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妃-第4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是西北生出乱子。
新的草原部落开始壮大,时常侵扰边境地区。边境地区因此发生了好几起小规模的骚乱。
同时西北的马贼越来越厉害,甚至打下了一座县城做为据点。
此事传到京城,顿时震惊了朝堂。
马贼打下了县城?这是天方夜谭吗?难道这些马贼打算造反?
既然不造反,那为什么马贼会攻打县城,还将县城当做了据点?
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了解西北的吴国公已经过世,定国公也死了。至于镇国公,早就被贬为镇国侯,如今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而且镇国侯也不熟悉西北的局势。
放眼朝堂,熟悉西北的人要么死了,要么身在西北,要么已经出海。留在京城的勋贵武将,竟然出现了断层。
勋贵武将们感到了震惊,不知不觉间,勋贵武将在人才培养方面竟然出现了断层?这,这是要灭了勋贵武将吗?
文臣们同样感到震惊。朝中竟然找不出一个会打仗,能打仗的人。武将断层这么厉害,要是草原部落继续发展壮大,将来一旦打起来,朝廷还能派谁去打仗?总不能将颜宓从海外叫回来吧。
为了西北的事情,朝廷讨论了几天都没有结果。永泰帝气了个半死,当着朝臣的面摔了茶杯。指着朝臣的脸大骂道:“无能,一个个全是饭桶。”
永泰帝甩袖离去,刘小七高呼退朝,跟着永泰帝一起离开。
朝臣们大皱眉头,既担心西北的局势,又担心刘小七这个阉人在永泰帝身边进谗言。
永泰帝气呼呼地回到思政殿,心头的怒火还没有平息下来。
朝臣们不关心西北,但是永泰帝关心。永泰帝不具备帝王素养,但是基本的常识肯定有。
永泰帝很清楚,西北是大周的门户,屏障。一旦西北出现乱子,整个大周都会被动摇。所以西北无小事,西北的事情一定要重视。
更可气的是,区区马贼竟然就能打下县城。西北军是吃素的吗?一年耗费那么多银两,难道就养了一群蠢货吗?
刘小七给永泰帝上了一杯茶,躬身说道:“陛下息怒。”
“朕如何不怒,朝中全是无能之辈。”永泰帝十分恼怒。
刘小七见火候已经有七分,于是说道:“陛下,其实朝中还是有能够打仗的人,也有懂西北局势的人。”
“谁?”永泰帝很意外,难道他忽略了哪个将才吗?
刘小七轻声说道:“晋国公府老国公。”
永泰帝一听,猛地回过神来。对啊,晋国公府的老国公,那可是正儿八经在西北打过仗的人。
当年四大国公,晋国公府的老国公和吴国公同为两大能打仗的战神。
只因为颜宓太能干,很快将老国公取而代之,之后很快又盖住了老国公的风头。时间一长,不熟悉过去的人,早就忘了老国公。
今日要不是刘小七提醒,永泰帝也不会想起老国公。
永泰帝兴奋得不能自已,连说刘小七是自己的福星。刘小七谦虚了两句,提醒永泰帝要抓紧时间处理西北的事情。
永泰帝收起兴奋的表情,说道:“你提醒的对。赶紧将老国公请到宫里,朕要亲自问询,了解西北的局势。”
“奴才遵旨。”
刘小七躬身退出,嘴角微翘,心头高兴。目前看来,计划还算顺利。宋安然和颜宓当年留在西北的棋子,果然很好用。
刘小七并不知道,宋安然和颜宓留在西北的棋子是容玉。
宋安然早在离京的时候,就和宋子期商量好了。时机一到,就开始联络容玉。
宋子期用五十万斤粮食作为交换,换得容玉率领马贼攻打县城,并且做出将县城当做据点的样子。
如此一来,朝堂果然震动,就连永泰帝也气了个半死。
县城被攻占,就等于是有人造反。此事以最严肃的态度对待,肯定没错。
