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入我怀-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是攻向刘天源的球,她越是无法做到有效防御。
尤其是,刘天源和她的配合很生疏,因此,这一点缺陷就被放大了。
这个切入点看似稀松平常,实际找得稳准狠,直掐命门,刘天源完全没有调整的策略。所以第二盘输掉时,他的心态竟然很平和。
已经知道会输的。
这场比赛,刘天源最大的体会是:对手有点可怕。不是技术可怕,而是脑子可怕。以及……那个女的长得挺好看,男的龟儿子不解释。╭(╯^╰)╮
首站告捷,陆笙和徐知遥击掌相庆。外面有记者进行了简单的采访。记者问他们赢比赛的感受,徐知遥特别嘚瑟地说了一句:“意料之中。”
记者又问:“下一场对手是南京队,觉得自己能战胜对手吗?”
“能。”
“这么肯定?”
“当然,南京队的弱项是我们的强项。”
徐知遥这样说倒也不算吹牛。他和陆笙之前简单分析了一下各混双队,两人一致认为,最好打的是南京队。
南京队两个选手都是右手党,正手犀利,反手不够突出,一个底线一个网前,这样的布局,选手的防守压力大,防守有空白。
而陆笙和徐知遥的左右手站位,防守严密,攻击范围大,徐知遥花样百出的削球和旋球,很能克对方刚猛的打法。
所以第二天,南京队的两个小选手尽管坐拥主场优势,到底还是输了比赛。
连赢两场进入半决赛,两人底气大增。
半决赛他们遇到了武汉队。湖北也是网球的老牌强队,不过近些年有点青黄不接,一线选手都到了退役的年龄,小选手还没成长起来。他们没有刘天源骆灵之南歌这样的一流选手。
不过么,二流选手打陆笙他们,也够用……
武汉队的两个二流小选手之所以能走到半决赛,凭的绝不是运气。两人配合很默契,打得陆笙和徐知遥都有些束手脚。苦战三盘,最后徐知遥靠着不停削球把对手的耐心给削没了,陆笙咬着牙防守完全不显疲态,终于击溃了对手心理防线,这才获胜。
终于走到了决赛。
陆笙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真的打进了这样一个全国大赛的总决赛。据说这场比赛还会有央视体育台的现场直播呢……现场直播耶,央视耶!
她觉得自己真上档次啊,可是转念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南风会不会看直播呢?
陆笙在电话里问南风这事儿,南风的回答是:“我可能没时间看直播。”
唔……又放心又忧伤……
因为太忧郁了,她没听到南风话语里隐隐压抑的笑意。
在混双比赛的总决赛之前,女单、男单、女双、男双的比赛全部结束了。这四个项目,T市全部折戟,一块金牌没拿。简直的,难以想象!
老牌强队的尊严何在?!
陆笙为自己的队友感到惋惜。不过么,得知南歌被骆灵之虐了,她一点不遗憾。
好吧,接下来的决赛,她和徐知遥也要遭遇骆灵之了……
骆灵之很强,她的搭档也比徐知遥强。而且从此前的比赛资料来看,他们的配合也很好。唔,这场比赛怎么打啊……
在距离全国大赛金牌一步之遥时,陆笙突然心里没底了。
10月18日下午一点半,混双总决赛在中心网球场举行。陆笙的队友和教练都来围观比赛了,现场坐满了人,好多脑袋,像小蚂蚁一样。
徐知遥问:“你怕吗?这么多人。”
陆笙:“我不怕。”我就怕一个人……
她却是不知道,那个人此刻正坐在那群小蚂蚁中间,戴个大遮阳镜,胸前很烧包地挂着一个大单反。
唔,为了看这场比赛,南风可是专门订了不会延误的高铁。他推掉了手里所有的事,只为了跑到南京看一场不怎么出名的比赛,员工们都觉得他们老板要疯。
?
