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妃-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家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为勋贵教训晚辈的教材。不过很快,大家就被新的八卦吸引了目光,彻底忘记了苏家。
三皇子被人弹劾,这不稀奇。稀奇的是,竟然有人明着弹劾三皇子有不臣之心。这是要将三皇子往死里逼吗?
三皇子都快气疯了,是谁在害他?是不是平郡王?还是四皇子。
三皇子跪在元康帝面前辩驳请罪。元康帝却没有理会三皇子。
元康帝对关于皇子的事情,总是比较多疑。
元康帝没有急着下定论,对于御史的弹劾,元康帝这次的反应很慎重。
元康帝先是命锦衣卫暗中调查此事。同时下令三皇子回府闭门思过。
元康帝坐在思政殿内,心中有些烦闷。他总觉着最近有些不对劲,就好像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朝堂上搅动风雨。可是每次这样想的时候,元康帝又下意识的否定,认为自己想多了。
元康帝看着弹劾三皇子的那一份奏疏,已经看了将近一个时辰。
刘小七伺候在一旁,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刘小七不知道宋安然的计划,只是在宋安然需要的时候配合宋安然行事。比如平留县主被夺爵那件事情,就是刘小七暗中助力,才完成的。
这次三皇子被御史弹劾,事情一出来,刘小七就意识到了危险。宋安然动手了,宋安然终于对三皇子动手了。
时隔这么长的时间,准备了这么长的时间,宋安然总算出手了。
宋安然一出手,就是雷霆一击。不需要别的罪名,只需要一句不臣之心,就能将三皇子打入地狱。
刘小七不担心宋安然的计划。刘小七唯一担心的是元康帝的反应。
就在刘小七胡思乱想的时候,元康帝突然问道:“晋国公府那个叫颜筝的丫头,最近有进宫吗?”
刘小七躬身说道:“启禀陛下,平留县主被夺爵,颜筝也失了伴读资格。”
元康帝皱眉,这才想起来,颜筝原先是平留县主的伴读。
元康帝问道:“这么说起来,晋国公府的颜筝一直没有回宫做伴读?”
刘小七躬身说道:“启禀陛下,的确是这样的。”
元康帝突然笑了起来,“颜筝失了伴读资格,颜垚总不会也失了伴读资格吧。”
刘小七小心翼翼地说道:“启禀陛下,颜垚有伤,还没养好。宗人府另外给小殿下安排了伴读。”
“好,很好。”元康帝突然咬牙切齿,表情狰狞。
这模样,将刘小七都吓了一跳。刘小七想不明白元康帝怎么会突然发火,而且看样子火气还很大。
元康帝冷冷一笑,怒道:“宋安然好算计。朕早就知道,她不乐意两个孩子进宫做伴读。朕没想到,她竟然如此胆大包天,胆敢算计朕。”
刘小七心中惊惧,元康帝为什么会联想到宋安然头上?这是何道理?