宋子期下了一步棋,刘小七紧接着下了第二步棋。两个人从来没有交流过,甚至连一句话都没说过。可是两个人却都抓住了机会,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老国公接到旨意,永泰帝要他进宫。
老国公打发了内侍,对着颜均呵呵地笑了起来。
老国公拍拍颜均的肩膀,说道:“你的机会来了。爷爷这趟进宫,一定将你的事情办成。”
颜均笑了笑,说道:“祖父,一切按照计划行事。”
老国公说道:“老夫知道。老夫肯定不会坏了你的计划。”
老国公很兴奋。颜宓和宋安然不在,他总算有了用武之地。
老国公收拾了一番,启程进宫面见永泰帝。
永泰帝对老国公十分客气,说话都带着点小心。老国公则故作高深,惜字如金,却字字珠玑,将永泰帝唬得一愣一愣的。
当永泰帝提出让老国公主持西北军事的时候,老国公故作矜持,连连推辞。连说自己老了,不堪用。而且他已经十多年没去过西北。西北现在是个什么局面,他也说不清楚。
永泰帝却执意要让老国公主持西北军事。
老国公执意不肯。因为老国公很清楚,这一切都是永泰帝嘴巴上说书,当不得真。永泰帝不可能真的让他主持军事。
果不其然,接着永泰帝就提议,让老国公明日上朝,为西北的事情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国公领旨。
之后,老国公就退了出去。
第二天早朝,老国公来到朝堂上,将不知情的朝臣们都惊了一跳。
不少朝臣都在心里头嘀咕,这老货,多少年没见到上朝,今日破天荒的上朝,肯定是为了西北的事情。
等到永泰帝来到大殿上,早朝开始。
第一件事情就是关于西北。
永泰帝有些兴奋地说道:“老国公何在?”
“臣在。”
永泰帝赶紧道:“请老国公替大家说说西北的局势。”
“臣遵旨。”
老国公面对朝臣们的审视,冷哼一声。心想一群不知所谓的家伙。老夫当年叱咤风云的时候,你们这群人还在打酱油。
老国公轻咳一声,开始说起西北当前的局势。老国公看看而谈,言语幽默生动,很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让人顺着他的思路想下去。
宋子期站在人群中,哼了一声。这老货,幸亏将他的话给记住了,没说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
老国公说了小半个时辰,让朝臣们对西北了有一个直观的的认识。
接下来,就是群策群力解决西北难题。按照老国公的思路,马贼要灭,草原部落要防备。西北军承平十多年,武备松弛,需要整顿军武,重新练军。同时朝堂上也要派出能干的年轻将才前往西北历练,为国家储备军武人才。
这人才的选拔,自然是从勋贵武将中选出。
大家纷纷点头,老国公的话很有道理。
只是整顿军武,重新练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倒是消灭马贼很要紧,人才计划也可以提前实施。
老国公朗声说道:“一群马贼,土鸡瓦狗耳。西北军无能,不代表京营无能,勋贵无能。臣恳请陛下,许京中将才带领一千京营前往西北军前效力。势要灭了这群马贼。”
永泰帝兴奋地问道:“老国公有把握?”
老国公掷地有声地说道:“老臣以项上人头保证,只要京中将才一出,县城转眼就能收复。”
收复县城小事情。要是容玉不退,四海商行立马断了容玉的生意,断了容玉的粮食,甚至可以断了容玉的军械马匹。没有了这一切,容玉就是个棒槌。总而言之,只要颜均到了西北摆出人马,容玉就必须让出县城。
这个时候,老国公都在佩服宋安然的高瞻远瞩。通过商业渗透了容玉,又反过来用商业手段控制了容玉的命脉,让容玉既恨又爱。
“好,好,好!朝中就是需要像老国公这样的人。”
永泰帝激动地连说三个好。紧接着,永泰帝又问道:“老国公心目中可有人选?哪些将才可以被派往西北?”
