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妃-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安然拍拍头,她还要去侯府看望宋安乐。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昨晚回来她都没有洗澡。
宋安然赶紧命人准备热水,她要洗漱。
洗了一个热水澡,浑身香喷喷的。
宋安然带着好心情吃了个迟到的早饭。之后宋安然去给颜老太太请安,汇报侯府的情况。
颜老太太唏嘘了一番。让宋安然好好安慰老夫人古氏。颜老太太有类似的经历,她知道这段时间是最难受的。
宋安然同颜老太太说完话,然后就坐上马车前往侯府。
到了侯府,宋安然就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昏迷了两天两夜的宋安乐,终于度过危险,醒了过来。不过现在人还很虚弱。
宋安然满心欢喜地赶到后院看望宋安乐。
霍大夫却叫住宋安然,“少夫人,有个情况老夫必须告诉你。”
宋安然说道:“霍大夫请讲。”
霍大夫斟酌了一下,说道:“安乐已经度过了危险,性命也保住了,这一点老夫可以肯定。
不过因为之前对安乐用了虎狼之药,加上安乐产后大出血,又昏迷了这么长的时间,从今以后她不可能再怀上身孕。关于这一点,老夫没办法开口同她说。希望少夫人能在合适的机会告诉她。”
宋安然有些吃惊,又像是在意料之中。
她低声问道:“霍大夫的意思是说大姐姐从今以后都没有生育?”
霍大夫点头,有些歉意地说道:“正是如此。造成这个后果,老夫也很抱歉。当时情况那样凶险,要保命就要用猛药,用猛药就一定会对她体内的器官造成伤害。老夫也是两难。”
宋安然轻轻一叹,对霍大夫说道:“霍大夫不用自责。你已经尽力了,我们全都明白。要不是有你在,大姐姐已经去见阎王爷。无论如何,我都要替大姐姐感谢霍大夫。等大姐姐养好身体后,还要让大姐姐亲自给霍大夫道谢。”
“不必如此。虽救了命,却伤了安乐的身体,老夫感到很羞愧。此事就到此为止吧。之后的事情就让霍延接手。”
霍大夫离开了侯府。
宋安然暗叹一声,对于高标准严要求的霍大夫,宋安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能安慰他。
只希望时间能够冲淡一切。
宋安然进卧房看望宋安乐。
宋安乐正在喝药,见宋安然进来,就先笑了笑。
宋安乐显得很虚弱,需要人扶着才能坐起来。脸色白得跟纸一样,半点血色都没有。
霍延站在床边,叮嘱注意事项。
孩子就放在床尾,宋安乐一抬头就能看到孩子。
孩子小小的,生下来才四斤八两。
等宋安乐喝完了药,宋安然才坐下来陪着她说话。
“大姐姐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好一点?”
宋安乐点点头,又摇摇头,“我听人说了,我当时的情况格外凶险,两只脚都已经踏进了鬼门关。多亏了霍大夫。现在我能醒来,已经是天大的幸运。只要能看着孩子长大,我就满足了。多余的,我不敢奢望。”
宋安然握住宋安乐的手,郑重说道:“大姐姐的身体会养好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宋安乐笑了笑,“多谢二妹妹。我知道你帮了我很多,要不是有你守着我,我可能也熬不下去。对了,我听下人说,孩子生出来没多久,老侯爷就……”
宋安然说道:“差了半天时间。这个孩子很幸运。起名字了吗?”
宋安乐说道:“我打算给她取名一个‘好’字。希望她能好好的长大。”
“这个名字不错。”
顿了顿,宋安然又问道:“蒋沐绍人呢?他没来看望你吗?”