第56章出其不意
?网球中的混双比赛之所以会成为“非主流”,一是因为双打本身的限制,二是因为男女选手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讲,男性在力量和爆发力方面优于女性,一个国家队一线女选手,和一个省队二线男选手对打时未必能讨到便宜。比赛,只有在实力均等的对手之间进行时才会精彩。混双这种,自身男女选手之间的实力就不对等,这样一来可看性是会打折扣的。
因此,在混双比赛中,女选手往往会成为这个队伍的短板。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一组双打队伍的女选手很强,那么根据木桶理论,他们的短板就被大幅度抬高了。
骆灵之很强,比陆笙强得多。
陆笙现在的水准,打南歌都打不过,而南歌在骆灵之拍下只能走两盘,根本摸不到第三盘就输了。
赛前有媒体对这场比赛进行了预测,还有专业评论员分析,专家们认为杭州队胜出的几率比较大,毕竟实力摆在那里。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些人就喜欢唱反调,压冷门。他们的理由也不无道理:双打的关键在于配合。而单是从配合的默契度来看,陆笙和徐知遥这一对,是优于骆灵之和桑楚的。嗯,骆灵之的搭档叫桑楚。
陆笙自己也同意大部分专家的看法。她已经跟徐知遥约好了:放开了打吧,当是攒经验了。
此刻,站在赛场上,面对整场的小蚂蚁,陆笙的心态特别特别轻松。
徐知遥和她一样放松。其实徐知遥这个人吧,打比赛从来没有紧张过,陆笙都怀疑他的心脏是金刚钻做的,太硬了。
骆灵之是典型的底线型选手,攻守兼备,爆发力好,正手直击球打得好,反手也很强大。网球选手中,反手打得特别好的人,很容易脱颖而出。
而面对反手强劲的右手选手,身为左撇子的陆笙,也无可奈何。
第一个发球局是骆灵之发球。
陆笙和徐知遥本来是左右站位,徐知遥接发球之后,两人立刻变换了阵型,变成前后站位。一个在网前,一个守底线。
骆灵之和桑楚也不傻,俩人早料到对手会变换成前后站位,毕竟左右阵型在反手强大的骆灵之面前,讨不到好。但是令骆灵之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前后型,竟然是陆笙在前,徐知遥在后。
这不科学。根据过往的比赛资料,陆笙由于反应敏捷,力量和技术稍欠缺,所以承担着大部分的防守工作,而徐知遥是在网前寻找机会进攻的那一个。现在整个颠倒了,防守能力弱的人防守,进攻能力弱的人进攻。这个这个……脑子没问题吧?
骆灵之的疑惑也只是在脑中一闪而过,没有深究。毕竟专注比赛才是最重要的,场上形势瞬息万变,她也腾不出脑细胞想明白这些问题。
桑楚守在网前,他知道自己并不像骆灵之那样耀眼,但是身为一个男人,守在网前顶住陆笙的压力,他自问还是可以的。
徐知遥的回球路过桑楚面前,这么好的截击机会他怎会错过,手一扬发力狠抽,满以为会是一个出其不意的截击制胜,哪知陆笙稍一转身,立刻给抽了回来。
这么近,这么快的球速,她眼睛都不眨就能给拍回来。
反应太快了!
桑楚冷不防被她反将一军,没有这个心理准备,竟然错过了最佳时机。网球朝着他和骆灵之的防守空白跑去,落地得分。
桑楚惊出一阵冷汗,回去低声和骆灵之交流:“她反应太快了。”
骆灵之说,“你不知道她反应快吗?”
“额,知道……”
确实,赛前分析过啊,这个叫陆笙的女孩,优点其实不多的……
“大意了大意了……”桑楚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骆灵之:“加油。”
接下来桑楚提高警惕,守好网前,双方互有胜球,在一次deuce之后,骆灵之拿到局点,一个漂亮的底线对角抽击,制胜得分,领先一局。
双打的计分规则和单打稍有不同。单打中想要胜出一局,需要领先对手两个球,也就是说在deuce之后有个ad(advantage,占先),ad之后再赢一球才算胜出。而双打的规则是deucenoad,也即打平之后再赢一球即可锁定本局胜利。
自然,需要至少赢够四个球,是两者的共通点。
赢下一局之后,桑楚问骆灵之,“你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对?”