老国公早有腹稿,朗声说道:“老臣的孙儿颜均,虽南府军东征西讨数年,是真正经历过战场的人,他适合领兵去西北。同时,还有……”
为了避免永泰帝反对颜均前往西北,老国公又说了好几个名字。
永泰帝听到颜均的名字,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收了起来。
这个时候,永泰帝想起了宋安然,想到那个决定命运的晚上。
永泰帝在宋安然的威逼利诱下,签下了一份协议。其中一条,就是在登基后三年内,将颜均派到西北掌军。
永泰帝握住椅子扶手,心里头想着,来了吗?宋安然来了吗?这一切是不是宋安然在提醒他,要遵守当年的承诺?
永泰帝手心冒冷汗。他已经贵为帝王,可是内心深处,还是对宋安然保留着一份忌惮。
宋安然这个女人,可不是普通的女人。这个女人离开京城两年,可她依旧影响着朝堂。
永泰帝眼前发黑,心情很是不爽。他想要摆脱宋安然,所以他没有答应老国公的提议,而是宣布此事改日再议。
永泰帝没有给朝臣一个解释,起身离去。
刘小七高呼“退朝”,也跟着离去。
老国公站在朝堂上,皱起眉头,永泰帝这是什么意思?是在玩弄他吗?岂有此理。
宋子期来到老国公身边,低声说道:“你太得意忘形,也太急躁。”
老国公吹胡子瞪眼,“亲家是来教训老夫?”
宋子期冷冷一笑,说道:“本官只是好心提醒你。别耽误了正经事。”
老国公哼了一声,“难不成陛下真能拒绝老夫的孙儿?”
宋子期说道:“颜均也是本官的外孙。这些日子,本官一直在为了颜均的前程奔走,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破坏。明天的早朝,本官希望老国公能够照着计划行事。”
老国公皱了皱眉头,“亲家,你和我说说,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家颜均就这么不招人待见?”
宋子期四下看了看,着才说道:“和颜均无关。主要是颜宓和安然的原因。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事情很快就能解决。”
宋子期指了指宫里,暗示老国公,宫里面有他们的人。
老国公嘿嘿一笑,“宋大人果然厉害。”
老国公拍着宋子期的肩膀,一副哥两好的态度。
宋子期对此十分嫌弃,甩了个白眼给老国公,宋子期就潇潇洒洒的离开了。
老国公砸砸嘴巴,笑了起来。心想宋子期这老帅哥,就是臭讲究。
思政殿内,永泰帝还在皱眉深思。
永泰帝没有主意,不知道该不该用颜均。于是问道:“刘树,你说朕该不该听老国公的话?颜均可是颜宓的儿子。”
刘小七做出深思的模样,说道:“启禀陛下,此事地分两部分来说。”
永泰帝顿时来了兴趣,“那你和朕说说,要分哪两个部分。”
------题外话------
不好意思,元宝迟到了。原本昨天晚上就该上传今天的更新,结果乐文后台抽疯,一直上传不了。元宝原本打算今早九点钟尝试,结果事情太多,一下子给忘了。到现在才想起自己还没上传新章。
元宝有罪,呜呜呜,元宝形成了条件反射,总以为自己头天晚上已经上传了。这脑子太不好使了。
第386章 轻视颜均的后果
刘小七将茶杯放在永泰帝触手可及的地方,然后才开口说道:“颜均随颜宓南征北战,奴才听说颜宓对颜均极为严厉。颜均刚到军营的时候,也是从小兵做起。
每次打仗,都冲锋在前。如果这个传闻属实,那么颜均的军功就该是真的。颜均的确是个将才,而且是朝中目前正需要的,年轻又经历过大战的将才。如果忽略他的出身,陛下就该用他。””
永泰帝点点头,刘小七这番话说得在理。像颜均这一代勋贵武将子弟,真正上过战场历练的人,也就只有颜均一人。派颜均前往西北,是理所当然的。可是颜均的身份,永泰帝暗自皱眉。
刘小七接着说道:“陛下,奴才要说的第二部分,也就是颜均的身份。他是镇海王的儿子,是年龄最小的国公爷,他一个人就代表了整个晋国公府。
如果派他前往西北,难保晋国公府不会趁势崛起。不过颜均要是真的去了西北,也能在勋贵世家中起个带头作用。或许在未来,勋贵世家能多出几个像样的将才。”
永泰帝皱眉深思。片刻之后,永泰帝问道:“刘树,你认为朕应该派颜均前往西北?”
