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春闺记事 >

第200章

春闺记事-第200章

小说: 春闺记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盼儿问:“有什么事。派个人去说一声,写什么信?”

顾瑾之想了想,道:“还是写信,清楚些。我怕去的人,讲不明白。”

宋盼儿只得同意。

她喊了海棠,拿了笔墨纸砚来,给顾瑾之。

顾瑾之写了封短信,交给宋盼儿。

宋盼儿看了眼,只见顾瑾之写道:“叔父梅卿尊鉴:京中如武安伯白氏、章和侯谭氏、宣平侯李氏、首辅夏氏、元平侯姜氏这五族,若有小疾求至叔父门下,不伤性命,且望推诿,言侄女瑾之所擅,将不胜感激。敬颂。教安。”

顾瑾之的意思是,若是她信中提到的这五族人中,有人生病,请秦申四上门诊断,秦申四刻意保留,并举荐顾瑾之去。

宋盼儿不解,眉头微蹙。

“就算请你去了,你也在宫里出不来。写这个,要做什么?”宋盼儿不悦道,“况且你贵为王妃,上门问诊,有失体面。”

“娘,我心里自有打算,您放心。”顾瑾之笑道,“不用上门问诊,让他们请我上门做客,难道不许?”

她把信封起来,道,“您一定要送给秦叔叔,别忘了。”

时间慢慢就到了下午酉初,顾瑾之和朱仲钧起身告辞,回了皇宫。

宋盼儿拿着顾瑾之的信,犹豫了半晌。

她总觉得不妥。

可想着顾瑾之的话,宋盼儿又觉得不送更不好。

她想了想,把这件事告诉了顾延臻。

“你令书一封,告诉秦梅卿,要知道王妃的体面,说话留意三分。”宋盼儿道。

这意思,还是想把顾瑾之的信送出去。

顾延臻就照宋盼儿的意思写了。

写完之后,和顾瑾之的信一起,叫人送到了秦申四府上。

顾瑾之则和朱仲钧回了皇宫。

他们到了宫里,先去太后的坤宁宫请安。

他们遇到了来看二公主的苏嫔。

昨日宴请的时候也看到苏嫔了。当时人多,没顾上说话。‘

“王妃。”苏嫔和顾瑾之见礼。

她说话的时候,声音有点沙哑。

第347节串门

仲秋的天气,变化无常。饶是宫人们一千一万个小心,体弱多病的二公主还是染了风寒,有点低烧,加腹泻。

病了四五日,直到今日才好了些。

苏嫔这几日总往坤宁宫来,看望二公主。

自从张淑妃入了冷宫,皇帝便令大公主搬了出去。

二公主不知是舍不得姐姐,还是一个人寂寞,也或者仅仅是生病,没什么精神,苏嫔很担心她。

此刻,二公主正依偎在太后怀里。

才四岁的二公主,继承了苏嫔的美貌和纤柔。因为瘦,脸色苍白,叫人心疼。

太后搂着孙女儿,问顾瑾之和朱仲钧:“……亲家老爷和夫人都好?”

顾瑾之忙上前,回答了太后的话,说顾延臻和宋盼儿都很好,谢太后挂念。

太后含笑,道:“累了一天,回去歇了吧。哀家这里不用你们服侍。”

朱仲钧和顾瑾之都道是。

苏嫔来得时间也有点长了,见二公主和太后亲昵,没有打断她们,趁机对太后道:“臣妾也告退了……”

太后摆手,道:“去吧。无需担心,延平有哀家照顾,好着呢。”

二公主的封号是延平公主。

苏嫔又道是。

她也从坤宁宫出来,赶上了顾瑾之和朱仲钧。

他们顺路,就一起走了。

顾瑾之和苏嫔闲聊,问了问二公主的身体。

“时常如此。”苏嫔提到女儿,就心疼不已。“每每一点小病,都要折腾一回。二公主越发瘦了。”

二公主只要生病,总是所有的毛病一起来。从来没有单单生一种病的。

孩子原本就单薄,抵抗力差。

病又多,身子就更加差了。

苏嫔总提心吊胆的,怕孩子养不活。

“她还小,用心调养。”顾瑾之道,“我瞧着二公主脸色有点苍白,不单单是身子虚。娘娘若是听得进去,我有一言。”