“哪里不对?”
“额,我也说不好,感觉像是……对手实力变强了?”
骆灵之想了一下,确实,刚才这一局他们虽然赢了,其实赢得并不轻松。但如果说哪里不对劲,骆灵之倒是也没有发觉出来。她只好说道,“我们看到的和亲身感觉到的,应该是有偏差的。”
桑楚点点头,只能这样理解了。
第二局是陆笙他们的发球局。陆笙的发球还是可圈可点的,她虽然技术并不一流,但是有着一颗追求一流技术的心,发的球都是尽可能切出去,从正上方看,球的轨迹是一条弧线,类似于一根大香蕉。发球速度也不错。
不过桑楚还是稳稳地接住了这一球,把球抽向底线。徐知遥马马虎虎跑过去,回球带着旋,转速高,落点低。上旋球总是不好接的,桑楚和骆灵之配合默契,留骆灵之接球,他冲向网前等待时机进攻。
但是他没有等到进攻的机会,骆灵之的回球被陆笙拦下了,远远地抽向另一边,骆灵之和桑楚都够不着。这一分被陆笙轻取。
好可惜。没关系。再来。加油。
不知不觉的,这一局就这么打完了,陆笙他们险险地保住了发球局。
网队对战中,对方的发球局总是比较难攻克的。骆灵之和桑楚也没多想,只是有点遗憾没能克掉对手发球局。再接再厉吧。
但是第三局,在自己的发球局中,骆灵之和桑楚被陆笙他们攻克了。
怎么会这样,怎么回事……
骆灵之也察觉出不对劲了,虽然说不上是哪里不对,但结果表明一定有哪里不对!她和桑楚坐在一起分析了一下,可是还没分析出个所以然,休息时间就结束了。
一盘网球比赛中,从第二局开始,每两局过后换边休息,时间一分半钟,其中包括喝水擦汗换球拍的时间。其实全盘的休息时间并不短,但这些时间都是碎片化的,无法集中起来思考复杂问题。
不过骆灵之也找到一点缘由了,她问桑楚,“你不觉得那个陆笙,网前击球的得分率很高吗?”
桑楚恍然点头,“好像是。”
“她是怎么做到的?”
“不清楚……总不能一夜之间变强了吧?”
“不可能,她会不会在隐藏实力?”
桑楚摇头,“那她的演技也太好了吧,半决赛差一点输掉呢,还隐藏?”
俩人还是一头雾水。
就这么一头雾水地打下去,虽然他们俩尽力防着陆笙了,可也不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她一个人身上,那个徐知遥像苍蝇一样,你挥手他就跑,等你不挥手了他又来骚扰……好讨厌。
最后,骆灵之他们4…6输掉了第一盘。
盘间休息时,骆灵之说道,“我可能知道是为什么了。”
“为什么?”桑楚此刻有点暴躁,他特别需要知道这个答案。
“因为那个男的,徐知遥。”
“嗯?”
“徐知遥打球喜欢打上旋,”骆灵之看着不远处的两个对手,小声对桑楚解释道,“他在有意识地控制旋转的角度方向,以及球速。你也看过他以前的单打比赛,这个人的力量和耐力都不好,打比赛时还是个话唠,但是控球技术,真的没话讲。”
“嗯,”桑楚点点头,“是这样。可这和陆笙有什么关系?”
“因为徐知遥在通过控球帮助陆笙创造机会。陆笙的截击虽然是从她手里打出来的,实际上,这是一个接力球。徐知遥的上旋球很不好打,我不得不选择某种最优的方式进行回击,否则容易造成出界。也就是说,我的回球被限制住了。他创造一个上旋球之后,不管我的回击质量怎样,回球的大致方向是确定的。你明白了吗?”
“意思是,陆笙知道你回球的大致轨迹,所以才能守株待兔、以逸待劳?”