刘小七不知道,在元康帝心目中,宋安然是一个有胆有谋的人,还是一个危险的人。
元康帝呵呵冷笑起来,“朕早该想到,宋安然不会乖乖就范。果不其然,竟然连翻手段使出来。她这是逼着朕要她的命。”
刘小七深深低下头,这个时候刘小七不敢开口。他怕一开口,就会暴露自己对宋安然的关心,甚至暴露出他和宋安然之间的关系。刘小七唯一能做的就是沉默,一直沉默下去。
元康帝狠狠拍着桌子,按照他的脾气,他现在就该下旨捉拿宋安然。宋安然藐视皇权,这是杀头的罪名。
可是元康帝没有这么做。如果仅仅只是一个宋安然,元康帝随便收拾,都不会有丝毫的顾虑。
可是宋安然背后是晋国公府,还站着领兵在外的颜宓,以及内阁阁臣宋子期。元康帝想要处置宋安然,必须慎重。否则一旦激起颜宓的反心,整个天下都要乱了。
可是让元康帝认栽,元康帝自然不愿意。总要想个办法收拾了宋安然,给宋安然一个教训,才能消他心头怒火。
“陛下,江南来了消息。”
刘小七突然打断了元康帝思路。
元康帝本想发火,结果一听是江南来的消息,顿时顾不得旁的。
元康帝赶紧让刘小七将消息呈上。
元康帝看完消息,就怒到将桌面上的东西全都砸了。
岂有此理,简直是欺人太甚。连朕的东西也敢抢,简直是不知死活。
原来内务府之前组织了四艘货船出海,货船上的货物价值两三百万两。内务府就占了一多半。剩下的就是朝中大臣,宗室皇亲的股份。
原本以为有颜宓训练水师,在沿海护航,应该没有问题。却没有想到,最后还是遭遇了海盗。四艘船的货物全部被劫走。
一转眼,元康帝就损失了上百万两的银子。
元康帝捂着心口,心口发痛,让他痛不欲生。那是上百万两的财物啊。等这些货船从海外回来,上百万两的货物至少会变成三四百万两。
一想到自己损失了三四百万两,元康帝就气的吐血。
“废物,颜宓简直是废物。”
元康帝气的眼前发黑,将大殿砸了个稀巴烂,同时将所有责任都算在了颜宓头上。
元康帝咬牙切齿,“颜宓害朕损失了几百万两,他该死。”
刘小七赶紧附和道:“晋国公该死。”
议论颜宓,刘小七没有丝毫的负担。只要不提宋安然,刘小七完全能够应付,让人看不出半点真实心思。
“他当然该死。”元康帝气的心口一阵阵的抽搐发痛。这对元康帝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为此,元康帝越发仇恨颜宓。颜宓简直天生就是来克他的。
元康帝连咳了几声,问刘小七,“颜宓的奏章呢?有没有送到?”
刘小七摇头,“启禀陛下,晋国公的奏章,估计还在路上。或许明天就能送到。”
元康帝咬牙切齿,“颜宓不死,朕心头怒火难消。”
“那陛下就下旨赐死晋国公?”刘小七小心翼翼地说道。
元康帝目光冷冷地瞪了眼刘小七,顿时将刘小七吓了个好歹。刘小七赶紧跪下请罪,“奴才死罪,竟然敢妄议朝政,奴才罪该万死。”
元康帝哼了一声,“知罪就好。起来吧。”
“奴才谢陛下开恩。”刘小七站起来,一头的冷汗。
元康帝语气冷冰冰地说道:“朕当然可以赐死颜宓这个奸贼。可是颜宓一定不会乖乖受死。而且朕还需要颜宓稳定江南局势,剿灭那些胆大包天的海盗。所以,颜宓现在暂时不能死。”
“陛下英明。”刘小七顺手拍了元康帝的马匹。
元康帝很受用,接着又不甘心地说道:“但凡朝中有人能够替代颜宓,朕也不会容忍颜宓到今天。颜宓害朕损失了几百万两,他真的该死。”
元康帝每每想起自己损失了几百万两,就心疼得无以复加。真是恨不得冲到颜宓面前,提刀砍死颜宓。
刘小七劝道:“陛下息怒。陛下千万保重身体。”
元康帝挥挥手,“朕的身体很好。最近朕的头痛症都减轻了许多。可见朕的身体在好转。”
刘小七赶紧拍马屁,心里头却很疑惑。
刘小七私下里早就问过霍大夫,得知元康帝的头痛症只会越来越严重,断然没有减轻的道理。而今,元康帝的头痛症是真的有减轻,就连犯头痛症的次数都减少了,刘小七十分不解。
难道霍大夫说错了?还是说元康帝服用了他不知道的药物,医好了头痛症?
刘小七心中有了疑问,如果元康帝的头痛症真的治好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元康帝会变得英明睿智?会轻松的干掉颜宓和晋国公府?连带着宋安然也要受到牵连?