“之前来看了我和孩子一眼。知道我生的是姑娘,看样子挺失望的。”
宋安乐非常平静地说道。似乎蒋沐绍无论做什么,都无法影响到她的情绪。蒋沐绍在宋安乐的心里面,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陌生人。
宋安然嗤笑一声。接着又安慰宋安乐,“大姐姐如今有儿有女,凑成了一个好字。同好姐儿的名字相得益彰。”
“借你吉言。”宋安乐笑了笑。
宋安乐身体虚,没说几句话就累了。
宋安然趁机告辞。让宋安乐安心休息。
宋安乐又去看望了老夫人古氏。继承爵位的旨意还没下来,侯府一边要治丧,一边要担心爵位,也够糟心的。
不过这种糟心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当天下去,刘小七就拿着旨意到侯府宣旨。大老爷蒋淮顺利继承西江侯侯爵,蒋沐文则被立为世子。
在这道旨意里,元康帝还格外表扬了蒋沐文,至于承袭爵位的大老爷倒像是无关紧要的人物。
旨意一下,侯府皆大欢喜。同时这道旨意也让很多人清楚一个事实,蒋沐文世子地位无人能够撼动。就连大老爷都要靠边站。
这个事实,让方氏咬碎了银牙。难道她的儿子注定同爵位无缘吗?
方氏愤恨地盯着蒋沐文,蒋沐文不为所动。
接着方氏又狠狠地盯着大老爷。自始至终,大老爷都没替蒋沐元说过一句话。在大老爷心里面,是不是已经忘记了蒋沐元这个儿子?是不是侯府所有的好东西都要留给蒋沐文继承?
大老爷同三老爷还有矿产可分。等到蒋沐文蒋沐元两兄弟分家的时候,还剩下什么东西给蒋沐元?
方氏心中暗自说道,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她一定要替自己的儿子讨要一个公道。
第312章 秋狩
元康帝秋狩的决心很大。
元康帝从侯府手上拿了三十万两,又从另外几家豪门贵族手中得了七八十万两。加起来已经一百万两出头,足够办一次秋狩。
于是在某个早朝,元康帝事先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突然宣布要去秋狩。
朝臣哗然,直说国库空虚,陛下要勤俭节约。
元康帝脸大的说道:“朕有钱,无需国库出一文钱。”
一句朕有钱,成功让所有朝臣闭上的嘴巴。
元康帝对朝臣们的反应很满意,所有反对者都被他啪啪打脸,这感觉真爽。爽了片刻之后,元康帝开始指定人员负责这次的秋狩。
元康帝命晋国公,定国公两位负责秋狩安保还有军队调派。
秋狩是给王公贵族们一次痛快玩耍的机会,同时也是给军队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
另外元康帝命宋子期和杨阁老负责后勤工作,保证秋狩能够顺利进行。
元康帝分配好了任务。秋狩所需要的一百万两白银,也在当天到了户部的账面上。由宋子期杨阁老两位一起分配这一百万两具体该怎么用。
按照宋子期的意思,这一百万两需要精打细算,处处节省。
为期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的秋狩,正常情况下花费大约在一百五十万两。通常情况下,只高不低。这次元康帝只给了一百万两,不精打细算,不省着点用,这场秋狩就会成为一场笑话。
宋子期将这个意传达给晋国公,定国公两位国公爷。
两位国公爷也都明白事理,并没有同宋子期胡搅蛮缠。
晋国公直接说道:“宋大人,我们两家是亲家,你理财的本事我是知道的。你说要省着点用,那我们就省着点用。争取用一百万办一场合格的秋狩。”
宋子期面容严肃地说道:“多谢两位国公爷支持。”
有了晋国公这番话,宋子期也松了一口气。
秋狩的时间定在十天后。从现在开始,朝廷就要围着秋狩打转。
这个时候,侯府的丧事还没有办完。
侯府停灵十四天,就连续办了十四天的水陆道场。侯府上下,孝子贤孙们被折腾得人仰马翻,个个都哭到没有眼泪,累到恨不得倒头就睡。
唯一一个能够躲过这场丧事的人,就是正在坐月子的宋安乐,以及刚出生的好姐儿。
侯府的人,累还是其次,关键是当初留下来的两万七千两的治丧银子不够用。
十四天的水陆道场,光是这里的花费就好几千两。每天的流水席,下人的打赏,治丧用品的开销等等加起来,已经快接近四万两了。超支的部分目前一直是大房在垫付。
方氏身为侯府的当家太太,眼看着大房垫付了一万多两银子,二房和三房什么表示都没有,心里面就有一股火气。侯府已经分家,按理老侯爷治丧的超支费用,不该由大房一家垫付。二房和三房也该站出来承担费用。
二房三房全都装聋作哑,不吭声,方氏为了大房的利益不能不吭声。
趁着还没出殡,方氏就将这件事情同大老爷提了提。
大老爷蒋淮对二房和三房也有所不满。不过大老爷建议等出殡之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方氏不同意,方氏说道:“出殡之后,二房就搬出去了。到时候你会去找二房要钱吗?你要得回来吗?只有在出殡之前将这件事情挑明,二房三房顾忌孝道,不敢耽误老侯爷出殡的时辰,他们就必须拿出钱来。”
大老爷蒋淮怒道:“你这是乱来。父亲都已经过世了,你还要利用一次,你的良心了?”