“您说!”苏嫔连忙道。

她对顾瑾之的医术很信任,自然对她的话奉若神旨。

“……像二公主那么大的小孩子。脏腑尚未长全,不管是补药还是旁的药,最好少吃。多活动,多吃饭,气血才足。若是能每日带着她到御花园走上半刻钟,有益无害。”顾瑾之道。

从前顾瑾之没说这话,是因为二公主太小了。

一两岁的孩子,才学会走路,腿脚软。让她每日多走路,肯定是不现实的,也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如今二公主已经满四岁了。

如果活动量大起来,她的身子可能有些益处。顾瑾之才有如此一提。

“我明日就告诉太后娘娘。”苏嫔道,“谢王妃指点……”

顾瑾之笑:“举手之劳,有没有用。还两说呢”。

苏嫔忙说,一定有用的。而后。她轻轻咳了咳,咽了口吐沫。她已经这样好几次了。

咽喉不舒服的人才会经常这般。

顾瑾之就趁势问她:“娘娘是嗓子不好么?”

苏嫔笑了笑。道:“您这都看得出来?这两日天气燥,嗓子干涩,有点不舒服。”

“那应该请个太医把把脉,认真吃副药。”顾瑾之道。

“明日就请。”苏嫔笑道,“炖了冰糖雪梨水喝,早晚喝着,已经好得差不离了……”

这两日,宫里忙着庐阳王的大婚,哪有功夫给苏嫔请太医?

况且嗓子不舒服只是小疾,苏嫔也不甚在意。

她身子骨弱,向来就大病小病一堆,无需大惊小怪。

像这种小毛病,很快就好了。

顾瑾之和苏嫔说话,走得很慢,朱仲钧有点不耐烦了。

他的衮衣和头冕都很重,想赶紧回去换了,轻松轻松。

他频频给顾瑾之使眼色。

顾瑾之却像是看不到,继续和苏嫔说话。

她们说完了苏嫔和二公主,又说到了苏家。

“……如清姐姐怎样?”顾瑾之笑着问苏嫔,“自从我家里守孝,不怎么出门,好些时候没看到她。”

提到苏嫔的胞妹苏如清,苏家上下都对顾瑾之感恩戴德。

“中秋的时候,她和我娘亲进宫,我还见了她一回。她脸上的伤疤,如今不用施粉,不仔细瞧都瞧不出来。”苏嫔感激道,“已经好了,您是她的救命恩人。”

顾瑾之笑,也不谦虚。

想了想,顾瑾之问苏嫔:“如清姐姐原本就美若天仙,要不是因为那病,脸不至于现今未嫁。有人求亲么?”

苏嫔心里一顿,疑惑顾瑾之怎么好好的问这话?

难道顾瑾之想做媒人?

顾家的男儿都娶亲了,没有和苏如清年纪相配的,那顾瑾之要给谁做媒?

“求亲的倒也不多。”苏嫔委婉道,“如清虽然年纪大了,到底也是我妹妹,空担了侯府千金的虚名。门当户对的亲事,越发难挑了……”

求亲的人家,大概是门庭都配不上苏家。

顾瑾之笑道:“……怎么不招婿在家?”

“没有合适的。若是有了合适的,招婿在家也无妨的。”苏嫔更委婉了。

听这个意思,苏家是不可能招婿的。

建宁侯虽然没有儿子,却也不打算降低身份,学什么招婿入赘。估计要从苏家族里过继儿子吧。

苏嫔不知道顾瑾之问这话,是单单的闲聊,还是别有用意,她回答得越发谨慎。

“我们家的德妃娘娘,也没有胞兄弟,只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顾瑾之笑着道,“您也没有胞兄弟,倒是同病相怜。如今这世道,没有胞兄弟撑腰。总不如人家兄弟满堂的有底气。像谭贵妃娘娘,家里兄弟那么多。而且个个有出息……”

说到这里,顾瑾之的话突然就停住了。

她似乎不想再说下去。

苏嫔就知道她是别有用意了。

“是啊。我也没胞兄弟。”苏嫔勉强接了半句,后面的话,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顾瑾之突然就提了谭贵妃,让苏嫔心里猛然一怔。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两人的话题说不下去了。

恰好就到了岔路口。

顾瑾之和朱仲钧往曦兰殿,与苏嫔不同路。

行礼作辞,顾瑾之就先走了。

苏嫔的脚步很慢。

她满脑子都是顾瑾之的那些话。

串在一起,有个中心意思呼之欲出,偏偏苏嫔拿捏不准……

是想让苏嫔和顾德妃联手,对付谭贵妃。还是告诫苏嫔,别鸡蛋碰石头,去招惹谭贵妃,应该拉着顾德妃一起,远离是非?

