫情成性,一点儿都不像我们家里的女人们这般温柔、大方、自然、随和,所以,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我们兄弟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合意的女子。
本来,我是不着急的,要选一个与我共度一生的女人,本就不是那么容易就选出来的,我想慢慢的选,早晚有一天会遇到一个这样的女子的。
但是,母亲却等不及了,特别是大皇子和三皇子定亲后,母亲便成日里在我耳边叨咕着:“你看看你,文齐武不齐的,你的外甥马上就要娶媳妇了,你还打着光棍儿呢,你羞不羞啊?”
母亲一向是个温柔似水的性子,说话都不会的大声的,但因为我娶亲的事儿,这些年来她已经渐渐的演变成了一个与悍妇接近的女子了,每次我回绝一门儿她认为般配的亲事,她都会掰着口儿的劝我一阵,再骂我一阵,然后哭一阵,闹一阵的……
见到母亲如此,我也是很内疚,但是事关我一辈子的事儿,我真的不想将就,所以,定亲的事儿就这么拖了下来。
前几天长姐千秋节宴会上,母亲的举动让我差点儿撞墙,她老人家东拉西扯的,几乎是逢人就问人家家里有没有待嫁的女儿,多大了,性情如何等……
我实在受不了,宴会结束后,就给家里留下一封信,出门去游历了……
我的第一站是回汴府穆家村的老家去看看,离开穆家村时,我还是个七岁的孩子。对穆家村的印象还停留在贫穷、落后、饥饿和蒙昧的中。
虽然如此,对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的,穆家村留给我的印象不只是痛苦,还是有很多美好的回忆的。
比如,春天时跟姐姐们到山上去挖野菜、和小伙伴们到溪边去捉泥鳅,夏天时和二姐赶着家里蓄养的鹅子鸭子到山上去放牧,顺便背着花蒌采蘑菇,记得有一次,我采蘑菇时居然找到了一窝野鸡蛋,把我们全都乐坏了,那时候野鸡蛋对我们一家人来说,是极难役的奢侈品。
有了这些野鸡蛋,娘给我们打了好几顿牙祭,到现在我还能回忆起那诱人的蛋香味儿……
秋天时,我们拎着篮子在别人家收过的地里捡漏,把别人漏收的玉米、地瓜、谷穗和黄豆捡起来,带回家去留着没粮食的时候充饥,冬天,我和姐姐们背着柳条子编的花篓,到处去捡柴禾,割枯草,留着家里做饭或取暖用……
虽然已经很多年过去了,那些儿时的记忆时一点儿都不曾随着世间的推移而被磨灭,反而时常会清晰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产生了回去看一看的冲动。
这些年,我人在京城,既要忙着习武,又要忙着上学,这个愿望一直被我深藏在了心底,如今终于可以自由的行动了,离开京城的当天,我便一路向北,往汴州府的方向打马而去。
出行时,我没有带小厮和下人,只骑了一匹快马,备足了盘缠,一个人赶路。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赶到了汴州府的穆家村。
回到家乡,穆家村这十几年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记得我们离开时,全村只有族长一家住的是砖房子,而现在居然家家户户住的都是砖房子,村里的坑洼不平的村路也被铺得平平整整的,上面还铺了青砖和石板。
看起来,我们离开村子这十几年,村里的本家们日子都过得不错,跟从前的日子真是天悬地隔,很多人家不仅盖了砖房子,还修建了砖院墙、砖马棚子,马棚子里还拴着一两匹马,气派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