一想到宋安然会有危险,刘小七就紧张起来。他一定要查清楚元康帝头痛症减轻的原因。
只有当元康帝一直被头痛症困扰,颜宓才有活路,宋安然也会有活路。
刘小七在心里头暗暗下了决定。
第370章 有人下毒
元康帝恨死了颜宓,却又不得不忍住怒火。毕竟东南还需要颜宓稳定局势。
为此,甚至连宋安然的无礼冒犯,元康帝也捏着鼻子忍了。
元康帝现在越憋屈,将来报复自然也会越疯狂。任何人都有底线,更何况是身为帝王的元康帝。正所谓龙之逆鳞,触之即死。
不过那都是将来的事情,目前大家还顾不到那么遥远的事情。
等到颜宓的奏章送到朝堂后,元康帝在早朝上,让朝臣们畅所欲言,讨论此事。
这一次货船被劫,不仅元康帝损失惨重,朝中文武大臣同样损失惨重。朝臣们有志一同的要求对海盗开战,绝对不能让海盗继续嚣张下去。
元康帝接受了朝臣们的意见,下旨,给颜宓施加压力。颜宓去到东南一年时间,是时候做出点成绩出来,让所有人看看他的本事。
如果颜宓推三阻四的话,那只能说明颜宓没有本事。到时候要换下颜宓也有了理由。
元康帝暂时容忍了颜宓和宋安然。
但是宋安然却没有就此罢手。
三皇子的事情才开了一个头,这个时候结束,可不是宋安然的风格。
宋安然做事,向来都是有头有尾。三皇子这一回别想好过。
三皇子的日子的确很不好过。朝中御史咬着他不放,三皇子气的在府里大骂御史,甚至扬言要宰了那些没事找事的御史、
此话传入元康帝的耳中,元康帝很生气,也很失望。在元康帝看来,三皇子易怒暴躁,德行有亏,只因为御史弹劾他,就扬言要宰了御史。三皇子分明没有容人之量,这样的人怎配为君,
元康帝很失望,却还是愿意给三皇子一个机会。就看三皇子能不能抓住。
元康帝将三皇子叫到宫里面,让三皇子解释一下御史弹劾的那些事情。只要三皇子能够说服元康帝,元康帝就愿意放过三皇子。
刘小七很惊奇地看着元康帝。自从头痛症减轻后,元康帝的性子都变了。换做以前,像三皇子这种情况,元康帝二话不说就会下旨处置三皇子,根本不会给三皇子辩解的机会。
刘小七微微低头,心李头惊疑不定。难道元康帝的头痛症真的好了?
刘小七心里头有些烦躁,最近他有暗中调查元康帝的饮食起居,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就是因为如此,刘小七才会倍感奇怪。
元康帝没吃稀奇的东西,头痛症竟然有痊愈的迹象,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刘小七想来想去,或许该制造个机会,让霍大夫进宫替元康帝诊治。霍大夫检查了元康帝的身体后,应该会有答案。
元康帝在问三皇子话。刘小七赶紧收回心思,打起精神。
三皇子只要不笨,就该懂得抓住这次机会。
可是三皇子他太怕元康帝。元康帝曾经暴躁易怒,喜怒无常的性子,深深刻在三皇子的心头。
一看到元康帝板着一张脸,三皇子就浑身哆嗦。
三皇子语不成调,哆哆嗦嗦的开始辩解。他将责任全都推到了御史,还有皇子府属官的身上。口中说着请罪,却没有请罪该有的态度。
元康帝皱眉看着三皇子,心头很是失望。他已经给了三皇子机会,为何三皇子不知道把握?
只要三皇子能够站起来,大声地蒋事情说清楚,即便说得不对,元康帝也会看到他的优点。
奈何,元康帝过去那副暴君形象实在是太深入人心,让三皇子伸展不开手脚。显得蠢笨,愚昧,没有一点担当。这样的人不配为君。
元康冷哼一声,心中失望极了。他对三皇子说道:“行了,不要再说了。你先退下吧。”
三皇子如蒙大赦,赶紧退下。
这个举动又让元康帝生出怒火来。自己的儿子竟然如此怂包,真是丢人。
元康帝却不反省一下,当初他那么暴君,动不动就杀人。那样情况下,谁不怂?不怂的人要么死,要么被关在诏狱里面现在还没放出来。
元康帝一边希望儿子有胆量,像个爷们,一边又死命的打压儿子,生怕儿子们出头将他这个老子干翻。
元康帝这种想法,真是贪得无厌,让人极其鄙视。
三皇子没能抓住机会,御史弹劾越发凶猛。越来越多的人弹劾三皇字有不臣之心。
元康帝恼怒之下,直接下旨申斥三皇子,免了三皇子在朝中的差事,命他闭门思过。
同时元康帝开始打压三皇子的妻族,同母族。
既然三皇子不配为君,那他在朝中就不配拥有这么多势力。
打压三皇子的妻族,母族,剪除三皇子在朝中的势力。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元康帝厌恶了三皇子,不出意外,三皇子已经同皇位无缘。
朝臣们私下里议论纷纷。难道元康帝是打算立储了吗?