苏嫔有她的敏感。

她能感觉到,太后对她寄予了些不同的厚望。

特别是张淑妃被打入冷宫之后,太后的厚望更重了。

苏嫔出身名门,祖先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所以一门两侯。地位显赫。到了今时今日,有点衰落,却是正经的高门望族。

这份出身,不输宫里的任何人。包括谭氏。

苏嫔生了二公主,这功劳,无出的谭贵妃更比不上。

剩下还有子嗣的。就是顾德妃。

没人会指望顾德妃。

顾德妃那个人,着实太不适合在宫里生存。

要抓顾德妃的把柄。随手就能抓到一堆。

顾德妃如今能活得那么风光张扬,公然和谭氏作对。无非是皇帝和太后齐齐保她。

她有个让皇帝倚重的大伯。

继皇后这件事,顾德妃是无望的,苏嫔很清楚,哪怕顾家有顾延韬。

看太后的意思,她是希望苏嫔能和谭氏角逐一番。

谁不想母仪天下?

苏嫔也想。

她知道,庐阳王时常在坤宁宫,也许听到了蛛丝马迹,告诉了顾瑾之。

而顾瑾之的意思,并非请苏嫔让顾德妃……

那她到底是什么意思,让苏嫔一时间无法确定。

苏嫔慢悠悠走回了自己的宫殿。

####

不仅仅苏嫔不明白顾瑾之的用意,朱仲钧也不明白。

他问顾瑾之:“你跟苏嫔说那些,是为了什么?”

顾瑾之轻轻嘘了声,示意隔墙有耳,不多言。

朱仲钧就没有再问了。

回到曦兰殿,换了便服,朱仲钧躺在床上就不起来了。

“再也不要穿这些……”朱仲钧抱怨。

想到皇帝每日早朝,都要穿戴比亲王衮冕更重的衣冠,朱仲钧一阵胆寒。

这太受罪了。

女人穿高跟鞋都没有这么受罪。

顾瑾之反而很好,到了今日,她几乎适应了。

朱仲钧道:“女人啊,果然是天生的衣裳架子,为了美,自我虐待在所不惜。”

顾瑾之在一旁听了,忍俊不禁。

第二日,就是九月十四,顾瑾之一大清早起来,和朱仲钧用了晨膳,便去了坤宁宫请安。

而后,她对太后娘娘道:“母后,我今日想拜会各宫的娘娘……”

太后宠溺笑道:“去吧。”

拜会各个宫里的娘娘们,也是合乎规矩的。

想了想,太后又道:“让成姑姑陪着你。”

“这倒不用。”顾瑾之笑道,“成姑姑为了我和王爷的婚事,忙了几日,又要服侍母后,不敢再劳烦了。有个引路的,就足够了。”

太后想,最近成宛的确是忙得脚不沾地。

况且去宫里逛,让成宛引路,显得大材小用了。

太后也要顾虑成宛的心情。

她没有再坚持,喊了个机灵的小宫女,让她给顾瑾之引路,去各个宫里坐一坐……

既然是拜会众位娘娘,必然是从上到下。

第一个拜会的,应该是谭贵妃了。

小宫女领路,往谭贵妃那边去。

谭贵妃住的地方,离坤宁宫是最近的。

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谭贵妃处。

听到内侍来通禀,谭贵妃微讶。

在谭贵妃处凑趣的周贵人忙笑道:“最懂礼数的,非庐阳王妃莫属了。怪不得太后娘娘那么疼她。”

谭贵妃白了她一眼。

太后又不在跟前,拍什么马匹?