“我的良心早就被狗吃了。”方氏怒声说道。
“这件事情你不开口,那我来开口。我现在就去找老夫人说清楚。”
方氏急匆匆的离开,去松鹤堂见老夫人古氏。
一见到老夫人古氏,方氏就开始诉苦。之后又开始数落二房三房。说二房三房没有孝心,老侯爷治丧这么大的事情,二房三房竟然还敢吝啬钱财。要是耽误了出殡的时辰可怎么得了。
老夫人古氏这小半个月来,早就累得够呛。这会她实在是不耐烦方氏的哭闹。
老夫人古氏直接问道:“差多少钱?老身补给你。”
方氏愣住,不过很快又回过神来。神情有些激动地说道:“启禀老夫人,差了,差了一万五千两。”
方氏本想说两万两,又担心狮子大开口会引来老夫人古氏的厌烦和责骂。这才将数目改成了一万五千两。
老夫人古氏闻言,面色平静的让丫鬟红衣去里间拿银票。
红衣点了一万五千两的银票给老夫人古氏。
老夫人古氏拿着银票,目光却极为锐利地盯着大太太方氏。
老夫人古氏掷地有声地说道:“这是最后一次。以后再为了银钱到老身跟前吵闹,老身定不饶你。就算你母亲是老身的亲姐姐,老身也不会半点客气。”
大太太方氏怯生生的看着老夫人古氏,“老夫人,儿媳,儿媳这次也是没办法,所以才会来打扰老夫人的清净。”
老夫人古氏冷笑一声,冷冷地问道:“你没办法,所以就用耽误老侯爷出殡的时辰来威胁老身?”
“儿媳不敢。儿媳绝对没有威胁老夫人的意思。”太太方氏急切地说道。
老夫人古氏嘲讽一笑,“方氏,你嫁到侯府已经有二十年了吧。你是什么性子,老身会不清楚吗?为了一万多两银子,你竟然敢用老侯爷出殡的时辰来威胁,你简直是大逆不道。”
见大太太方氏吓得脸色煞白,老夫人古氏冷冷一笑,没有半点同情。
老夫人古氏继续说道:“不过你放心,老身还要脸,所以这件事情老身不会声张。但是老身告诉你,等老侯爷出殡后,你也不用继续当家理事。老身会让大郎媳妇掌家。从今以后,你就做个闲散的侯夫人。”
大太太方氏如遭雷击,呆坐在地。
大太太方氏不敢置信地看着老夫人古氏,“老夫人,你不能这样做。儿媳当了二十年的家,如今你却让儿媳卸下重担,让大郎媳妇管家。这,这是要逼死儿媳吗?儿媳不管家,儿媳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老夫人古氏冷酷一笑,说道:“你活着有什么意义,老身管不了。总而言之,等老侯爷出殡后,你就将钥匙账本交出来。”
大太太方氏心头有一股怒火,她突然爆发,怒吼一声,“儿媳不服。”
老夫人古氏面无表情地看着大太太方氏,说道:“你可以不服,但是你必须按照老身的安排做事。你若是敢乱来,老身有的是办法收拾你。”
大太太方氏刚刚提起的那点勇气,在老夫人古氏的威胁下,瞬间就泄了了。大太太方氏顿时一怂,哭了起来。说她当家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老夫人不能这么对待她。
老夫人古氏铁石心肠,不为所动。直接让下人将大太太方氏轰出去。就连一万五千两银票,老夫人古氏也是交给了庄清梦,而不是大太太方氏。
这就等同于宣布,在老夫人古氏心目中,庄清梦才能当得起侯府这个家。
大太太方氏被打击得不轻。当天晚上连饭都没吃,就躺在床上装病。然而第二天,大太太方氏就真的病了,高烧不退,人也开始说胡话。