骆灵之点点头,“应该是这样的。”
桑楚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心内有一种极度的不安定感,“不可能的,徐知遥怎么可能这么厉害?更何况,光是徐知遥做到也不够,还要加上陆笙的配合。”
“他能的。他不需要做到太精确,只需要有一个预估范围就好。大方向在,陆笙随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至于两人的默契程度有多强,难道都打到现在了你还没感觉吗?”
“我还是不信,你回球的方式怎么可能只有一种呢?”
“最优的回球方式。”
“好吧……”桑楚摸了摸下巴,一想到对手的算计能力,他就觉得脊背发凉。他问道,“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好办,”骆灵之挑了挑嘴角,“他们两个其实并不厉害,只不过找到了很聪明的方式。我们,只要破坏掉这种方式就好。”
?
第57章胜负之间
?第二盘开局后不久,徐知遥果然故技重施,眼看着网球打着旋飞到近前,骆灵之冷笑一声,反拍轻轻一击,一记回球顺利过网,虽然没什么攻击力,却真的没被陆笙捕捉到。
好,就这么打。骆灵之精神一震,坚定了自己的猜测。
双方交锋几次,第一局下来,杭州队十分顺利地保住了自己的发球局。
对手看起来可怕,一旦找到机关诀窍,老虎就变成纸的的。骆灵之和桑楚信心倍增,第一盘结束时紧绷的脸色也舒展开了。
第二局上来是徐知遥发球,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对面神态放松的两人,对陆笙说,“师妹,变阵。”
“嗯。”
发完球,阵型立刻变了,改为徐知遥在前,陆笙在后。这是他们的常规阵型,骆灵之和桑楚见状,竟然稍稍松了口气。还好,没变出别的幺蛾子。
果然黔驴技穷了么?呵!
骆灵之精神抖擞,招招催命。陆笙疲于奔命,咬牙硬挺。骆灵之的击球犀利又刁钻,若是陆笙独自一人面对她,一定无法抗衡。幸好徐知遥不是吃干饭的,抽冷子拦一下,给她减轻一些压力。这时候徐知遥的拦击喜欢用削球。削球带着重旋,落点总是在网前,这种球是很不好接的,一个搞不好就会下网。
削球也是有风险的,自身的技术要求就不提了,关键在于,削球的动作明显,对方会预先做好准备,一旦抓好时机回击过来,很容易穿越球得分。
不过么,这个风险主要发生在单打中。至于双打,陆笙在后面跑得像个陀螺,令徐知遥完全无后顾之忧。
于是他就放心大胆地玩花活儿了。
桑楚简直不能相信这个徐知遥竟然能那么祸祸他瘦弱的女搭档,他更不能相信的是,徐知遥的削球方式如此多变,旋转的角度,速度,击球的力量,每一次都不一样,让人防不胜防。
而且,如果他没看错的话,这货打球时在甩腕子。他竟然敢甩腕子,甩成这样怎么还不受伤?!
桑楚的心理活动有点多。他比赛经验还算丰富,但第一次遇到徐知遥这种不要钱似的纯技术流操作,打起来有点生疏。而且,精神压力真的好大……
因此,这一局里陆笙勉强顶住了骆灵之,桑楚却没能顶住徐知遥。两次deuce之后接削球时下网,1:1战平。
陆笙他们保发也不轻松。毕竟技不如人,他们只能尽力把拿得出手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打法单一。一个方法反复用多次,总会被对手察觉并制定有效策略的。
所以到后来,骆灵之实际已经在防着徐知遥,徐知遥能拦球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更何况,陆笙既要面对骆灵之的强势攻击,又要帮徐知遥做好坚硬后盾,她的体力消耗太大了。
所以这个策略也非长久之计。
第三局时,骆灵之和桑楚对他们之前的打法已经产生免疫了,所以陆笙他们……又换阵型了。
这次是左右阵型,他们一开始参加城运会比赛时选择的阵型。
攻守兼备,意味