周贵人忙收敛。

谭贵妃也收起在周贵人面前的刻薄,换上副雍容的笑,让内侍请了庐阳王妃进来。

第348节挑拨

苏嫔早起的时候,感觉嗓子更加不舒服。

仿佛有口痰在喉间,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很不舒服,说话也有几分不爽利。

她去坤宁宫给太后省晨,又在偏殿看了回二公主。

等其他妃子们纷纷告辞,苏嫔才趁机对太后说了顾瑾之昨日的话:“……王妃的意思,让臣妾领着二公主,常往御花园逛逛。”

九月的骄阳明媚,不晒人。

出去逛逛,心情也好。

太后见是顾瑾之的话,没反驳,对苏嫔道:“孩子跑一跑,精神好。哀家听闻,永淳那丫头淘气得紧,前些日子还坐在花盆里装桂花树。她身子骨结实。让延平也多动动,去永淳那里顽一会儿也不妨事。你亲自带了她去,是最好不过的。”

永淳就是三公主。

太后虽然说三公主淘气,语气也带着宠溺。才满两岁的三公主,能淘气得那么精致有趣,也是惹人爱的。

想了想,太后又道,“也带着延平去看看清河。她们姊妹俩一处长大,陡然分开,只怕不舍。”

清河是大公主,张淑妃的女儿,刚刚从坤宁宫搬出去。

太后弄然舍不得,也不好强求大公主。

苏嫔一一道是。

她回答的时候,声音有点嘶哑。

嗓子很难受。

太后很细心,留意到了这点,问苏嫔:“你喉咙不舒服?”

苏嫔道是:“是,有点干涩。臣妾想着。这时节,秋燥也是常有的,煮了冰糖梨水喝。没什么用……”

太后板起脸,责备道:“既不舒服,就该告诉哀家,请了太医来瞧。忍着怎么行?”

又吩咐成姑姑,“叫太医院的人进来服侍。”

成姑姑忙道是,转身去吩咐了。

苏嫔道谢。

太医院的人很快就来了。

来的太医,是擅长妇人科的。

他隔着帘幕给苏嫔切脉,片刻后出去。对成姑姑道:“苏娘娘这是咽喉不利、痰气郁闭之症。天气干燥。故而犯疾。犯疾时,喉咙中有痰涎堵塞感,不得上、不得下。是很平常的小疾,吃上两剂药。便可大好。”

成姑姑又把这话告诉了苏嫔和太后。

苏嫔一听。大夫说得。和她的情况一模一样,连忙点头。

太后便道:“让他开了方子来。”

成姑姑又出去吩咐。

太医就开了方子。

开的是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来自《金匮要略》,是个主治“梅核气”的方子。“梅核气”。是中医里的叫法,就是后世西医里说的慢性咽炎,有痰涎堵塞咽喉,吐不出来、吞不下去,非常的难受。

这半夏厚朴汤,主药是半夏和厚朴,陪茯苓、生姜和苏叶,煎汤服下。

太医一点点告诉了成姑姑。

成姑姑又进去,一点点告诉太后和苏嫔。

太后点头,对成姑姑道:“你吩咐人去取药……”

成姑姑道是。

苏嫔忙道:“不敢劳烦成姑姑。等臣妾回宫,叫人再去取。太医也说,只是小疾,且不急在这一时……”

太后没有勉强,把方子交给了苏嫔。

她也不想在苏嫔面前,显得过于关切,否则露出端倪,张家今日的下场,就是苏家的明天。

太后在心里叹了口气。

苏嫔接了方子,交给了自己身边的宫人,让她拿回去,让自己宫里的人去取药、熬药。

取药、熬药的过程,没有一个时辰也不能的。

苏嫔如实承禀了太后:“……臣妾先带着二公主去走走,再回去吃药。”

太后点头。

苏嫔就带了二公主,往御花园去了。

二公主欣喜不已。

母女天性,哪怕不养在苏嫔身边,二公主对苏嫔也是格外的亲切。看到母亲带着她去玩,二公主一张小脸兴奋得红扑扑的。

她紧紧攥着苏嫔的手指,扬脸问她:“母妃,您是带我去御花园摘花么?”

苏嫔笑,点点头。

御花园四季如锦。

仲秋的院子里,满开了朱槿花、各种菊花、各色桂花、木芙蓉、月季花、紫茉莉、玉簪、美人蕉、茶花……争奇斗艳,开了满院子,枝叶敷华荣,香杂水沉生。

二公主很是高兴,几乎小跑着,嗅嗅这个,闻闻那个,虽然气喘吁吁的,却高兴非常。

“是谁在喧哗!”花篱的另一边,有人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