请了大夫给大太太方氏诊脉,开药。大太太方氏喝了药,烧退了,但是人还是昏昏沉沉的。
她这个样子,如何担起嫡长媳的重担?侯府马上就要出殡了,方氏不到场,场面太难看。
没有办法,只能请来霍大夫,让霍大夫给方氏用药。
霍大夫开了一剂药,给方氏灌下去。方氏吃了药,发了汗,又吃了一碗稀粥,勉强能下床。
老夫人古氏又安排庄清梦和方媛一起照顾方氏,然后大家披麻戴孝,给老侯爷出殡。
国公府设了路祭,宋安然颜宓,蒋菀儿颜定都站在祭棚里,目送出殡的队伍。
蒋菀儿悄声对宋安然说道:“大太太病了。刚才他们过去的时候,你有看到吗?是大嫂和二嫂一起扶着大太太往前走。”
宋安然点头,表示看到了。庄清梦和方媛一起扶着方氏往前走,走得满头大汗。
蒋菀儿又说道:“因为治丧钱超支的事情,老夫人很生气。夺了大太太的管家权,让大嫂管家。大太太急怒攻心,才会病倒。哎……侯府现在真是多事之秋。”
宋安然看着蒋菀儿,悄声问道:“过两天,二房搬家。你要去吗?”
蒋菀儿点点头,说道:“我要去看一眼。大嫂会去吗?”
宋安然摇头:“我就不去了。不过我会派人送上一份心意。”
“我替父亲母亲多谢大嫂。”蒋菀儿客客气气地说道。
出殡之后,侯府从上到下歇息了两天,一半的人都累病了。方氏更是一病不起。方氏一方面是郁结于心,一方面治丧也将她累坏了。两方面夹击,方氏病得这么重也能理解。
侯府有重孝,亲戚朋友都不方便上门看望。大家只能派人送礼聊表心意。
宋安然也让喜秋走了一趟侯府,给方氏送了一份重礼过去。
方氏生病后,见还有这么多亲戚朋友关心她,大家并没有忘记她,她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心情一好,病情也渐渐有了好转。
不过方氏被夺管家权,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容更改。方氏依旧不服气,不过已经没有一开始那么生气,更不会气到生病。
先不说侯府的事情。
元康帝定下秋狩的日子,朝廷和军队都开始紧锣密鼓的忙活起来。
秋狩,不光是男人的事情,更是女人们的战场。
宋安然身为国公府的当家少夫人,秋狩她肯定是要出席的。不过不用骑马狩猎。
宋安然出席秋狩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代表国公府,同京城各大世家豪门的女眷们应酬,扩大人脉,展示国公府的势力。
丫鬟们忙着大包行礼。这次去行宫秋狩,少说也是半个月的时间。阳哥儿太小,宋安然不敢带他去。只能将阳哥儿放在颜老太太那里,请颜老太太帮忙照顾。奶娘嬷嬷们也都搬到上房去住。
颜老太太叮嘱宋安然秋狩时候一切小心。
大周朝建国已经有上百年的时间。每个皇帝都举行过秋狩。就连只做了几年皇帝的泰宁帝,竟然也办过秋狩。
这么多次的秋狩,每次都会出点事情,无一例外。
要说秋狩上发生过的最严重的事情,就是数年前永和帝办的那次秋狩。不仅有人造反,还有人放炸药要炸毁永和帝,甚至刺客直接摸到了永和帝的身边。幸亏永和帝身边高手如云,才没有让乱臣贼子得逞。
当然,上次秋狩,对国公府来说,最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