“奴才不敢妄议朝政,此事全凭陛下做主。”刘小七躬身,一脸谦逊。
刘小七虽然手握实权,可是他从来不会帮永泰帝做主。因为刘小七深知永泰帝的底线在哪里。永泰帝要皇权,谁敢替他做主,就是在挑战皇权。这个底线,刘小七门清。
永泰帝对刘小七说道:“你放心大胆的说,朕恕你无罪。”
“此事事关重大,奴才不敢乱说。”
刘小七依旧拒绝。正所谓以退为进,就是要勾起永泰帝的好奇心。不过刘小七会一直坚守底线,不会让永泰帝对他生出防备之心。
永泰帝哼了一声,“朕已经恕你无罪,你就乱说一回。朕金口玉言,你不说也得说。”
刘小七做出为难的样子。想了想,才说道:“那奴才就说了。奴才认为可以派颜均前往西北,只要做好防范措施就行。”
永泰帝微微点头,“什么防范措施,说来听听。”
刘小七犹豫了一才,才开口说道:“陛下可以在颜均身边安排心腹监视。也可以派监军前往西北。这监军一职,可以是文臣,也可以是宦官。
不过奴才认为派宦官做监军更好。毕竟宦官都是陛下的家奴,不用担心有人背叛。而且陛下还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西北的消息,不怕文臣故意拦截消息,阻塞陛下的耳目。”
永泰帝深想了一番,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永泰帝朗声说道:“不错,不错。这个主意非常好。朕是应该派监军前往西北。不仅颜均那里需要监军,西北军那里同样需要监军。
西北军这些年花费了那么多银两,却连一座县城都没打下来。朕怀疑西北军有人贪墨军饷。朕一直想找机会彻查西北军,如今总算有了机会,可以光明正大的派监军前往西北军”
刘小七见永泰帝高兴,于是问道:“陛下同意派颜均前往西北?”
永泰帝笑着说道:“当然。颜均可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就该派他前往西北,给年轻人做个表率。让其他勋贵世家看看,培养子弟,就该像颜均这样培养。只要勋贵武将能多出几个像颜均一样的将才,文臣又怎么能骑在勋贵武将的头上作威作福。”
刘小七担心地问道:“陛下不担心晋国公府趁势崛起吗?”
永泰帝笑了笑,说道:“朕不担心。只要镇海王夫妇不在,单是一个颜均,没什么值得担心的。”
永泰帝太有信心,也太小看了颜均的本事。永泰帝是典型的先入为主,以为颜均年龄小,本事有限,所以才会对颜均生不出防备之心。
之前之所以犹豫,并不是因为颜均,而是因为宋安然和颜宓。一想到颜均是宋安然颜宓两人的儿子,永泰帝心里头就有些紧张。
不过这会永泰帝已经想明白了,颜宓和宋安然全都在海外,京城的事情他们二人管不了,也别想插手。永泰帝说服自己,他实在是没必要为了两个远在海外,终身不能回到京城人紧张。
而且派颜均前往西北,也有许多好处。故此永泰帝才会松口。
刘小七微微低头,心里头笑着。他答应宋安然的事情,终于完成了。之后就要看颜均的本事,只要颜均能够在西北站稳脚跟,顺利掌控西北军,那么刘小七就会在朝中为他加油助威。
第二天早朝,老国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来到朝上。
老国公还在思考,要用什么样的语言、打动永泰帝,让永泰帝放下成见,放颜均前往西北。
结果还没等老国公开口,永泰帝就直接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下旨让颜均领兵一千前往西北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