如果不打算立储,元康帝就该留下三皇子的妻族同母族,只有这样,三皇子才有资本同其他皇子竞争。
如果说元康帝打算立储,那元康帝看中了谁?
是四皇子?还是平郡王?亦或是下面的年幼皇子?
朝中人心思变,元康帝却没有及时察觉到。
至于三皇子,自从妻族母族被打压后,他就开始自暴自弃。没有妻族,母族的支持,他根本没机会在争储中脱颖而出。除非其他兄弟全都死光了,最后就只剩下他一个人。
三皇子先被打压,后自己放弃。这个结果,宋安然早早的就预料到。
年底了,天气很冷。
宋安然不乐意出门,整日里窝在遥光阁里面。就连家务都在遥光阁处理。
白一站在宋安然面前,汇报三皇子府的情况。
宋安然听完后,挑眉笑了笑,看上去心情很好。
当初伤害垚哥儿和筝丫头的那些人,都已经得到到了教训。连带着他们背后的家族,也没有幸免于难。
宋安然自得的笑了笑,她就是睚眦必报,就是小气。
如果有人欺到宋安然的头上,宋安然未必会动真火。但是欺负到孩子头上,宋安然绝对不会容忍。宋安然定要十倍百倍的报复回去。
只可惜,罪魁祸首的元康帝,只损失了区区几百万两的货物。
不过宋安然不着急,总有一天,宋安然会从元康帝身上找回场子。
京城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如今宋安然更担心远在江南的颜宓还有大儿子颜均。
元康帝给颜宓施加了压力,无论如何,颜宓也要拿出点成绩来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宋安然不懂兵,却也知道水师比步兵难练十倍。海上作战同陆上作战完全是两个概念。宋安然担心颜宓,怕颜宓不能打好第一场海战。
宋安然心头担心,却不敢将这份担心告诉颜宓。她怕自己写信给颜宓,会给颜宓增加压力。
宋安然一直关注着江南的消息,据说颜宓已经定下来出海的日子,要在海上同海盗进行一场正式的较量。
朝中自然也收到了消息,如今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东南,盯着颜宓。
这一仗,颜宓只能胜,不能败。
一旦失败,那些原本就看不惯颜宓的人,必定会群起而攻之。到时候元康帝说不定会借机罢免颜宓,让锦衣卫将颜宓押回京城。
宋安然忐忑的等待着消息。
一个月后,东南传来捷报。颜宓首战告捷,缴获海盗两艘船,打沉了海盗三艘船。没有俘虏,所有的俘虏都已经被颜宓就地正法。砍了头,被官兵带了回来。
据说,当官兵从战船上下来的时候,每个人的腰间都挂着一颗海盗的头颅。当时围在码头上看热闹的人,无论官员,士绅还是老百姓,十有八九都被官兵彪悍血腥的做派给刺激得吐了。
捷报传到京城,朝中大臣总算高兴起来。
元康帝狠狠地捶着桌子,当着朝臣的面说道:“晋国公果真是朝廷肱骨。”
元康帝心里头越来越忌惮颜宓,嘴上就要越发大力的夸奖颜宓。不仅如此,元康帝还给颜宓加官进爵,授太傅。
一时间,颜宓风头无两。晋国公府也摇身一变,成了京城的香饽饽。每天都有人给宋安然下帖子,邀请宋安然赴宴。
除了亲近的人家,其他邀约,宋安然全部推辞。
颜宓首战告捷,宋安然忐忑不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